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白 >

第43章

将白-第43章

小说: 将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笑眯眯了望着萧铃儿。

    “你们知晓这座蝉蜕寺,是怎么建起来的么?”

    两人都暗自摇头。

    老和尚仍旧一脸笑意,但是声音却有些凝重了。

    “这寺,是老僧一手建起来的,花光了当时半生的积蓄。”

    萧铃儿和赵显对视一眼,这座蝉蜕寺在半山腰上,就是不算大殿,前后房间就有几十间,想建起来至少要上万两银子。

    老和尚看了他们一眼,看出了他们的疑惑。

    “呵呵,当时的蝉蜕寺没这么大。”

    “老和尚当年在军中杀了些人,苏将军一文钱也没有少给,总共是一千二百三十二两纹银。”

    说道这笔钱的数字的时候,老和尚原本有些含糊的声音,说的分外清楚。

    赵显跟萧铃儿再次对望,各自都从彼此的目光中,看出了惊色。

    一千二百多两啊,就算是守西陲两年,分到了两百多两。

    就是说这个老和尚,当年在军中,至少杀了一百个人。

    老和尚毫不在意他们的目光,仍旧自顾自的说话。

    “当年老和尚杀人太多,每日每夜都不得安寝,只能跑到这苍凉山建寺,想着放下屠刀,念经赎罪。”

    “萧姑娘,你常来蝉蜕寺,知晓当年老僧为何取名蝉蜕寺么?”

    萧铃儿点头。

    “蝉蜕的意思是,褪去皮囊躯壳,才能得见真如。”

    “不对,不对。”

    “那都是后来人牵强附会而已。”

    老和尚微微喘息。

    “真正的蝉蜕,其实是六十年前老僧褪去的那一身铁甲。”

    “六十年来,每日念经颂佛,奈何心中的业障始终还在,让人不得安生。”

    他抬起头,望着一脸茫然的萧铃儿。

    “萧姑娘,你说像老和尚这样,满手尽是血腥之人,能有什么佛法神通么?”

    “老僧也想如赵施主这般,忘却前尘往事啊。”

第76章 长春节() 
这位蝉蜕大和尚的话,总结来说,就是赵显的病,他治不了。

    之所以长篇大论,估计也是年纪大了,这些话埋在心里不吐不快而已。

    这番话已经深藏在老和尚心中许久,虽然不知道他跟多少人提起过,但是看他的表情,显然说出来之后,他会舒服一些。

    老和尚把心中的话说完之后,抬起头打量了几眼赵显,笑着问道:“公子是肃王爷的后人?”

    “是。”

    “肃王爷好啊。”

    老和尚感叹连连:“说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肃王爷是老和尚唯一看的过眼的赵家人了。”

    赵显面露尴尬之色。

    意思就是,除了赵长恭,包括赵显在内的赵家人,统统都不入这位大和尚法眼。

    萧铃儿笑着帮他解围。

    “大师,您既然不会神通,那总会掐算命数吧?”

    蝉蜕和尚平静摇头:“老僧不会。”

    “不对吧,蝉蜕寺的香火可是鼎盛的很呢,您瞧瞧大殿里那些香客,可都是来求签算命的。”

    老和尚哈哈一笑:“老僧虽然不会算命,可老僧那些徒子徒孙倒是无师自通,萧姑娘大可以去找他们解一解签。”

    “大师您这话可莫让那些香客听见了,他们要是知道你这位神僧说出这种话,只怕你们蝉蜕寺的香火要大受影响。”

    老和尚微笑摇头。

    “再过几年,老和尚就一百岁了,活到我这个年岁,世上已经没什么事能挂在我心上了。”

    “老和尚无子无女,至于这些年收养的徒子徒孙,后人自有后人福。”

    老和尚转身进了屋子,不一会儿取出了一叠被针线缝在一起的白纸,递给了赵显。

    这些白纸看起来像是一本书,但是却没有封皮,第一页的三个大字,也是用的梵文。

    “赵公子,这是老僧手抄的金刚经,虽然未必有什么神通,但是赵公子闲暇时拿出来翻一翻,如果佛陀庇佑,想来也可以祛除外魔。”

