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白 >

第51章

将白-第51章

小说: 将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诚惶诚恐的赵显,赵睿脸上有些意兴阑珊的味道,他又自斟自饮了一杯。

    “老七,看你这副谨慎自保的模样,不管你还记不记得三年前的事情,你心中多半也是怀疑过朕的。”

    他喝了一杯酒之后,轻轻把赵显扶了起来,长叹了一口气。

    “朕不怪你,是天下人都在说。”

    “说什么南启赵家,心胸狭窄,成康皇帝,谋害亲叔!”

    赵睿洒然一笑。

    “这些朕听得多了,向来也是不怎么在乎的。”

    “但是”

    赵睿拍了拍赵显的肩膀,有心痛心疾首。

    “但是你是朕的兄弟,如果你也这么想朕,朕真的会觉得有些哀凉。”

    也许是喝多了点酒,赵睿的情绪渐渐激动了起来。

    “朕也是姓赵的!自皇祖以下,朕只有老七你们肃王府这一家宗亲了,难道朕真的会做出灭自己满门的禽兽行径?”

    “朕是孤家寡人不假,但是孤家寡人也不是这般孤法,这般寡法!”

    他长饮了一杯酒,平复了一下心情,起身回到自己的书案上,翻出了厚厚一沓卷宗,一股脑堆在了赵显身前。

    “三年之前,恭皇叔遇害,咱们赵家总共三千名宗卫,朕派去肃州府整整半数,查访消息,这是三年前宗卫的行出记录,以及他们查访到的消息。”

    “老七你拿去看一看。”

    赵显连连摇头。

    笑话,这也是能看的?只要赵显翻上一页,就是承认了自己在怀疑赵睿杀人!

    “皇兄莫说了,臣弟自始自终没有过半分大逆不道的念头,请皇兄放心。”

    “朕叫你看!”

    赵睿声音低沉:“这其中有大量关于恭皇叔的证据,虽然三年前下手的那帮人做的极为干净利落,但是总算落下一些蛛丝马迹。”

    “万幸有这些蛛丝马迹,否则且不说老七你如何想朕,百年之后的史书之上,只怕朕也逃不脱那些腐儒的刀笔。”

    “遵命。”

    赵显低着脑袋,轻轻翻开了这一沓卷宗,只见第一页就写着几个小字。

    “成康十二年宗人府宗卫肃州点卯。”

    再一翻开,只见上面仔细列了每一日宗卫点卯的人数,成康十二年的一月到五月,肃州的赵家宗卫一直是在三十人左右。

    到了五月下旬,五月二十五左右,肃州宗卫点卯人数暴涨,到了一千六七百人!

    据黄伯所说,肃王府大变,是在成康十二年五月二十,自己的父亲赵长恭,则是在五月二十一病逝。

    这样看来,赵睿说的半数青衣卫下肃州,只多不少。

第89章 此间更无六耳() 
宗卫甲字营卫长赵端回禀。

    成康十二年五月,肃王府接触府外人十三人,直接接触肃王爷以及七位公子的家仆统共三十七人,经查证,均无疑点。

    故事出外因。

    经查,成康十二年五月,统共四批齐楚两国人进入肃州城,均为商队。

    后查明

    这些案卷大概就是记录着青衣卫的查案记录,用词严谨,其中大多数进出人数,以及过往去向。

    赵显翻了翻大概记录,最新的记录可以看到上个月,也就是说这些青衣卫追查这件事情,已经查了整整三年。

    赵睿咳嗽了一声,沉声道:“宗卫的人跟了其中一个北齐商队整整两年半,这才发现这支商队上下三十七人,只有二十四个是正经的绸商。”

    “另外十三个,则是半路加入商队,来路不明之人。”

    赵显合上这些卷宗,轻声道:“皇兄是说,是北齐姜家的人下的手?”

    赵睿冷笑道:“姜家人哪里会做这种惹火烧身的事情,这十三个江湖中人个个身手卓绝,都是北齐江湖中出了名的人物,明面上跟北齐朝廷绝无关联。”

    “虽然还未有证据证明肃王府惨案是这十三个人所为,但是种种迹象,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三年前肃王府的大变,赵显也详细问过老黄,据老黄所说,除了老王爷赵长恭是旧伤发作卧病在床,赵显的其他六个长兄,都是一夜之间暴病而亡。

    那就是中了毒了。

    赵睿目光发寒:“这件事情虽然明面上扯不到姜家,但是必然有姜家人干预。”

    “当年恭皇叔连下北齐三十城,姜家人早就怀恨在心!”

