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00章

帝秦霸世-第100章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臣以为项羽根本没必要这样做,因为楚国的实力,足以单方面碾压当世任何一个国家。当下风云大变,西楚霸王久久按兵不动,极有可能会是楚国内部发生了大事。”

    “臣以为当立即派遣黑冰台,了解彭城方面的消息,以决定我大秦下一步如何走!”

    子婴的这一番话,让胡亥在最初的一瞬间有些愣神,随及不假思索,道:“朕以为楚地并无大事发生,义帝虽有大义之名,却无实力支撑。”

    “其次,以西楚霸王项羽手中的大军以及恐怖的威慑力,短时间内楚地都不会发生大乱,这一点毋庸置疑。”

    胡亥清楚,在这个有兵者王的时代,项羽手握大器,楚地庶民国人敬畏如神明。在项羽未尝一败之前,楚国绝对不会有内部不和睦的事情发生。

    数十万楚军将士的镇压,足以让楚地稳如泰山。纵然有太多的野心家蛰伏,也不敢肆无忌惮。

    因为任何的不满,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得跪。更何况,项羽霸道性格,一言不合必将会刀兵之祸加身。

    更有亚父范增为之谋,只要项羽不太蠢,楚国就不会发生内乱。至少在项羽尚未出现大败之前,楚国都会凝聚在一起,以项羽马首是瞻。”

    这一刻的胡亥很是冷静:“项羽蛰伏于彭城,守数十万重兵而窥视中原。这不是项羽一介莽夫的谋算,必然是全赖范增的临机处置。”

    “范增此人,洞察世事有国尉之能,绝不可小觑之。据孤揣测,田荣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

    “范增以中原大地为棋,天下列国为棋子,此际项羽大军未出,只是在等其他人入棋局。恐怕在薛郡等地,早已经布满了楚军!”

    这番话极端犀利,毫不忌讳的指出了当世项羽最强。而大秦帝国只能沦为别人棋子的可怕事实。

    这一番话,若是其他人提出,他们尚能反驳一二。但是胡亥在大殿上提出,堂堂正正,大殿之上的大臣们虽愤然尴尬,却无言以对。

    子婴等人心头悲痛欲绝,硬是说不上话来。因为这是不容抹杀的事情,就算是想要否认,也不可能。

    “西楚不动,纵然是有长策大谋,但是眼下局势却是我大秦帝国的机会。”张苍悠然一笑:“敢问陛下,何时东出?”

    “东出?”胡亥,道:“当下大秦帝国旨在恢复元气,丰富人口粮草,培养各级官吏稳定朝野。”

    “东出一事,当在新军大成,可以一战之时。到那个时候,想必陈余入局,赵地大乱,甚至辽东三郡也会战火纷飞。如此,大秦才可以东出!”

    对于胡亥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尉缭愤然高声,道:“一如陛下所言,新军何时才能踏足战场。巍巍大秦,何时才能一统天下!”

    大殿之上的气氛骤然紧张,且完全脱离了正题,尉缭这番话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胡亥。

    张苍,子婴肃然沉默,陈平则忍不住一脸凝重。尉缭乃两朝老臣,在秦军甚至于秦国之中都有极高的威望。

    尉缭突然发难,非同寻常。顿弱则是不动声色,丝毫没有对尉缭突然向胡亥发难,感觉到一丝惊讶。

    倒是嬴恒嘴角抽动,显然感到愤怒。见尉缭公然质问胡亥,内心有些愤愤不平,却也知道不是自己说话的时候。

    毕竟尉缭的辈分以及爵位,都不是嬴恒一个后辈可比。倘若今日他开口,必然是有伐无赏。

    甚至于父亲子婴会打断他的腿,让他在家闭门思过,进而向尉缭谢罪。

    此刻,国尉尉缭骤然发难。大秦朝臣一时间沉默了,咸阳宫正殿之上,气氛凝固起来。

    这其中最紧张的是治栗内史兼咸阳令陈平,他第一次见到这种激烈尖锐的朝堂较量,不由得额头不禁渗出细汗。

    以臣质君,在战国之世不是没有,但也不会太多。特别是始皇帝大一统以来,这样的情况更是少见。

    为此,始皇帝也没少杀人,也有无数人倒在了咸阳宫正殿之外。当年因太后一事,更是在暴怒之下,刑杀两百儒士。

    如此震撼人心的事,大秦朝野上下岂能忘却。

    这一刻,满朝目光齐聚到胡亥身上,心头为尉缭担忧。毕竟胡亥是一个暴君,这一点早就得到了证明。

    就在此刻,胡亥突然一阵仰天大笑,直接从帝座上站起,深深的看了一眼大秦朝臣朗声,道:“朕所谈,乃当下大秦之困境。国尉之心,朕感同身受。”