    赵显躬身道谢。

    萧铃儿也笑嘻嘻的跟老和尚道了声谢,三个人又聊了一会,蝉蜕和尚毕竟年纪大了,脸上就有了倦色。

    萧铃儿心思细腻,第一时间察觉。

    “大师,我跟七哥还要去大殿抽签,就先不打扰您了。”

    蝉蜕和尚呵呵笑道:“去吧,去吧。”

    “两位施主他日若是闲暇,尽可以来找老和尚闲聊。”

    “大师再见。”

    两人跟蝉蜕和尚道了别,一路又来到蝉蜕寺正殿,萧铃儿硬拉着赵显去拜佛求签。

    蝉蜕寺的大殿还是有些格局的,一个身高丈六的大佛,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入门的芸芸众生,萧铃儿很是虔诚的求了根签。

    寺庙求签这种东西,说出来玄乎,但是这些竹签无论是上签还是下签,签面都是模棱两可。

    换句话说,其中的意思怎么说都说的通,全靠解签人的一张嘴。

    你抽个上上签又怎么样,一句“乐极生悲”,你就得乖乖的请大师给你破一破。

    倒霉点抽个下下签也没关系,咱不是还有一句话叫“否极泰来”吗?

    再说,寺庙里的签筒,这些极端的上上签和下下签都是很少的。

    萧铃儿手里晃着签筒,不多时掉出一根竹签,她一把抓在手里,偷偷看了一眼,脸色有些发红。

    赵显笑了笑。

    “怎么样,求到好签了吗?”

    萧铃儿一把藏在身后,嘻嘻一笑。

    “才不给你看呢。”

    “我去找解签的大师。”

    说着她一路轻跑,去大殿门口的解签师父那里解签去了。

    赵显也觉得好玩,捡起萧铃儿用过的签筒,半蹲在地上晃了几晃,不多时也掉出一根竹签。

    他刚想捡起来,一旁观察的小和尚再也忍不住开口:“这位施主,你这样求签是不灵的。”

    赵显抬头看了看这个至多十四五岁的小和尚,笑道:“小师父,我这怎么就不灵了?”

    小和尚满脸肃容。

    “因为施主你心不诚。”

    赵显似有所悟。

    “因为我没跪下?”

    小和尚摇了摇头。

    “因为施主你用的是那位女施主的签桶,你应该自己去长空师兄那里买一个签筒才是。”

    说着他又补充道。

    “咱们蝉蜕寺求签,一次五十文铜钱。”

    哟,合着是看到我没买票。

    这小和尚,可以啊。

    赵显哈哈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小粒碎银子,大概有一钱左右,递给了这个面色严肃的小和尚。

    “呐,小师父,不用找了。”

    倒不是赵显大气,实在是随身带着铜板,太过沉重了。

    交完钱之后,赵显这才从地上捡起那个竹签,然后就看到了竹签背面朱红色的两行小字。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上签。

    我日!

    赵显脸色剧变,倒不是因为这句话的第二句,而是因为第一句

    怎么,感觉怪怪的呢?

    他想到了前世的某一本

    当然,这个签面是不能给旁人看了。

    一遇风云便化龙?这蝉蜕寺还真敢写啊。

    这要是让旁人化了龙,我赵家怎么办?

    说实话,如果赵显不怕事情闹大,拿着这根竹签,就用“谋反”两个字,就能从这座不大不小的蝉蜕寺里,榨出至少一千两银子。

    想想还是算了,毕竟真要让旁人知道了自己抽了这签,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偷偷把竹签藏进了袖子里,静静的等了一会儿。

    没过多久,萧铃儿面带红晕,从解签处跑了过来,她声音细如蚊呐,“七哥,咱们走吧”

    赵显笑了笑。

    “签解得怎么样了?”

    萧铃儿脸色更加绯红,竟像是要滴出血一般。

    等到两个人走出了蝉蜕寺,走在苍凉山山道上的时候,萧铃儿这才轻轻出声。

    她拉了拉赵显的衣袖。

    “七哥,你看我生的好看么?”

    佛祖真伟大啊,能把一个旧社会的封建女子,变得这么直白

    这个问题是永远不可能有第二个答案的。

    赵显嘴角抽搐。

    “好看,好看。”

    萧铃儿的脸色又红了起来。

    然后两人相顾无语,气氛变得尴尬了起来。

    良久之后,萧铃儿咬了咬牙,继续说道:“七哥,你答应我的事,你还记得吗?”

