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23章

帝秦霸世-第23章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一个时辰后,三十六名千夫长皆到,恭敬的坐在将墩上,正襟危坐,没有一丝一毫的声响。

    王贲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本将决定,兵分五路,第一路铁骑两万,林峰为将,从桃林高地的夸父山,越过函谷关南侧,直插渑池背后大河南岸的谷山密林。”

    “第二路铁骑两万,胡歌为将,秘密出陕原,沿着大河南岸的茫茫芦苇隐蔽东进,直插伊阙背后的山脉埋伏。”

    “第三路,步骑混编五万,以两万九原铁骑外加三万函谷关驻军,子车都为将,出崤山东南,秘密插进宜阳西南的松阳山埋伏。”

    “第四路步兵五万,魏越为将,出崤山东南,直插武关之南的臼口构筑壁垒。由于这五万大军,尽皆函谷关老秦人,第一次踏上战场,不可轻易出击。”

    “第五路主力大军,铁骑四万,由本将亲自统军,蒙白为副将,直接开进与函谷关毗邻的崤山腹地。”

    ……

    “是!”

    蒙白眼底有一丝凝重,他清楚王贲这一次尽起大秦帝国的底蕴,为了胜利甚至于派出了三万函谷关驻军,征发五万老秦人百姓作战。

    “将军,若是大军全部开出函谷关,到时候函谷关拿什么去守?”

    王贲早已料到蒙白的疑惑,慷慨激昂:“大军开出函谷关后,陛下会下令调集大秦故地所有可战之兵前来函谷关助战。”

    在大军即将出发前,王贲前所未有的凝重:“有道是兵贵神速,各军务必在三日后的第一个晚上赶到指定山林。”

    “大秦帝国存亡,在此一战。诸位将军谁有难处,当即言明,王贲立即换将!”

    王贲话音落下,全帐轰然一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只此一句军前誓言,道尽了决心,这一刻,任何人也无需多言了。

    “嗯。”

    微微颔首,王贲目光如炬,盯着诸将:“还有一言,本将在此明说!”王贲对着大将们肃然一拱:“陛下虽赐我天问,王贲却不愿滥施军法立威。”

    “今日诸将对战法没有异议,便不得有丝毫违反,若有违反,王贲绝不徇私!”

    举帐轰然一声:“若有违反,甘当军法!”

    王贲目光犀利,将每一个千夫长都看了一眼,肃然:“这次战场辽阔,各军自在一方,必须明确开战次序。”

    “到达指定地点后休息一个白日,不得急于开战。次日午夜,由胡歌,林峰先行发动,狼烟烽火知会我军。”

    “此后子车都发动,在后面中军杀出。魏越一军固守三日,若无偷袭敌军,方可开出崤山参战。”

    “是。”诸将轰然领命。

    “最后一言!”王贲骤然神色大变,慷慨激昂:“一旦开战,务求猛狠,一举痛歼,打的关东贼寇疼到骨子里。”

    “诸位切记:各军唯有以斩首论功,击溃敌军,不算功劳!”

    “斩首论功,卫我大秦!”

    三十六名千夫长分外亢奋,齐声大吼,一时间,情绪感染了整个秦军幕府。

    ……

    与此同时,驻扎在陕县的楚军,也得到了通武侯王贲率领十万九原大军驻守函谷关的消息。

    范增心头一沉,立即马不停蹄的赶到了项羽大帐。

    ……

    “少将军,通武侯王贲率领十万九原大军南下函谷关,函谷关秦军实力越来越强,恐怕多难了。”

    英布与蒲将军一听,大为兴奋,异口同声叫出一声:“好,正当其时,我等也想见识一下通武侯王贲的锋锐。”

    ……

    “通武侯王贲非寻常之将,除了蒙恬之外的另一个盖世统帅,此人不仅是王翦之子,更为暴君灭亡魏燕赵三国。”

    项羽有片刻的犹豫:“此人统军作战的能力,远超章邯,两位将军少安毋躁,不可大意。”

    英布与蒲将军二将大是不服,蒲将军更是赳赳高声,道:“秦军一个通武候,上将军畏敌如虎,何谈灭秦大业!”

