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67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67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栽啬歉林氐睦茄腊艟秃谩

    汉中太守张鲁,本是昔日汉初三杰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后投效到了益州牧刘焉的帐下,据守汉中。听闻马超欲借道前往酸枣,张鲁也明白,目前关中地区已经被董卓所控制,道路不通,马超要想前往酸枣,也只能从汉中借道,转而迂回前往酸枣了。

    对于马超的彪炳战绩,张鲁也早有耳闻,觉的马超不好得罪,所以张鲁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马超所部不闻不问,既不阻拦,亦不资助粮草,任凭其在自己的地盘上穿插而过。

    率部快马加鞭穿过汉中,在即将踏入汉中与司隶校尉部交界处的时候,马超轻轻一勒缰绳,示意坐下的龙象宝马停了下来,回头看向汉中的方向,笑道:“这汉中张鲁,倒也是有些意思。从其放任我军来去自如的情况来看,此人颇有城府,汉中又与我西凉相邻,久后必为隐患。”

    关羽傲然道:“首鼠两端的小人而已,主公何须介怀?”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云长切莫小看了宵小之辈,有的时候,一颗老鼠屎,便足以坏掉一锅汤了。”马超刻意加重语气,耐心的说道。

    在历史上,关羽正是因为看不起这些如同张鲁一样的小人,最终被部下的小人所出卖,才导致被东吴将士们给生擒活捉的,一世英名也就此葬送了,马超可不想如今的关羽,落得和历史上一样的下场,因此借机提点了一下关羽。

    不知从何时起,马超的每一句话,关羽都会牢牢地记在心中,因为每次马超的话最后都得到了验证,在大的决策上,马超至今为止还从来没判断失误过,也就逐渐让关羽的马超的话原来越信服了。

    “关某记下了,请主公放心。”

    马超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云长,传令下去,令将士们原地休整,半个时辰后,我们直奔酸枣!”

    洛阳,德阳殿内,刘协畏畏缩缩的坐在象征着大汉天子的龙椅上,眼中带着畏惧的神色,用眼角的余光偷瞄着站立于他身前的一个身影。

    能站立于大汉天子之前,令刘协感到畏惧的,普天之下只有董卓一人。

    此刻,董卓的脸色阴沉异常,一双倒三角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似是要择人而噬的野兽一般。

    大殿内,一片沉静,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发出半点声音来,唯恐惹祸上身,触怒了董卓,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这一点,早有数十名朝廷大臣,用自家的性命来验证过了。

    啪!

    董卓手中的玉简被他重重的扔到了地上,顿时碎裂成了数截儿。

    “偌大的西凉,说丢了就丢了?本相养了一群废物吗?整个西凉在不知不觉中易主,诸公难道不该说点什么吗?”

    董卓阴沉的声音响起,令大殿中的百官顿时吓的缩了缩身体,感到心中一阵冰冷。

    此时此刻,虽然刘协坐在天子的龙椅上,可是在董卓的话语中,俨然已经将自己当做大汉的天子了,开口质问文武百官的时候,与教训奴仆毫无区别。

    “说话啊!都哑巴了吗?”董卓见无人应声,暴怒的吼道。

    负责情报收集的大臣,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对董卓弯腰深深地行了一礼,颤抖的说道:“禀相国,冠军侯,哦,不,马孟起出兵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攻克了陇西,而后封锁消息,相继攻占了安定等四郡,比及消息传到朝中,已然是为时太晚了。”

    董卓阴狠的目光在这名大臣的身上转了一圈,冷笑了一声,道:“既然如此,本相还留你何用?殿下武士,将此人拉出去斩了!”

    “相国,相国饶命啊……”这名大臣惊骇欲绝,裆下更是不争气的黄白之物齐出,竟是被吓的屁滚尿流了。

    可惜,他的求饶并没能挽回自己的性命,在董卓阴冷的注视下,四名飞熊卫大汉将其拖出了大殿,而后便在大殿的门口外,一刀砍下了他的头颅,他临死前凄惨的呼喊声混合着浓郁的血腥味一起传入大殿之中,令刘协和文武百官忍不住阵阵作呕。

    待董卓的怒火稍稍消退了一些,李儒这才敢站出来说道:“相国大人,目前袁绍等人在酸枣会盟,纠集叛军欲行造反;马超又在西凉搞出这等事端来,想必也是为了响应袁绍等叛贼。臣以为,当今首要之事,还是应尽快清缴袁绍等贼众,方能以安天下。待击溃了袁绍等贼众,再回过头来收拾马孟起也不迟。”

    董卓阴沉的点了点头,转头看向站立在大殿之中的吕布,用尽量和煦的语气说道:“奉先啊,如今袁绍等十余路诸侯起兵造反,危急时刻,你可愿为义父分忧?”

