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48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48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完了圣旨,张温双手一合,将圣旨聚拢,递到马超的头顶上方,道:“偏将军马超接旨!”

    马超双手高举过顶,朗声答道:“末将马超接旨,谢陛下隆恩!”

    “呵呵,孟起啊,这道圣旨颁下来的时候,陛下还未知你已拿下了金城,攻破了韩遂的老巢,更不知你今日孤身犯险,于万军从中斩杀韩遂、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天大功劳,稍后吾自会上书陛下,陈清今日之事,为你请功!”

    在马超接过圣旨之后,张温笑呵呵的说道。

    “多谢司空大人。司空大人,请容末将先处理好叛军事宜,再与司空大人叙话。”马超将圣旨收入怀中,对张温说道。

    获得了张温的首肯之后,马超接连传令,令赵云和成公英分头去处置羌氐骑兵和金城叛军,收缴他们的武器、战马;同时还派出马玩率部搜查整个营地,将营中的叛军物资全部收缴,并造册登记;之后请徐晃代为清点战损,对敌我双方的伤兵予以救治并火化战死将士们的尸体,以免发生瘟疫;最后请张绣整理营地,将韩遂的叛军大营遭受破损的地方进行修整,然后直接利用起来,当成自己等人的临时驻地。

    毕竟,韩遂虽然已经伏诛,但是叛军并未完全消灭,在陇县那边,边章还指挥着大股的叛军,正在和董卓交战呢,相信不久之后,边章就会得到大营遭遇袭击的消息,很快就会放弃攻打陇县,赶回来看个究竟的。因此如果不对营地进行修补,怕是到时候不好对付边章的大股叛军。

    看着马超井井有条的将各项事宜一一安排了下去,张温暗地里点了点头,心中对马超越来越看重了,或者说,他为官数十载,还从未见过像马超这样文武全才的良将。

    安排好了一切之后,马超才再次来到张温的身边,弯腰行礼道:“有劳司空大人久等了。”

    张温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无妨,然后叫过孙坚,将孙坚介绍给马超认识:“孟起啊,这是我军的军前司马孙文台,日后你们多亲近亲近。”

    孙坚对着马超抱拳行礼,口中说道:“适才坚亲眼目睹了将军的虎威,心中很是佩服,司空大人所言的西凉锦马超之称,实在是恰如其分啊。”

    马超看了孙坚一眼,将他的样子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同时回礼说道:“孙将军之勇武,马超亦多有耳闻,朝中如多几位像孙将军这样的英雄,何愁天下不能太平?”

    熟知历史的马超知道,孙坚其实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并不算是太过出彩,甚至是英年早逝,还未来得及施展胸中的抱负,便被后来的荆州牧刘表给乱箭射死了。可是同时,孙坚这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他是江东基业的开创人,他的两个儿子,后来更是当世的风云人物,父子三人一脉相承,共同努力,这才创立后来三国鼎立之一的吴国,与曹操父子的魏国和刘备的蜀国分庭抗礼,三分天下。

    “哈哈,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就不要互相礼让了。”张温看着孙坚和马超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一边笑着,张温伸出双手,一手拉住孙坚,另一只手拉住马超,迈步向前走去。

    在张温的带动下,老、中、青三人共同来到韩遂的主将大帐中落座,开始商议起不久之后,如何彻底肃清叛军余孽的事宜来。

    三人各抒己见,刚刚共同拟定出针对边章余部的作战计划,就有一名张温部下的小校前来禀报道:“禀司空大人,朝廷派来了钦差,已经与我军探马取得了联系,正在向大营赶来。”

    “噢?文台,孟起,随吾一起去迎接钦差。”张温站起身来,招呼孙坚和马超,一起向着大营营门的方向走去。

    张温等人来到营门后不久,探马便指引着朝廷派来的钦差,来到了营门外。张温在验证了钦差的身份之后,连忙命令部众打开营门,将钦差迎入了营中。

    原来,马超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一举拿下了金城的事宜,已经传到了朝廷之中,天子刘宏听闻后大喜过望,当即又下了一道圣旨,对马超进行新的封赏,此次钦差前来,就是专门来传达圣旨的。

