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323章

帝秦霸世-第323章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亥一直在战场之上厮杀,所以他对于大秦帝国的一切都是无比的陌生。

    但是作为一个重生者,自然清楚想要了解一个国家,从它的官制之上,就可以清楚一二。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转身走向长案,将竹简拿起来,仔细浏览,只见上面书写着:

    大秦帝国之中最高权力者为皇

    帝,皇帝下设三公即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丞相下设中尉,九卿即: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

    同时由九卿在协助丞相的同时,并管理下属各郡。

    郡设郡尉,郡守,监察史。郡守管理下属各县。同理,县设县尉,县令,县丞。

    县令管下属各乡,乡下设游徼,三老,啬夫管大乡,有秩管小乡。

    三老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亭长管理下属各里,里设里长。

    。。。。。。。

    望着最开始的这一简单的解释,胡亥眉头微微一皱,他心里清楚,这是这个时代最优秀,最先进的制度。

    但是,这个制度不是最合理的,案例来说,三省六部制才是封建王朝的巅峰。

    胡亥心里清楚,在三公九卿制度之中,丞相的权力太大,容易形成皇权与相权并立。

    甚至于在皇帝软弱,但是丞相强势的情况下,会出现相权压倒皇权的结果。

    对于一心追求绝对皇权的胡亥,自然是不能忍受相权的个过渡强大,毕竟一个赵高就足以让他一辈子难忘。

    在大秦帝国真正建立之后,始皇帝建立了由丞相、御史大夫、国尉、九卿等组成的中央政府。

    同时,三公九卿辅佐皇帝管理全国军政事务。

    在三公九卿制度之中,丞相作为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总揽政务。

    胡亥心里清楚,这基本上属于大权独揽,容易造成一家独大,蒙蔽皇帝。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翻看着竹简之上的记载:秦国丞相之设始于秦武王二年,设左、右丞相。

    秦昭王三十二年,改相国,始皇未亲政时,以吕不韦为相邦,并置丞相昌平君,其间或左右二相并置、或设独相、或称相国。

    始皇统一全国后,定制置丞相一人,以李斯为之。

    而在他诛杀李斯后,以赵高为相,因其为阉人而称中丞相。

    越看,胡亥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心里清楚,始皇帝最后还是飘了,居然改丞相为一人。

    只不过,当胡亥逆天崛起之后,他就决定同设左右二相,让他们互相牵制。

    丞相失控,造成的危险太大了,以至于让胡亥不想承受第二次。

第654章 陈兵魏国边境() 
秦制垂直掌控,以确保皇帝的绝对威严,胡亥清楚,秦制以及秦法,真正做到了大秦之中,只有皇帝才能尊威无上。

    只不过,秦制有多强大,就有多坑爹。

    秦制的强大与坑爹,在历史上被彻底的放大,被后世或称赞,或口诛笔伐。

    对于这一点,胡亥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却又是无能为力。

    毕竟,胡亥清楚,他虽然是一个穿越者,见识广博,但是商君卫鞅可是一个划时代的大才。

    这样人,已经不仅仅是天才,毕竟他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原大地的历史走向。

    这样人,堪称气运之子!

    一想到这里,胡亥顿时发现留给自己的事情太多,时间太少,根本来不及让自己去一一解决。

    “哎——!”

    长叹一声,胡亥缓缓睡去,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王洛洁也是安静的睡着,没有出声。

    。。。。。。

    红日升起,又是新的一天,胡亥走出宫殿,向着书房中去,他心里清楚,修法已经不需要他去管。

    现在的新法,基本上已经定性,只需要多加宣传就可以逐渐的深入人心。

    胡亥清楚,新法现在需要不是其他,而是时间。

    当时间足够久,人连生死大仇都能够忘记,更别说是新法的深入人心。

    “陛下,黑冰台传来消息,右相与陈平二人被搁置在官驿之中,魏王迟迟没有召见。。。。。。!”

    见到顿弱匆匆赶来,胡亥也是极为感慨,有些人对于大秦帝国使之如命,但是有些人却弃之如敝履。

    “典客,慢一点,小心身体才是!”

