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49章

帝秦霸世-第149章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缭只传授了他兵法,对于军政各一之术,从未传授过。韩信虽年轻气盛,但是他从来不会怀疑一个著出《尉缭子》的人。

    只不过尉缭远在关中,放眼天下,能够让韩信忌惮的人,不是在西楚就是再大秦,整个北方,无一敌手。

    故而,对于刘季的命令,韩信点了点头,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艰难。

    等他扫平北方,积蓄国力之后,他未必不能与项羽,王贲,尉缭一战。韩信清楚,他想要打败这些人,就必须要有一个大后方。

    ……

    金令箭使者,再一次叩开了函谷关的大门。秦帝胡亥击溃联军,斩杀龙且的消息,传遍了秦中大地。

    渴望已久的东出,期待已久的大胜,在特殊的时间发生,顿时点燃了老秦人的热情。

    关中平川,渭水河畔的老秦人,纷纷杀鸡宰羊,欢天喜地如同二月社火一样。

    在这个时候,大秦帝国朝廷也是松了一口气。子婴,尉缭等人心头的阴影,一下子破开了乌云见到了大日。

    相比于天下列国,砥柱山脉大战,龙且战死后,最感轻松的是大秦帝国。

    在秦帝胡亥决定东出的时候,大秦朝野就预感到这对大秦帝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就像是一柄双刃剑。

    利弊同样明显!

    如今的大秦帝国急需要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胜,一场凝聚民心军心的胜利,特别是秦二世的名声重铸。

    当初做出这个决定,大秦帝国朝野上下确确实实揪心。但是秦帝胡亥大胜的消息传来,直接让忧心变成了欢呼。

    ……

    得到金令箭使者的消息,子婴立即派遣文吏将尉缭,陈平,张苍,卫余,顿弱等人全部请了过来。

    丞相府中。

    子婴与尉缭等人相对落座,每一个人的神色都微微有些欣喜。虽然他们还未见到秦帝胡亥的诏书,但子婴一句大胜足以代表太多意思。

    “太尉,这是陛下所书——”众目睽睽之下,子婴将胡亥传来的战报以及诏书取了出来。

    尉缭虽两鬓斑白,但他并未老眼昏花,翻看的速度并不慢。短短片刻时间,就看完了。

    “大家都看看,河东半郡啊!”尉缭脸上有一丝喜色,喟然一叹,道:“这一次的陛下,还当真是运气所钟!”

    其他人传看着诏书与战报,心情逐渐变得更加欢呼起来。大秦帝国胜利了,这是一个好消息。

    “河东半郡,安邑,大梁这样的重镇皆在我大秦手中,其物产丰富,足以反哺关中。”张苍看完诏书与战报,长叹一声。

    陈平将手中的战报转给卫余,微微叹息,道:“不论是西魏换王,还是攻破平阳,甚至于击破十五万联军,斩杀龙且,陛下可谓是有勇有谋,智勇兼备。”

    尉缭等人自然明白,秦帝胡亥智勇兼备,但是胡亥是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最要紧的是治国理政的能力。

    率领大军出征,对于一国之君而言,应该是一辈子都不会染指的。除非国势衰落如当下大秦,朝中无大将可用。

    如今秦帝胡亥用兵的能力,已经经过一系列的大战得到了证实,特别是龙且一死,天下人都不会小觑之。

    但是胡亥治国理政的能力,却从未展现过。甚至于尉缭等人都觉得,胡亥并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听到陈平的话,众人并没有表现出真正的欢喜。到了他们这一步,考虑的远比一般国人百姓要多的多。

    秦帝胡亥的能力,关系到大秦帝国的未来。在这一点上,他们不得不慎重。

    因为很多人都很聪明,但是未必就会有治国之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如同始皇帝一般,仿佛与生俱来。

    “丞相,陛下有令:让八郡之中挑选治理地方优秀者,立即出关进入河东郡,接管半郡之地!”

    尉缭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幽幽叹息了一声,道:“对于这个人选,丞相有何看法?”