    项羽与范增对视一眼,对着英布与蒲将军二将,厉声,道:“三十万大军做灭国之战,当谋划一个高明战法,务求一鼓而胜。”

    “战机越有利,越是要一举成功,绝不能鼓勇乱战。不管秦军何人为将,秦国大军动向不明,函谷关易守难攻,非等闲不可下。”

    ……

    见到二将似有不服,项羽沉下脸,道:“本将军令:三日之内,只做三件事,养兵蓄锐,安置粮草,谋划战法,但有违反者,杀无赦!”

    ……

    好不容易压下一班悍将,自是明月初升,项羽草草用过晚饭,召集联军诸将商议战法。

    通武候王贲突然出现,给了项羽极大的压力,当初巨鹿一战,王离率领十万九原大军若非断粮,他未必会胜的轻松。

    相比于王离,通武候王贲更显老练,这样的敌人,哪怕是骄傲如项羽,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环视一圈,项羽:“诸位,想必大家都得到了消息,大秦帝国通武侯王贲出现,率领十万九原大军驻守函谷关。”

    “函谷关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本章完

第45章 破关之策!() 
这一刻,项羽心中有丝后悔,坑杀二十万刑徒军,不仅让关中数百万军民仇视,更是帮了胡亥的大忙。

    而且那一战,诸侯联军折损十一万之众,势力大打折扣。

    要不然有章邯的二十万刑徒军在,完全可以耗尽王贲十万九原大军的体力与耐心,最后楚军杀出,夺取最后的胜利。

    只是天下没有后悔药,项羽心中的悔意,刚出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

    “函谷关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是因为这道雄关从未被任何一国正面攻破过。”

    项羽神色凝重:“在历史上,唯一在军争中夺取函谷关的,只有当时创建了赫赫有名魏武卒的魏国上将军吴起。”

    “当是时也,那也是先夺河西之地,而后压迫秦军退出函谷关的。”

    ……

    项羽的话,掷地有声,让在场的关东诸国大将眉头紧锁,函谷关就是横在他们面前,最大的拦路虎。

    如今大秦帝国的通武侯王贲,率领十万九原大军南下,无疑是给这拦路虎装上了翅膀。

    猛虎飞天,试问天下何人能拦!

    ……

    范增瞅了一眼天下军争图,进而接口,道:“函谷关地形极为特殊,卡在陕陌山脉与崤山的连绵群山之中,且不在山口,而在峡谷入口两三里之后。”

    “而且崤山,桃林高地与陕陌三大块高原山地纠结盘横,方圆几近千里。”

    “仅仅桃林高地的夸父山,就有广园三百仞之称,函谷关北面的陕陌山脉更是高山连绵。”

    “大河奔涌其间,两岸层峦叠嶂,最高的一座山峰更是高达千仞。如此山脉环结。林木苍茫,人迹罕至,便成了横在中原与秦川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广袤天险。”

    范增白发苍苍,指着天下军争图:“从中原西部进入关中,唯有函谷关一条通道。”

    “在秦国的历史上,历代君王对函谷关大加修茸,除了关城全部改用长长的石条砌垒。”

    “更是对于函谷关大加改进,将关城的城墙向两岸山谷各自延伸了十五里,成了以关城为核心的一道小长城。”

    “长城两端的山顶处,设置了两座烽火台,一旦有敌情,冲天而起的两道狼烟,在关中蓝田大营一目了然。”

    “长城之上,女墙垛口与石条城墙连为一体,箭孔密布又坚固异常。每隔三丈,都有大小不一,堆砌整齐的石块以及打磨光滑的粗大滚木。”

    “每隔五丈,有固定在巨大木架上的强弩,同时还有一个储存远程箭矢的石屋。小山与石屋之间,是整齐划一的兵器架。”

    “一旦有战事发生,除了士兵手中兵器,兵器架上也插满了兵器,绝对不会出现刀剑卷刃而无处可换的情形。”

    ……

    范增沉默了一会儿,一字一顿,道:“一旦到了战争时期,关城中的老秦人立即聚集,精壮者组成搬运队伍,老弱妇幼便为大军造饭。”

    ……

    随着范增的叙述,整个诸侯联军大帐,安静的落叶可闻。这一刻,他们才明白了什么是天下第一关。

    明白了为何在春秋战国数百面间,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正面攻破函谷关的根本原因。

    天下第一关,名副其实!

