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57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57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的笑容稍稍收敛了几分,看了李儒一眼,点头说道:“没错!还是文忧想的周到啊。”思索了片刻之后,董卓抬起头来说道:“这样吧,着李肃率三千军为先锋,本刺史带领中军,随后而行。至于西凉的事务,便暂由牛辅来代管吧。传令李傕、郭汜,让他二人率军前来协助牛辅,共同镇守陇西。其余各地方将校及驻军,不得擅离职守!”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颇有些武勇、谋略,再加上董卓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李儒,另一个便嫁给了牛辅,因此牛辅深得董卓的信任。董卓不日便要率部进京,自然是要将李儒这个智囊女婿带在身边,以便商讨临机要事,因此董卓便决定将西凉的军政大权,暂时交到牛辅的手上。

    董卓的命令下达下去之后,以陇西为中心,半个西凉都跟着快速运转了起来,各地归属董卓部下的军马,频繁的调动着。

    第二日一大早,李肃便率领三千先锋军离开了陇县,在前面为董卓的中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去了。

    三日后,董卓率领一半的飞熊卫精锐,也踏上了进京的道路,跟他在身边的,除了五千飞熊卫之外,还有他部下的首席智囊兼女婿李儒、以威猛闻名的大将华雄,此外还有十余名偏将和谋士跟随。

    这一次前往京城洛阳,董卓并没有打算尽快回到西凉,而是盘算着要在洛阳谋取一席立足之地,为日后扩充自己的地盘打下基础,所以随行的人虽然并不太多,但却是兵精将勇,个个都是精锐。

    对于董卓来说,西凉虽然是他的故乡,可他并不满足于偏安一隅,在他的内心中,他十分渴望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到关中地区去,让关中和西凉连成一片,那样的话,他便进可争夺天下,退则足以自保了。这份野心和贪念,才是促使董卓在接到何进的召唤之后,欣然前往洛阳的关键之处。

    董卓率部进京的消息,在当日便传到了西凉各方势力首脑的桌案上。

    杨奉在获悉这个消息之后,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金城的方向,喃喃的低声说道:“孟起,竟真如你所料,分毫不差!董卓他竟然真的进京了……看来,吾要尽早做些准备了……”

    与杨奉同样惊讶的,还有马腾。尽管马超是马腾的亲生儿子,尽管马腾这个当爹的,已经被马超给震惊过无数次了,可是在得知董卓进京的消息之后,马腾依旧是愕然不已,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他心中暗自纳闷着:为什么每逢重要的事情,吾儿总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呢?难道说,吾儿当真是神威天将军下凡,有未卜先知之能吗?

    马腾和杨奉收到了消息,马超自然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

    金城太守府内,马超仔细的看了一遍探马送上来的简报,而后抬起头来,环视了一圈坐在他两侧的文武众人一眼,笑道:“董卓还是按耐不住了,现在已经在前往洛阳的路上了。”

    “哼!自取灭亡而已!”关羽冷哼了一声,不屑的说道。

    马超无语的看了关羽一眼,心中颇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关羽这人,什么都好:武艺高强、精通韬略兵法、为人又忠义……成为后世人时代敬仰的存在,倒也并不奇怪,可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实在是太过傲气了,似乎一切都不看在他的眼里,那种傲气,是发自于他的骨子里的,这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看来以后要找一些合适的机会,给关羽提个醒了。

    马超暗暗的想道。

    其实马超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关羽,比起原本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已经收敛很多了。历史上的关羽,在投效到刘备麾下之后,刘备的部下除了张飞之外,便再也没有人可以和关羽一较长短了,而且历史上因为刘备前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其展现自己的舞台并不宽广,除了吕布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导致关羽罕逢敌手,经过十余年的时光,逐渐让关羽的自傲发展到了无法节制的程度,最后才导致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一幕悲剧;