    在新的圣旨中,刘宏竟然破格封马超为平西将军,加封金城太守,领金城军政事务。

    平西将军在东汉末年的官职中,已经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职位了,这对于喜爱卖官鬻爵的刘宏来说,算的上是破天荒的事情了,开启了不用花钱就能升官的先河了,而且还是如此重重的封赏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

    待钦差念完了圣旨、马超接旨之后,张温来不及对马超表示恭喜,便对钦差将马超今日斩将杀敌的大功叙述了一便,听的钦差一阵愕然,心中既惊且喜,脸上的表情,已经无法用笔墨来形容了。如果不是有张温等众人的佐证,这位钦差怕是说什么也不能相信,马超的武勇,竟然能达到如此骇人听闻的地步。

    当下,张温手书了一封奏折,将马超斩杀韩遂等三位匪首的事宜写了进去,请钦差代为转达刘宏,为马超请功。不过马超坚称韩遂是关羽斩杀的,请张温一定要把关羽的功劳也写进奏折中,张温对马超不贪功的心胸称赞了一番之后,也就同意了马超的请求。

    说来这个钦差也是个正直之人,他拿到张温的奏折之后,片刻也没有停留,便在张温派出的护送人员保护下,快马加鞭的赶了回去,浑然不似大多数的钦差一样,向受封赏的人索要贿赂。

    不得不说,如今的大汉,还没有彻底的腐朽到骨子里,虽然大汉江山已经是岌岌可危,但是朝野上下,还是有一些正直之人存在的,正是这些人的坚持,才让风雨飘摇的大汉江山,又向后延续了数十年的生命。

    当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之后,边章的叛军余部在张温、马超和孙坚的合力清缴下,彻底被击溃的时候,那名曾经来到营中传达圣旨的钦差,又赶了回来。

    他风尘仆仆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喜悦,在见到马超等人的第一时间,便将刘宏赐予马超的第三道圣旨拿了出来。这道圣旨上,字里行间中充斥着刘宏龙心大悦之情,刘宏对马超的封赏,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张温在内,心中都忍不住生出了羡慕之情。

第六十六章 平原令刘备() 
平原县,县衙内,一个自嘲的声音,带着无限的惆怅响了起来:

    “呵呵,冠军侯啊,那可是冠军侯啊!自高祖开创我大汉八百年基业以来,又有几人能获此殊荣?唉——”

    说话之人,是一个白面短须的中年人,此人生的一片慈眉善目,一双耳朵,尤为引人注目,双耳的耳垂十分松弛,几乎都要垂到嘴角处了。

    重重的叹息了一声之后,此人拿起面前桌案上的酒杯,仰头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复又将酒杯重重的放下,发出啪的一声闷响。

    正在这人忧愁烦闷之际,一个体型壮硕的虬须大汉走了进来,跪坐在那人的面前,出声问道:“大哥因何事烦恼?俺管亥愿为大哥分忧。”

    那人看了一眼管亥,摇头摆手叹道:“二弟,你需知道,吾乃是汉室宗亲,是中山靖王之后,胸腔中流淌的,是皇族血脉,可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姓之人扬威沙场,拜将封侯,我刘备,纵有心杀敌,却奈何时运不济,让吾情何以堪?”

    虬须的管亥沉默了片刻,劝解道:“大哥,此事倒也无需烦恼。方今天下乱象已起,大哥何愁无用武之地?我们兄弟耐心等待机会便是了。”

    刘备又是一声长叹,掰着手指说道:“二弟啊,你可知道我大汉八百年来,共有几人得以封为冠军侯?吾告与你知晓,八百年来,能有此殊荣之人,不过三人而已!三人!他马孟起何德何能,竟然可以与昔日的霍骠骑相提并论?想我刘备半生颠沛流离,心中所思所想,唯有报国一念,可如今年近四旬,却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那马孟起年方十五岁,竟然被当今陛下封为冠军侯,这一相比,唉——”

    刘备的话,让管亥无言以对,只好陪着刘备喝起了闷酒来。

    在历史上,刘备借着黄巾起义之机开始起家,在镇压黄巾农民军的过程中,确实也立下了一些功劳,只是因为没有钱贿赂朝廷派来的钦差,所以才没有得到重用,只是被封了一个区区的县令,来到了这小小的平原县苦苦度日。

