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白 >

第21章

将白-第21章

小说: 将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赵统领来了。”

    赵睿懒洋洋的挥了挥手:“让他进来。”

    萧皇后连忙起身,行礼道:“既然陛下还有国事,妾身就先告退了。”

    “不用。”

    赵睿笑了笑:“不是国事,都是家事,梓童身为赵家的主母,这些是该让你知道的。”

    “昨天,姑苏的越王世子来宗人府里闹腾,说是什么有人在肃州城里殴打他,这不,朕就让赵炳帮着查了查,正好你家里人在知肃州府,你也跟着听一听。”

    萧皇后连忙收敛笑容,低头称是。

    她的心中一阵黯淡,来凌虚阁之前,她还真的以为,皇帝喊她过来,是为了闲聊。

    不多时,赵炳迈着碎步,走进了暖阁之中,恭恭敬敬的跪倒在了地上,把手里的一叠文书,递给了赵睿随身的小太监。

    “家主,您要的消息。”

    能称呼赵睿为家主的,不是赵家的宗室,就是赵家的家仆。

    赵睿没正形的瘫坐在龙椅上,对着一旁的小太监打了个手势。

    “念。”

    小太监连忙翻开赵炳递上的文书,恭声念道:“成康十五年二月初九,肃亲王世子赵宗显突然从疯癫之中醒转,自称失忆。”

    “二月初十,赵宗显敲响肃州知府衙门鸣冤鼓,欲求见知府萧安民,未遂。”

    念到这里,小太监顿了顿,接着声音小了下来:“后萧安民之女出面,劝赵宗显回府,并借了些银子,约五两。”

    “二月十二,赵宗显出门买书”

    “是夜,肃州首富之子张若谦摆宴揽月楼宴请赵宗显,并交与赵宗显千两白银”

    “二月十五,揽月诗会”

    如果赵显在这里,一定会惊得面无人色,因为他穿越到此的一桩桩,一件件,这文书里居然记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等到小太监把这份文书念完,赵睿才伸了个懒腰,在龙椅上坐直了身子,笑道:“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哈,有点意思,没想到朕这个堂弟,病了三年,居然成了个会写诗的读书人。”

    “我赵家得国百多年,还不曾有什么像样的文人,难不成这回要出一个诗人?”

第37章 天子心事() 
赵睿的心情显然很好,他扯过小太监手里的文书,摊在了萧皇后面前,笑道:“梓童你看,咱家这个堂弟,写诗很有气魄啊。”

    萧皇后低头瞥了一眼文书上记载的那首咏柳,然后抬眼微笑道:“陛下,这诗好是好,只是他把自己比作日月,未免太过张狂了吧?”

    “无碍的,他再怎么说也是朕的亲堂弟,身体里流的都是我赵家的血,身为天家血脉,自比日月,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萧皇后张了张口,正准备继续说些什么,赵炳突然踏前一步,打断了萧皇后的话头。

    “家主,这里还有一封肃州萧知府递上来的加急密奏,您要不要看一看?”

    赵睿淡然一笑,伸手一招:递上来。”

    赵炳哎了了一声,把密奏交在了赵睿手里,赵睿翻来奏章,皱眉思索了一番,良久不语。

    萧安民这封密奏上,写的不是别的,正是当时揽月诗会赵显的所作所为,以及二人在小酒馆里的一应答话,都被萧安民事无巨细的写在了奏章上。

    赵睿左右看了看这封密奏,然后皱眉问道:“赵七哪来的这七千两银子?”

    赵炳恭声道:“根据孩儿们探知的消息,江南织造曹爽之子曹斌,撺掇长镜世子寻衅宗显世子,后来被宗显世子捉住把柄,勒索了七八千两银子。”

    “啧啧。”

    赵睿摇了摇头:“小七年幼的时候,是肃王府七子之中城府最浅的人,现在病了三年,居然懂得了藩王自污的道理,连想做好事都要假手他人。”

    说完他把这封密奏随手递给一旁的萧皇后,轻声笑道:“梓童,你家里人递上来的,你也看一看?”

    萧皇后接过密奏,仔细看了一遍之后,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陛下,这赵宗显分明是有意欺君!”

    赵睿皱了皱眉头:“他想做些善事而已,怎么就扯到欺君了?”

    “他想瞒着陛下,岂不是欺君?”

