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4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4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章 拜师() 
华佗的一番话,说的马超目瞪口呆!

    什么玩意?被落雷击中,还有淬炼筋骨、祛除体内杂质,乃至脱胎换骨的巨大好处?瞬间获得百年功力之类的情节,这不是前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桥段么?竟然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这,这也太他妈的巧了吧!

    马超有些艰难的咽了口唾沫,犹自有些不敢相信。幸福来得太突然也太猛烈,即便是马超这样有这两世心境的人,一时之间,竟也是接受不了。

    显然,华佗并没打算就此结束,丝毫没有照顾一下马超小心脏的承受能力,依旧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夫创五禽之戏,苦练数十载,勉强算是达到了玄关的境界。哦,道家修炼的境界,共分为九个境界,玄关仅仅是第四个境界而已。玄关之下,称为辟谷之境。少将军连日来不曾进食,可身体情况却没有衰败,在结合刚才少将军体内浩然之气的蓬勃程度,老夫推断,少将军怕是已经登临筑基之境的顶峰,即将踏入这辟谷之境了。古往今来,唯有道家的始祖老子,才达到过那传说中的化神之境,少将军如此年幼便已登临筑基之境的巅峰,当真是难得啊。”

    辟谷?玄关??化神???

    这是在修仙吗?

    如果是别的人,对马超说这样的话,马超一定会嗤之以鼻。

    可眼前的人却是神医华佗!以华佗的精湛医术而论,他对人体的各处脉络自然是再熟悉不过的,而且华佗是个文化素养极高的人,是不会轻易相信那些以讹传讹的谣言的。

    反之,正因为华佗对人体经脉熟悉到了极致,所以他才有可能在长年行医的摸索过程中,以无双的医术为根基,配合五行八卦的原理,而自创出可以修炼内力的五禽之戏,才可以被后人尊称为内家功夫的开山鼻祖。

    什么是内家功夫?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后世的所谓内功、气功,可以通过体内气息的流转,来锻炼身体内部的器官,从而使自身身体强健,精神饱满,在战斗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耐力、力量、速度、反应度等等各项指标,并且使身体具有极强的自我保护能力等功效。修炼到极致的话,更有抵抗饥饿、调节体表温度等妙用,总之,内家功夫就是对身体强化的一种神奇且科学的方法。

    但是内家功夫,真的像华佗所说的这样神奇吗?并且还像后世小说中的修仙一样,存在九个境界?马超仔细的思考着,最后断定,华佗所言,应该不虚。

    在古时,人们的思想较为狭隘,文化水平也不高,且极为迷信,往往将解释不通的事情,便用鬼神之说来自圆其说。或许,后世那些对内家功夫修炼者的夸张表述,正是源于普通的人们,在见识到了某些内家高手超出常人的强大之后,以讹传讹而导致内家功夫被无限夸大了,这些被夸大了的传说,也就成了后世修仙小说中的蓝本了。

    当然,华佗所说的筑基、辟谷等境界,肯定也并非后世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沉下心神快速浏览了一下存储于脑子里的记忆精粹,在与华佗所言相互印证之后,马超终于得出了上述的结论,心中自然也就释然了。

    存储于记忆中的这些精粹,并非华夏数千年历史的全部积累,在很多的事情上,这些记忆精粹并不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能为马超指明大概的方向,而没有具体的细节。通过刚才华佗对内家功夫的描述,马超已然明白,记忆中的精粹就像是一篇文章的总纲,而马超若想写出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来,还必须以总纲为基础,围绕着总纲进行深一层的挖掘,添加上自己的词汇,使总纲演化成完整的文章才行。

    从内家功夫这件事上,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马超想要将记忆中的精粹,与现在所处的时代完美融合,还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钻研才行,并不是说他拥有了这些记忆精粹,便成为先知,什么事情都能先知先觉了。

    领悟,除了悟性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阅历和刻苦的修炼才行。

    前生的马超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人生阅历极为浅薄;而今世的马超,才仅仅只有十四岁,虽然出身命门,可在这个年纪上,又能有什么丰富的阅历?如果此时有一位人生阅历十分丰富,且在某些领域登峰造极的导师,时常指点马超的话,导师可以将马超挖掘记忆精粹的进程大大缩短。

    马超有些苦恼的看了华佗一眼。

    华佗适才的一番话,让马超忽然觉的,自己就像是个守着宝藏却无法随意消费其中哪怕一文钱的可怜虫。因为自己暂时还没找到开启全部宝藏的钥匙!明明在自己的记忆中,就存储着内家功夫的精粹,可若不是华佗提起,马超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这方面的记忆呢。这怎么能让马超不苦恼呢?

