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7章

帝秦霸世-第17章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项羽就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亚父,胡亥暴起发难,关中百姓久闻我大军残暴,抵抗之心浓郁,如今函谷关遥遥在望,不知亚父可有对策?”

    范增第一次勃然色变,对于项羽的话,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

    “少将军,我军携大势而来,手握六十万大军,就算是暴君嬴政复生,也不可阻挡,更别说是区区醒悟的胡亥了!”

    “只要我军继续推进,剑指函谷关,就可以强行入关了!”

    ……

    “上将军,范先生所言极是,我军天命所归,嬴秦不过是垂死挣扎,回光返照而已!”

    武涉沉吟了片刻:“只是如今胡亥幡然醒悟,我军以二十万刑徒军为西进先锋,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一旦胡亥现身函谷关,这支秦军反叛,恐怕这辈子我军都不可能攻破函谷关,直插咸阳了!”

    ……

    一言诛心!

    ……

    这便是策士的强大之处,武涉虽然没有霸绝天下的武力,也没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本领,但这三寸不烂之舌,让整个大帐为之安静。

    尚未离去的司马欣闻之心惊胆战,连忙朝着项羽:“将军,二十万刑徒军投降将军,自然不会再生二心,请将军放心。”

    项羽喟然一叹:“司马将军的心,项羽明白,武涉之言,基于其忧,是其本分。本将知将军之心,将军不必惊慌。”

    ……

    “亚父,今日大帐中,武涉言及章邯的问题,你如何看?”

    范增摇摇头,道:“少将军,你也算历经风霜,对人情世故,对天下大势都自己的见识了,作为上位者必须要学会自己做决定。”

    “唯有如此,才能不使大权旁落!”

    ……

    范增虽然老了,但是眼力劲儿不弱当世任何人,他自然看的清楚,不管是项羽还是楚军诸将,对于二十万刑徒军的不待见。

    两支大军间仇恨颇深,恩怨不浅,根本就没有和解的可能。

    不管是项羽还是他自己,都没有想过让章邯继续统帅这支刑徒军,毕竟以章邯的能力,迟早是心腹大患。

    对于此,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便是杀!

    “亚父!”

    项羽,道:“函谷关遥遥在望,咸阳未破,暴秦未灭,眼下之际,灭秦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至于其他,等到暴秦灭亡,我们有的是时间改正!”

    ……

    大帐中,六盏油灯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范增来回渡步。他清楚他不说话,项羽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如此说吧!”范增,道:“昔年大秦武安君白起,于长平一战击败赵括,当时他的处境与少将军一般无二。”

    ……

    “轰!”

    项羽心头大震,忍不住震惊的望着范增,他不放心章邯,是因为在巨鹿他领教过章邯的难缠。

    与王离一战,他清楚秦军将士的勇猛与野性,对于二十万刑徒军,心底有巨大的忌惮。

    毕竟章邯投降,他手中依旧有二十万刑徒军,整个大营,除了章邯之外,没有人能够指挥。

    这意味着章邯想要倒戈,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项羽从来都没有想过杀俘,从来都没有。他一举走来,杀过人,在战场上因为他倒下了无数人。

    他也曾下令屠城,而且不止一次,但是项羽从来不会杀俘,因为他对于章邯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惋惜。

    只是在这个时候,武涉在大营中的话,刚才亚父范增的话,在他耳边不断响起,让他在杀与不杀中挣扎。

    ……

    “杀俘名声太臭,恐怕将不会有人再敢投降我军!”

    沉吟了片刻,项羽吐出了心里话,在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气焰熏天的无敌统帅,而不是日后的西楚霸王。

    项羽的一切行事,都是出自军人性格使然,这才是他抵触杀俘的最大原因。

    本章完

第33章 令二十万刑徒军放下武器,原地待命。() 
“亚父,此事非同小可,容我考虑考虑!”

    ……

    范增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不知如何应对,他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与惊讶,在他看来项羽杀性极大。

    却不料在这一刻,有如此惊人的表现。

    ……

    “少将军不急,我军可在新安盘亘数日,等到关中局势明朗,大军再行西进不迟!”

