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63章

帝秦霸世-第63章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抛出父皇驾崩,天下权位悬而未定,取决在于朕,赵高以及李斯三人手中……”

    “更是进言:大行不必拘泥于小节,大德不应谦让避退!”

    深深的看了一眼尉缭与顿弱,胡亥一字一顿,道:“当时距离父皇驾崩才不过几天,赵高就已经察觉到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进而果断出手,此乃其智。”

    “以遗诏为头,天下权位相诱,进而判断出二世皇位只在朕,他与李斯三人之念,此乃其谋。”

    “大秦是一个注重世业的国家,子承父业,以吏为师最后成了帝国的国策。赵高精通秦法,能经过严格的考核与审查,以第一名的身份出现在父皇身边担任中车府令。此乃其能。”

    “赵高不仅擅长书法,不下于丞相李斯。协助李斯进行大篆改革,更是著有《爱历》六章,此乃其才。”

    “而且中车府令是父皇的车马侍从长,有严格的要求。按照秦法规定:步履矫健,能逐奔马;身手灵活,能上下驰车;武艺高强,能开八石强弓,此乃其勇。”

    “父皇驾崩之前,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纰漏。朕继位之初,事事顺从丞相李斯,此乃其忍。”

    “就这样一个有智,有谋,有才,有能,有勇,能忍的文武双全之辈。丞相李斯败于其手,兄长扶苏,大将蒙恬败于其手并不意外!”

    ……

    二世皇帝的一番感叹,让尉缭等人见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赵高。特别是同一时代的顿弱与尉缭,对于此感触更深。

    他们都清楚大秦帝国是一个实用主义的法治国家,书法识字,是用来修习行政文书与刑律狱法的工具。

    在复杂而严格的大秦帝国法制体系中,赵高绝对是一个精通秦法的专才,有家学渊源的法学名家。

    要不然,晚年的始皇帝也不会将二世皇帝交给赵高教导。

    谁也没有想到,在层层剥析之下。赫然发现这赵高居然是隐藏在大秦帝国群臣之下的一个老枭。

    ……

    左相子婴忍不住:“权术谋划,子婴不以为荣,不过些许游戏,不足一提!”

    “哈哈——”

    胡亥一阵大笑,只是不接话题。默然良久,方才摇摇头,道:“左相知赵高的身份么?”

    “臣不知!”子婴茫然摇头。

    深深的看了一眼子婴,大笑一声:“根据消息,赵高乃赵国王室之后,当初长平之战最后活着回去的少年之一。”

    “他与大秦有仇,有血海深仇。父皇在,自然能镇压一切宵小之辈。但这个天下,只有一个父皇罢了!”

    胡亥说得平平常常,子婴等人却是听的面色渐渐阴沉。片刻间连连叹气,竭力压制自己胸中翻翻滚滚的愤怒之火。

    “先有昌文君叛秦,后有赵高乱国。”顿弱冷冷一笑,道:“六国王室之后,当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尉缭摇摇头,道:“六国之后,乃贵胄。自以为身份地位不下于秦帝。数百年来养成的高傲根植于血脉之中,让他们以沉浮于秦帝而耻辱。”

    ……

    尉缭此话一出,胡亥的炯炯目光盯住了尉缭,倏忽之间却又消失,脸上重新现出淡漠的笑容。

    “国尉此言正中人心,正如这六国之后,天天想着王政复兴,六国复辟!”胡亥嘴角出现一丝嘲讽:“所不曾清楚,乱世就是一个大争之世。在这样的大争之世中,兵者为王,强者为尊,实力称雄。”

    “区区血脉不过是一道虚无缥缈的名义,有时候或许有用。但是手下实力不足,不过是一道傀儡罢了!”

    说到这里,胡亥想到了此前的自己,以及如今的楚怀王熊心。纵为天下帝,但天下与帝何干。

    政令不出宫门,天下只是他人的天下!