    他清楚这一次的挑选,对于大秦帝国朝廷将会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因为军队攻打一个地方,朝廷必须要做好接管一个地方的准备。

    唯有如此,大秦帝国才重铸的过程中才不会太大的动乱。经过了始皇帝统一天下,在这一方面尉缭等人也算是有了经验。

    本章完

第303章 老秦人对于大秦帝国的热枕() 
子婴自然明白,这样的大事,关系到大秦帝国的未来。将来的十数年,河东半郡之地将会是大秦帝国的桥头堡。

    不论是出兵攻灭任何一国,还是举国大动,河东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这一个地方的郡守以及县令,必须要能力足够,同时又无比的忠心。

    河东郡虽只有半郡之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秦帝胡亥会设县,而不设郡。

    毕竟得到了河东半郡,打开了魏地的门户,这意味着秦军对于河东郡迟早会吞并,故而河东郡设郡是迟早的事。

    大秦帝国的目标是收复失地,而不是偏安一隅。自然而然,半个河东郡,根本满足不了秦帝胡亥的胃口。

    这一次的东出,在本质上依旧是一场试探。

    ……

    “河东郡虽只有半郡之地,但为了方便接手整个河东郡,这一次在河东郡设郡以管理大梁安邑等地。”

    “老夫建议是将治所设立在安邑,如此一来,外有大梁为犄角,以成守望相助之势。”

    “同时安邑靠近函谷关,又有整个大秦帝国为之支持。自然而然,对于大秦帝国未来的战略,有极大的帮助。”

    ……

    丞相子婴,将心头的顾及以及想法一一说了出来。如今河东郡半郡入手,函谷关天险的威胁顿时解除。

    此时的大秦帝国,恰逢一个大好时机。正因为如此,大秦帝国朝野上下才会如此谨慎小心。

    心中念头翻滚,尉缭沉声,道:“河东郡必将会是大秦帝国将来东出的桥头堡,地理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

    “不论是郡守还是县令,都必须要是老秦人,忠诚于大秦帝国,忠诚于皇帝陛下的老秦人!”

    作为秦军东出的门户,河东郡不仅是秦二世胡亥重铸大秦的开局,同时也是大秦帝国朝野上下的战功来源。

    故而,不管是丞相子婴还是太尉尉缭,对于这一点要求极为严格。河东郡的郡守,只能是老秦人。

    “老秦人是必须,只是帝国蒙难,老秦人中流砥柱半道而亡,已经极为凋零了。”

    陈平眼底有一丝迟疑,他可是清楚今时不同往日,大秦帝国朝野上下近乎于无人可用。

    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全部葬送在那一场灾难之中。如今的大秦帝国就像是一座危楼,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特别是必须要迁移关中老秦人于河东郡,这才是这件事情之上最大的难题。故土难离,旧人难舍。

    特别是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正是农忙之时,秦帝胡亥十万青壮的抽调,已经让关中境内呈现出一副人口稀少的画面。

    如今再一次迁移,十有**会引起老秦人心里的抵触。

    心中念头闪烁,子婴沉思了良久,道:“如今关中临近秋收,北地三郡三丁抽一,陇西则是两丁抽一。”

    “咸阳大地不能动,巴蜀之民不可轻出,北地三郡自己陇西等地,必须要筹集二十多万民夫。”

    “在三个月内前往河东郡、同时迁移河东郡民众入关中。必须要进行老秦人与新国人的置换,如今之时还是老秦人靠谱一点。”

    “就以咸阳令李必为河东郡守,北地郡守骆甲为郡尉……”

    ……

    大秦帝国走到今日这一步,全是秦帝胡亥以及大秦帝国朝野上下,用老秦人的鲜血、泪水、仇恨、耻辱,一步一步踏出来的。

    如今,这个西楚这个宿敌一朝大败,还死了一个大将龙且。一时间,压在大秦帝国头上的大山骤然没有了重量。

    正因为如此,大秦帝国朝野上自是大喜过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议,子婴与尉缭等大秦重臣纷纷做出了决定。以李必为郡守,同时派遣县令入河东郡。

    甚至于为了安危,为了河东郡能够彻底的落在大秦帝国手中,成为最坚固的桥头堡。

    子婴与尉缭等人决定,以关中各地老秦人与河东郡魏人置换。一时间,消息传出去,关中大地上的老秦人自是欢天喜地。

    “太尉最感高兴的,是何事?”子婴神色微微一变,对着尉缭问道。

    “龙且战死!陛下东出顺利!”尉缭不假思索,道:“陛下的威望得到重铸,军心民心再一次唤醒!”

