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白 >

第71章

将白-第71章

小说: 将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青恭声道:“末将知晓了”

    赵显脸色还是有些苍白,他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还有,我父兄的死因,朝廷已经查明了,是北齐的江湖中人所为。希望林叔叔能能够告知当年的肃王军旧人,莫要再听信那些谣言疑神疑鬼,更不要猜忌今上。”

    这件事情当年是一桩公案,即便赵睿已经查的七七八八了,但是他却不好站出来说,因为他自己也是嫌疑人之一,没有人信他。

    总要赵显这种受害人站出来,说话才有可信度。

    “是!”

    林青眼睛里迸出愤怒的火光,怒道:“齐人好大的胆子,末将早晚有一天让他们好看!”

    临安城东门,天色刚刚蒙蒙亮,一匹快马风驰电掣,带着一道黑影窜进了城门外,守门的士兵刚想伸手拦人,瞥眼看见了马匹身上挂着驿站的“特急”字样,连忙放开城门,让这位驿卒进城。

    启国律法严格规定,特急驿可以在官道纵马,撞死人不赔,拦路者入狱,杖责四十。

    这驿卒是一路从江宁城跑到了临安城,三匹快马换乘,五百里路只用了不到一天就送到了临安城,他一路闯进临安城驿站,把手里的军报递在了临安驿丞手里,大叫一声。

    “紧急军报,江宁大捷!”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心神疲累,直接倒在了地上,昏睡了过去。

    那驿丞也知晓军报的重要性,连忙快步送到了皇城之下,手持着这封军报,一路高声叫喊着,“江宁军报,江宁大捷!”

    皇城之中,竟无人敢拦着他,被他一路冲进了崇政殿大殿门口,仍旧叫嚷道:“陛下,江宁大捷,江宁大捷!”

    赵睿此时正坐在龙椅上跟这些大臣扯皮,猛然听到一声江宁大捷,骤然心里一慌。

    “朕没有让江宁军跟北齐动手啊”

    此时他心里并没有多少喜悦,因为他能想到的大捷,无非是江宁军小胜。

    根据以前的经验来看,即便能小胜齐军,以后还是会遭来齐人的疯狂报复,一如两年前北齐十万兵马越江而来,兵围江宁城。

    想到这里,他看向了自己的宰相陈静之,陈静之同样面带忧色,二人对视了一眼,君臣同心,同时叹了口气。

    “快,呈上来”

    大内官低头称了声是躬身把军报接了上来,递在了赵睿手里。

    赵睿漫不经心的展开一看,只在这一瞬间,他的脸色就变得极为精彩,各种颜色在他脸上如同走马观花一般走了一遍。

    他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又重新看了一遍,最后甚至还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以防止自己在做梦。

    一旁的大内官咳嗽了一声,小声提醒道:“陛下,注意仪容。”

    赵睿这才清醒过来,哈哈大笑道:“注意个屁!”

    陈静之等人面如土色,跪在地上。

    “陛下”

    赵睿挠了挠头,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他尴尬的笑了笑,然后看到了自己手里的军报,又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诸位臣工”

    “朕今日很是高兴,朕登极一十五年以来,第一次这般高兴!”

    几位政事堂的宰相一头雾水,还是陈静之胆子大一些,出班奏道:“陛下,江宁军大胜了?”

    “何止是大胜!”

    赵睿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江宁军以三万兵马大破齐军,杀敌五万余,俘虏五万余,北齐越江而来的十一万兵马,全军覆没!”

    侍中黄晋悚然一惊,高声道:“陛下此言当真?!”

    赵睿把军报扔向了几个政事堂的宰相,犹自大笑不止。

    “你们自己看,朕还会骗你们不成?北齐的八皇子姜无忌,定北将军程棘,禁军统领姜楷等人,已经在押送临安的路上了,大约过两天便会到临安了!”