    或许是因为马超的到来,打乱了原有的历史轨迹,所以刘备在开始创建自己势力的时候,便未能遇到关羽,只是遇到了同样勇猛的张飞,后来在张飞的帮助下,组织了一支五百人的小部队,打着镇压黄巾军的名义,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再后来于征讨黄巾军的过程中,收服了黄巾军中的大将管亥,之后按照年龄的顺序,与管亥、张飞二人结为异性兄弟,刘备居长,管亥居中,张飞为末,与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情节倒是十分相似,只不过管亥替代了关羽的位置,做起了管二哥而已。

    真实的刘备,远没有演义中描写的那样仁义,通过他对马超赤裸裸的嫉妒,便可以看得出来,刘备所谓的“仁义”,不过只是他伪善的假面具而已。其实说来也不奇怪,演义是以刘备创建的蜀国为正统,进而展开故事情节的描述的,自然会将刘备描写成仁义无双的形象。在这个乱世,烽烟四起,战乱不休,哪里又容得下真正的仁义之人?一味的仁慈,只会在这个年代更快的走向灭亡!

    酒入愁肠愁更愁。

    又是数杯酒下肚之后,刘备的白面上,浮现出了两片红晕,带着几分醉意道:“二弟,你务要牢牢记住马孟起这个名字,今后要时时刻刻关注马孟起的动向,将来,这个西凉锦马超,必将成为你我兄弟的心腹之敌!非我汉室宗亲,其心必异啊……”

    “是,大哥。俺记住了!”管亥喘了一口粗气,将刘备的话记在了心中,同时,管亥在心中对马超生出了痛恨的杀意!

    管亥原为黄巾军出身,在这个年代,对黄巾军一贯的称呼,叫做黄巾贼,既然被称为“贼”,自然是不被接纳的存在。早在张角三兄弟率领黄巾军起义的时候,管亥便已经投入其中了,后来张角三兄弟相继死去,黄巾军主力又逐渐被各地的诸侯所镇压,导致各部黄巾军只好另立门户,以“白波”、“黑山”、“飞燕”等各种旗号,寻找苟延残喘的余地。后来管亥也另起门户,占山为王。

    直到后来遇见了刘备,管亥在和张飞交战了五十多个回合之后,未分胜负,刘备爱才心起,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终将管亥说服,使管亥投效到了刘备的麾下,并答应管亥,为管亥抹去黄巾贼的烙印,管亥心中感动,当即率领部下的数千人一起开始为刘备卖命。

    从投效刘备的那一日开始,管亥就希望能够跟随着汉室宗亲出身的刘备,获得个一官半职,将来也好光宗耀祖。因此,管亥不希望马超成为刘备飞黄腾达的绊脚石,他清楚,只有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所获得的好处才能越来越多。

    就在刘备醉眼迷离的时候,一名最早便开始跟随在刘备身边的军士跑了进来,慌慌张张的禀报道:“主公,不好了,三爷将前几日来视察的督邮大人给绑在了闹市的树桩上,正在用柳条鞭挞呢……”

    “什么?!”

    刘备闻言,醉酒的状态瞬间清醒了一大半,心中忍不住恼怒了起来:这个猛张飞,怎么就这么能惹事呢?!这是要逼我连区区的平原县令都做不下去了啊!

    “走,速速带吾前往!”

    猛地站起身来,刘备迈步便向外走去。

    前不久,郡府派来一名督邮,前来视察平原县的状况,督邮到了平原之后,起先听闻刘备是汉室宗亲,对刘备还算客气,可是后来在知道刘备只不过是自称汉室宗亲,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之后,态度便日渐骄纵了起来,向刘备公开索要贿赂。

    而刘备自从到了平原县之后,为了保持自己仁义之君的好形象,为了博的大众的认可,处处小心谨慎,挖空心思的树立清廉的形象尚且来不及呢,又哪里有余钱来贿赂这个督邮?因此便和这个督邮结下了私怨,导致督邮在上司的面前没少说刘备的坏话,对刘备的评审以及对平原县的视察报告中,也是极尽挖苦、讽刺之能,让刘备敢怒不敢言。

    刘备怨恨在心,可却不敢在嘴上说出来,只能装出一副受了委屈依然坦然处之的神情,以此来获得平原县百姓的同情。

    当然了,刘备城府深重,可张飞却不然。今日张飞到闹市中巡查,恰好碰到督邮正在说刘备的坏话,张飞是个刚直的暴脾气,自然容忍不得,再联想到近些日子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