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白 >

第60章

将白-第60章

小说: 将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齐皇宫之中,元庆帝姜堰也在书房之中商议赵显的事情,不同的是,在他的书房之中,并没有北齐的文武大臣,而是站着四五个通体黄袍的年轻人,都在恭听姜堰的垂训。

    元庆帝把手里的折子扔给了面前的长子姜重,语气平淡。

    “拿去看一看,给你的弟弟们也看一看,然后商议商议,告诉朕一个章程。”

    大皇子翻开折子,只见上面写着一条条来自启楚两国的军报,条条框框写的很是详细。

    这份军报很是冗长,姜重只是大略看了一遍其中的意思。

    西楚八万凉州军已经步步紧逼大齐国境,南启的五万江宁军也已经开到长江边上,一副随时动手的模样。

    这位大皇子看完之后,把手里的密折递给了身后的兄弟,然后躬身抱拳道:“父皇,儿以为西南两贼无非是无事生非,往年也常常有之,只要我大齐坚守边陲,赵贼和项贼必然讨不到什么好处。”

    元庆帝姜堰淡淡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儿子,轻声道:“你的意思无非就是坚守不出,这也算是办法?”

    “贼人来犯,若只能自保,那我大齐颜面何存?”

    大皇子脸色发红,垂手站在一旁,不敢再说话。

    北齐虽然国强,但是也并没有强到哪里去,加上北齐的北边还有匈奴,北部边军丝毫动弹不得,因此他们做不到两线作战,除非只守不攻。

    又有皇子看完了密折,上前抱拳道:“父皇,儿以为凉州是必争之地,咱应该调集兵马集中在凉州,狠狠的打项贼一顿,让他以后再不敢窥视我凉州骏马。”

    元庆帝嗯了一声,继续问道:“那赵家的江宁军如果越江而来,我儿以为如何处理?”

    那皇子胸有成竹,笑道:“南启国弱,就是让他们渡江又能如何?无非是打打秋风,来年打退了项贼,抽出手来再教训他们,等咱们打回江左去,赵家一样要跟咱们求和。”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就连元庆帝也动了心思,闭目沉思。

    其余皇子见状,纷纷附和道:“父皇,儿臣们均以为三皇兄所言极是。”

    元庆帝睁开眼睛,淡淡的扫视了一眼众皇子,沉声道:“即便你们说的在理,那赵家一旦渡江,江北必然丢城失地,江北百姓如何自处?”

    “这”

    众皇子面面相觑,哑然无声。

    最后,说出这个计划的三皇子姜平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陈奏道:“父皇,儿臣以为,趁着赵家还在观望,应该尽快疏散江北百姓。”

    “战事一触即发,哪里来得及?”

    姜平咬牙道:“那也只能委屈了江北的百姓了,只要凉州得胜,一切都是值得,事后父皇下旨免江北赋税三年也就是了。”

    元庆帝微微阖眼,目光锁向了仍旧在看密折的小儿子,招了招手。

    “无忌,你看完了没有?”

    名为姜无忌的小皇子如梦初醒,抬头道:“唔父皇,儿臣看完了。”

    “可有什么想法?”

    姜无忌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他指了指手里的密折,笑道。

    “父皇和各位兄长可能没有注意到,赵家这次带江宁军的人并不是守将林青,而是赵宗显。”

    “而这位赵宗显今年才十八岁。”

    这位年仅十五的北齐小皇子对着元庆帝拍了拍胸脯。

    “父皇,儿臣愿意前往江北,必然为父皇一战平定南方所有隐患!”

第104章 西楚参将() 
赵显出发前往江宁了,并不是孤身一人。

    熟悉的老黄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这个老货回了家一趟,平时脸上带着的笑意也真诚了几分,看着赵显的目光也带了几分敬畏。

    本来小丫也想跟着赵显一起去江宁,被赵显无情拒绝,还是阿绣拍打着这个丫头的肩膀,安慰了她好一阵子。

    除了老黄之外,整整一个编队的三十名青衣卫各自佩着狭长的青丘刀,随侍在赵显的四周。

    赵显坐在双乘马车里,嘴里咬着从路边折下来的狗尾巴草,嚼了几下之后,从马车里伸出脑袋,对着驾车的青衣卫喊道:“慢一些,再慢一些。”

    那青衣卫回头苦笑道:“殿下,已经够慢了,再慢下去咱们天黑也走不出五十里地。”

    赵显笑道:“慌什么,战场上刀剑无眼,晚一日去便安全一日。”

    那青衣卫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得放慢了速度,同时挥手示意自己的同僚骑马慢些。

    同样坐在马车里的老黄奇怪的看了一眼赵显,脸上挤出讨好的笑容:“少爷,咱们这样走,到江宁五百里的路,恐怕要走上半个月才能到哦。”

    赵显翻了翻白眼:“要你管这么多?”