    几位宰相扯过军报,上下打量了一番,对视一眼,心中都是又惊又喜。

    喜的是大启国大胜。

    惊的是

    又是一个赵长恭!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123章 赵家子!() 
赵显很痛快的交接了兵权,让仅存的七个青衣卫雇了马车,安然的坐在马车上,任由阿绣一遍遍给自己绑着手臂。

    眼见阿绣把自己用来吊手臂的布条系成了一个蝴蝶结,赵显忍不住笑了一声:“阿绣,你看起来心情好了许多,不似以前那样阴郁了。”

    阿绣嗯了一声,嘻嘻一笑:“少爷,阿绣还没告诉你呢,奴的弟弟有消息了,不曾死呢”

    赵显坐直了身子,问道:“在哪儿?谁给你的消息?”

    阿绣低着脑袋,低声说道:“就是在少爷你出门之后,宗卫的人找到了奴婢,告诉了奴婢弟弟的下落”

    赵显愕然道:“青衣卫?”

    他心里一阵苦笑,自己这个皇兄还真是闲的厉害,估计他已经让青衣卫把自己身边的人统统查了个遍。

    “嗯”

    “他们说奴婢的弟弟现在西陲做游弩手,已经用军功免去了罪身,还是个小伍长了呢。”

    阿绣今年才十六岁不到十七岁,她弟弟才多大,就能上战场打仗立功了?

    “你家弟弟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阿绣眼中放出光芒,伏在赵显耳边轻声道:“阿弟他叫司空夏,今年十四岁。”

    “才十四岁啊。”

    赵显皱了皱眉头:“回头少爷跟陛下说一下,让他把你弟弟召回临安吧。”

    十四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打仗的话年纪也太小了一些。

    “嗯”

    有关阿绣的身世,先前在临安城的这段时间,赵显刻意派人打听了阿绣的家人情况,她家在临安出乎意外的出名,随便拉过一个临安府的老百姓,就能说个大概。

    原因是因为赵睿生性仁慈,司空家是成康年间里为数不多被他满门抄斩的几家其中一家。

    最终还是赵睿不忍心世代将门的司空家绝后,刻意留了一个幼子司空雷,送去了西陲边军服役。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赵睿的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你杀了别人全家,还故作仁慈的留下一个男丁,这个男丁长大之后,还不得疯了一样找你报仇?

    但是正因为赵睿的一念之仁,给司空家留了后,司空大将军在法场上将死之时,仍旧朝着皇宫方向砰砰叩头,感念赵睿的恩德。

    司空家为什么被满门抄斩?

    能让一个将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的罪状,无非谋反二字,两年前有人状告江宁军司空镜大将军谋反,随即司空镜就被召回临安城。

    北齐就是趁着这个空子,渡江伐启,杀的江宁军大败,之后还是靠陈静之出面,才说退了北齐。再后来赵睿是从西陲守将之中把林青调了出来,代替司空家,成为江宁军的新任守将。

    说起来让人心寒,当年状告司空家谋反的那位大臣,至今仍在崇政殿里呼风唤雨。

    马车一路前进,在马车后面还另外有两辆马车,赵显的十四个学生,分别坐在其中,一辆马车里坐了四个,另外一辆马车里面却挤了十个人,这十个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他们相互两两相望,拥挤的马车里鸦雀无声。

    终于,年纪最长的周大有声音闷闷的说了一句。

    “诸位同学,此次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得见天日了。”

    马车之中,一片带着颤音的叹息之声。

    雷震子大破敌军的场面,他们十个都看到了,这些孩子被赵显教了小半年,都不是什么蠢人,在见到雷震子的威力之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赵显事先说过的话。

    封妻荫子,不见天日。

    当日十人只听到了前四个字,后来才明白后四个字的利害之处,眼下整个天下除了赵宗显,就只有他们十个人能配出雷震子的药粉,一旦他们回了临安

    众人想到这里,心里一紧,相互对视了一眼,又默默低下头默不作声。

    想比起这十个人的沉默,另外一辆马车里就热闹了许多,章季瞥眼看了身后的十人马车一眼,犹自感到后怕:“校长都不许我们跟那十位师兄同车了”

    徐涛也有些后怕,轻声道:“莫要讨论了,只怕十位师兄进了临安城之后,我们便再也瞧不见他们了。”

    这十四个人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当日赵显是事先跟所有人说好的后果,只有这个车中的四个人机灵,不曾被封妻荫子四个字蒙住眼睛。

    “同学一场,估计日后再也见不着他们了”

    一直有些沉默的班书冷不丁的出声说道:“那也未必,过个十几二十年,齐楚把雷震子琢磨透了,十位师兄估计也就能出来了”