    赵显阖眼沉默了片刻,轻声道:“皇兄,这十三个人还活着么?”

    “死了八个。”

    赵睿脸色有些难看:“咱们家的宗卫死在北齐近二百人,再加上十几个早就埋在北齐的探子,这才杀了其中的八个人,重伤了两个,其余三个不知所踪,半年来已经全无消息。”

    赵显摇了摇头。

    “皇兄你这么做不值当。”

    赵睿不以为然:“没什么不值当的,若不是死活找不到另外那三个人,便是再死上一些人也是值得的!恭皇叔太过耀目,以至于姜家连规矩也不讲,敢暗中下手!”

    “朕当时还咬牙派人暗杀了北齐两个亲王的世子,一个戍边的军侯。”

    赵显心中一惊,这才明白两年前北齐大举进攻南启的原因。

    那场兵祸,还是靠左相陈静之的三寸不烂之舌,才得以消弥。

    “臣弟不是说这些人不当杀,而是说不当牺牲宗卫来杀。”

    赵显声音漠然。

    “皇兄只要致力于富国强兵,他日兵临北齐城下,莫说要这这十三个人,就是要他姜堰的婆娘,他也是会给的。”

    赵睿被这话激得神色激动,脸色涨红,随即颓然下来。

    “太难了。”

    “咱们地处江左,本就处在劣势,只能据险而守,国内一无强兵,二无骏马,能够自保已经是极限了。”

    江南子弟性格远不如齐楚两国彪悍,这是启国的痛处。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人还可以训练,但是马就不同了,北齐坐拥幽燕可以大肆放马,西楚占了大半的凉州,也不是很缺好马,唯有南启一国,举国上下,几乎没有拿的出手的马匹。

    在冷兵器时代,好马代表着优秀的机动能力,以及强横的战斗能力,更代表着战场主动权。

    所以哪怕南启在一甲子之内连出苏定边赵长恭两代名将,也曾一度打进齐楚两国境内,但是最终还是只能固守江南。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赵显不复懒散模样,眼中闪烁着少有的精光。

    “皇兄放心,臣弟曾经在父兄灵前立誓,替他们报仇,五年之内,臣弟必然给北齐一个永世难忘的礼物。”

    赵睿诧异的看了一眼自家这位堂弟。

    他身为皇帝,原本不必跟赵显说这么多,但是现在赵家人丁单薄,他需要一个不那么愚蠢的赵家人帮他守住赵家的基业。

    或者说,守住皇祖太兴皇帝传下来的基业。

    赵睿不想看到外姓人夺了赵家的基业,但是也不想看到旁支夺了自己这个主脉的基业,赵显虽然也是分出去的“旁支”之一,但是三代以内,还是一家。

    他对赵显的期望,无非是能够帮着自己的儿子守住江山而已。

    在赵睿心里,赵显能做的的,最多无非也就是专权,了不起篡位,自己登基称帝而已。

    退一万步说,哪怕真给他赵显当了皇帝,这都是自家的事。

    但是现在呈现在赵睿眼前的赵显,居然是一个开拓者的模样。

    这让赵睿有些不舒服,他微微皱了皱眉头。

    赵家并不需要一个开拓者。

    开拓进取这四个字固然是褒义的,但是这四个字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南启在三国之中底子最薄,经不起任何风浪。

    一不小心,就是南启亡国,赵家灭种。

    赵睿十五年来如履薄冰,不敢丝毫犯错,十五年中,他做的最出格的事,大概就是派出宗卫暗杀北齐王侯了。

    “老七,你有什么想法,需要朕给你什么?”

    赵显摇了摇头。

    “这是臣弟的私仇,不需要皇兄插手。”

    这个老七也太能吹了吧,没有朕给你资源,你拿什么去对抗三国之首的北齐?

    赵睿有些看不懂自己这个堂弟了。

    他决定出言试探。

    “老七,你知不知道项家遣使来做什么?”

    “不是来给皇兄你贺寿么?”