    我答应你什么事了?

    赵显脸上露出迷茫之色,萧铃儿恨恨的掐了掐他的手臂,提醒道:“那日在摘花园,你答应我要给我写首诗来着!”

    “哦对对对。”

    当日在摘花园,赵显给琴姑娘写了首诗,答应了萧铃儿,给她也写一首。

    但是后来接了圣旨,被南明教绑架,又大半个月没怎么见到萧铃儿,就把这事抛在脑后了。

    萧铃儿这才轻哼道:“七哥,今日回去之后,你便好好想想怎么给我写诗。”

    “你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

    “为什么?”

    “因为这半个月过后,爹爹便又不准我见你啦!”

    “他现在在忙着长春节的寿礼,这才管不到我,等长春节过了,我就跑不出来了!”

    长春节是什么节?

    赵显想了许久,这才隐约想起前世上课的时候,老师提过这个节日。

    长春节,是皇帝的生日。

第77章 如何自处?() 
在赵显原来的那个世界,皇帝生日的叫法多种多样,在明清才确定为“万寿节”,之前的皇帝,几乎是一个皇帝一个名头。

    长春节就是这许多名头之中的一个。

    与前世不同的是,启国从立国以来,皇帝生日就一直是叫长春节,寓意着万岁长春。

    说来好笑,启国的皇帝陛下赵睿的生日,正是五月的第一天。

    赵显听到这个日期的时候,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

    哈哈,劳动节过生日,难道这厮还是个劳动模范不成?

    笑归笑,但是该面对事情还是要面对的。

    皇帝过生日,做下属的自然是要表示表示的。

    上表祝贺是最基本的,各地官员多多少少还要送点东西给尊贵的皇帝陛下。

    自古送礼物是门大学问,你送上官礼物倒还好,捡你能送的出手的东西之中最贵的送准没错,实在不行你就直接送钱,长官恬着脸也就收下了。

    但是送皇帝那就不能这么送了。

    你要真拿个价值几万两的宝贝送进皇宫去,明天大理寺就该请你喝茶了。

    这其中是很有讲究的,一些地方官还好说,一封贺表写的好看些,寄点土特产去也就行了,但是京官们就要各显其能了,精髓是既要博眼球,又要不出头。

    从蝉蜕寺回来之后,赵显就在考虑长春节的事情。

    家主过生日,他赵显作为宗亲,自然也是要表示表示的,至于送什么这个问题,赵显也有点苦恼。

    因为他至今还没有见过自己的那位皇帝堂哥,更无从谈起了解,投其所好是不大可能了。

    赵显挠了挠头,跑到王府的库房里,从张若谦送过来的一堆礼品中翻出几件精巧的瓷器,准备转手送给皇帝陛下。

    为了防止被有心人文字狱之类的,他特意选了几件样子最为朴素的瓷器,几乎没有花纹的那种。

    决定了送什么之后,赵显放下心来,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

    一夜无梦,等到第二天早上,一个尖锐的声音把赵显从睡梦中吵醒。

    “安国大将军,肃州,肃亲王世子牧赵宗显接旨。”

    这声音既陌生又熟悉,让迷迷糊糊的赵显皱眉思索。

    突然,赵显瞪大了眼睛。

    我日,是上次那个死太监!

    赵显猛然清醒,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翻了起来,他拍了拍床边的窗户,叫道:“小丫,小丫,去把少爷的官服找来!”

    小丫是赵显的贴身丫鬟,平日里就睡在赵显隔壁,贴身照顾赵显。

    每次赵显一拍窗户,她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出来,比曹操还快。

    果然,小丫再度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出现在赵显面前,气喘吁吁不说,手里还捧着一件绛紫色的官服。

    这是赵显被封为肃州牧之后不久,朝廷派人送来的肃州牧官服,同时送来的,还有一套厚重的安国大将军铠。

    赵显赶紧以最快的速度套上这件穿法复杂的官府,让小丫帮着收拾了一下仪容,朝着自家正堂走去。

    刚进正堂,就看见正堂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宦官。

    赵显对他和善一笑,然后准备下跪接旨。

    陈公公一把把他搀了起来,笑道:“皇爷特意交待了,这旨意是口谕,殿下不用跪了。”

    赵显感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