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23章

帝秦霸世-第123章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唰——!

    随着刘贾开口,顿时广场上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三军将士,他们的目光都死死的看向了韩信。

    他们想要见识一下,辽东上将军,他们的顶头上司是何许人也!

    广场之上,众人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到韩信。原本他以为自己会激动,却未曾想到这一刻无比的冷静。

    仿佛他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将这一刻的风平浪静铭刻在骨子里一样。韩信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就该万众瞩目。

    就像是一种宿命,韩信压下这种近乎荒诞的念头,走到祭案前深深三躬,展开竹简肃然念诵:“兵祖蚩尤,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心谨敬,伏惟告之:信受王命,任上将军位,维苦维艰,无怨无尤。”

    “兵祖蚩尤,佑我辽东,百业兴旺,攻城拔寨无所不破。辽东国上将军韩信,再拜兵祖厚恩。”

    大臣们心头有所不满,毕竟祭祀乃重器,往往非国君不能任之。

    韩信作为臣子,与刘季共祭天地,本来就已经是别出心裁的惊人之举了。随后又独祭兵祖蚩尤,诸将们虽然事先已经知道,但却在细节上不知如何应对。

    “攻城拔寨,无所不破——!”曹参率先开口高呼。

    “攻城拔寨,无所不破——!”随后文武百官齐齐呼应,其声席卷整个无终。

    与此同时,三军之中战鼓声大起,咚咚咚——不绝。一时间,天地之间,广场之上,有一丝肃杀之气冲天而起。

    “上将军——!”三军齐呼,声势动人。

    ……

    这一刻,韩信站在将坛之上,如神临尘。太阳光照在甲胄上,有些金光灿灿,如同一个金甲战士。

    这一刻,刘贾心头升起一丝嫉妒。如此礼遇,如此殊荣,在辽东国中绝无仅有。就算是浩荡如烟的历史上,也仅仅只有几次。

    只是他却不能忘记自己的事,压下嫉妒,刘贾继续高呼:“王上登台,赐兵符节令——”

    本章完

第250章 三军阵前,封将坛上,授为上将军。(第二更)() 
周勃眉头紧锁,他注意到刘季的祭辞中明确提了拜韩信为大将,辽东上将军,而韩信的祭辞中同样如此。

    他感到了这种精心安排的礼仪后面,隐藏着刘季与韩信山岳般不可动摇的心志。甚至于丞相萧何,也曾参与其中,包括曾经的伙伴曹参。

    因为刘季设置将坛为三军拜将,这前前后后,就只有老兄弟里面就只有曹参在忙前忙后。

    一念至此,周勃隐晦的看了一眼萧何与曹参,心头得到了答案之后,沉默了下去。这一刻,也只有周勃特别清醒,只要是呼应非但立即跟随,而且特别响亮。

    周勃清楚刘季与韩信如此大张旗鼓,不惜昭告天地。只是因为昭告天地,意味着三军拜将一事已经得到了上天的认可,谁若反对,便是逆天行事。

    在这种时候,无论心中如何想,都必须做出最热烈的呼应。

    这一点,大多人都清楚。心头不满的刘贾,也不得不放弃心头恼怒,一心一意的做好分内之事。

    因为司礼大臣一旦出现失误,必然是掉脑袋的事。他们可都是清楚,流氓无赖出身的刘季,到底有多狠。

    正在周勃琢磨其中滋味的时候,刘贾有气无力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王上登坛,赐兵符帅令——”

    刘季无悲无喜,一步一步登上了将坛。与此同时,旁边一个内侍双手捧着装有兵符的青铜盘走来。

    刘季接过青铜盘上的青铜盒子与长剑,神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他打开青铜盒子,一块四方印信就出现在了刘季的眼中。这印上方乃是一头猛虎,下方才是四方印。