    赵睿摇了摇头,呵呵笑道:“贺寿派一个礼官来就行了,哪里用的到西楚的长公主亲自前来?”

    还没等赵显答话,赵睿就继续缓缓说道:“齐楚要打仗了。”

    赵显讶然。

    “为什么?”

    赵睿呵呵一笑:“项家跟姜家还能为了什么?这一百多年来,他们都是在争那一个凉州。”

    “凉州凉州。”

    赵睿眼神有些艳羡:“朕也想争一争凉州,可惜啊”

    “鞭长莫及。”

    凉州大马,天下第一,但是凉州这块地方跟南启相隔太远,并不接壤,赵睿想插手也有心无力。

    他感叹了一番,这才微笑着看向赵显。

    “那项樱前来,就是想让我大启趁机越过长江,骚扰北齐,牵制住北齐的兵力。”

    “七弟以为,朕应该如何处理?”

    赵显沉思了片刻,抬头道:“臣弟可以说?”

    “此间更无六耳,你放心说。”

    “臣弟以为,一旦齐楚两国交兵,皇兄你可以立刻陈兵长江。”

    赵睿眼睛里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自家这个堂弟居然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但是赵显之后的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陈兵长江之后,皇兄令人摇旗呐喊,最好让长江对岸的北齐人看得分明。”

    “如果让能西楚也看到,那就更好了。”

    赵睿神色微变:“这是什么道理?”

    赵显嘴角扯出一个弧度。

    “皇兄,他们两家打架,你只要出兵,北齐看见了,就得给我们好处,否则我们便打他们了。”

    “西楚看见了,也得给我们好处。”

    “否则我们就不打了。”

    赵睿有些迟疑:“是不是有失信誉?”

    赵显面露疑惑之色。

    怎么一个国家的皇帝会问出这种问题?

    赵显自然不懂,在古代国与国之间,讲究一个信字,尤其是汉家朝廷。

    赵显躬身道:“咱们只要做出一个姿态,不需要给出具体承诺,也就不算失信。”

    “那最后到底要不要跟北齐打仗呢?”

    赵显面露诧异:“当然是不打了,打仗劳民伤财,多不好啊。”

    赵睿有些欣赏自己这个堂弟了。

第90章 两个祖母()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图形里以三角形最为稳固。

    同理,在几方互为对立关系的时候,三方关系也是最为稳固的。

    这也是东汉末那个三国之所以能存在半个世纪之久的原因。

    南启北齐跟西楚,也是这个关系,说一句难听的,如果不是几方互相掣肘,兵疲马弱的南启早就被灭了。

    赵显给赵睿出的这个主意,虽然略显有些不地道,但是是利益最大化的办法了。

    北齐的国力是大于西楚的,所以在齐楚两国即将打仗的时候,西楚会派来长公主,向南启求援。

    这其中的关系略显复杂,南启在三国之中敬陪末座,所以就要很好的均衡三方关系,不能让西楚吃亏,又不能真正打疼北齐。

    最好就保证着三角形的关系。

    所谓三角,就是两边的长永远大于第三边。

    一旦其中一边的长度大于其他两边,这个三角形就不存在了。

    目前的三国关系也是这样,一旦其中一国有了并吞两国的能力,这个三国关系也就不存在了。

    启国要做的很简单,如同一个均衡器一样,哪边吃亏了就帮一帮。

    两年前北齐南下伐启,陈静之出面调停,他见了北齐统兵的元帅之后,只说了一句话。

    “北齐不要凉州了么?”

    北齐姜家思量之下,这才下令撤兵。

    跟赵睿扯了片刻之后,偏殿门口的小太监跑了进来,恭敬的跪伏在地。

    “陛下,赵统领来了。”

    赵睿目光闪动,咳嗽了一声:“七弟,朕还有些事情,就不陪你了,你说的话,朕会好好考虑的。”

    赵显恭敬行礼。

    “皇兄国事辛劳,还请注意身子。”

    “嗯,你去吧。”

    赵显躬身后退,还没等他走出殿门,身后就传来了赵睿的声音。

    “对了老七,你回京还未见过太皇太后吧?”

    赵显脸色一僵,回头道:“不曾。”

    “去见一见吧,老人家年纪大了,还常常惦念着你。”

    赵睿抬了抬眼眸:“对了,还有太妃她老人家,对你跟小灵儿也想念的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