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国贼 >

第410章

大明国贼-第410章

小说: 大明国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都所刊社稿名氏谓造逆反,治以酷刑,时输金者盈庭,然不平,有姚生执孙榘于座,笞打。群拥许都为主起事,巡按御史左光先闻变,调兵行剿。官兵所至屠掠,东阳兰谿人各保乡寨拒敌,官兵大败。绍兴推官陈子龙谓许都不当反,遣诸生蒋若来赍书往谕后,许都得陈子龙书降,浙江巡按左光先不顾陈子龙的请求,违背当初许下的诺言,将许都及部众六十余人杀死。

    内阁首辅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周延儒师驻通州不敢战,被劾而于五月二十六日致仕,十二月初五日逮入京师,崇祯皇帝命人传诏,勒令周延儒自尽,籍没其家;另总督蓟、辽、昌、通等处军务,节制登、津抚镇范志完、赵光忭督蓟辽、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诸镇军务

    也伏诛。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以秦王殿为宫,增旧殿为九间,以符帝制,同时大修长安城,李自成追尊其曾祖以下均为皇帝,母吕氏为太后,规定其父、祖以及他自己的名讳,不得使用,他还册封高氏为皇后,陈氏为贵妃。

    李自成大封手下那班出生入死的弟兄,权将军、制将军封侯,果毅将军、威武将军则封伯、子、男;刘宗敏、田见秀、李过、刘芳亮、张鼐、李双喜、袁宗第、刘国昌等被封侯;刘体纯、吴汝义、马世耀、李友、刘忠等被封伯;降将白广恩、陈永福、王良智(即献西安城的王根子)等也被封侯;其余被封子、男爵的则多达八十人左右。

    李自成改动了大顺朝的官制,内阁被称为天祐殿,设大学士平章军国事。此职相当于丞相,由牛金星担任,宋献策则被任命为军师,行政机构虽仍为“六部”,但长官却升了格,原先只有侍郎各一人,现在则增设一个尚书,中央其他机构的名称以及地方机构的名称也作了改动,以示与旧朝有别;李自成分授各级官员,颁发新印,为了招徕读书人,大顺朝还开科取士,他特别关照谋士顾君恩,特意赏了顾君恩一班女乐,以回报其所献入关之策。

    李自成仍然坚持三年免征之政策以收拢人心,不过这么多兵马要粮要饷,可不是件容易事,不征钱粮要维持军队粮饷,李自成向豪绅污吏追赃,在渭南大顺军就就责令当地豪绅出饷银一百六十万两,进了西安城后,李自成又故伎重施。他大宴西安城中缙绅大户,并把秦王府中的金银器皿分给他们,然后对他们说军中缺饷,希望这些官吏缙绅大户拿出银子以助军需。

    于是李自成规定,当过九卿的出银五万,中丞三万,监司一万,知县之类的也要出五千。这种做法后来又被李自成用在北京,李自成的部下故意露出兵器,吓得那些官员缙绅直发抖,不得不按李自成提出的要求掏银子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日,李自成统率主力,由西安出发开始东征,直杀北京,权将军田见秀则留守西安,前锋李友、白鸠鹤两员大将,已经于十二月十八日在禹门口渡过黄河,山西各州县官吏认清形势,基本上没有抵抗,沿途各州县是望风而逃。

    田承嗣这个年过得很凌乱,复社的事情让田承嗣心情一直没有舒展过,长公主朱媺娖又把四皇子朱慈照带回京城了,最让田承嗣忧心的是觉华岛的官兵,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田承嗣得到曹州传来的休息,锦衣卫水军船队于崇祯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抵达觉华岛,两天后锦衣卫水军船队载着一万一千多觉华岛锦衣卫和辽东百姓南归,正月初六日船队遭遇大海风,有九艘船沉没十三艘船受损,损失锦衣卫官兵百姓八百多人,还有一百多匹战马和一批粮食物资,船队为避风暴被迫停靠在登州海岸。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多事的甲申() 
已经有李自成统率大顺军主力由西安出发东征北京,按照明朝历史的轨迹,两个月后北京城就会失陷,那时这个大明会陷入举国混乱,现在锦衣卫水军停泊在登州海岸,田承嗣给马贵、涂德海发出命令,锦衣卫水军配合其行动,迅速在登州、莱州一线站稳脚跟,扩大锦衣卫在山东的实力和地盘,为即将到来的大时代做好准备。啋玎陂匝

