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90章

帝秦霸世-第190章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大风呼啸,吹动旌旗满天撕扯,哗哗的旌旗声不绝于耳,如同一首亡魂曲。

    整个校场之上,气氛凝固的仿佛死寂,没有人愿意开口打破这一刻的肃穆。。。

    也就在这一刻,战鼓停了,号角也随之覆没了。整个校场一片安静,只留下了呼吸声在此起彼伏。

    “兄弟们!……”望着火光照映下,目光坚定的秦军士卒,胡亥骤然哽咽了。

    说到底,终究是他嬴氏一族对不起老秦人,是他嬴胡亥对不起老秦人,对不起大秦帝国。

    他有罪于老秦人,有罪于大秦帝国,然而老秦人依旧奉他为主,为他而战,为大秦赴死,从来就没有动摇过。

    这一刻,站在点将台上,胡亥心中念头万千,只觉得自己愧对这些人。

    “陛下,喝几口水,说话要力气。”中军司马递过了一个水袋。

    “好。”胡亥接下了水袋,一饮而尽,根本就没有在意从嘴角流下的水,打湿了衣衫。

    扔下水袋,胡亥拄定了天问,稍许静了静心神。

    “将士们,父老兄弟们——”这一刻,胡亥迸发出全副心力在苍茫暮色中高声大喝,道:“目下,我军只有五万,外无援兵,业已身陷绝境。”

    “有消息传来,西魏,殷两国联军五万与林峰一部三万大军对峙与洛阳东北的尸乡。”

    “上将军王贲率领五万铁骑,以及三万言和所部,与西楚霸王项羽二十万大军对峙与洛阳——!”

    “如今我巍巍大秦,业已无军可调。为了这一次东出,老秦人青壮尽数抽调一空,根本无力支援。”

    “放眼大秦内部,只有九原大军。然,九原大军若来救援,则阴山空虚,匈奴大举南下,整个华夏将陷于劫难!”

    “当年父皇灭六国大战,九原大军都牢牢钉在阴山,没有南下!”

    这一刻,胡亥悲戚,道:“为了应付战局,朕前后两次抽调九原大军,如今九原大军只剩下十万之众,故而,绝不能再使九原大军再度分兵!”

    “如此决断,秉承父皇毕生之志,朕问心无愧!”

    “大秦万岁——!”一时间,五万大军振臂高呼,气吞山河。

    胡亥继续大喝,道:“朕得到消息,赵王歇下令代王陈余节制云中,雁门,代三郡之兵,进攻上郡。九原大军不仅要提防异族,又要防备赵军,根本无力南下!”

    “同时辽东,齐两国合兵五万,正在向三川郡推进。与此同时,临江国,九江国,衡山国十万联军剑指颍川郡。”

    “天下皆攻秦,朕只能铤而走险,以蒙白将军支援洛阳,朕亲自率领大军转战天下,进而逆转天下大势,重铸巍巍大秦!”

    “至于咸阳朝廷,不会发兵救援。整个关中出了函谷关与武关,已经没有了大军,就连帝都咸阳也只剩下了城卫军!”

    “噌——!”

    天问徒然出鞘,胡亥掌心鲜血滴落,血腥味在天地间弥漫,沉痛的声音继续响起:“大秦存亡业已系于一线!这一线,就是我军!”

    “正因为如此,目下我军只有转战天下!能突围而出,便与上将军部合兵,重建大秦。若不能突围,则我秦军也要战个痛快!”

    胡亥长剑一举,怒吼。道:“事到如今,我等只有一条路:那便是誓死血战,与大秦共存亡!”

    “誓死血战!与大秦共存亡!”全场又是一声怒吼。

    一时间,校场气氛骤然被推上了高|潮。

    ……

    “目下,我军只有五万余人了。”胡亥愤激的声音平静了下来:“五万余之中,尚有数千余名重伤不能行走者,我军尚能战者,至多五万!”

    “转战天下,乃生死之战。生死之战,秦军从来先置伤残兄弟,千百年秦风,今日依旧。”

    “伤残兄弟立即通过三川郡返回咸阳,同时两万器械营跟随蒙将军北上洛阳,剩余三万精锐铁骑,随朕一起转战天下——!”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五万余大军嘶吼,震撼人心。

    ——

    等到声浪稍微平静了一点,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望着底下的数千伤残大军,大喝,道。

    “朕知道老秦人军旅世家有一个久远习俗:活不受辱,死不累军!”

