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屠夫 >

第25章

回到明末当屠夫-第25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屠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世人命贱如狗!

    于弘志看着那些尸体,得意的笑道:“肖伯伯,两天后我一登基,便立紫钗、紫菱姐妹为皇后,到时候,您就是国丈了。”他的身体绷得很直,似乎自己真的已经登上帝位,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数不尽的美女陪着自己一般。

    他等了很久,却没有等到“肖世雄”叩头谢恩,这个刚才还客客气气劝他登基的老头,此刻一言不发,两只眼冷冷的盯着他,像是一只盯着猎物的豹子。

    于弘志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这时,景州卫驻地方向忽然大声喧哗起来,上千人齐声怒吼着:“诛杀白莲,为民除害!”

    于弘志勃然变色,惊恐道:“肖伯伯,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于弘志在做着他登基的春秋大梦时,景州卫大营里却跑进来一个满身是血的男人,这人左臂带伤,大声呼救,赫然竟是梁其忠。

    这自然不是真的梁其忠,真的梁其忠已经被戳了十七八个窟窿,扔在野外喂狗了。假扮梁其忠这人,正是宋杨。

    梁其忠的威望在景州卫三所中最高,再加上他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于弘志杀人的事情,景州卫大营顿时沸腾了。

    这时,肖紫菱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爹,于大哥,不好了,景州卫反了。”

    郑秋猛地站起身,一把拽住肖紫菱的小手,就往外走。

    于弘志吼道:“怎么回事?肖世雄,你给我个解释!”

    郑秋冷冷道:“别急,我去看看。”

    于弘志忽然一个箭步跟上来,拽住了紫菱,“不行,她留下,你自己去。”

    一挑帘,肖紫钗走了进来,她娇斥道:“于弘志,你拉着我妹妹干什么?”

    郑秋下意识的瞟了一眼,发现这丫头俏脸含羞,难道她喜欢于弘志?

    于弘志慌忙撒开肖紫菱的手,“紫钗,不是这样的,出事了,景州卫反了。”

    肖紫钗喝道:“那就赶紧去打败他们啊。”

    于弘志面如土色,连声说好好好,我马上去,他一挑帘走出帐篷。郑秋知道他是为了逃跑,但是郑秋也并不想此刻杀他,身边到处都是于弘志的侍卫,一旦动手,连肖家两女都会怀疑自己,到时候就危险了。

    他牵住紫菱的小手,又用另一只手握住紫钗,紫钗似乎不太习惯别人的亲昵,微微挣扎了一下,却也没说什么。郑秋没再模仿肖世雄的声音,只是低声道:“跟我走,我去平定叛乱。”

    说着他领着两女走出帐篷。

    一个白莲教徒慌张道:“肖将军――”

    郑秋摆摆手,“备马!”

    白莲教徒牵来的这匹马倒是不错,以郑秋跟李厉学的些许相马术,这匹马端的神俊。他跨上战马,一伸手把紫菱拉了上来,然后又对紫钗伸出了手。紫钗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异样,她为难道:“爹,我”

    “上来吧!”郑秋一把把她拽了上来,两姐妹一前一后坐在马上。郑秋此刻是真的意气风发,他高喝一声,“驾!”然后疾驰而去。

    白莲教徒正在和景州卫对峙,场面异常混乱。景州卫中竟然还有数百骑兵,其他人也算是武器精良。郑秋骑着马直接冲到了两拨阵营之间,怒吼一声:“都住手!于弘志已经逃跑,白莲匪徒速速投降!”

    紫钗终于意识到不对了,她翻身直接从马上跳了下来,脸色惨白,尖叫道:“你是谁?”

    郑秋猛地撕下脸上的面具,看着两方人马吼道:“德州卫中所千户在此,景州卫梁其忠听令。”

    宋杨假装跪倒在地,“属下听令。”

    “所有白莲匪徒,拒不投降者,杀无赦!”

    这句话就是一个导火索,终于点燃了战斗!景州卫悍勇异常,数百骑兵不断发起冲锋,直接冲散了白莲教的阵营,步兵则抡刀一顿乱砍,捕杀被冲乱的乱民。

    肖紫钗喝道:“郑秋,我爹呢?”

    肖紫菱也想跳下马,却被郑秋一把抱在了怀里。她虽然对郑秋颇有好感,但是也不好意思在这大庭广众下搂搂抱抱。在他怀里不甘心的扭动了几下,然后娇声道:“别闹,姐姐在这里呢。”

    郑秋低声调笑道:“姐姐不在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闹了?”

