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国贼 >

第63章

大明国贼-第63章

小说: 大明国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方达问道:“黄大侠,这袁承志是你的师弟吗?”

    铜笔铁算盘黄真被温方达问住了,袁承志虽然施展的是华山派功夫,自己也听说师傅新收了一个关门小师弟,可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现在锦衣卫指挥佥事田承嗣说袁承志是大魔头金蛇郎君的门人,自然令黄真非常的困惑和为难。

    “田佥事,你怎么肯定袁承志是金蛇郎君的门下?”黄真说道。

    田承嗣说道:“是不是金蛇郎君的门人,让他取出背上剑袋里的宝剑一观,就一切真相大白了。”

    这下子所有的人把目光盯在了袁承志背上,袁承志显得浑身不自在,转身对着田承嗣厉声道:“你是谁?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田承嗣说道:“本人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田承嗣,要知道你的来历应该不算太难吧!”

    大明的锦衣卫是搞情报侦查的老祖宗,田承嗣这样说,袁承志还真不得不信锦衣卫真的有这个能力,谁让锦衣卫大明建国近三百年名气太大了呢,说是臭名远扬也不为过。

    可是袁承志的问话,等于立刻无形中承认了自己是金蛇郎君的门人,温方达大喝:“说,金蛇郎君那个奸贼在哪里?”

    袁承志脱口而出道:“他已经过世了。”

    温方达哈哈大笑道:“这奸贼已经死了,痛快啊,痛快,小贼,你混进我温家,是替夏雪宜那个奸贼报仇的吗?”

    袁承志犹豫道:“啊,不是的,我是恰逢其会而已,不过闯王对我非常好,闯王失去的这一笔黄金,我只是想带回去还给闯王。”

    温青青说道:“袁大哥,你是说要夺走这批黄金吗?”

    温青青这批黄金是从安小慧、崔希敏手里抢来的,为了躲避想要分赃的江湖同道,一度潜入杭州城的群芳楼,温青青躲过了江湖同道的追击,却不想阴沟里翻船着了群芳楼老鸨的道,老鸨发现温青青是个雏,让手下的红姑娘麻翻温青青。

    然后送给了酷爱美色的杭州知府刘梦谦,刘梦谦挨了温青青一脚,伤重不能人事了,给温青青灌了两瓶杭州烧酒,然后转手给了钦差大人田承嗣,这下子温青青遭惨了,被田承嗣一夜九次折腾得够呛,整整在“春梦楼”躺了两天,等身心恢复了一些,立刻杀了“春梦楼”老鸨,才逃出了“春梦楼”,然后取了藏在暗处的黄金,在回衢州石梁温家堡的路上,结识了老实巴交和蔼可亲的袁承志大哥。

    温青青知道自己是被钦差大人田承嗣给干了,想回去找五位爷爷替自己报仇,哪知道大爷爷身上就穿着一套飞鱼服,温青青还没有来得及跟大爷爷把事情说清楚,龙游帮帮主荣彩和吕七先生带着帮众就赶到了,随后华山派铜笔铁算盘黄真和徒弟伏虎金刚崔希敏也到了……

    温青青现在真是欲哭无泪,自己在杭州吃了平生最大的亏,认识了一个愿意为自己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哥,哪知道却是温家大仇人的门人,定是袁大哥知道自己身份后,借着跟自己套近乎,混进温家堡别有所图,温青青对袁承志充满了疑惑,而对锦衣卫阵中的田承嗣,温青青终于也是注意到了,此时也是气得全身不住的颤抖。

    袁承志说道:“青弟,闯王待我不薄,我不能让闯王的黄金失落。”

    其实袁承志因为闯王对自己礼遇,师父又正全力辅佐于他,便是冲着崔秋山的故人之情,也无论如何要设法帮崔希敏夺回温青所劫的闯王黄金,何况闯王千里迢迢的送黄金到江南来,必定有重大用途。他所兴的是仁义之师,救民于水火之中,如何不伸手相助呢。

    温青青说道:“袁大哥,你不是来图谋我们温家的吧?”