    “但是朕不希望你们那样做!”胡亥咆哮,道:“相比于我们,你们至少能够活着回到咸阳……”

第387章 不能扭转乾坤,则王贲与兄弟们刎颈同穴!() 
“如今大秦已经空虚,老秦人青壮都走上了战场。此去能否归来,也未可知!你们活着回去,至少可以娶妻生子!”

    “就当是为老秦人留点根,留下点希望!”话锋一转,胡亥沉声,道:“嬴胡亥拜托了——!”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在一片慷慨激昂的叫嚷中,胡亥止住了情绪,对着伤残将士们深深地一躬,蒙白与校尉们也一齐跟着深深一躬……

    ……

    胡亥转头看着蒙白,拍了拍肩头,道:“颍川之事,就拜托你了!蒙白,你是蒙恬之后,朕相信了,这个锦囊收好,回去之后可以打开看看。”

    接过锦囊,蒙白深深一躬,道:“陛下保重!”

    摇了摇头,胡亥快步下将台,飞身上了中军司马牵过来的战马,天问前指:“出发——!”

    “驾……”一时间,三万秦军铁骑开出了大营,瞬间便消失不见。

    “隆隆……”

    ……

    “控制襄城,将韩王信找出来——”蒙白收回目光,断然下令:“本将不管尔等用什么方法,半个时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

    ……

    大军离去,整个大营之中只剩下了蒙白一个人。望着寂寥的大营,他下意识紧了紧手中的锦囊。

    他清楚这其中,必然是胡亥的大计或者托付,纠结了一会儿,蒙白决定拆开看看,毕竟乱世之中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是否还活着。

    只有知道消息的紧要程度,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候传出去。

    拆开锦囊,蒙白浏览了一遍,心中一沉。原来胡亥此去转战天下,根本就没有抱活着回来的希望。

    锦囊之中的帛书上清晰的写着:“朕若此去不归,战死沙场。立即寻访公子高后裔登基称帝,为秦三世。”

    “倘若公子高后人不见踪迹,拥立左相子婴登基称帝,为大秦三世!”

    “呼……”

    ……

    一时间,蒙白彻底的愣住了。他没有想到秦帝胡亥居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以身为国战,不扭转乾坤不归朝。

    作为军中宿将,蒙白自然清楚如今的乱世之中,三万大军根本不能荡起一丝的水花。

    倘若是遇到一个强大的诸侯,一战就能够全部覆灭。毕竟三万大军太弱小了,这已经不是春秋,也不是战国的早期。

    这个天下的争雄,都是数十万大军,甚至于百万大军,而不是小小的三万铁骑。

    ……

    “陛下,臣一定会守护嬴氏,至死方休!”

    这一刻,他才在秦帝胡亥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守护信仰的感觉。在这之间,他们之间互为君臣,却没有这样的冲动。

    ……

    洛阳。

    秦军与楚军,刚刚一战结束。这一战并没有胜负,亦或者说这只是秦楚之间的试探。

    此刻王贲麾下八万大军,已经不足七万。然而经过一场战争的洗礼,秦军将士的气势早已经脱胎换骨。

    这便是植根于大争之世的秦军本性,面对危难,他们已经逐渐淡化的大争之世的原生灵魂的骤然复活。

    那便是不惧生死,与山东诸国一争。

    ……

    回到幕府,呼噜噜喝下两大盆羊肉汤菜羹,王贲才觉得腹中的饿意没有刚开始那样强烈了。。。

    凝神思忖片刻,王贲转头对着中军司马以及两个军吏吩咐,道:“随老夫前去弓弩器械营——!”

    “是!”

    ……

    “诸位兄弟都是军中中流砥柱,老夫有幸也。”王贲先是感喟了一句,而后正色坦诚道:“目下大局,诸位皆知。西楚大军二十万,我军只有八万。”

    “今日一战,我军只剩下七万不到,个中厉害,无须老夫饶舌,诸位或许比老夫还要明白。”

    “黑冰台传来消息,魏国与殷国组成联军南下洛阳。无奈之下,老夫令林峰率军阻之,而颍川只有陛下与蒙白将军的七万大军……”

    王贲慷慨激昂将目下的局势一一说了出来,随后站起来对着满帐人众深深一躬:“这一战,老夫拜托了!”