    四个幸运儿对视一眼,都各自松了口气。

    马车滚滚,驶向临安城,在马车的四周,隐隐还能听到马蹄声动,近五百的江宁军骑兵缀在四周,把三辆马车围城铁桶,滴水不漏。

    江宁军是守长江的守门,原本无骑兵,这五百骑还是俘虏了北齐的骑兵,才勉强凑出来的五百骑。

    当日赵显从临安城出来的时候,只有三十个宗卫随身,如今他回临安,已经大为不同,这五百骑从江宁一路随行,直到临安城已经远远在望,领着五百骑的偏将下马,对着赵显的马车躬身抱拳:“大将军,已经到了临安城下,末将没有奉旨不好进京,这便回江宁去了。”

    经过与北齐的一场大战,江宁军上下已经对赵显大为改观,把这位受了伤的世子爷当成了自己人。

    赵显嗯了一声,对他摆了摆手:“辛苦了,路上小心些。”

    “回去告诉江宁军的兄弟们,他们的军功,赏银以及战死兄弟们的抚恤,本将军会尽快请下来,送到江宁军去。”

    “多谢大将军,末将告退!”

    随着马蹄声隆隆远去,赵显转身朝着高大的临安城看去,随即对着宗卫吩咐道:“走吧,进城。”

    这里只是能远远见到临安城,大约还有二十里路要走,眼见已经下午,要尽快进城。

    众人又朝着前面走了十里路,便再也走不下去,因为临安城外的十里亭下,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这些人有穿绸衣的,有穿麻衣的,还有各行各业的人,统统站在官道两边,朝着赵显的马车下跪行礼,随后如同雷鸣一般的声音响起。

    “迎征北大将军回京!”

    “迎征北大将军回京!”

    赵显被轰如雷鸣的叫声吓了一跳,他从马车里探出脑袋,只见官道两旁已经人山人海,有背着糖人摊子的小贩,有卖胭脂的货郎,在地势高一些的地方,还有一些穿着士子衣衫的读书人,更多的是背着锄头的农夫。

    即便是那些身负功名的读书人,此时也毕恭毕敬的对着赵显行礼。

    赵显吓了一跳,连忙把头缩回马车里,他脸色有些发白:“阿绣不好了,咱们被包围了”

    阿绣一愣,也把小脑袋探出马车,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缩回去对着赵显笑道:“少爷,他们不是包围你,是在迎你这个大功臣呢”

    两个人正躲在马车里窃窃私语,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老七,你躲在里面做什么呢?跟个大姑娘似的”

    赵显听了这个声音,不由苦笑一声,从马车里钻了出来,只见马车正前方,停了一架明黄色的龙撵,成康帝赵睿正一脸笑意的望着自己。

    赵显默默的叹了口气,跪在地上,把半块虎符捧在右手里,肃声道:“皇兄亲迎,臣弟不胜惶恐,臣赵宗显,奉命出征江宁,今小胜回京,交还兵符复命。”

    赵睿满不在乎的招了招手,示意大内官收回虎符,然后亲自上前,想把赵显扶起来。

    “朕的大将军,如何能跪在地上,快快起身。”

    赵显咬着牙道:“臣弟无能,累死江宁军一万余人,望皇兄降罪!”

    赵睿脸色一板,喝道:“起身!”

    赵显无奈起身,赵睿拉着他的手,登上了高高的龙撵,然后赵睿高举赵显的右手,对着四周跪伏的百姓高声叫道。

    “诸位子民———”

    “这是我大启国的征北大将军,是赵家子!”

    “是朕的七弟!”

    此刻的赵睿神采飞扬,脸颊上尽是得意之色,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炫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将军千岁千岁千千岁———”

    临安城外,声音如潮。

第124章 兄弟() 
一路上,赵显收获了无数的赞美之声,淳朴的老百姓只知道蛮横的北齐入侵江南,偷袭江宁军,导致江宁军死伤惨重,大启国朝亲王亲征北齐,以寡敌众,大破齐军。

    至于这场战争后面的一些细节,他们是不知道的,不过作为老百姓,他们知道这么多也就足够了。

    同样与赵睿一起来迎接赵显的,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