    ……

    求首订,求首订,求首订

    本章完

第128章 因求贤令而动荡的中原【求首订!】() 
胡亥因大秦帝国三公九卿残缺不全,茫茫朝廷无人可用,无奈之余效仿孝公向天下颁布求贤令。

    这是大秦帝国朝野上下的决定,秦二世胡亥与尉缭等人商议许久的长策之一。

    ……

    求贤令一出,立即被大秦朝廷视作复兴大秦帝国的不二途径。国府迅速动作,特使连夜出发。

    ……

    咸阳。

    ……

    “驾——”

    ……

    整齐划一的马蹄声,疾驰而来。这是大秦帝国精锐——铁鹰锐士才有的无双骑术,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整齐划一。

    咸阳城东门守将王袁遥望铁骑席卷而来,立即举剑高喊:“行人闪开,快马特使出城!”

    出行的人群仿佛早已习惯,迅速闪开一旁。马蹄声狂乱,一骑又一骑黑色快马飞出城门,越过吊桥。

    ……

    在咸阳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发生一到两次,长年累月下来,就算是懵懂少年也知道该如何规避。

    秦法规定:特使快马,金令箭使者出行,行人一律规避让道,敢阻拦者,杀无赦——

    一骑又一骑的特使快马飞出城门,人们震惊地发现,五十余骑快马特使,竟在半个时辰内络绎不绝地飞出了东门。

    这一幕的发生,让原本一脸茫然的咸阳国人脸上更是一片忧色。

    大秦以武立国,始皇帝以武力兼并山东六国。秦崛起五百载,可以说是年年都有战争爆发,从未停止过。

    数百年的耳濡目染,老秦人对打仗很熟悉,但也很敏感。

    他们看到这非同寻常的特使快马,立即意识到危险又在迫近他们,聚拢一片的人们开始默默散开。

    在大秦帝国的岁月中,特使快马一直让他们为之自豪。因为大秦帝国武力天下第一,始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天纵之才。

    大秦帝国虎狼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来只有大秦兼并它国,从未有它国军队踏上大秦帝国的土地。

    然而在一年前,这一份自豪被周文大军踏碎。数十万乌合之众,悍然攻破函谷关,直逼戏水南岸。

    距离帝都咸阳不过咫尺之遥,若不是陇君章邯横空出世,在戏水南岸击溃楚军,说不定咸阳早已经血流成河。

    从那个时候,曾经引以为豪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曾经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大秦帝国,在一夜之间崩塌。

    信仰崩塌,大秦帝国土崩瓦解。

    从那个时候开始,老秦人心头消失多年的忧患意识再一次袭来。也从那个时候开始,特使快马出城,带来的只有噩耗。

    此时此刻,老秦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难道又要打仗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咸阳百姓心头忧虑之际,王袁再一次又一次高喊:“左相到——”

    骤然之间,人们看见刚刚登上左相的子婴带着六名文吏大步而来。文吏手中捧着一卷羊皮卷书,一如众星捧月。

    “又要征兵?征收粮草了?何人识字赶紧看看?”人群中有人急切低声嘟囔一声。

    旁边一白发老者叹了一口气,道:“如今那里还有余粮,再征,恐怕就要吃树皮度日了。”

    ……

    这一刻,咸阳城百姓满是忧虑。大秦帝国倒是尚未征兵,但是城中青壮大多征发劳役,以及南下南越之地了。

    再加上大秦帝国之中,百姓余粮并不多。一年收成下来刚够一家人糊口,自然是无粮可纳。

    忧虑之意,人人皆有。望着左相子婴亲来,更是踌躇不已。以往这种事都是咸阳令来干,这一次换做左相,由此可见事态的糜烂程度。

    百姓自觉让开一条道,供子婴一行人通过。子婴走到百姓正前站定,一摆手,道:“挂起来——”

    “是!”点头称是,六名文吏迅速动作,片刻之后,求贤令高高挂起。

    ……

    子婴朝着围拢过来的百姓深深一躬:“父老国人,不必担心。这不是征兵,亦不是劳役,也不是征粮。”

    双手一压,将嚷嚷声压下,子婴朝咸阳宫方向一拜,进而高声,道:“陛下痛定思痛,自感有愧于老秦人,有愧于大秦帝国。”

    “不愿大秦帝国崩塌,不愿老秦人成亡国奴。特下令求贤!今日,本相亲自宣读陛下诏书,以示陛下决心!”

    子婴振臂一呼:“天下列国士人群臣庶民,凡能出奇计强秦者,朕与之分土,赐爵封君。若能荐举贤才者,亦有重赏!”

