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给大明架管炮 >

第45章

我给大明架管炮-第45章

小说: 我给大明架管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帮子举人当中,朱学居然有一种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山幼儿园的感觉。实在是太弱了,太弱了,就是洪举人,也当不得他一脚。

    朱学站在被他打爬下的五六个举人中间,不住的摇头。

    二十多名举人虽然还是把朱学围在中间,但是现场居然好似朱学一个人把他们二十多名举人围住了一般,眼看朱学拳脚不留情,没有人敢再上前,只是在外围不住口的让人去报官。

    朱学哈哈大笑,说道:“你们这些举人,除了去报官,还有别的法子没有?一群只知道读死书的废物。”

    钱举人躲在一旁,手捂着脸怒道:“我等将来都是要做官牧民的读书人,你这种野蛮流氓,不报官抓你何以显示我们举人的威严。”

    朱学笑道:“好一个威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尔刚才张口就要我滚,你的德呢?孔圣人就是这样教你的?”

    这话一出,在场的举人个个震惊莫名。一个小厮居然张口就是子曰,拿孔圣人出来说话。更难得的是他说的话在场之人还非常赞同。

    一个举人说道:“此人说的没错,圣人这句话正是教导我们,做官如果实行德治,百姓自然便会跟随。就如同北极星一样,群星都会环绕在其周围。我们儒学靠得就是德行感化万民,而非严刑峻法,以我之意,不必报官,我们要以德行来感化此人。”

    此言一出,在场的举人个个点头,虽然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肚子中大骂狗屁,但此时也不得不点头。

    因为什么?因为孔圣人的话被搬出来了,孔圣人的话就是真理,在此真理面前,就算你有千般理由万般不愿,只要你还想在儒家门里混饭吃,就得认孔圣人的话。

    朱学摇了摇头,的,这就是大明朝读死书的文人,被他用一句论语里孔子的话扣住,居然就放弃了报官,这大明朝交给他们管理,怎么能不亡?

    如果换了是朱学,那定是怎么报复得爽怎么来。不但要报官抓人,还要煽动文人们同仇敌忾,定要把打人者弄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方能解心中之怨。

    被打的五六个举人爬起来,个个怒目而视,虽然不能报官,但打人的事还是不能如此就了了的。

    洪姓举人这时候缓过气来,怒道:“钱兄不过是一时失言,就算他有不是,你一个区区百姓,居然敢打举人,这是污辱斯文,以下犯上。各位不要被他一言蒙蔽如此恶行,怎么能不报官?如果对此恶徒不加以严惩,以后我们读书人的尊严何在?岂不是只要人人口中叫着以德感人,便任由人对读书人拳打脚踢?”

    他这话一说,在场举人们登时便转出了牛角尖。对啊,刚才是被朱学用孔圣人的话蒙蔽了,登时便有十多个举人叫道:“洪兄说的对,快快快,再去报官。”

    朱学仿佛在鸡群中发现了一只鹤,心中道:“居然还有个明白人?”他好似在沙粒中淘到金豆子一般,心中欣喜。

    眼看举人们又要叫人都报官,朱学笑道:“污辱斯文?以下犯上?各位都是举人,既然这位举人说到此处,那咱们就来说一说,如果各位的道理能压服我,我束手就擒,不用报官,我自去投案如何?”

    在场举人个个鄙视的看着朱学,动手我们不行,可是动嘴,随便出来一个,你个小厮也辩不过。我们可都是读书人,动嘴那可是强项。

    即然朱学要以已之短,攻人之长,在场的举人自然没人不同意。反正朱学被围着也跑不了,而且如果说动朱学自己投案自首,岂不是扬名的好时机?

    举人们也不是傻子,只是刚才一时被朱学用孔圣人的话给带到沟里,这时候早已经回过神来,个个都盘算着如何在此事中取利。

    尤其是钱举人,刚才丢了脸面,此时正要找回来,不等其他人开口,就怒气冲冲的道:“我等六人刚才正在谈论科考大事,你一个平头百姓,居然胡乱插口,而后被我喝斥,居然立刻动手打人,这污辱斯文,以下犯上的罪名,你怎么能逃得掉?还不快快自行前去投案?”