    “家国破碎,庶民国人遭难,朕也想一如始皇,下令大军东出,席卷天下。”

    “只是此刻的大秦帝国太虚弱了,根本经不起一次失败。为了安全起见,朕只能谨慎一点。”

    “但是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朕也迫切的希望帝国早一点收回沦丧的国土,还天下庶民国人一个朗朗乾坤。”

    “诸位爱卿,相信朕!”胡亥自信滔天:“这个由剑开始的乱世,终将由剑来结束——”

    本章完

第202章 陈余激动了() 
这个由剑开始的乱世,终将由剑来结束——!

    这句话是胡亥的态度也是一种妥协,他不会立即出兵介入中原争霸,参与到即将大乱的中原。

    尉缭等人一阵沉默,胡亥早已不是当日的胡亥了。一年时间内,胡亥展现出来的雄才大略,让他们为之震惊。

    长策大谋层出不穷,短短时间就立足关中,掌控了大秦朝廷,甚至扭转了他在老秦人心中的形象。

    这样的手段堪称恐怖,这样的心机,更是让人头皮发麻。一想到这里,大秦朝廷暂时沉默了。

    胡亥目光流转,因为他了解接下来的故事,清楚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大秦帝国东出的机会有,却不是当下。

    他清楚,相比于项羽与刘季,大秦帝国并不占据优势。想要重铸大秦帝国,就必须牢牢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唯有步步先机、才能逐渐抵消掉项羽与刘季的优势。唯有步步抓住机会,才能让大秦帝国东出。

    秦不守关,誓将东出!

    这不仅是一句老秦人的誓言,更是十数万秦军将士心头的呐喊,胡亥绝不会压制秦军与老秦人的热血冲动。

    但是,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胡亥虽有慷慨激昂之心,却不能以此来决断朝廷大事。

    说到底,大秦帝国的底蕴已经经不起胡亥的折腾了。此刻的大秦帝国就像是一个深受重伤的中年,虎狼之药下去必死无疑。

    唯有以养身为主,花费足够的时间来扭转,才能让重伤痊愈。毕竟大秦帝国正处壮年,并非风烛残年之时。

    虽然有救,却也极难,就连胡亥等人也一筹莫展。只能尽最大努力坐看云起,等到特定的时候,大军东出一击必杀!

    一席话义正词严,直抒胸臆。咸阳宫大殿之上一片肃然,朝臣们面色通红。

    ……

    尉缭神色并无太大变化,沉默了许久,对着胡亥平静问,道:“敢问陛下,面对当下中原大局,大秦帝国态度当如何?”

    胡亥也仿佛没有发生过方才的争辩,他对尉缭口气缓下来感觉到了一丝惊讶。在心头也悄然松了一口气,随及点点头,道:“中原列国,天下诸王之争,我大秦纵有心也无力,只能守关而望!”

    “目下我大秦,新军未成,朕名声太差,朝廷无聚民之力,更无慑乱之威。唯有坚持商君法制才能领整个大秦帝国法令一统,令行禁止,有罪重罚,有功激赏,公正严明。”

    “如此则官吏无贪,庶民无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休养生息数年,各大仓粮草充足,大军精锐,人人奋勇立功,个个避罪求赏,争取在短时间内重铸朝廷威望,凝聚国人之心,成大军之魂。”

    “再加上秦人厚重坚韧,若元气养成,则必将大出于天下!”