    老黄挠了挠头:“老奴就是好奇,少爷你为啥走的这么慢。”

    赵显瞥了一眼这个满脸褶子的老头子,漫不经心的说道:“这话是你问的,还是你帮旁人问的?”

    老黄苦笑道:“我的少爷哟,老黄真的被宗卫除名了,你就不要再疑神疑鬼的了。”

    “您要是信不过老黄,老黄这就调头回临安去了。”

    赵显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既然没人让你问,你一个老头子问这么多做什么?”

    他呸了一声,把嘴里的狗尾巴草吐在地上。

    “要不是阿绣小丫不能来,你以为少爷愿意带你来呀!”

    老黄讪讪一笑,不再说话了。

    赵显闭目养神了片刻,随即轻声问道:“家里人还好吧?”

    老黄咧嘴一笑:“还好还好,就是老母亲年纪大了,行动有些不方便。”

    这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还有家中的那个弟弟,不是如何孝顺,把老人家留在老宅子里,自己搬出去住了,老人家已经年近古稀,身边也没个人照顾,老黄心里倒是有些担心她。”

    赵显哼了一声:“先前问你你不说,咱们王府里还能缺她老人家一口饭吃了?”

    老黄面色赧然,低头道:“吃了王爷家里十几年饭,对不起肃王府甚多,实在是不好意思麻烦少爷了。”

    “矫情。”

    赵显打了个哈欠,在比较宽敞的马车里半躺了下来,轻声道:“这趟出门回来之后,你就把你老母亲接到咱们家里来,你也一大把年纪了,以后用不着跟着我到处跑,好好照顾她老人家就行了。”

    老黄眼眶有些发红,只是说不出话,只能不住的点头。

    “我先睡一会,到住店的地儿再喊我。”

    赵显翻了个身子,准备小憩一会。

    “诶。”

    老黄点了点头,打心眼里开始对赵显毕恭毕敬。

    主仆二人刚刚说完话,赵显的马车后面就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那声音叫道:“殿下,世子殿下,停一停。”

    赵显皱了皱眉头,翻身坐了起来,问道:“谁呀?”

    老黄伸出头看了看,赔笑道:“少爷,是那个西楚的官员。”

    因为这次伐齐,是启楚两国联合作战,就互派了一个官员随军,方便联络。

    这位西楚的参将听闻赵显是此次统兵的主帅,就跟在了赵显身边,看到车队行进缓慢,他急得满头大汗,连忙拍马追上了赵显的马车。

    赵显哦了一声,叫停了马车,从车窗里探出脑袋,对着这个西楚官员微微一笑:“徐参将,找本将军何事啊?”

    赵显现在是朝廷亲封的征北大将军,他也是过了一把将军瘾,只要碰到外人,动辄就自称本将军。

    那姓徐的西楚参将在马车前面翻身下马,抱拳道:“世子殿下,为何队伍行进如此之慢,这样下去何时才能到江宁,何时才能见到齐人!”

    赵显脸色一板,肃声道:“徐参将,请注意你的称呼,现在本将军身负皇命,你应该唤我大将军。”

    徐参将苦笑道:“我的大将军啊,行快些可否?我大楚的将士在凉州已经快跟齐人打起来了,您这边不给北齐压力,凉州的战事恐会吃紧啊!”

    赵显是江宁军的统率,他一日不到江宁,五万江宁军就一日动弹不得,眼见赵显行程如此缓慢,这徐参将自然心急如焚。

    “打起来了?”

    赵显皱眉:“本将军怎么没有收到齐楚交兵的军报?”

    徐参将叫道:“大将军,您再这般一日三四十里,等您到了江宁,凉州诸事已毕了!”