    朱学一瞪眼,吓得钱姓举人又退了几步,这才说道:“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各位举人,你们想过没有,我为什么会打他?”

    举人们一想不错,朱学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打人,当下纷纷道:“就是,为什么你要打钱兄?”

    朱学看着刚和钱姓举人在一起的五个举人,说道:“由我说来,各位定然不信,我相信刚才看到听到此事的举人们不会说假话,那个姓洪的,你来说说,我为什么打姓钱的?”

    洪举人怒道:“你胡乱插话,就算钱兄让你滚,你一个百姓,转头走就是,动手打人你还有理吗?”

    在场举人个个点头,一个举人道:“正是,你一个百姓,让你滚虽然用字不雅,但也不能动手打人。”

    明朝等级分明,虽然举人们不是正式官员,但等同于正式官员,张嘴让一个百姓滚蛋,虽然有些用字欠妥,但并无太大毛病,因此举人们很是赞同洪举人说的话。

    朱学冷笑道:“让一个百姓滚当然可以,可我不是百姓,我是堂堂大明朝大兴巡检司巡查,位列正九品,敢问如此一来,这位姓钱的让我滚,谁对谁错?难道我不应该打他吗?”

第九十一章 胸有正气() 
这话一出,举人们群情耸动,洪举人道:“汝居然是官?为何穿平民服饰?可知这已经违了朝例,是要罚俸降级的吗?”

    朱学哈哈一笑,说道:“我才刚刚升任,官袍还未来得及做,各位要是不信,看看这是什么?”

    说着将顺天府的公文拿出,在场都是举人,眼睛一扫,便知道这份公文的真假。

    钱举人阴阳怪气的道:“原来还是个小官啊。难怪反应这么大。”

    朱学抖手便是一个茶壶丢过去,钱举人狼狈的躲过,但还是被茶水洒到。

    钱举人怒道:“你干什么?我又没有口出恶言。”

    朱学哈哈一笑,说道:“你阴阳怪气,还说我是小官,敢问这位举人,小官是什么职位?巡检司巡查虽是地方官,但却是太祖所设,你藐视我的官位,可是对太祖不满吗?”

    钱举人大骇,他不过是讽刺一下朱学,怎么就对太祖不满了?这个帽子要真扣到他头上,不说仕途无望了,就连命都保不住。

    钱举人吓得嘴唇发白,说道:“你别胡说,我那有对太祖不满,我是对你不满。”

    朱学冷笑道:“既然是对我不满,我用茶壶丢你,你还有何话可说?你要是想报复,尽管动手就是。”

    钱举人被说得哑口无言。欲待也想丢个茶壶过去,可这么多人看着呢,他要是真丢了,明日便会传遍仕林,还想做官?做梦吧。

    在场举人见朱学牙尖嘴利,十分的不好惹,个个沉默无言,这样的主,浑身长满了刺,谁碰谁倒霉,还是不理会的好。

    只是洪举人却还是不甘心,说道:“我们这会意楼都是读书人,你一个地方官,还是个武官,来会意楼做什么?”

    朱学道:“这会意楼门前挂了牌子说武官不准进吗?”

    当然没有,会意楼要是敢挂了武官不准进的牌子,明日便会楼塌人亡。

    洪举人道:“你不要胡言,虽然没有挂牌,但此处是我等举人交友会文之所。阁下既然不是文人,还请阁下自去。”这就是要撵他走人。

    朱学还没有招到人,怎么会就此离去。而且眼前这洪举人脑袋难得的清楚,正是一个好帮手,他要是不把此人收入帐下,怎么能甘心。

    朱学一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洪举人见朱学施礼,勉强还了一礼,说道:“在下洪承畴,福建泉州人氏,此次来京,是为明年会试进京而来。”

    洪承畴?朱学好像是听过这个人。即然有印象,说明一定是个有本事的人,只要是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有那一个是简单的?

    既然有本事,那朱学就更不能放过了。他扫了一眼章万藻、罗际泰、陈世纯,还有另一个举人,这四人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只是在一旁看戏,令朱学颇为失望。

    不说学问如何,就这人品,也可见一般。见同伴有难,而不伸出援手已是不该,就连一句帮腔都没有,这样的人要来何用?就算是那个钱举人也比这三人强的多,至少他还敢强词辩言。

    朱学心中已经将这三人划掉,就连另一位举人也懒得问。

    转过身又对钱举人拱手道:“敢问这位兄台高姓大名?”