    项羽没有犹豫:“亚父所言甚是,大军就在新安逗留数日,再行西进。”

    ……

    楚军大营另一侧,两个人相对无言,大帐中气氛凝固,仿佛说一句话,就是对此刻的亵渎。

    油灯摇曳,在大帐中,忽明忽暗,章邯神色难看端坐在正中,一言不发。与此同时,司马欣脸色铁青,一时间,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司马,帅帐中发生了什么事,你脸色难看至此?”

    章邯大为疑惑,他提前离开了大帐,对于其中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但他从司马欣的脸色上,可以看出不是好事。

    他必须要清楚项羽的动向,才能做出应对,这个时候,他只能询问司马欣。

    ……

    “将军,楚军诸将对于二十万刑徒军并不信任……”

    这还是深秋,随着司马欣的这一句话出口,章邯感觉大帐中,徒然生出了一丝寒意,一如寒冬腊月。

    本能的感觉到了不安!

    “司马,传令将士们,最近克制情绪,不要与楚军将士发生碰撞,给诸侯联军等人机会。”

    “是。”

    ……

    这一刻,章邯感觉到了一股风雨欲来风满楼的肃杀,从他投降以来,清晰的感受到了楚军对于刑徒军的嘲讽。

    以及项羽对于刑徒军粮草克扣,导致刑徒军中怨言四起,若不是他竭力镇压,恐怕两军冲突早就爆发。

    楚军根本没有当他是同伙!

    更何况皇帝陛下,突然振作,先是诛杀赵高,一举荡平咸阳朝廷,在峣关大破刘季,下罪己诏。

    允文允武,胡亥都有亮眼的表现,这让章邯心中大慰,同时懊恼越发深重。

    章邯清楚关中发生大变,对于老秦人,对于大秦帝国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项羽等人,这不吝于惊天噩耗。

    这样一来,原本刑徒军与楚军的互不信任,将会一下子激增。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大。

    念头闪烁,章邯一时间,竟有些坐立不安。他清楚,距离函谷关越来越近,二十万刑徒军将会更加暴躁。

    ……

    函谷关遥遥在望,必然会加大两者间的矛盾,迟早有一天会爆发。

    章邯从来都不是坐以待毙的人,能够在人才济济的大秦帝国,担任九卿重臣,足以看出他的野心。

    原本的雍王封号,因为胡亥的幡然醒悟,成了泡影。

    章邯心头有一丝悲哀,此刻他背叛大秦,成了老秦人眼中的叛徒,成了大秦帝国的罪人,而项羽又猜忌心太重。

    二十万刑徒军何去何从,一时间成了巨大的问题,楚军大营中,项羽与章邯二人一左一右,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

    “将军,末将已经晓令全军,只是楚军对于我军提防太深,但楚军将士未必会如将军般克制,冲突恐怕在所难免!”

    司马欣清楚,这二十万刑徒军就是他和章邯立足的资本。哪怕他再亲近项羽,触碰到底线,他必然会暴起发难。

    “哎!”

    投降楚军,让他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这一刻,两个人心中都懊恼不已。

    ……

    “传令英布,立即前来大帐!”

    “诺。”

    命令从项羽大帐传出,新安从这一刻起,将会被世人谨记。

    同样的,项羽,英布,章邯三人,也将会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千秋万载的唾弃与谩骂。

    “末将见过上将军!”

    英布匆匆而来,龙行虎步,犹如一阵风,就跨进了项羽的大帐。

    见英布到来,项羽高声下令:“英布,传令章邯,司马欣,令二十万刑徒军放下武器,原地待命!”

    “诺。”

    ……

    函谷关遥遥在望,英布清楚项羽此刻的压力,二十万刑徒军战力堪比楚军,更何况章邯并不弱于任何楚将。

    为了以防万一,为了诛灭暴秦,项羽终于做出了选择。

    杀俘!

    以二十万刑徒军血祭新安,渲染楚军士气,以惊天血腥暴力,杀向函谷关。

    “武安君白起做得,本将为何不能做!”