    诸将们似乎有些不安,然终究都还是平板板坐着,没有一个人说话。

    在这个时候,他们根本不适合开口,因为如何开口都是错。

    “老夫今日前来,一则告知兄弟们局势详情,让你们知道大秦帝国面临的险境。”王贲没有再坐,直挺挺拄着长剑沉重道,“二则,老夫要将心下决断告知诸位,以免兄弟们多有揣测。”

    便是这一句话,不安静坐的诸将们蓦然睁大了眼睛,炯炯目光一齐横扫过来。

    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目光,上将军王贲缓慢清晰地说,道,“老夫决断,只有一句话: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诸将站起身齐齐大喝,这句久违了的老秦国誓轰轰然响彻了三川大地。

    看到诸将的表态,王贲心下大定,不禁大喝,道:“为国死战者,老夫只有一句话:与王贲同生死,共荣辱!”

    “若能扭转乾坤,王贲决然论功行赏!不能扭转乾坤,则王贲与兄弟们刎颈同穴!”

    “大秦必胜,上将军必胜——!”这一刻,举帐高呼,秦军气势如虹。

    ……

    回到幕府之中,王贲开始了紧张而又繁琐的布置。征战半生,王贲从未轻视过任何人,更没有轻忽项羽的这支楚军。

    特别是如今楚军十八九万,秦军只有七万余,自然而然在战法实施上,王贲力主慎重一战。

    因为他清楚这个天地间,就没有百分之百的战争,就算有,他也做不到。而且他清楚,项羽是一个劲敌。

    毕竟项羽转战中原,屡屡袭击郡县城池,多次屠城杀戮,可谓恶名昭著的一尊凶神。

    这样的人,又是分封天下的诸侯伯王,王贲就算是不想要了解,都不可能。

    只是从心底上,王贲对唯知打仗杀戮的凶徒将军,历来是蔑视的。

    因为这种以个人战力为根基,轻慢兵家群体战道,又对兵法极是荒疏的人物,最不经战阵周旋,素为名将大忌。

    而他王贲,便是战国时代的一员名将,大秦后起之秀,若非父亲的缘故,他隐隐已经是大秦年轻一辈第一人的趋势。

第388章 秦楚大战(1)() 
大将之位在金鼓令旗,不在拼杀之功。

    而且《吴子兵法·论将》中更有凡人论将,常观于勇。

    勇之于将,乃数份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的说法。

    只要是真正的名将,真正的大兵家,历来都看不起鲁莽之辈。在王贲看来,若在名将林立的战国之世,项羽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末流将军而已。

    只不过这个时代,让项羽赶上了!他的慎重只是因为他的性格,而不是因为他对于项羽真正的认同。

    若是始皇之时的秦军锐士摆开大阵,项羽的个人拼杀力道与些许江东子弟兵,充其量只是山岳与一抔黄土罢了。

    只不过如今项羽手握二十万大军,更有西魏与殷联军的支援,一度让大秦帝国的局势有些微妙。

    但是王贲心里只有凝重,却并不畏惧,因为历经百余年锤炼,秦军锐士已经完全杜绝了徒逞个人血气之勇的战场恶习,尊崇群体的重合之道人人理会。

    只要上战场,总是结阵而战。

    虽然只有七万大军,但是王贲心里,却没有半点惧意。当下乱世,中原局势随时都会因为一场战争的胜负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要他坚持住,只要洛阳不被攻占,这一场秦楚之争,大秦帝国就胜利了。就算是退一万步讲,倘若他战败了,也可以退入函谷关。

    一时间,通武候王贲淡定莫名。

    ……

    “此战要害,在战胜项羽所部。”大帐之中王贲再一次重申一句。

    他清楚项羽作战勇猛,往往都会冲锋陷阵,以个人之勇调动大军之勇。这样的大军很恐怖,但是却也最容易对付。

    只要斩杀项羽,楚军不攻自破!

    “好!我秦军与项羽军见个高低!”言和一拳砸案,慨然道,“上将军不必忧,秦军主力虽多有困窘,战心斗志也大不如前,然今日国难之时,定然拼死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