    吕布单膝跪地,朗声说道:“义父待吕布恩重如山,吕布理应为义父解忧。请义父允准,孩儿愿率领本部兵马前往酸枣,将那十余路叛军首领的人头悉数斩下,呈到义父阶下!”

    “好好好,吾儿壮勇!”董卓转怒为喜,连声赞赏着吕布。

    “且慢!”一声大喝,猛然在大殿之中响起,体型魁梧的华雄大踏步走了出来,脸上斜着的刀疤狰狞异常:“杀鸡焉用宰牛刀?区区袁绍叛众,何须温侯前往?末将请命,愿率军前往平叛!”

    自一年多以前,在陇县昔日的西凉刺史府中,华雄被关羽一拳击败后,在董卓帐下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董卓似乎也并不愿再重用华雄了;后来吕布斩杀了义父丁原,转投到了董卓的麾下,并认了董卓为父,董卓喜爱吕布无匹之勇,更兼吕布掌管着数万并州军,对吕布恩宠有加,也就间接导致华雄更加不受重用了。

    为此,华雄的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无时无刻不想着找机会扬眉吐气,重新获得董卓的信任,现在眼见机会就在眼前,华雄又怎么肯轻易放弃?

    见到华雄态度如此坚决,董卓念及华雄昔日的功勋和其自身的武勇,沉吟了一下之后,便答应了华雄的请求:“也好。本相与你三万精兵,前往酸枣征讨叛军!”

第十一章 联军盟主() 
酸枣,盟军的连营中。

    袁绍端坐在中间的主位上,手中捧着一封书信,正在仔细的观看着。

    这封书信,乃是马超命人先一步送来的。在书信中,马超表达了愿意和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心意,并表明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到酸枣与各路诸侯共商大事。

    看完了马超的书信,袁绍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看到袁绍的神色有些异常,坐在他身边的袁术笑道:“大哥有何烦忧之事?”

    袁术也是袁氏家族出身,而且还是嫡子,只是出生的时间要比袁绍晚了几年,因此才称袁绍为大哥。按照汉代的习俗,家族族长的位置,历来都是嫡子继承的,庶出的哪怕是再优秀,登上族长位置的也是凤毛麟角。所以袁术一直以来都不大看得起袁绍,认为袁绍是庶出,身份卑贱,无法和自己相提并论,若不是迫于董卓乱政,打定主意要在这场祸乱中捞取一些政治资本,袁术根本就不屑与袁绍为伍。

    此时,见到袁绍面露愁容,袁术内心中欢喜的不得了,但是表面上却装出一副关心的样子,关切的询问着。

    袁术的心思,袁绍又如何不知?他和袁术这个兄弟,一直都是面和心不合,只不过现在自己独力难支,需要袁术等人搭把手罢了。

    腹诽了袁术几句,袁绍收起了愁容,正色说道:“公路(袁术的字)啊,你是有所不知啊,前几日为兄听闻,先帝亲封的冠军侯马孟起,趁着董卓不在西凉,竟是以雷霆之势,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攻占了偌大的西凉,现如今已经成为西凉名副其实的主人了。”

    “那又如何?干我等何事?”袁术虽惊讶于马超的雷霆手段,但也没太当回事。

    袁绍叹息了一声,向四周看了看,确认附近没有外人在场,这才压低声音对袁术说道:“那你可知,如今,这马孟起便要到我们这酸枣大营来了!此子尚不满二十岁,却是胆识过人,又是先帝亲封的冠军侯,若是他来了,你我兄弟的利益,怕是就要大大受损了,那盟主之位,怕是便要落到马孟起的手中了。毕竟论起爵位,我们可是谁都没有他那般荣耀!”

    “马超要来酸枣?!”袁术这才明白袁绍真正担心的地方,忍不住惊叫了出来。

    说穿了,讨董联盟,其实也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各路诸侯未见得有多少侠肝义胆、匡扶大汉的心思,大多数还是奔着利益前来的,心中所想,大抵还是要给自身捞取政治资本和实际的好处,反正就算讨董的行动失败了,他们也不会受到什么损失,大不了还是回到各自的驻地去,逍遥自在的当一路诸侯便是了,反而还会落得深明大义的好名声,至于天子刘协会面临如何水深火热的生活,关他们何事?