    肖紫钗火了:“郑秋,你个王八蛋,你要干什么?”她个性泼辣,拔剑就往郑秋砍去。郑秋拨马往旁边一躲,喝道:“抓住她!”几个官兵扑上来抓住了肖紫钗。

    郑秋这才跳下马,戏谑的看了肖紫钗一眼,“马是烈的好,这是这女人嘛,太烈了会没人要的。”

    “滚!我爹呢?”

    “不知道!”郑秋面色一寒。

    这时,宋杨小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大人,属下在梁其忠的帐篷里,发现了这个。”

    郑秋看了一眼信封,眼中不经意间闪过一丝杀意。

第45章 郭九献计() 
地上的男尸,竟然是肖紫钗和肖紫菱的父亲――肖世雄!

    郑秋看着这熟悉又不熟悉的男人,心中一阵怅惘,他虽然猜到于弘志可能不会亲自前来,但是他没料到肖世雄竟然会带着这部分乱民前进。肖世雄估计到死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在自己的山头被伏击。

    郑秋在短时间的惊讶之后,立即意识到了这件事很有问题,为什么这些乱民的兵器清一色都是农具,连一把刀都没有?为什么他们的衣着是普通衣服,不是白莲教的装束?那些白莲教真正的匪徒去哪里了?郑秋急忙从怀中取出地图,手指在阜城县周围划了一遭,他戳了戳地图,终于明白过来――

    于弘志分兵了。肖世雄所带领的这部分人只是诱饵,他们故意大张旗鼓的从封龙山这边经过,是为了掩护真正的队伍。这些人应该是――

    郑秋的手指从阜城县划到了旁边的武邑,很显然,对方不可能继续往北攻,因为再往北就是河间府以及天津卫的范围,于弘志绝对不是对手。那么这附近最有价值的目标是――

    郑秋的手指终于停在一个位置上,他轻轻点了点那个位置,忽然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他心急火燎的吼了一嗓子:“所有人,立刻赶回景州!”

    没错,这附近最重要的位置,最值得大动干戈的位置,只能是景州城。而于弘志没有从封龙山经过,那么他势必是穿越景州卫中所的防区,而到目前为止,景州卫中所的防区并没有任何战斗的迹象。简单说,景州卫中所,不仅仅是和白莲教暗通款曲那么简单――他们应该是反了!

    大胆点猜测,整个景州卫,很可能都反了。

    景州卫中所,千户所,日常编制为一千人。如果是整个景州卫,那就是整整三千人。虽然军户所的军户不那么强壮,也没有太系统的军事训练,虽然他们打不过后金鞑子,打不过倭寇,也比不上募兵的战斗力,但是他们的战斗能力,肯定比普通衙役、民众要高出很多。

    整个景州卫,再加上白莲贼兵、封龙山贼众,满打满算得有近万人的队伍。

    景州危矣!

    麻雷子和宋杨跑过来,高喊道:“表哥,怎么了?”他浑身是血,却面露兴奋,当真是天生的将才!

    郑秋没心思跟麻雷子解释,他直截了当的下命令,“组织所有人,收拾武器,直接往景州城进发。”

    麻雷子大声下令去了。

    郑秋看着肖世雄的死尸,叹了口气,喃喃道:“我不知道你为何要造反,不过你这般做法,也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罢了。”他从地上抓了一把黄土,覆在了肖世雄的脸上。黄土盖面,也算是入土为安了。

    片刻,德州卫已经集结待命。这次战斗,德州卫几乎是零伤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乱民身上的金银财宝都被这帮人搜刮一空。

    郑秋看了他们一眼,面无表情道:“把东西收好,别掉了!”

    众人哄堂大笑。

    “出发!”