    田承嗣还担心大同府方面的情况,自从云俊聪返回大同府后,先后五次跟自己联系,第一次是崇祯十六年六月底,云俊聪汇报自己回到大同府,联络上大同分巡冀北道兵备副使朱家仕、大同副总兵朱三乐二人,在朱家仕和朱三乐的支持下,说服巡抚卫景瑗,硬压大同总兵姜镶,让云俊聪在大同城北面的镇川堡立足;第二次是七月下旬,跟田承嗣商量嫁妹一事;第三次是八月下旬,田承嗣和云秀莲定在崇祯十七年春节成亲,大同云家的长辈会赶到金陵城送嫁;第四次是十月中旬,云俊聪来信说姜镶要分他的兵;第五次来信是十一月底,云俊聪顶住了姜镶的分兵计划,这样双方已是势成水火,并告诉田承嗣,云家的三个长辈带着嫁妆,将于十一月底出发来金陵城,参加田承嗣和云秀莲的婚礼。

    现在是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五日,从大同府到金陵城走了五十天,田承嗣没有得到云家长辈的一点儿消息,山西十二月份就遭到大顺军的攻击,田承嗣怀疑云家长辈是不是离开了大同府,毕竟五十天没有云俊聪的消息,一切事情都可能有变化。

    同样麻烦的还有李敷萝,李胜平跟他父亲李建泰早就商量好了,原定在崇祯十六年上半年让李敷萝嫁给田承嗣,因为田承嗣遭到皇上和朝廷大臣的打压,这件婚事就被李建泰拖起来,李胜平已经催了父亲好几次,直到现在李建泰还是一个闷屁都不放,看来皇上和朝廷大臣对田承嗣的态度不改变,李建泰是不会把女儿嫁给田承嗣的。

    田承嗣这时的心思却在温正俘获的两个女人身上,这两个女人就是卞玉京和董小宛,温正明白田承嗣的心思,趁着苏州复社之乱,把卞玉京、董小宛二女劫走,藏在了锦衣卫大本营聚宝山上秘洞里。

    卞玉京,又名卞赛,字云装,后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应天府上元县人,名列秦淮八艳之中,父亲是朝廷官员,不幸早亡,家庭也就破败,卞玉京只好携妹妹卞敏一起在秦淮河上出卖色艺,她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作有。

    卞玉京有气质很矜持、清高,她飘逸倜傥而又不失风流妩媚,她的绝代风华迷倒了许多公子哥儿,卞玉京独对复社魁首之一的吴梅村有意,而吴梅村的答案既非“是”,也非“不是”,而是装出听不懂的样子,整一个装傻充愣,卞玉京只是叹了一口气,从此不再提起此事,原来吴梅村听到一个消息,崇祯皇帝的舅子田承玉要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玉京等,吴梅村在权势赫赫的国舅前胆怯了,放弃了得到卞玉京的机会。

    崇祯十七年,卞玉京嫁给了一个世家子弟,叫做郑建德,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她自己离去,这时清兵南下,卞玉京被降清人士劫去,以王女献清兵主帅多铎,卞玉京改穿道士衣冠逃出虎口,卞玉京尝遍了人间的辛酸,顺治十年,卞玉京为一位年已古稀的好心肠的良医郑保御所收留,他为她另筑别室并悉心照拂,卞玉京勘破红尘俗世,便以修道作为躲避时代的急风烈雨的避难所,以空门作为自己伤痕累累的心灵的栖息地,为了感激佛门俗家弟子郑保御的悉心照料,让她有一个焚香诵经的安宁晚年,她曾刺舌血以三年时间为其抄写了一部,卞玉京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号青莲,江苏苏州人,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出生于苏州城内“董家绣庄”,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刺绣属于工艺制造行业,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所以董家还颇有几分书香气息,“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兴隆,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董白十三岁那年,父亲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药不凑效,不久便撒手人寰。