    可是马超的到来,无疑会改变这一局面。西凉将士彪悍善战,这是人所共知的,若是马超凭着麾下西凉将士的武勇,真的搓动了董卓的锐气,他们这些诸侯们,还有什么利益可取?届时,大宗的好处,恐怕就要落到马超的身上去了。

    “大哥,这可怎么办?”袁术有些焦虑的问道。同样是出身袁氏家族,虽然袁术是嫡子,从小获得的资源远比袁绍多的多,可是轮起真才实学,他却比袁绍逊色了不止一个曾次。

    袁绍伸手揉了揉眉心,沉声说道:“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在马超到来之前,先打几场漂亮仗,借机登上盟主的宝座了,等马超到来之后,盟主人选已定,哪怕他是冠军侯,也无法再行更改了。唯有如此,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兄弟二人计议停当之后,派人找来了与他们亲近的山阳太守袁遗与豫州刺史孔伷,共同商议进兵的事宜。袁遗本为袁家的子侄,是袁绍、袁术二人的族兄,平日里虽然为了家族族长的位置,有些勾心斗角,但是在大体上,还算是与袁绍比较亲近的,毕竟相比起外人来,大家都是袁家的兄弟。

    至于孔伷,相传乃是圣人孔子的后人,但也没有翔实的家族族谱为考证,为人喜好轻清阔论,在这一点上,和袁绍有着相同的喜好,因此平日里便和袁绍走的很近。

    袁绍并未将马超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袁遗、孔伷,只借口说各路诸侯屯兵酸枣,迁延日久,恐散漫了军心,而袁绍身为袁家长子,愿率先做出表率来,因此想要率兵向前,拿下前往洛阳的必经之地——易守难攻的汜水关。

    袁绍的提议,获得了袁遗和孔伷的支持,两人表示愿意各自出兵一千,相助于袁绍和袁术。

    袁绍心中大喜,也不再耽搁时间,和袁术分头点兵,各自集结起五千人的队伍,再加上袁遗和孔伷资助的两千人马,合计率领一万二千军,瞒着其他各路诸侯,趁着夜色悄悄离开酸枣,浩浩荡荡的向着汜水关杀去;袁遗和孔伷二人,则是留在联军营地中,为袁绍和袁术打起了掩护,以免其他各路诸侯发觉袁绍两兄弟的动向。

    要说袁绍和袁术,不管怎么说,毕竟也是出身名门,名门子弟应有的见识和能力,他们俩多少还是具备一些的。尤其是袁绍,曾经还在朝中担任过西园八校尉的职务,带兵打仗还是有些本事的,因此这面和心不合的兄弟二人,在通力合作之下,竟是一路势如破竹,数日之内接连攻克两道关卡,直接挥军杀到了汜水关,在汜水关外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并将他们已经率军兵临汜水的情况,通知给了还停留在酸枣的各路诸侯。

    在这个时候停止进攻,其实袁绍心里也是有算计的。

    汜水关易守难攻,是兵家险地,单靠手中的一万二千人马,袁绍清楚是很难将汜水关强攻下来的,最后哪怕真的能攻克虎牢,怕是手中的战力也将损失大半,尽管袁绍此次出征并未动用麾下的主力部队,但他还是不愿意看到自身的实力受损;而且这次突袭,目的就是向各路诸侯证明自身的能力,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实在也没有必要再去冒险了;另外一层意思,袁绍也是想就此事敲打一下各路诸侯,给他们提个醒:联军盟主的位置,可不是那么轻易便能坐上去的,除了必须具备的声望之外,还需要有像他袁绍这样的胆识和韬略才行!

    袁绍的算盘虽然打的很好,但是他却浑然不知,自己因为一时的私利,而耽误了进攻汜水关的最好机会,给了华雄足够的时间率部增援汜水关,白白的丢掉了一个天大的良机。

    不过,袁绍虽然失去了占据汜水关的最佳时机,但也并非是一无所获。

    正如袁绍所预料的,当十余日之后,各路诸侯率部赶到汜水关之外,与袁绍二兄弟合兵一处后,各路诸侯看向袁绍的眼神中,明显多了一些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