    赵睿摇了摇头:“他不是想瞒着朕,这种事瞒着朕有什么好处?他是想瞒着世人。”

    “老百姓不知道他做了好事,即使他做了,又有什么用处?”

    “梓童啊,朕怎么觉得,你对朕这个堂弟有些偏见?”

    他这句话一出,萧皇后还不曾做出反应,随侍在凌虚阁的小太监以及青衣卫统领赵炳,就都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不敢吱声。

    皇帝跟皇后如果有什么不愉快,这些人哪里敢听?

    赵睿挥了挥手:“罢了,你们都下去罢,朕有事跟皇后谈一谈。”

    众人大喜过望,连忙告退出了凌虚阁,于是偌大的凌虚阁只剩下这么一对夫妻。

    众人都退避之后,萧皇后最先开口:“陛下,臣妾对赵宗显并没有什么偏见,只是见他行止多有狂悖而已,越王世子怎么说也是他的族叔,赵宗显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的打了一顿,传出去,咱们赵家的家法何在?”

    赵睿淡淡的说道:“照梓童这么说,赵长镜也是朕的族叔,朕如何自处?”

    萧皇后心中一惊,连忙从座位上起身,行礼道:“陛下是天下君父,怎么能按着寻常礼法来论?”

    赵睿叹了口气,把她重新扶回座位上,语气愈加平淡。

    “且不说这个了,这三年,肃王府被你的家人萧安民逼得家徒四壁,据青衣卫的消息,朕的堂弟大病初愈,家中居然水米不剩,如果不是他低头去知府衙门求援,差点就要饿死!”

    “怎么?梓童以为,朕的堂弟饿死了,我赵家的脸面就好看了?”

    萧皇后心中一紧,随即咬牙道:“肃王恭早年对陛下多有不敬,如今就算这个下场,那也是活该!”

    “胡说八道!”

    赵睿狠狠的甩了甩袖子,怒道:“朕即位之前,皇叔虽然对朕有些严厉,那也不过是叔侄之间,哪里能到这个地步?”

    “皇叔家里本来就遭逢大变,你再这样落井下石,是不是要让天下人认为,是我赵睿,杀了皇叔全家?!”

    萧皇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诚惶诚恐:“陛下,臣妾臣妾绝无此意!”

    赵睿有些意兴阑珊的坐回了龙椅之上,瞥眼看了一眼自己的皇后:“朕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这几年朕身子不大好,你怕朕死了,你的宝贝儿子坐不稳这个皇位,所以要把赵宗显这个最大的敌人先手剪掉,是不是?”

    萧皇后跪伏在地上,颤声道:“臣妾不敢”

    赵睿沉默了片刻,想伸手把皇后给扶起来,但是猛然咳嗽了几声,身子软了下来,只能无力的摆了摆手。

    “梓童,你起来说话,你我夫妻,用不着动不动便跪。”

    萧皇后见他咳嗽,也吓得不轻,连忙起身,拍了拍赵睿的后背。

    “臣妾去叫太医”

    “不用,不用”

    赵睿嘴唇发白,但是脸上却带着满不在乎的神色,他握住了萧皇后的手,叹道:“梓童,朕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身为人母,这都是人之常情,朕也不怪你,但是你要明白一件事情。”

    “太子不止是你的儿子,也是朕的儿子,如果做这些事情对太子有益处,朕早就让肃王府早鸡犬不留了,哪里用的到你一个妇道人家,做这些小动作?”

    萧皇后垂泪道:“陛下说的是,臣妾见识浅了。”

    “朕说了,不怪你。”

    “只是你要看看清楚,如果当今天下真的是我赵家的天下,那这赵宗显死便死了。”

    “可事实呢?北有北齐,西有西楚,这两国国力均胜启国,却被启国占了天下最肥沃的江南,姜堰跟项云都,哪个不对我启国虎视眈眈?”

    “我们,内耗不起了。”

    说到这里,赵睿眼睛有些泛红。

    “三年前,肃王叔一家暴死,朕伤心欲绝,满朝文武都以为朕是装出来的,他们哪里知道,我赵家三代直系,直接死了大半啊”

    赵家从赵睿的爷爷太兴皇帝以来,子嗣不兴,传到赵睿这一代,也就只剩下他赵睿跟肃王府两支,三年前肃王府横死七人,这样一算,赵家直系的确死了大半。

    萧皇后眼见赵睿脸色苍白,不由心疼不已,垂泪道:“陛下,您不要再说了,臣妾知错了,今后臣妾再不难为赵宗显也就是了,您保重龙体啊。”

    “不,梓童,你的想法从根子上就错了。”

    赵睿脸色白的有些骇人,他瘫在龙椅上,犹自说个不停。

    “你担心的不无道理,朕这几年身子的确出了问题,说不定哪天便要追随父皇大行而去。”

    “所以,赵家直系更不能死绝,你仔细想一想,如果赵宗显死了,朕也死了,太子今年还不到八岁,你带着他,有把握能在近万赵家宗室的窥视之下,守住皇位吗?”