    “特别是龙且战死,十五万大军战死一半,投降一半。如此一来,大秦帝国周围各国实力大大削弱。”

    “大秦帝国大出天下的机会来了!”这一刻,尉缭毫不犹豫。

    “大秦东出,大势所趋。”说罢,两人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

    这个时候的老秦人,确实应该欢呼。相比于一年半以前,大秦帝国危如累卵,山东反秦势力大军压境,兵临城下之时要好的太多。

    至少如今的大秦帝国,已经有了反抗的能力。也有了谋算天下的实力,以及再一次争霸天下的帝王。

    两个人都清楚,这一战相比于龙且战死,真正让他们感到惊艳的则是秦帝胡亥的表现。

    秦帝胡亥的表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

    当秦帝胡亥东出,斩杀龙且,夺取河东郡半郡,以及西魏换王的消息传遍整个关中大地,一时间,老秦人沸腾了。

    咸阳城和陇西,巴蜀,北地等郡几乎同时沸腾起来。老秦人无论男女老幼,个个穿上了新衣,就像过年一样走亲串户。

    他们走在大街上,来到亲朋好友家中,无时无刻不在高声大气地谈论着传播着砥柱山脉的大胜,以及肆无忌惮地嘲笑着楚人的失败。

    大秦国人不断在街头相聚,兴奋之情难以抑制,说书人不断讲出一则则秘闻,围观者人山人海。

    老秦人被山东反秦势力压抑的太久了,如今秦帝胡亥大破龙且,自然是引起了这种情绪的反弹。

    有了一个突破口,一下子宣泄出来了。

    这一刻,老秦人的朴实无华以及对于大秦帝国的忠诚彻底的表现了出来。

    入夜,咸阳城史无前例地大举夜市,灯火照亮了小城堡的每个角落,社火歌舞也走上了街头。

    这根本就是举国狂欢,举国同庆!

    本章完

第304章 尉缭的连续布局() 
帝都咸阳之中,每个商家店铺前都是人头攒动,每个酒肆饭馆中都是高谈阔论,整个咸阳国人百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之中。

    夜幕下的咸阳,也在灯火阑珊摆起了夜市,推出了社火,连奉命劳作的民夫们也聚酒畅饮,不亦乐乎。

    这是老秦人最近数年之内,最扬眉吐气的时刻,朴实勤劳的老秦人自然想要欢喜一场。

    最近两天里,帝都咸阳一下子变的繁华起来,人声鼎沸,相比于往常多了一丝人气,变得舒服多了。

    这便是一场酣畅淋漓大战,带来的变化,没有人可以忽视。

    ……

    “丞相,府外有三老请命——”丞相府文吏匆匆而来,向子婴将门外的情况说了一遍。

    “三老请命?”

    伏在长案上的子婴猛然起身,看了一眼文吏,一摆手,道:“王歇,知道是怎么回事么?”

    “禀丞相,属下并未多问。”说到这里,王歇话锋一转,道:“不过属下以为,三老所来,必为陛下大胜一事。”

    “嗯。”

    微微颔首,子婴清楚这是最有可能的解释。沉吟了片刻,道:“将三老请进来,老夫见一见!”

    “是!”点头答应一声,王歇大步离开了。

    “老朽,见过丞相大人!”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进大厅,对着子婴行了一礼。

    子婴对着三老还了一礼:“不知三老到来,所为何事?”

    三老彼此对视一眼,中间的老者从袖间取出一卷竹简递给子婴,道:“丞相,陛下大胜龙且,一洗大秦帝国颓废之风。”

    “于情于理,当举行“大酺”,以慰国人庆贺之心。”

    “举行大酺?”

    呢喃了一句,子婴沉吟了片刻,将竹简之上的字迹一一看了个遍。这份竹简之上,有七十岁老人三百余人上书丞相府府,请求举行“大酺”,以慰国人庆贺之心。

    “好!”点了点头,子婴:“陛下大胜,可喜可贺,老夫答应了——!”

    子婴清楚,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他答不答应的问题了。国人热情似火,他纵然不推波助澜一下,也不能拖后腿。

    这件事,必须答应。

    因为举行举行大酺,能够更好的让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