    胡亥难得的关心了一句,然后对着顿弱悠悠一笑,道:“我军夺地上党,河东,让西魏从三郡之国,如今龟缩在太原一郡。”

    “魏王有怨气很正常,朕这一次之所以派遣右相与陈平前去使魏,就是因为这一次出使,十有八九会受辱!”

    “典客为大秦操劳,可以说是劳苦功高,朕不愿你在年老之时,被一介竖子折辱!”

    。。。。。。

    “老臣多谢陛下体恤!”顿弱说罢,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只要是为了大秦帝国,老臣纵死无悔!”

    “典客,坐——!”摆了摆手,胡亥指着一旁的坐榻,道。

    “臣谢过陛下!”

    当顿弱落座,胡亥,道:“典客,你觉得这一次右相与陈平出使魏国有几成把握?”

    顿弱是出使的老手,在这样的事情上的观点,是胡亥所不具备的。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胡亥都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但是他清楚,天才虽有但不是他。

    所以,对于这些老臣,在一定的程度上,胡亥极为的重视,甚至于尊重。

    特别是顿弱与王贲,尉缭三人!

    “十分!”

    顿弱在胡亥开口之后,不假思索,就将心中的答案说了出来。

    “十成?”胡亥神色一愣,对着顿弱,道:“典客,你可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成的事情?”

    “禀陛下,对于大秦帝国而言,只要有可能就是十成,因为我们不能输!”

    “况且,在这个时候,魏国已经别无选择,以我大秦今日之势,若不同意,那便派兵覆灭!”

    “臣以为陛下应该下令让上将军部署大军与河东与上党,做出一战灭了魏国之势!”

    “嗯!”

    点了点头,胡亥深以为然,他心里清楚,在这个时候,做出出兵之势更容易压制魏国。

    有时候,大军远比口舌更加犀利!

    “韩谈,去将上将军与太尉请过来——!”沉默了一会儿,胡亥就做出了决定。

    “是!”

    点头答应一声,韩谈转身离开。

    胡亥心里清楚,顿弱的方案很具有可行性,但是这件事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不管是太尉还是上将军王贲,在这件事情上,都有知情权。

    虽然,胡亥也可以直接下令,让王贲这样做,但是这样做必然会伤了他们君臣之间的感情。

    在这个时候,没必要为这样事情伤了君臣之间的和气。

    对于胡亥而言,他的独断专行,他的至高无上,并不是事事巨细都有他决断。

    而是确保三军听命于他,大秦帝国所有官员效忠与他,他不是一个傀儡就是了。

    毕竟,王贲是上将军,尉缭是太尉,调兵遣将的事情,不管是如何做都逃不过这两个人。

    与其这样,还不如光明正大。

    看到胡亥这样吩咐,顿弱也是点了点头,此时此刻的胡亥确实成熟了许多,早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

    而且,他在胡亥的身上看到了始皇帝的影子。

    。。。。。。。

    “臣拜见陛下——!”不一会儿,王贲与尉缭就纷纷到了胡亥的书房,方一进来就行礼,道。

    “两位爱卿不必多礼!”胡亥微微摆手,随及指着旁边的位置,道:“两位爱卿坐——!”

    “臣多谢陛下——!”点头答应一声,王贲与尉缭纷纷落位。

    “不知陛下,匆匆召集臣与太尉可是发生了战事?”刚坐下,王贲脸上露出一丝焦急,道。

    这不怪王贲会这样想,毕竟一个执掌黑冰台的顿弱,一个执掌三军的上将军,一个太尉。

    这样的组合,除了战争,一般的事情上根本用不上。

    “哈哈哈。。。。。。!”

    大笑一声,胡亥摆了摆手,道:“上将军不必着急,大秦帝国现在也不是谁能够随意招惹的!”

    “朕召集两位前来不是为了战争,而是刚才朕与典客商议,陈兵与太原郡做出攻击之势,给魏王一点压力!”

    “黑冰台传来消息,这个时候的右相与陈平还在魏国的官驿之中待着!”