    函谷关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关隘,而是一个战争壁垒,在这样的长期精心构筑的防御壁垒支撑下,可谓是固若金汤。

    范增深深的看了一眼,愣神的联军诸将:“诸位将军不必怀疑其真实性,当初章邯投降,老夫料到必然途径函谷关,特向章邯了解过。”

    “哪怕始皇帝之后,函谷关的作用大大降低,却也不失天下第一关的威名!”

    ……

    “诸位,亚父方才所言属实,函谷关就是天下第一军事壁垒,但是我军三十万剑指关中,从未正面攻破,却不代表攻不破。”

    项羽笑了笑,道:“如今暴秦分崩离析,关中空虚,只有胡亥率领的五万大军镇守峣关,阻击刘季。”

    “此刻函谷关中只有王贲的十万九原精锐,但今时不同往日,王贲率军而出,为了大秦帝国,他必然会求稳。”

    “为秦军计,稳妥战法莫过于占据天时地利,于函谷关两岸山林中埋伏大军而已,如今关城故作平静,不过是诱我入伏之计!”

    ……

    田安眼睛一亮,顿时恍然大悟:“上将军是说,秦军埋伏在函谷关两岸山林?”

    “除此之外,还有何法,十万九原大军上天了不成!”

    项羽的说法,得到了诸侯联军的一致认同。英布大是兴奋:“既然如此,上将军我军如何破之?”

    项羽一指范增,嘴角上扬:“这可要亚父说了!”

    见到这一幕,英布与田安等人,道:“上将军便说:军师但有妙计,我等冲锋陷阵!”

    闻言,项羽顿时来了精神,转头朝着范增,道:“亚父,开始吧!”

    范增也不笑了,霍然起身指点着帅案前钉在大板上的那副羊皮大图:“兵分三路,第一路,齐魏赵三军正面猛攻函谷关,不求克日便下,但求黏住秦军不能分身。”

    “第二路,韩燕一部,东南出崤山,绕道入武关,配合刘季大军攻破峣关。进入关中腹地,从背后夹击秦军。”

    “第三路,楚军主力兜住函谷关外,一则截击逃亡的秦军,二则不使秦军偷出山东,若如此,才有胜算。”

    ……

    范增的一番话,虽然不是命令口吻,却也踌躇满志,一时间,充满了意气风发。

    更何况,范增乃楚军军师,诸侯联军上将军项羽的亚父,他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代表项羽。

    “我看可行!”田安率先表态,赞同范增的计划。

    “军师万岁!”

    魏豹等人更是兴奋,齐齐地喊了一声,战胜之心立即回归,范增如此分派,若能够最先攻破函谷关,自然是灭秦头功。

    楚王熊心的那道:先入关中者,王之的诏书,天下人还记得清清楚楚,在场诸将,自然渴望头功。

    田安笑,道:“大军作战,难得有此共识,请上将军发令!”

    本章完

第46章 函谷关之战(1)() 
田安的话,让项羽大是振作,他清楚这一场函谷关之战,必然比巨鹿之战更为凶险。

    他可不是英布,蒲将军一样的愣头青,通武侯王贲的大名,如雷贯耳。与这样的帅才交战,更有天下第一雄关为屏障,项羽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此刻群情激昂,正是下令的最佳时机,项羽立即到帅案前拔出令箭:“张耳,司马卬,申阳,田间,田角,田安,田都,魏王听令。”

    “是!”八将答应一声,挺胸拱手,每一个人都显得激动非常。

    “明日午时猛攻函谷关,务求大张声势,使秦军不能分身!”

    “谨遵将令!”

    “藏荼,韩城听令。”

    “在。”

    “率领燕韩大军,东南出崤山,入武关,与刘季合兵一处,前后夹击秦军!”

    “谨遵将令。”

    ……

    项羽威严的目光,掠过每一个人,慷慨激昂:“本将自率十五万大军,正面封堵关外山川,各军务必同心协力,一举灭秦!”

    “诺。”

    账下诸将轰然应诺一声,锵锵然出帐,各自率军飞马而去。

    ……

    由于王贲率领的主力大军路程都在秦国境内,虽然专门走人迹罕至的山区,却也能昼夜兼程。

    在次日太阳落山之前,大军便到发了崤山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