    慢着,等等!

    马超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道灵光,他再次把目光落在了华佗的身上。

    神医华佗,品德高尚,数十年来行医天下,解决的疑难杂症不胜枚举,且又是内家功夫的开山鼻祖,更兼游行天下数十年来,阅人无数,对人心的洞悉和世事的熟知,绝非寻常人可比,这不是摆在眼前的导师吗?

    若能得到华佗的悉心指点,马超相信,自己对人体脉络的把握,必然会更加精准,这将让自己在修炼内家功夫方面如虎添翼!更何况,华佗的人生阅历,本身就十分珍贵,完全可以成为引导自己开启记忆中宝藏的那把钥匙啊!

    既能加快自身记忆精粹的开发,又能在内家功夫修炼方面,给自己最正确的指导,岂非两全其美的好事?

    在世人眼里,只是医术精湛的华佗,在马超看来,却符合一名导师的所有特征!

    一念之此,马超不再犹豫。

    起身对着华佗深深一拜,恭敬的说道:“元化先生,小子不才,请元化先生收录于门下,传授小子真正的五禽之戏,指引小子登上内家功夫的巅峰!”

    马超的语气,十分的诚恳,让华佗始料未及。

    在这个时代,医者虽然受到普通老百姓的尊敬,可却绝少能得到名门望族的礼遇,这是由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像马超这样出身名门,却愿意如此恭敬、诚恳的请求华佗将其收录门下之人,华佗还从未遇到过。要知道,马超的祖上,可是曾经威震大汉的伏波将军马援啊!自马援以后,马氏一门人才辈出,马家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啊!

    更难得的是,马超因机缘巧合,再加上自身的体质特殊,其内家功夫的境界,已然接近于华佗了,可马超却没有生出丝毫的自满情绪,反而很是谦逊的执意要拜华佗为师,以便去追求更高的境界,这份少年人身上绝难看到的心态,令华佗十分赞赏。

    然而,尽管对马超的评价一直很高,此刻又满是赞赏之意,可华佗却并没有立刻答应马超的请求,脸上的微笑慢慢消退,神色反而渐渐严肃了起来:“少将军,他日你若能将这浩然之气修炼至登峰造极的地步,意欲何为?”

    马超没有丝毫的犹豫,朗声答道:“现今天下,乱象已现,积重难返。马超之志向,自是提手中剑、掌中枪,建功沙场,平乱天下!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流血,也会有很多人丧命,但换来的,却是整个天下的太平。”

    马超其实心里清楚,华佗之所以会有此一问,用意便是在考量自己的胸襟,华佗不希望看到马超在内功大成之后,成为恃强凌弱、霍乱天下的枭雄。

    只是马超不愿隐瞒心中的志向,更不愿编制花言巧语蒙骗华佗,唯有直言以对,方为坦诚。

    至于华佗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胸中抱负,而责怪自己将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导致生灵涂炭,甚至就此拂袖而去,马超已经顾不得了。

    宁可直言以对,绝不欺瞒!

    马超的话,让华佗沉默了许久。显然,华佗在马超的回答中,嗅到了杀戮的血腥之气。这对于医者仁心的华佗来说,并不容易接受。

    沉默,良久的沉默。

    华佗与马超,一老一少,一坐一站,就这样在沉默中对视着……

    不知过了多久,华佗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悲凉的打破了沉默:“孟起,老夫在你的眼中,看到的只有清澈与坚毅,并没有半分的邪念。也罢,当今乱世,可谓病入膏肓,重症用猛药,乱世自当用杀戮来结束。老夫便收下你这个弟子了。但是孟起,你切记,人心向善。能少流血的时候,便让这个世上的人们,少流些血吧。”

    言语之间,华佗已经更换了对马超的称呼,从少将军,变成了马超的字。

    马超心中一喜,松了一口气,双膝重重的砸在了华佗身前的地板上,恭敬的说道:“弟子谨遵师命!若有所违,五雷轰顶!”