    这个时代,龙与玄鸟乃是天的象征,一般是不给将领用的。将领用的印信,一般都是猛虎,或者是麒麟。

    而这面印信,刘季专门让人找了工匠,雕刻出了一头下山猛虎。喻意辽东有了韩信,必将如下山猛虎,无人能挡。

    看着这枚印信,刘季眼中笑意一闪而逝,缓缓的抬了起来,下边三个大字。“上将军”字迹端庄大气,很是耐看。

    刘季心头清楚,这不仅耐看,更是权势赫赫。有了这枚印信,以后韩信不需要他,就可以直接调集三军作战。

    这是战国乱世才有的情况,自始皇帝统一天下以来,兵符的一半永远都在皇帝手中,绝无例外。

    只是刘季清楚,他没有多余的选择,只能如此。他清楚突然拜韩信为大将,底下诸将必然心生怨气。

    只授一半兵符,根本不能赌住军中悠悠之口。只有全授,才能以重威之势,凭借他的威望为韩信涨势。

    今天,是刘季受封韩信为大将的日子,也是彻底把韩信绑在辽东这艘破船上的日子,故而刘季十分重视。

    三军面前,封将坛上,授为上将军。

    这便是刘季答应韩信的重用,也是对于韩信之才华的认可。

    ……

    此刻,广场之上的三万精锐大军整肃,士卒们一个个腰部挺直,手握兵刃,面朝点将坛,神色严肃。

    前方则是几个身穿甲胄的壮汉,都是军中重要的人物。樊哙,周勃,曹参,萧何,都在。

    三军阵前,拜上将军,这是所有武人心头的梦想。所谓封侯拜相,不外如是!

    人生际遇,太过于出乎预料。若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也就不会有今日威风凛凛的辽东上将军韩信了。

    ……

    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候,司礼大臣刘贾高呼一声:“奏乐——”

    “咚咚咚——”

    “隆隆隆——”

    “呜呜呜——”

    ……

    此刻,刘季与韩信一前一后立于将坛之上,旁边礼乐齐鸣,战鼓隆隆。虽然比不上宫廷礼乐,但也有一番气象。

    刘季再走了几步,来到了前方。看着台下精锐无双的大军。再看一眼前方各领一时风骚的周勃,樊哙。

    一时间,刘季心中豪气顿生。如今坐拥辽东三郡,有强兵,有辎重,有强将,如今亦有了上将军。

    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机遇,就能一飞冲天,翱翔天际。

    刘季心中记得张良的承诺,他相信张良就是辽东的机遇。只要张良到来,配合上将军韩信,丞相萧何,足以横扫天下。

    ……

    “当今天下,秦二世皇帝胡亥昏聩,而致群盗并起。孤虽坐拥辽东三郡,镇守一方。但却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虽如此,但个人之力,也有穷时。常自感不足,而思贤才,助孤统军,席卷天下。”将坛之上,刘季朗声而语,中气十足,语传四方。

    今日三军阵前,文武百官当面,拜韩信为上将军,说话自然要大气磅礴。

    说道这里,刘季顿了顿,又道:“丞相萧何举荐,淮阴韩信,其德才兼备。今日立其为上将军,助孤统御三军。”

    “上将军——!”

    “上将军——!”

    “上将军——!”

    ……

    文武百官闻声未动,三万大军振臂高呼,上将军三字外顷刻间响彻无终城中。文武百官心有不满,但是对于三万辽东大军而言,韩信的出现就是一个回归中原的契机。

    自然而然,三军欢呼雀跃!

    刘季言辞之间,对韩信推崇无比,可谓是下足了功夫,给韩信造势。

    “韩信,上前受封。”念头翻滚,刘季当即大喝一声。

    “末将领命。”将坛之上,韩信肃然一躬,应命一声,走向了刘季。

    短短片刻,刘季与韩信不足三步。君臣二人目光炙热相互看着对方,与此同时,全军上下,皆看着两人。

    “授佩剑。”一旁的司礼大臣大呼一声。

    刘季对着韩信点了点头,再一次从青铜盘中捧起三尺长剑,弯身递给了韩信。这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一柄剑,象征杀伐。旁边印信,象征权势。

    在这柄平平淡淡的青铜长剑前,韩信的眼神微微有些激动。这便是他追求的重用,追求的权势。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三军之中唯我独尊!

