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174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174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后续的几数场激战中,张辽大胆的启用了马休三兄弟,给了他们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潜力。马休三兄弟也没有让张辽失望,他们从最初仅仅统率百余人的小队作为偏军开始,各自用出色的成绩回报着张辽的信任,张辽也不遗余力的对他们进行战场上的指点,令他们获益良多。

    每战之后,张辽也都会就他们的表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对他们表现好的方面予以肯定,还及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避免了骄傲的情绪在他们的内心中滋长,也让他们在亲手斩杀敌人之后的罪恶感,消弭于无形之中。

    总之,接连征服了西域五国之后,马休三兄弟的成长,是显著地。现在张辽已经可以很是放心的让他们三兄弟,每人各自去指挥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作战了。而且令张辽意想不到的是,这三兄弟的默契程度极高,三人各自带领部队进行协同作战的时候,所发挥出来的杀伤力和威慑力,甚至可以媲美一支五千人规模的精兵部队了。

    张辽逐渐发觉,三人各有所长。马休身体素质并不强悍,武艺也是三兄弟中最低微的,可是他的智慧却远胜马铁、马岱,带兵打仗之际,颇有几分儒将的味道;马铁刚好与马休相反,他不太能应对那些伤脑筋的事情,可身体却像是铁打的一般,武艺极为纯熟;最小的马岱,智谋不如马休,武勇不及马铁,可他却是三兄弟中最全面的一个,小小年纪却显得很是沉稳,隐隐间带着名将之风,张辽在他的身上,甚至看到了自己年幼时的影子。

    马休三兄弟的成长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了张辽的预料,张辽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假以时日,这三兄弟必定能在这个乱世中,留下一笔专属于他们自己的浓墨重彩。

    接连征服了五个小国之后,张辽放缓了攻伐的进度,他深明急不如缓的道理,眼下西域诸国因为毫无防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暂时兵锋失色,可若是张辽急于求成,暴露了兵力不足、孤军远征的诸多缺陷,被逼得狗急跳墙的西域诸国,一定会临时组成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共同来抵抗张辽所部的兵锋。

    这个时候,震慑敌胆的作用已经产生,张辽也就不着急在继续攻城略地,他绝不能让西域各国连成一片,否则的话,虽说西域各国每个小国的兵力都不多,可相加到一起,张辽的三万精兵是远远无法与之比拟的。

    马超只给了张辽这三万精兵,无法再抽出多余的兵力供他使用,他自然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现有的兵力,才能完美的完成马超交给他的任务。张辽知道这三万精兵,已经是极限了,马超不可能派出更多的兵马来了,甚至连一支援军都抽调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张辽是绝不会一味的采取强攻的战略的,有的时候,智取比强攻更能解决问题。

    张辽还清楚,这次远征西域,是马超有意的在考察自己。自己能否顺利的交出完美的答卷,将直接关乎到自己今后能否进入马超军事集团的核心圈,这是马超给他的机会,但同时也是考验。

    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和杨阜、成公英商议过后,张辽当机立断的做出了暂缓进军的决定,将大本营扎在最靠近西域内圈大宛,之后开始用全部的精力整顿起已经到手的地盘来,同时按照马超提前叮嘱张辽的,在保留西域各个国家基本信仰的同时,大力的推行汉人的礼仪习惯,让人们开始接受汉化。

    另一方面,张辽还在已经投诚的将士中,寻找物色合意的人选,临时编成直属部队,并对他们进行汉人的作战训练。西域的地域很辽阔,张辽虽说已经掌控了五个小国,可这五个小国只处于西域的最外圈,这里的地理地貌,和玉门关附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越是往西,西域特有的气候和地貌就越突出,所以张辽为了日后能确保毫无阻碍的向西进军,他就必须要在当地组建一支可靠的军队,利用他们对地理环境的熟悉,去攻打其他的西域各国。

    汉军驻扎在大宛,做出准备进行持久战的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转递到了西域各国,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西域各国的国君们,各自开始在心中盘算起来。其中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是不愿意看到汉人在西域分一杯羹的,他们可没有忘记,当初大汉鼎盛时期,在西域设立了都护府,对西域各国进行官制,那是他们心中的耻辱,他们自持手中的兵力,此刻绝不想冲到先辈的覆辙,沦为大汉的附庸属国。