    而现在关羽阴差阳错的投效到了马超的麾下,在和马超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关羽便发觉马超年纪虽小,可内劲的修为却是骇人听闻,哪怕是关羽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单以内劲而论,他自己并非是马超的对手,当初之所以能胜过马超一筹,不过是因为他比马超虚长十来岁的光阴罢了;此外,马超麾下的名将可不在少数,赵云、太史慈、徐晃,各个都是可堪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每个人的武艺修为也都不弱,这就让关羽的傲气不得不为之收敛了一些。

    另外马超所展现出来的各方面才能,无论是指挥作战的能力,还是吟诗作赋的才华;无论是别具一格的独到眼光,还是敏锐、透彻的思维能力,都让关羽感到深深地佩服,因此才心甘情愿任由马超驱弛。

    综合以上多种因素,现在的关羽的确是很傲气,但是比起历史上的关羽,其实已经算是好上许多了。这种细微处的变化,纵然是关羽自己,也未能察觉,但这种变化,显然是有益于关羽今后的发展的。马超之所以认为关羽的傲气会限制他的发展,不过也只是因为他太过器重关羽,想要将关羽打造成完美的帅才罢了。

    在马超思绪纷飞的时候,许慈站起身来说道:“主公,云长所言,也不无道理。董卓放着西凉的基业于不顾,却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赶到洛阳去,倒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好的机会。等主公趁此良机占据了整个西凉,那董卓却也不足为惧了。”

    许慈的话,引起了马超部下武将们的一致赞同,一个个兴奋地摩拳擦掌了起来,恨不得现在就能到沙场上厮杀一番,将整个西凉给打下来一样。

    坐在马超最近座位上的贾诩,见到武将们的神情,忍不住眉头微微一皱,嘴唇微微翕动了一下,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又被他给咽了下去。他倒是要看看,马超究竟会作何选择?

    “呵呵,诸位求战的情绪高昂,是件好事。”话锋一转,马超道:“但是,现在还不是求战的时候。”

    摩拳擦掌的众人,听到马超这句话之后,全部静止了下来,将目光纷纷看向马超,等待着他说出原由。

    马超不慌不忙的伸出三根手指,掰着手指一一道来:“第一,董卓虽已进京,但还是西凉刺史,在他没有做出对大汉不利的事情之前,我们还不能公然站到他的对里面去,否则容易落人口实;第二,我们目前的战斗力虽已足备,但是财政基础薄弱,尚不足以支撑起一场大战,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积累;第三,董卓这次进京,总共只带走八千余人,大部队依旧留在西凉,再加上其他各郡听从董卓号令者,兵力远胜于我们,以我们目前的实力,还不宜与其正面交锋,我们还需再忍耐一下,耐心等待时机。况且我军近年来屡战屡胜,将士们的心中难免有些傲气,在出征之前,我们还要设法抹平将士们心中的这股傲气,否则,骄兵必败!”

    最后,马超做出了总结:“吾料定,董卓进京之后,京中必定会发生巨变,等这场巨变逐渐达到顶峰的时候,才是我们出手的最佳时机。在此之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厉兵秣马,为不久之后的大战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长长的一番话说完,马超转头看向贾诩,笑着说道:“军师,你觉的我说的这些,可对?”

    贾诩方才的欲语还休,并未能逃脱马超的法眼,马超心知这是贾诩对自己的又一次考验,因此在指出了大的方针之后,刻意的追问了贾诩一句。

    在马超的追问之下,老谋深算的贾诩也忍不住面庞有些发烫,讪笑着站起身来,一揖到地,心悦诚服的拜道:“主公明察秋毫,诩拜服了。”自从投效到马超麾下以来,贾诩几乎没提出过什么有建设性的提议,一方面是他明哲保身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其实是他也在刻意考验马超,想要看看马超究竟值不值得他托付大事。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再加上刚才马超的冷静分析,贾诩终于被马超彻底的折服了,适才对马超所说的那句话,也就等于是他真心归服的誓言了。