    温方达喊道:“青青过来,不要跟仇人的门人在一起。”

    温青青嘴巴虽在跟袁承志说话,眼睛却一直盯着田承嗣的方向,被大爷爷一喊,温青青心里无主,不由自主的朝大爷爷那里走去,袁承志喊了一声:“青弟。”

    温青青迟疑了一下,站在了温方达和袁承志中间,袁承志对温青青点点头,然后对崔希敏说道:“崔师兄把这些黄金拿走。”

    崔希敏连忙提着麻布口袋去装黄金,田承嗣开口说道:“袁承志,这是闯贼逆产,本将军既然看见了,谁也不能拿走。”

    袁承志瞪了田承嗣一眼说道:“我硬是要拿走这批黄金,你又拿我怎么办?”

    田承嗣说道:“你既然叫袁承志,就要对得起自己的姓氏。”

    袁承志一声惨笑道:“你也知道我姓袁,我父在疆场上纵横驰骋,舍生忘死为捍卫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昏庸崇祯皇帝自毁长城,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我父亲,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闯王所兴的是仁义之师,救民于水火之中,这笔黄金我拿定了。”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先不说你父被杀一事冤不冤,你现在以己度人以偏概全记恨朝廷,赌气帮助闯贼李自成与朝廷为敌,置大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袁督师在天之灵也不得安啊。”

第九十九章 田袁黄争辩() 
袁承志听了田承嗣的话大为不满说道:“田承嗣,你一出生就锦衣玉食,怎么知道别人失去亲人的痛苦,大明江山早已千疮百孔积弊难返,官军比财狼还凶残可怕,闯王高举仁义大旗替天行道,昏君早就该亡国了,你们这些帮凶也应该迷途知返了。”

    田承嗣摇摇头说道:“袁公子,你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心智,朝廷固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对,可李自成那些流寇也好不到哪里去,看看那是些什么货色,凶狠残暴的程度,比关外的建虏也不遑多让,哎,天下大乱,兴、民也苦,亡、民也苦。”

    袁承志说道:“田承嗣,任你口吐莲花,我今天也绝不会允许这批黄金落在朝廷手里。”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本将军并没有说一定要把黄金交给朝廷,既然李自成号称仁义之师,这批运到浙东的黄金,不如拿来赈济江南的贫民如何?”

    袁承志说道:“这可是闯王的黄金,你这是慷他人之慨!”

    崔希敏大喊:“谁敢动闯王的黄金,老子就要他的命。”

    田承嗣说道:“黄前辈,你觉得晚辈的提议如何啊?”

    黄真说道:“田佥事的主意不错,不过对闯王却实在是太损了一些。”

    田承嗣说道:“黄前辈,晚辈以皇上的名义拿出这两千两黄金,再由黄前辈亲自负责赈济江浙一带的无地贫民,不知道黄前辈认为可不可行?”

    黄真心说要是田承嗣硬抢黄金,自己说不得还真要和朝廷彻底撕破脸,帮闯王出手夺回黄金,可是田承嗣刚刚对华山派已经低头了,并想出了赈济江南贫民这个折中的办法来,自己要是再为闯王强出头,将来要是传出去,人人都知道华山派不顾江南贫民的死活,恐怕那时华山派不仅仅是在江南,就是整个天下名声都要臭了,再就是田承嗣带来的的几百锦衣卫不仅人人手持火铳,就是手上的刀剑功夫也硬得狠,加上温家堡的人马,硬拼下来搞不好自己这边也是要吃大亏的。

    黄真人称铜笔铁算盘,吃亏的买卖是不做的,如果让华山派牵头在江南赈灾,这可是名利双收的好机会,只不过闯王那里确实不好交代啊,黄真面对田承嗣抛来的巨大名利诱惑,一时间也是心摇意荡情难自禁。

    袁承志说道:“田承嗣,说到底你还是要吃掉闯王的两千两黄金。”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你的名字叫承志,我想是你父亲希望你秉承他的遗志,为国为民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袁承志说道:“田承嗣,这么说你也承认我父亲是冤枉的?”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令尊去世时本将军年纪尚小,并不清楚当时究竟是什么情况,不过据家父讲,袁督师有大功于国家人民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本将军对袁督师的功绩深感敬佩。”

    袁承志冷笑道:“田承嗣,你说话最好直率一些,我父亲冤枉就是冤枉了,不要说得模棱两可。”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那本将军就实话实说,袁督师之死其情可怜,但其罪难免!”

    袁承志听了勃然大怒吼道:“你,混账……”

    黄真连忙招呼道:“师弟,不要鲁莽,听田佥事说来。”

    袁承志被大师兄一喊,只好闭住了嘴,不过双眼狠狠的盯着田承嗣,黄真说道:“田佥事,天下人都知道袁崇焕大人死的冤,精忠报国之心不输于岳武穆、文天祥,到了你嘴里怎么成了其情可怜其罪难免了呢?”