    华佗脸上恢复了先前和蔼的微笑,伸手拉起了马超,打趣的说道:“你以为,落雷还能对付得了你么?这五雷轰顶的誓言,就不必拿来糊弄为师了……”

第六章 浩然之气() 
正式收了马超为弟子之后,华佗送给了马超一份特别的师门之礼。

    华佗是神医,性情又耿直,治病救人无数,却只是收少许的诊金,自然不会送给马超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这份师门之礼,是一个名为洗髓散的药方,一个由二十四味药物混合而成的汤剂药方。按照药方中的比例,将这二十四味药物投放到沸水之中煮半个时辰,然后再用于浸泡身体,可起到伐髓的妙用。

    所谓伐髓,即是祛除体内的杂质之意,可以让人的身体逐渐变的更加强健,甚至是强悍。

    当然,即便是神医华佗开出的特殊药方,也并不是灵丹妙药,洗髓散虽然有伐髓的妙用,但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使用洗髓散的人,必须要长年累月的坚持下来,在沸水的煎熬中与痛苦做顽强的斗争,才能慢慢的收到应有的效果。

    马超在第一次尝试了洗髓散的功效之后,便充分体验到了它的作用,立刻吩咐下人在自己的房中添置了一个大木桶,专门用于浸泡洗髓散之用,从此开始了长期与沸腾地洗髓散药液痛并快乐着的缠斗,哪怕被沸腾地药水煮的活像一只熟透的大虾,也是乐此不疲。

    也亏了马腾是一方郡守,又是名门望族出身,身家还算丰厚,若换成是一般的人家,根本就无法供养马超每日所需耗费的草药。要知道洗髓散中的二十四味药物,虽然并非全都是天才地宝,可有几位主药,价值那也是不菲的。

    本就被九九阳雷洗炼过的身体,在配合上洗髓散的功效,谁也不知道马超日后的身体强度,会达到何等惊人的程度,哪怕是神医华佗,也无法预估到。

    不过这对马超而言,无疑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自拜华佗为师的第二日开始,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马超足不出户,白日里接受华佗的教导,晚间则是静坐在床榻上,精心的摸索着适合自己的内功修炼之法。

    通过半个月来华佗的讲解与传授,马超明白了内功各个境界的名称以及相对应的特征。

    内功,也就是华佗口中的浩然之气,共分为练气、筑基、辟谷、玄关、灵寂、明体、洞虚、浩瀚和化神九个境界,每个大境界又分上、中、下三个品阶,并且每个境界都有每个境界所特有的特征,比如练气的特征就是体内衍生出浩然之气,也就是生出内力;辟谷的特征就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限内,数日不吃不喝……

    除了各个境界所特有的特征之外,还可以通过力量的大小来进行大概的判定,比如练气之境的人,可以拥有两百斤重的力量;练气之后的筑基之境,则拥有四百斤左右的力量,总之,往后的每个境界,可以让修炼者多生出约两百斤的力量来。

    但是,通过力量的判定,并不如特有特征判定那样准确。因为在这个时代,有许多力气很大的人,他们却并不是内家功夫的修炼者。比如说能力举千斤巨鼎的西楚霸王项羽,如果按照力量的判定,他至少也是一位灵寂之境的高手,但是却从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项羽会内功,甚至从来就没有人看到过项羽打坐修炼内力。只能说他是天生神力,堪比内功修炼者的灵寂之境而已。

    当然,并不是说内功修炼者,辛苦修炼很多年,反倒不如诸如项羽之类的天生神力的人厉害。内功修炼者们修炼的是体内的脏器以及内力;而项羽这样的猛将,注重的则是自身力量和战斗技巧,只能说一内一外,修炼的则重点和方式不一样罢了。

    举个例子,项羽这样特例除外,就一般人而言,一名内功修炼者和一个力量奇大的大汉对决,假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