    这便是项羽的想到的由头,只是他却忘记了,白起虽为武安君,但是他的身份只是秦将。

    而他项羽,此时此刻已经是关东诸侯的联军上将军,真正的掌控者。

    身份地位不一样,注定了相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

    ……

    自从项羽接受章邯的投降,他分散了章邯的军队指挥权,将其牢牢带在身边,但是项羽清楚,二十万刑徒军只有章邯能够统领。

    司马欣没有能力,也没有那个威望,二十万刑徒军,在这个天下,只会听命于章邯一人。

    只要章邯一声令下,这支刑徒军必然会拔剑相向。

    ……

    “章将军,司马将军,上将军有令,二十万刑徒军放下武器,就地待命!”

    章邯眼底杀机一闪,作为大秦帝国的九卿重臣,他自然清楚武安君白起的最经典的长平之战。

    当年白起坑杀手无寸铁的四十万赵军,让赵国元气大伤,才有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机会。

    项羽这是要做白起!

    ……

    章邯清楚,项羽这样做的底气来自于楚军的壮大,联军一路向西,度过黄河进入三川郡。

    在河|南县一带的赵军申阳部,活动在东郡的魏军,活动在颍川郡一带的韩军汇合。

    此刻的新安,除去项羽直接统帅的楚军主力外,下有赵国丞相张耳,赵将司马卬,申阳所统帅的三支赵军。

    齐将田间、田角兄弟,齐王建孙子田安以及另一名齐将田都统领的三支齐军,燕国将军臧荼统领的燕军,魏王豹统领的魏军。

    再加上二十万刑徒军,小小的新安,此刻已经聚集了六十万大军,由七国军队组成。

    章邯心知肚明,六十万七国联军中,刑徒军新降,与诸侯各国大军间关系未能协调,纠纷不断。

    这种纠纷,由来已久!

    妈的,这一章好难写,用了两个半,三个小时,开新书以来,第一次。各位老少爷们,打赏,收藏,推荐,五星好评,来一波。

    本章完

第34章 天变!() 
这种纠纷,由来久远!

    在始皇时代,西北边境常年屯驻重兵,戍卒征发,粮草运转,远及关东地区,关中大兴土木,修建宫室陵墓,更是年年征发关东地区的徭夫到关中做工。

    当时,关中为大秦帝国的本土,关中老秦人为胜利者,关东六国人为亡国的被征服者,来到关中做苦工的徭夫,经过关中到边境服役的戍卒运夫,常常受到大秦帝国官吏士卒的差别对待,侮辱欺负而不得不忍气吞声。

    如今天地翻转,秦军成了国破军败的降者,低人一等,诸侯国士卒报复秦军将士的事情不断发生,引起了二十万刑徒军的极大不满。

    章邯心里清楚,如今联军接近关中,驻军在新安,函谷关遥遥在望,秦军士卒中,担心父母妻子被诛杀的情绪早已经蔓延开来。

    二十万刑徒军军心出现了动摇与不稳,只是章邯没有脸去劝谏,项羽的不公对待,让他失信于刑徒军。

    此刻二十万刑徒军的处境,还不如之前。最起码,在大秦的国土上,他章邯以及二十万刑徒军是英雄。

    老秦人最后一口吃的,自己舍不得咽下,也要留给他们。

    ……

    章邯清楚,当时刑徒军被联军包围,又当朝廷昏聩,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鼓动他投降。

    二十万刑徒军投降,由上而下,可以说是将降而士卒未服。而且诸侯联军与刑徒军关系尚未融合的情况下,驱使二十万刑徒军为先导进攻自己的故乡关中。

    以未服之心攻击爱恋之地,刑徒军若是没有不满的情绪滋生,才是怪事。

    “请禀报上将军,章邯知道了!”

    章邯的声音有些冷硬,他没有想到,他的投降竟然换来这样的下场,从项羽的命令中,他清楚了项羽的决定。

    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就这样消散。

    都尉董翳脸色巨变,忍不住:“将军,大军一旦放下兵器,二十万刑徒军,恐怕将会是待宰的羔羊!”

    “一旦项羽发难,我军士卒手无寸铁,根本没有抵抗之力,将军三思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