    萧皇后面色一僵,说不出话来。

    “历朝历代,虽然皇室有不信亲人的传统,但是亲人信不得,外人就信得么?”

    “朕本来想,如果朕不幸薨逝,就让陈静之监国,但是他毕竟是外人,好在天佑赵家,又给我赵家送来一个心机手段都还不错的赵宗显”

    萧皇后面带犹豫:“万一赵宗显想做皇帝呢”

    “他若有本事坐上这个位置那便让他做去”

    “最起码他还姓赵”

第38章 顾平生() 
这些天赵显的日子过的很不安宁,自从他从揽月诗会回来之后,就每天被人下帖子请吃饭,要不就是什么书店茶馆开业,请他题诗。

    这些还都不是最讨厌,更烦心的就是揽月楼的琴姑娘几乎每天两个帖子请他去逛窑子,最近的一张帖子更是宣称,如果赵显再不去,她就要亲自到赵府里来了。

    说实话,他的内心是很想去的,毕竟琴姑娘的身材比起后世的那些嫩模不知道要劲爆多少

    但是理智阻止了他的禽兽念头,现在启国朝廷对他的态度还未明朗,万一皇帝陛下一个不高兴,觉得肃王府没死干净,把他除爵下狱,他好歹还有个皇室身份不一定会死,但是跟他来往的琴姑娘,就必死无疑了。

    这件事还没搞定,另一件烦心事就来了,一个身高一米九的壮汉,从昨天开始,就跪在肃王府门口,大喊大叫着要来拜师。

    等到赵显一脸黑线的走到府门口,才发现这个人他认识,是那头肥猪赵长镜的护卫长,也就是他们口中的“顾头儿”。

    “嘿,你是不是神经病啊,你拜师不去少林武当峨眉山,来我家门口干嘛啊?”

    赵显心情正不好呢,这傻大个就送上门来了。

    说起来这个“顾头儿”还真不是来惹事的,他叫顾平生,是临安人,家里是个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人,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战死了,母亲没过几年也病死了,还是父亲在军中的兄弟照顾他,才能安然长大。

    等长成十三岁,顾平生已经生的精壮无比,比起成年人还要高大,他在军中的那些“叔叔”们,就想着法子,虚报了几岁年纪,把他带进了临安城的禁军。

    这顾平生自小好武,是个天生的军户,更是个武痴,几年前因为在军中聚众打架,被贬到了姑苏越王府,在越王府当了个护卫。

    前几天,他跟赵灵儿动手,被赵灵儿三拳两脚打翻在地,心中越想越觉得佩服,加上早就不想在越王府做劳什子护卫,就想着来跟这个厉害的小姑娘学拳。

    他顾平生在世上没有半点牵挂,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

    于是他把赵长镜送回姑苏之后,干脆背着包袱就跑出了越王府,打听了赵灵儿的住处之后,一溜烟跑到了肃王府门口,傻大个听说拜师要心诚,就直接跪在了肃王府门口。

    顾平生生来也不怎么会说话,赵显问他,他有些畏惧这个凶狠的世子,因此只说自己是来拜师学武的,别的一句话也不提,弄得赵显一头雾水。

    “阿绣,你去问他,问清楚情况。”

    赵显没好气的摆了摆手,让身后的阿绣去处理这个傻大个。

    阿绣现在已经逐渐在肃王府扎了根,接手了王府的大部分事务,她自小聪明,又读书认字,加上王府里总共也没几个人,勤快的阿绣游刃有余。

    后来赵显干脆把阿拉伯数字的九九乘法表,加减法之类统统教给了她,这个小姑娘的算数也变得好了起来,这样一来,连账房都不用找了。

    阿绣低着头嗯了一声,走到顾平生面前,看着眼前这个跪在地上都跟自己站着差不多高的壮汉,心中多多少少有些畏惧。

    但是她还是鼓起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