    田承嗣说道:“黄前辈、袁公子,你们跟朝廷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判断自然大相庭径,一般的平民百姓大多人云亦云,他们虽然爱憎分明,可惜多是被有心人所利用,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袁承志说道:“田承嗣,难道你会知道什么所谓的真相吗?”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本将军相信袁督师称得上大明的英雄,他天启年间就敢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还京后自请守辽。筑宁远等城,多次打退后金军的进攻,得授辽东巡抚;特别是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自进攻宁远,袁督师重创清军,努尔哈赤亦受伤死去,此功可与日月同辉,这才有当今圣上任命你父亲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之举!那时候天下精兵半数付与你父,天下粮草军需尽赴辽东,皇上对袁督师至倚重不可谓不厚啊,最后大功未成天下英雄扼腕叹息,虽然一半是天意,但一半也是人为。”

    袁承志听田承嗣对自己父亲评价甚高,心里对田承嗣的偏见少了一些,于是对田承嗣和气的说道:“田将军,既然你都认为我父亲对大明居功至伟,崇祯这个昏君杀我父亲,该推翻不该,我应不应该替父报仇。”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你听到身边的人都是说袁督师好话的,其实世间人无完人,就是圣人还要我日三省吾身,袁督师只能算七分功劳三分过错,这一切都是他性格使然。”

    袁承志吼道:“田承嗣,你胡说些什么?,我父亲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会有什么过错。”

    黄真说道:“师弟,稍安勿躁,你且让田佥事把话说完嘛!”

    袁承志哼了一声,狠狠的跺了两下脚,黄真对田承嗣说道:“田将军,我倒想听听你关于袁督师七分功劳三分过错的说法。”

    田承嗣心说什么袁督师七分功劳三分过错,应该是袁督师七分过错三分功劳才差不多,自己完全是为了忽悠袁承志这个愣头青,免得这个武功高强的家伙,爆发出超强的破坏力,没想到黄真这老东西居然发出感兴趣,田承嗣不得不把后世关于袁崇焕的评价,搜肠刮肚的搬了出来。

    田承嗣说道:“嗯,袁督师失误之处在于:首先,当年觉华岛数万军民被屠杀,粮食、物资、辎重、船只被洗劫、焚毁一空,损失如此惨重却向朝廷谎报军功,说成大捷,其罪一也;

    建虏攻击朝鲜之时,明军面对空虚的沈阳不予侵扰,也执意不援救朝鲜,拒绝策应东江镇,导致朝鲜和喀尔喀蒙古那些原本还和我朝暗通曲款的部落对朝廷失望和寒心,为最终投靠满清埋下祸根,罪二也;

    削弱蓟镇防务,造成皇太极真的从遵化入塞之时,蓟镇根本没有抵抗能力,危急关头只派山海关的赵率教总兵率领区区五千人去增援,导致北直隶和山东二省死伤无算,损失惊人,罪三也;

    经抚将帅不和,督师兼辽东巡抚王之臣、总兵满桂这些原本的抗金干将先后弃离,罪四也;

    以粮资寇,皇上告戒袁督师只能以口粮形式接济,不饿死就行了,袁督师始终认为他抚赏的蒙古部落“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均以抚赏和接济。不幸的是蓟门外的喀刺泌部不仅为皇太极入塞带路,并且为其筹备粮草,罪五也;

    擅杀毛帅而为后金解除西征的后顾之忧,袁督师征得皇上同意,拿到了东江镇发送给养粮饷权力,但袁督师没有拨发给东江镇,反而下令渤海各港口,不得发一舟一船往东江,不得售一米一鱼与东江,同年六月,袁督师一共罗列了十二条罪名,斩毛帅于双岛,毛文龙所创建的东江镇,敌后牵制后金作战的一颗钉子,就这么轻易地被袁督师拔掉了,还使得毛文龙部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沈志祥、李九成、毛承禄等纷纷投向满清,使敌我之势从此不可逆转,罪六也!”

    袁承志还没有听完就要爆发,被大师兄黄真死死压住,黄真对田承嗣说道:“照田佥事这样说来,袁督师是死有余辜了。”

    田承嗣说道:“这些只是袁督师的不足,谈不上取死之道。”

    袁承志大怒道:“田承嗣,你辱及先父,要是不能把我说服,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