    ……

    愣怔片刻,人群猛然炸开。白发老人们掉了眼泪,相互一片点头感慨:“二世陛下终于干了一件不糊涂的事!”

    ……

    这一幕,不仅发生在咸阳城中。胡亥一声令下,国府迅速动作。两百特使飞马而出,分东西南北四门而走。

    大秦朝廷对于特使快马只有一个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将求贤令送到各郡县,进而由郡县进行送往各地。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将求贤令向天下铺开。以咸阳为中心辐射整个中原,以聚天下奇才复兴大秦帝国。

    在老秦人的欢笑中,秦国的快马特使像一颗颗流星,北上九原,东出函谷,南下武关,撒向天下各地。

    数月之间,秦二世求贤若渴的消息,便在天下城池,乡野名山大川的士人们中间流传开来。

    ……

    这个年代,距离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不过区区十五载,春秋战国孕育而出的精神依旧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人。

    这是一个深渊为陵,高岸为谷的时代。身处这个时代不论是帝王将相,都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之辈。

    况且自从士这个阶层出现以来,主**神始终是经世致用,就是以学问入世奋争,以才能建功立业。

    不管时代如何改变,这依旧是一个士战天下。一言可以兴邦,一人可以著学的浩荡大世。

    这是无数士人梦寐以求的伟大时代,自大秦帝国灭亡,士战天下的精神黯然死去。从此中原大地之上,只留下儒家一枝独秀。

    正因为士战天下的精神尚存,正因为当今乱世一如战国。这才有了秦二世一卷求贤令,再一次动荡了刚刚平息战火的中原大地。

    求首订,求首订,求首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对了兄弟们,首订先别用书卷定,那个不算数。

    本章完

第129章 老师尚在大秦一日,信便不会仕秦。【求首订】() 
彭城。

    ……

    楚王宫正殿,范增与项羽相对而坐,两个人的神色之中都带有一丝凝重。

    秦二世的求贤令已经散播到了楚国彭城,作为楚国之主,项羽在第一时间接到了消息。

    对于秦国,这个虎狼之国。那怕是自视甚高的项羽,也不敢无视。

    毕竟函谷关之战以及巨鹿之战,都让他清楚的感受到了秦军的难啃。老秦人当真有种,军令一旦下达,必将死战不退。

    ……

    默然良久,项羽饮下一碗楚酒:“亚父,秦二世颁布求贤令,您怎么看?”

    范增一捋花白胡子:“秦国文武大将,皆死在赵高之手。如今只有诺大关中,只有尉缭,王贲等人堪堪支撑。”

    “秦二世此举实属无奈之举,不发求贤令,秦国不用列国攻打,不战自溃!”

    一闻及此,项羽冷笑一声:“暴秦之名,传于中原,列国士子又岂会入秦!”

    摇了摇头,范增搁下酒碗:“王上此言差矣,这个时代士人追求依旧是建功立业,学以致用。”

    “当今天下列国并立,一如战国大势。士战天下的纷争将会再一次兴起,而秦人许以高位,又有商君,张子等人为例,天下士子必然会闻而心动。”

    “就算孔夫子,墨子等人无奈治学,治的也是为官处政之学!”

    “天下士子,庶民,若有奇计强秦者,朕与之分土,赐爵封君。”范增笑了笑,道:“秦国这根本直截了当地请士人们去做官,去强秦,去建功立业,去出将入相,去名满天下,去光宗耀祖!”

    “秦二世胡亥,有始皇之志,有孝公之心。此乃王上大敌,不可不防!”

    ……

    范增年过七十,早已经看穿了这世间太多的事,了解人心。从一纸求贤令,他就看到了胡亥勃勃野心。

    幡然醒悟下的胡亥,当真是如有神助!

    范增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学以致用,建功立业的士战天下精神。历经沧桑磨炼,厚厚沉积在中原士子们的魂灵之中,一有火光,便会轰然爆发。

    如今,秦二世的求贤令就是一道最为耀眼的火光!

    ……

    “亚父,要不要孤下令阻止——?”见范增不言,项羽忍不住,道。

    “不可!”范增连忙摆手制止,道:“王上,有道是士战天下。在这个天下,士已经成为一个阶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