    ……

    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让人一时间无法反驳。特别是这一番话由胡亥说出,足以证明他对当下局势的清晰认知。

    一想到这里,尉缭也不再多言,对于大秦帝国之事只要胡亥心中有数就行了。毕竟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确实不适合东出,他之所以开口只是想试探胡亥。

    当今乱世,绝不能存偏安一隅之心,要不然迟早会被天下诸国吞并。

    大乱之世,天下皆争。在这个时候,一国之君想到的是开疆扩土,而不是守残抱缺。

    就像是战国末期一般,秦始皇帝欲东出一统天下,进而兼并关东六国,成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霸业。

    而山东六国日日夜夜所想,不是大出于天下,而是一味的守成。正因为这种不同的想法,天下七国结局截然不同。

    ……

    南皮县是常山国下巨鹿郡中的一个大县。与此同时也是,南候陈余的封地大本营所在。

    巨鹿郡下有南皮等十余县,其中以南皮与巨鹿最大。这里是一个极其富有色彩与故事的地方,乱世以来,能够震惊天下的大事都在这里发生。

    从帝崩于沙丘的沙丘平台,更有决定性一战的发生地巨鹿。这里更是赫赫有名的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民风彪悍。

    九月二十,风和日丽,南皮比平日里热闹了许多。

    南皮县中,十天一次的农牧货品交易大市正好在今天进行。此刻的南皮县中,帐篷罗列,人头攒动。

    牲畜、山货、农具、皮具、陶器、土布、蔬菜、五谷等自发地混杂在各自的帐篷下。

    由于南皮三县封给了陈余做封地,南皮是国都,故而南皮县的大集便成了南候封地中最大的集市。

    十天一次,逢十便是集市。逢集之日,不但是城内国人的大事,而且是方圆数十里乃至方圆百里的农夫猎户牧人的盛事。

    九月二十的大集,恰在五月大忙之后,国人百姓都闲暇了下来,故而,集市显得更是加倍热闹。

    从早晨开始,远远近近的老百姓便络绎不绝地拥入南皮县。到正午时分,集市中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然而与南皮县中的热闹气氛不同,侯府中的大厅中气氛冷漠,甚至有一丝紧张。

    田荣起兵造反,杀齐王田都,诛胶东王田市,驱济北王田安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作为心有不满者,陈余自是慷慨激昂。

    他与田荣频频接触,甚至于在田荣自立称王之时派人参与了称王大典。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田荣两万大军的支持。

    两万齐军再加上南皮三县的五千大军,在陈余看来大事可为。毕竟他太了解张耳了,再加上他谋划了这么久,自然洞悉了常山国的虚实。

    在这个利益至上,礼崩乐坏的时代。人和人之间往往是最亲密的人才是让你最痛苦的那一个。

    因为他了解你的一切,清楚的知道在那里捅刀子最疼,最致命。

    而陈余就是这样的人,他与常山王张耳曾为兄弟亲密无间,自然而然彼此都颇为了解。

    人生的际遇往往如此匪夷所思,世事无常,命运更是如此。因为利益,让曾经的兄弟形同陌路,更是日夜谋算。

    ……

    本章完

第203章 争执出来的决定() 
侯府大厅中,禽不惑、相三千、陈叶泽,夏说等人眼观鼻,鼻观口一时间,默然无言。

    这些人,都是南候陈余的心腹。今日聚集在侯府大厅,只为一件事——齐王田荣称王了。

    当这个消息传来,相三千等人是震惊的。纵然心中有所预料,却不料来的如此震撼。

    然而,除了田荣称王的消息之外,还有齐王田荣的两万大军已经到了平原。只要南候陈余一声令下,就可以直入东武城过厝县,破巨鹿剑指信都。

    这件事关系到众人的生死,决不是小事,没有人敢小觑。正因为如此,相三千等人才会早早等待。

    陈余走到中央长案前就座,环视大厅道:“诸位,田荣杀伪齐王田都,灭胶东王田市,驱逐济北王田安,仗强兵一举扫平三齐,已经在临淄自立为齐王。”

    “与此同时,霸权遭受挑衅,楚霸王项羽尚未出兵讨伐。由此可见,楚国之中必有大事发生,拖住了项羽的脚步。”

    “目下,正是我等驱逐常山王张耳复兴赵国王政的机会。念及此事事关生死,须得上下同心我等一体,是以举行今日朝会,商讨议决。列位都是老夫的臂膀,须得坦诚直言。”

    “唯!”大厅之上,众人齐齐拱手。

    点头应唯之后,大厅之中一片安静,相三千等人低头沉思,甚至连寻常时日遇到困惑便相互目光询问的举动也没有了。

    这件事太重大了,不仅关系到陈余一个人,而是他们所有追随者。

    西楚霸王项羽威名赫赫,绝不是凭空捏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