    郑秋虽然心中着急,但是没有贸然急行军。既然于弘志派出肖世雄做诱饵,那么他肯定是提防自己了。郑秋不断派出斥候去前面侦查,几个时辰后,郑秋等人终于到达了距离景州城十几里的一处村庄。

    村子里空无一人。或者所,空无一个活人,剩下的,都是死尸。

    此时天色已晚,郑秋看了看疲惫不堪的士兵,下达了命令:“就地休息,生火做饭。”

    很多人几乎是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郑秋安排了几个岗哨,再一次往景州方向派出了斥候。

    这一次的斥候回来的很快,郑秋坐在一处民房的土炕上,刚刚端起粥碗喝了一口,面如土色的斥候就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大人,大人。”

    郑秋看着他,温和道:“别急,慢慢说。”

    斥候咽了口唾沫,“人,好多人,都是人!”斥候纠结了半天,才描述清楚。原来景州城已经被白莲乱贼团团包围,这些人目前并未攻城,似乎在劝降。

    “他们有多少人?景州卫的人在其中吗?”宋杨问道,他已经听郑秋说了一下相关情况。

    斥候摇摇头,犹自惊魂未定,“不清楚,人很多,我只知道有一部分人穿铠甲,”他结结巴巴的补充道:“总人数,估计得有上万人。”

    郑秋也是一惊,上万人,戳在那里让自己的人砍,估计也得砍个三五天。不过乱民毕竟是乱民,再乱也是民。贼兵不足虑,只是这景州卫,看来是要费一番脑子了。

    郑秋派斥候联络了还在营寨修整的李厉,让他带兵马上赶来,并告诉斥候把目前的情况告诉郭九,问郭九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厉的骑兵营机动性很高,郑秋还在对着地图思考的时候,他们的人就已经赶到了。李厉身穿锁子甲,快步跑进来,一躬身道:“二哥。”

    郑秋还在对着地图画线,他用的是炭笔,他摆摆手:“不必多礼。”

    李厉道:“二哥,送信的斥候把情况跟我们描述了一下,九哥让我带了一封信过来。”

    郑秋饶有兴趣的抬起头,“哦?把信给我。”

    李厉从怀里掏出信,双手呈了过来。

    郑秋打开信,信纸上的字龙飞凤舞,确实是郭九的笔迹。信中写道――

    二哥,白莲贼兵初聚,除了封龙山贼众,料定也没什么太大本事。于弘志的棒槌会经营日久,心思却只在敛财上,不足为虑。眼下景州卫才是心腹大患。景州卫三千之众,虽然算不得精兵悍卒,但若能为我所用,也是一股助力。

    就在今天下午,郭九已然派出斥候打探,这景州卫三所的千户分别为梁其忠、廖永立、孙风三人。三人中,又以景州卫中所千户梁其忠为首。梁其忠为人贪财好色,胸无大志,他投靠于弘志,也不过是讨个彩头,等到他日朝廷派兵剿匪,他正好反戈一击,弄不好还能加官进爵。

    棒槌会于弘志,虽是个市井流氓,但是此人心怀异志,这也是他造反的原因。

    郭九不才,有一计献上。

    一,贼兵初聚,乱民不过是附庸。贼兵粮草必然不齐,此时虽然势头正盛,但是只要坚壁清野,断其粮草,乱民必定散去。

    二,离间计,既然于弘志心怀异志,我们可以以所谓天命所归的方法,鼓励于弘志称帝。造反一事,是否称帝非常重要。一旦称帝,梁其忠等人将再也没有退路,他们肯定不会同意。到时梁其忠等人一死,我们再找人乔装打扮成梁其忠,景州卫势必归顺。景州卫一旦归顺,白莲贼兵,不足为虑。

    郭九在信的最后,依然是他一贯的性格,在信的最后,他写道:“郭九只愿二哥能够少造杀孽,毕竟百姓无罪。”

    信封里,还有两张人皮面具,据李厉说,是郭九根据梁其忠的画像做出来的,另外一张面具则是普通人的。

    郑秋点点头,心中暗自欣慰。虽然郭九为人有些迂腐,但是他的计策还是很有道理的。

第46章 于弘志,草寇尔() 
郑秋思考再三,觉得郭九的计策虽好,但是实行起来,只能自己亲自出马。这也是目前郑秋这个小班底的缺点,缺乏嘴皮子强的谋士,或者干脆讲是缺人。

    郭九因为不是特别了解情况,因此在离间计部分,没有谈的很具体。郑秋经过一番斟酌,最终决定亲自假扮肖世雄,再另带一个人假扮景州卫千户梁其忠。他派斥候连夜赶回去,让郭九又做了一张肖世雄的面具出来。肖世雄是朝廷钦犯,又曾被官府抓过,因此他的画像很容易找到。

    斥候赶回来的时候,不仅带来了一张面具,还带回来一个人。郑秋微微一愣,主要是他实在不明白郭九把这人送来干什么。

    这人是郭九的亲侄子——郭雍。

    郭九的名字里有个九字,不是乱取的,他排行老九,有八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