    他心中有气,怒道:“如此,您还不如调头回临安享清福去,还来的快些!”

    赵显不吃他这一套激将,咧嘴笑道:“徐参将,是你说让本将军回临安的?”

    “那本将军便回了,这刀兵无眼,本将军还不想掺和进来呢!”

    徐参将脸色铁青,抱拳道:“大将军回临安可以,请把兵符交给卑职,由卑职带去江宁,交给江宁守将林青将军!”

    赵显脸色一沉,冷声道:“徐参将,你身为楚臣,却跟本将军讨要我大启的兵符,你以为我大启的刀杀不得你么?!”

    那徐参将醒悟过来自己说错了话,不由冷汗连连。

    “大将军,卑职的本意是催你赶路,并不是要贵国的兵符”

    赵显脸色铁青,怒哼一声,挥手合上的马车的帘子。

    “不是看在本将军未来夫人的面子上,你现在已经人头落地了!”

    这位西楚参将这才想起眼前的这个纨绔子的未婚妻正是自家长公主,不由脸色更加难看,额头上渗出汗水。

    “快滚,本将军不想看到你!”

    徐参将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翻身上了马,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等赵显跟这位徐参将离得远了,他坐在马车里对着老黄哈哈大笑。

    “老黄,刚才本少爷,威风否?”

    老黄拍掌道:“威风至极!”

    “我也觉得威风,那个西楚的什么参将,被本少爷一番话吓个半死,脸都青了!”

    “哈哈,还好本少爷马上要娶那个西楚的恶婆娘,还能有个借口,不然真不知道用什么让这个徐参将下台阶!”

    老黄低眉顺眼,在一旁猛拍赵显的马屁。

    “少爷,您的意思是咱们越晚到江宁越好?”

    赵显收起笑容,表情正色了起来。

    “这些楚蛮子想跟本少爷耍心眼,还想让我大启先动手,笑话,凉州一日不曾打起来,我们大启就一日不会动弹。”

    “他们两家家大业大,可以随便开打,哪里是我们大启比的起的?”

    “本少爷要站在长江边上,看着他们两家打架,然后狠狠的敲他一笔竹杠!”

    赵显笑容灿烂。

第105章 林将军() 
赵显一行人从六月初从临安城出发,到江宁短短五百多里的路程,赵显一直到六月中旬,才将将走到江宁城下。

    一直跟随赵显的那位姓徐的参军,早就被赵显龟爬一般的速度气个半死,某天扔下赵显,一个人快马朝着江宁去了。

    江宁便是南京城。

    大启的江宁不似两宋那般繁华,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启楚两国的边境在长江,而江宁城恰恰就在长江边上。

    常年对峙导致了江宁城并不像两宋那般歌舞升平,亭台馆阁也比两宋少了许多,大启的江宁城,多了一些肃杀的味道。

    尽管地处边境,但是江宁还是展现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不如两宋那般繁华,但是江宁城该有的东西还是有的,在江南来说,这座城市也仅比临安逊色几分而已。

    林青率领的江宁军,就驻扎在江宁城外,只这五万人马,就用整座江宁城的赋税养着,很是耗费钱财。

    赵显的马车终于经过江宁城下,但是他却并没有急着进城,而是下车换马,让一众青衣卫带着,一行人朝着江宁城南的江宁军大营行去。

    江宁军大营距离江宁城不远,驻扎在长江边上,时刻防备着来自北齐的敌人。

    赵显之所以在江宁城下换马,就是不想让江宁军的将士见到自己的主帅是一个坐车的贵公子,这样会有伤士气。

    士气这种东西,无论是热兵器时代还是冷兵器时代都尤为重要,关键就是一个“势”字,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表现的更为明显。

    三十名青衣卫簇拥着赵显,一路来到江宁军大营门口,一直跟在赵显身前的那名青衣卫拱手道:“殿下,卑职去通报一番,让林将军出门迎接您。”

    赵显犹豫了一下,翻身下马。

    “咱们初来乍到,这样通报,会不会给那位林将军留下不好的印象?”

    那宗卫呵呵笑道:“殿下,您不通报难道直接闯营么?”

    “您现在是江宁军统兵的大将军,林将军出来迎你,是应当的。”

    赵显嗯了一声,挥手道:“你去吧,言语客气一些,莫要恼了这位林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