    钱举人被他弄得灰头土脸,还打了一耳光,心中正是恨不能吃朱学的肉,寝朱学皮时候,朱学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他姓名。

    有心不回答,可这么多人眼睛看着呢。儒生最重礼,刚才虽然还有冲突,但此时人家依礼问名,他要是不回答,立刻便成不知礼之人,因此只能捏着鼻子道:“不敢当高姓大名,在下钱士升,嘉善人氏。”

    朱学心中一喜,这个人好像也听过,历史上是有名字的。自已的运气不错啊,一来就碰到两个历史有名之人,难道我的运气突然变好了?

    朱学笑道:“两位兄台既然通了姓名,在下朱学,京城大兴人氏,刚刚升任大兴巡检司巡查。”

    钱士升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不语。

    洪举人也勉强拱了拱手。

    朱学扫视一眼,见围观的举人都在看着他们,知道得先把他们赶走。于是做个罗圈揖,说道:“刚刚一点小误会,已经没事了,各位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我与这两位是不打不相识,还有话要说,请各位君子让开。”

    围观的举人们一听到朱学连君子都搬出来用,而且洪举人和钱举人也没有反对,谁还好意思围观?立刻便各自散去,只是个个耳朵都竖得高高的,举人们也是有好奇心的。

    洪承畴说道:“我与你无话可说,告辞。”说完一甩袖子,扭头就走。

    钱士升也紧跟其后,连个招呼都不打。

    朱学点了点头,要的就是这样的文人,有脾气,不失正气,不管如何,他们两人总比那些呆若木鸡的文人强。

    他扫了一眼章万藻、罗际泰、陈世纯,也不打招呼,紧跟着洪承畴下楼。

    章万藻一见到朱学离开,登时松了一口气,对史举人道:“史兄,刚才我一见这位朱巡查,便觉得毛骨悚然,居然连一言也不敢发,这是何故?”

    史举人惊道:“章兄也是如此?不瞒章兄,刚才我也是如此,一见到朱巡查,便觉得好似巨兽一般,只觉得从心底里害怕,因此虽然洪兄、钱兄受辱,我也不敢发一言,此是何故?”

    他二人说话的声音不楼上其他举人听到了,立刻就有举人相和,说道:“我也是,我等也是。”

    数了一数人头,足有六人是如此感觉。这样一来就不会错了。只是为何只是这六人有此感觉,而其他人没有?一位举人沉吟一会,忽然道:“敢问汝等,是否都是治易经之学?”

    这六人一惊,纷纷道:“正是,我等治的就是易经之学。”

    这位举人骇然道:“果真如此,这位朱巡查日后不可限量,定然是我大明一位超拔之人。”

    各位举人好奇,纷纷说道:“愿闻其详?”

第九十二章 玄之又玄() 
这位举人道:“这位朱巡查一出现,为何只有治易经之人才会感到异常?各位想一想,这是天人感应啊!这六位兄台因是治易经,本就与天道相近,日常治经,便是修行,因此才会在略有小成之时,便能感应到天意。我如此说,各位明否?”

    在场举人个个耸动,他们没有想到,今日居然亲眼见到如此神异之事,本来修习易经,也只是个人依爱好之选,却没有想到此经居然有如此神效,还能感天应人?

    立时就有人后悔没有选择治易经,而刚才六个感应到的举人则是满脸的神采飞扬。既然有感应,那就是说他们的易经小有所成,还有什么比知道自己学的东西有用更开心的?

    朱学根本不知道他走后,会意楼里的举人们把和他一会当时是神异事件。此时的他正跟在洪承畴和钱士升后面,心中正在发愁。

    如何能让二名没有参加过会试的举人放弃中进士的希望?朱学一张嘴就能说出一大串,他肚子里有的是坏主意。

    只要想办法让洪承畴和钱士升坏了名声,自然就断了仕途之路。可是断人仕途如同杀人父母,不对,比杀人父母还严重,就如同古人所说,结下一天二地之仇,三江四海之恨,其后患无穷。

    因此那些阴招损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否则只要洪承畴和钱士升知道他们的仕途之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