    对贾诩的心思,马超自然是明白的,见到贾诩终于愿意真心为自己谋划未来,马超忍不住畅快的大笑了起来……

第七十八章 聪慧的杨婉儿() 
从董卓率部离开陇县的这一日开始,马腾与马超父子,包括杨奉和张济在内,便开始为乱世的到来着手做着一项项的准备了。

    尤其是金城,在马超的引导下,所有的政策都战略性的开始偏向于为战争做准备,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马超部下各地兵马刻苦的训练。将士们每天都要进行至少四个时辰的苦练,按照马超给各部人马制定的训练科目,一丝不苟的去完成着。

    马超所制定的战术,是有讲究的。他在和徐晃等人商量之后,根据不同兵种作战时的要求,特意制定出了四套不同的训练方式,每一套训练方式都在提高体能和斗志的基础上,根据兵种的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延伸,以便各个兵种通过专项训练,最大程度的增强自身的作战能力。

    比如说给奔雷骑和破军阵着两支精锐部队所制定的战术训练,就不完全一样,在相同的基础上,对这两支精锐更深层次的专项训练,有着不同的训练方式。奔雷骑偏向于轻骑兵与重骑兵之间的特种训练;而破军阵则是倾向于重装步兵结合弓弩手特点的专项训练。

    除了这两支精锐部队之外,马超制定的第三套战术,是为麾下的正规部队所制定的,讲究的是各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以及单兵种的单兵作战能力;第四套战术,是为了地方军制定的,因为地方军肩负着守卫一方的重任,虽然不能像正规作战部队那样到前线去杀敌,可是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而马超为他们制定的战术项目,就是以固守为核心的,依托城池或是有利地形,依仗各种守城器械,瓦解敌军的攻势是他们最主要的训练内容。

    这四套战术成型之后,立刻被马超给推广了下去,在实战训练中逐渐调整各项战术的不足之处,使其日益完整成型,成为了各部人马的主修课程,取代了原有的较为落后的训练方式。根据不同战术的指导训练下,马超麾下各部人马的战斗力呈现了明显的增长,甚至是原本战斗力已经到了临界点的奔雷骑和破军阵这两支精锐,也突破了瓶颈,战斗力再次增长了一个台阶。

    仅次于将士们训练的,就是资本的快速积累过程了。马超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煞费苦心,与贾诩、许慈和国渊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生产和扶持商业的政策,对马超一手建立起来的金城商会更是一路开绿灯,最终通过多种方式,对金城的经济进行刺激性恢复,使得金城的府库以较快的速度充实了起来,但是这个速度,也只是相对而言的,虽然比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可是却依旧不能令马超完全满意。

    马超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与贾诩等人制定的惠民惠商政策,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无疑是正确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经济的恢复速度,是马超现在最担心的问题,他怕一旦董卓开始乱政,自己拿不出足够的粮饷、物资去支撑这场乱世的开幕之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罢了。

    这一日,当马超再次查看了上一个月金城的赋税收入之后,忍不住暗自叹了一口气,显得有些愁眉不展起来。

    比起大上个月,金城的赋税收入依旧是稳固的有所提高,可是却并不是十分明显,大概只提升了二十分之一的样子,远不能支撑起未来的大战。

    马超之所以这样担心,也是有原因的。熟知历史的马超清楚,在董卓乱政的时候,虽然天下各地的诸侯都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可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各路诸侯无不心怀鬼胎,在讨伐战中十分珍惜自己的羽毛,宁可错失良机,也不会让自己的实力受损,真心实意愿意出力讨伐董卓的,也不过孙坚、曹操的区区两、三个人而已。

    所以说,这些诸侯是靠不住的,想要在董卓乱政的时候,捞取到足够多的政治利益和实际好处,马超只能依靠自己。更何况马超的目标,是准备在董卓乱政之际,全盘接管西凉,和中原的各路诸侯基本也搭不上边,除了马腾等几个人之外,马超便再无助力了。

    就在马超拿着账本愁眉苦脸的时候,两道充满青春气息的美少女身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了。

    走在前面的是杨婉儿,手中端着一只玉碗,一袭白裙衬托得她好似仙子下凡;跟在杨婉儿身边的,则是古灵精怪的马云禄,身上穿着淡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