    “陈兵与太原郡外?”

    王贲沉默了一下,在心里估算片刻,道:“陛下,若是陈兵与魏国边境,倒不如一战吞并之!”

    “嗯!”

    点了点头,胡亥思考了半响,随及摇了摇头,道:“大秦帝国虚弱,已经呈现出外强中干之势!”

    “在这个时候,大秦帝国最好还是休养生息,至于攻灭魏国,只要大秦帝国恢复过来,还不是上将军一声令下的事情!”

    。。。。。。。

第656章魏国官驿之上,蒯彻的张扬() 
这一刻,众人纷纷大笑了起来。

    这便是自信,不管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发自肺腑的自信。

    毕竟如今的大秦帝国,不管是朝野还是军中,都是自信爆发之际,就算是群臣也对于中原诸国看不着眼中。

    如今,只要大秦帝国缓过元气,大秦就可以一战灭魏,只要王贲一声令下,就可以灭一国。

    这是胡亥对于大秦帝国的自信,也是对于王贲的推崇。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上将军王贲对着胡亥一拱手,语气坚决如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在这一刻,感受到王贲的气势,众人纷纷宣呼一声。

    这便是大秦帝国!

    这也是老秦人六百多年积累的自信,早已经根植在灵魂深处,只要是一句曾经的号子响起,就能够让整个大秦帝国在一夜之间沸腾。

    这也是当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的号子响起,老秦人,哪怕是一个老人,一个孩童,也会听从号子,走上战场。

    ……

    “朕也相信,只要大秦锐士在,必然能够横扫中原大地!”

    微微颔首,胡亥脸上的笑容在一瞬间收敛,然后望向了王贲。

    他心里清楚,用兵威慑敌国,这样的事情,王贲干起来应该比较顺手,毕竟王贲的名声太大。

    “上将军,陈兵魏国边境,你有何谋划亦或者想法?”

    闻言,王贲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对着胡亥微微一笑,道:“陛下,臣以为任何的举动,都没有臣亲率大军来的更有震慑力。”

    “所以,这一趟就让臣前往上党,就当是视察各地的防御了!”

    “好!”

    胡亥拍案叫好,直接是对着王贲,道:“上将军亲自去,自然是最好的震慑了!”

    “只不过上将军如今,已经是山东诸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要做好自身的安危保护措施!”

    “臣知道了!”

    闻言,王贲也是点了点头,他自然清楚,一年之中,他会遭受多少次刺杀。

    ……

    在秦帝胡亥一声令下,上将军王贲出现在了河东郡,部署在三川郡之中的秦军开始开拔,向着河东郡靠拢。

    当这一道消息传出去,顿时整个中原大地之上一片哗然,武安君王贲出现在河东,这本就是战争的征兆。

    特别是魏国,简直是吓懵了。

    晋阳。

    “王上,武安君王贲出现在河东,未必就是出征事宜,更多的是虚张声势!”

    作为魏国的丞相,庞征无疑是够格的,当消息传来的那一瞬间,他就思索过大秦帝国的意图。

    庞征对着魏王,道:“这个时候,大秦帝国已经是外强中干,比我魏国好不了多少。”

    “上将军王贲之所以出现在河东,秦军之所以调动,就是为了震慑我国,以达到符合大秦帝国利益的盟约。”

    “若是在这个时候,与秦结盟,那么我们凉了秦使者这么久,就没有了意义!”

    等到庞征说完,魏王叹息一声,道:“丞相,你说的本王都清楚,只是如今上将军王贲陈兵至河东。”

    “而且三川郡之中秦军已经出动,若是丞相猜测错误,将会意味着西魏在这一战之中必灭!”

    “试问我西魏之中,何人能够挡得住王贲?”

    ……

    魏王的一番话,让丞相一下子沉默了,这个时候,谁也不敢赌,毕竟武安君王贲有一战攻破魏国的能力。

    而且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很是诡异,甚至于都出现过,王贲指挥秦帝胡亥的事情出现过。

    由此可见王贲在大秦帝国之中的地位,在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