    这一柄青铜长剑,并不重,仪式感多过实用性。但是对于辽东大军而言,这一柄青铜长剑重如泰山。

    看着在太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的青铜长剑,所有人的呼吸为之急促了起来。

    本章完

第251章 秦军法!(第三更)() 
一柄青铜长剑,象征着韩信拥有辽东军中生杀予夺大权。

    这一刻,在太阳光有七彩光芒笼罩,犹如神物。一下子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他们的眼中有一丝光彩。

    这是男儿梦寐以求的荣耀,曾经距离他们咫尺之遥。而从这一刻起,终此一生都和他们无缘。

    因为韩信在,他们就不会出头。更因为韩信比他们都年轻……

    ……

    此际,韩信神色恭敬,朝着刘季深深一拜,这才伸手接过佩剑。随即,又十分慎重的别在腰间。

    曾经做梦的日子,今日握在了手中,韩信心头自是激动万分。

    ……

    “授印信。”刘季朗声道了一声,随即,从内侍手中,接过用黄布包裹着的印信,递给韩信。

    韩信再深深一拜,这才伸手接过比之泰山还要重上几分的印信。因为他清楚,接过印信之后,他就是名副其实的辽东国上将军了。

    在这一瞬间,君臣二人都是一丝不苟,态度很好。就连呜咽的礼乐也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直到授封完毕,空中才再次响起了礼乐。

    就这样,在万人见证之下,三军阵前,文武百官面前。在礼乐声中,韩信正式受封为上将军。

    ……

    这个时候,原本应该是群臣入府的事宜,司礼大臣正要开口,就听见刘季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古有秦孝公,用卫鞅为左庶长,短短二十载秦国崛起,由天下卑秦,转变为天下畏秦。”

    “战国时,秦昭襄王用白起为将,横扫山东诸国。后有秦始皇帝任用王翦,屠灭楚国。孤虽然不会狂妄到自比先贤,但心中志气,却也是不凡。”

    “当今天下,中原诸王蠢蠢欲动,中原鹿正肥,人人提刀欲割之。”说到这里,刘季微微一笑,顿了顿,道:“望上将军能尽力辅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韩信当不负王上所望。”韩信闻言轻轻的将手中印信放在身前。其神色肃然,话语更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九个字中,道尽了决心。

    “呵呵。”刘季爽朗一笑,双手搭着韩信的肩膀,扶起了韩信:“孤相信上将军——!”

    “上将军——”再一次广场之上,响起了一阵震天的欢呼。

    ……

    欢呼正盛的时候,刘贾沙哑苍老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拜将言辞,君臣进入辽东宫正殿——”

    依然是刘季和韩信携手并入,数十名官员随后整肃跟进。一行人进入辽东宫正殿,刘季坐进正中王案前,韩信肃立在长案右手,萧何立于左手,三级台阶下群臣各自就座。

    刘贾在长案下三步之地,整肃一立,高声宣呼:“左相萧何,宣示王上未来国策——!”

    “诺。”点头应诺一声,萧何大步走出。

    萧何大步走上台阶,展开竹简宣读:“辽东欲强,辽东欲富,非南入中原不可。中原大地之上,列国林立,南入中原一途,非战争无以立威。”

    “今命上将军韩信为三军统帅,总摄三军,图谋南入中原。辽东王刘季二年四月书。”

    ……

    萧何的声音虽低沉,在此刻却锋利的如同一柄刀子。在些许时间便刺破了群臣的外衣,刺啦响过,将内心剥离。

    文武百官们听得明明白白,韩信一跃而起成了辽东国除了刘季之外,最有权势的人,生杀大权在握。

    这一刻的辽东宫正殿之上安静极了,粗重的喘息声都清晰可闻。文武百官们似乎感到紧张,却又说不清为何紧张。

    韩信这位上将军,权势赫赫,已经超越了丞相萧何。乱世之中,掌控大军的人,才有话语权。

    “请上将军训令——”刘贾的沙哑嗓音又响了起来。

    韩信一身戎装,大红披风耀眼夺目,在一片土黄色的辽东国大臣中显赫而又孤立。

    只见韩信从容走出,道:“韩信秉承天意王命,三军变革自今日开始。目下只有两道命令立即颁发实施,不得懈怠。”

    “第一本将制定南入中原,灭燕,驱赵的具体计划。第二,申军法,此事由曹参,周勃二人负责。”

    曹参早已经做好准备,闻言高声答道:“遵命!”

    只是一旁的周勃神色一沉:“第一道末将尚能理解,但是第二道,申军法,还请上将军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