    董小宛母女打击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睹物思人倍感悲伤,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续住下去,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下了幽室,带着女儿隐居其中,过一种与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绣庄的事则全委托伙计去掌管,两年之后白氏到绣庄与伙计一算帐,不但没有银两剩余,反而在外面欠下了上千两银子的帐,这分明是伙计从中捣鬼,白氏又无法把握,又气又急,终于病倒在床,母亲倒下绣庄破产债务压头,生活的重担猛地压到了十五岁的董小宛身上。

    庞大的债务和母亲的医药费用却迫在眉睫,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董小宛孤芳自赏自怜自爱,决不肯任凭客人摆布,如此一来,影响了鸨母的进账,鸨母自然对她冷嘲热讽,董小宛郁怒之下,一跺脚离开南京,回到了苏州。可家中母亲依然躺在病床上,离不开请医吃药,一些债主听说董小宛回了家,也纷纷上门催债,董小宛无力应付,只好重操旧业,索性将自己卖到半塘的妓院,卖笑、陪酒、陪客人出游。

    在半塘董小宛依然抱定不卖身的初衷,这年秋天,二十九岁的冒辟疆来南京参加乡试,闻得董小宛大名特意前往造访,不料董小宛却已赌气离开了秦淮河,后来乡试发榜,冒辟疆又一如既往地名落孙山,他收拾了行装,便转往苏州闲游,在苏州冒辟疆打听董小宛的下落,得知她已在半塘待客,便又兴致勃勃地专程拜访,接连去了好几次,都无缘见到董小宛,直到准备离开苏州的前夕,终于得以与董小宛相晤,冒辟疆细打量董小宛,素衣淡妆,眉清目爽,果然与一般欢场女子大相径庭,此时虽醉意朦胧,娇弱不堪,却依然思路清晰,谈吐不俗,纵谈时局,颇有见地,冒辟疆虽然只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匆匆离去,就是这半个时辰的交谈,已使他对董小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崇祯十五年春,董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自己又受田承玉抢夺佳丽的惊吓,患了重病,闭门不出,冒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冒辟疆满怀同情地将她宽慰一番,董小宛露出一丝歉意和欣慰,两人直谈到深夜才分手,董小宛的病竟然不药而愈,冒辟疆与董小宛约好,一等乡试结束,就马上返回苏州为她赎身,再相伴回到如皋后来冒辟疆回苏州给董小宛赎身,因董小宛在半塘名气太大,不论出多少银子,鸨母都不想放走这棵摇钱树,幸得来苏州游玩的钱谦益、柳如是出面调排,董小宛赎身之事迎刃而解。

    董小宛嫁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宁静和协的家庭生活刚刚过了一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人关南下,清军肆虐无忌,冒家险遭涂毒,家产丢得一干二净,董小宛随丈夫一路南逃,艰难的生活中饮食难饱,董小宛的身体本已虚弱,只得一张破草席摊在床榻边作为自己的卧床,又加上接连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愈后,她却病倒了,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眼睛。

    田承嗣心说如果冒辟疆不跟自己作对,自己是不会动董小宛的,现在卞玉京、董小宛到手,只是自己没有时间去享受,就剩下顾横波和李香君二女了,李香君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顾横波给丈夫龚鼎孽在京城,不过对付仇人龚鼎孽自己没有负担,顾横波是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的,这样秦淮八艳就尽入自己的囊中,终不枉自己来一趟大明朝。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北京城是“飞沙咫尺不见,日无光”,沙尘暴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呼啸,肆虐着无人可挡,许多官员都精通天象,以为这是不祥之兆。有官员占卜一卦,卦文上说,将有暴兵破城之灾,没几日,凤阳祖陵传来地震的消息,正月初九,兵部收到“大顺皇帝”李自成派人送来的文书,李自成要崇祯皇帝同意对他裂土而治,如果崇祯皇帝不同意与他平起并坐,他就要率领大顺军对北京城发起总攻。

    在紫禁城养心殿里,崇祯皇帝是一筹莫展,但是以崇祯皇帝的性格,他是不会不同意跟李自成裂土而治的,现在的崇祯皇帝正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