    然而,一些势力弱小的国家国君,心里却又完全是另外一番想法了。因为自身国力孱弱,随时有可能被楼兰、焉耆、高昌、龟兹着四大强国吞并,所以比邻这四大强国的一些小国国君们,甚至愿意接受汉人的统治,至少这样的话,他们不会被灭国,可若是被四大强国吞并了,那就是真正的灭种灭国了。

    还有另外一部分的国君,他们所在的国家因为和四大强国并不相邻,没有随时被吞并的危险,所以他们既不愿意接受汉人的统治,也不愿意依附于西域的四大强国,只想保持中立而已,大有作壁上观的意思。

    这些国君们不同的反应,随着张辽军营外紧内松状态下,探马们的进进出出,悉数呈递到了张辽的桌案之上,为张辽制定下一步计划,夯实了基础。

第十九章 远征西域(三)() 
“好!文远这个各个击破的计策当真令人拍案叫绝!”

    马超开心的大笑声,在长安城的大殿中回荡。

    自从刘协明诏,不再迁都会长安之后,长安便成了马超的根据地了,为了节省工程开支,马超在旧有的宫殿群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将原本属于大汉天子的未央宫,改造成了现在的冠军侯府。

    为了不落人口实,马超将改造冠军侯府的事情,专门向刘协递了奏折,是获得了刘协的批准之后才动工进行改建的。鉴于旧有宫殿群在遭受战火之后,大部分宫殿都已经损毁,所以马超只对其中还成规模的四分之一进行了改建,剩余的暂时都被封闭了起来,既不拆除也没有进行修缮。马超现在没有那个闲心也没有那个闲钱,去修缮偌大的未央宫。

    如今的冠军侯府,以旧有宫殿群中第二大的宫殿金华殿为基础,构成了侯府的核心区域,只是将金华殿更名为了金华阁,毕竟,马超最高的爵位是冠军侯,还不是王侯,是没资格使用“殿”的。

    在金华阁的四周,还分布着麒麟、承明、重华、养心四阁,作为马超日常起居和处理政事的地方,这五座堪比宫殿的大阁,占地面积方圆足有五里。围绕着这五座大阁,北面还改建成了白虎、岁羽等四座大堂,分别是文武官员议政之处以及行赏和刑罚之所;而在南面,则是改建了清凉、凤凰、漪澜等几座暖阁,作为马超的家眷们居住之所。

    在金华阁的东面,还改建了奔雷和破军两座大营,专供奔雷骑和破军阵这两支精锐部队居住和训练,同时他们也承担起冠军侯府的安保工作,类似于皇帝的禁卫军。和东面相对应的西面,则是改成了数个大院落,分别用于烹饪、裁剪、医药等各种日常用途,侯府中的厨房、药堂、马厩等,尽皆建在此处。

    除了东、南、西、北、中这五大区域之外,东南角还有一块区域,虽然没有五大区域那么大,可也绝对不算小,是专供府中仆人、丫鬟、小厮等居住的,这块儿区域被严格的划分成数个小区域,未经允许,各个小区域内的人们不得相互往来。

    一座崭新的冠军侯府,建成之后显得独树一帜,与这个时代旧有的宫殿完全不同,具有着划时代的风格,既恢弘大气,又别具匠心,深得马超的喜爱。

    比起马超之前所居住之地,这里无疑要好了上百倍。马超其实并不想搞这么大的工程来建造自己的侯府,可在部下文武官员们一致建议下,马超也只好从善如流了。毕竟马超现在今非昔比,就算他不讲究排场,可应有的威仪还是要有的,应有的代表身份象征的东西,也是绝不能太过含糊的。

    这座冠军侯府,说起来还是甄宓主持改建的。她查阅了很多的典籍,再加上马超根据后世建筑的一些新颖构想,综合到了一起,才建立起来这么一座与众不同的冠军侯府。

    此刻,马超就端坐在金华阁的大殿中,开怀的大笑着。

    日前,张辽派人快马加鞭,送回了一封书信,将近期的战事和下一步的战略构想,都详细的的进行了叙述,呈与马超知晓。在书信中,张辽还特意提了一下马休三兄弟快速成长的事,看的马超忍不住喜上眉梢。

    将张辽的书信传递给部下众人等人看过之后,马超笑呵呵的说道:“如何?让文远挂帅,确实很合适吧?”

    要知道,当初可是有一些人,坚决反对让张辽作为主将远征西域的。理由很简单,张辽是吕布的旧部,刚刚归附到马超麾下的时间还不长,忠诚度远不如关羽、黄忠、太史慈等大将来的牢靠,而且张辽虽然有一定的名气,可自从投效到马超麾下以来,还未能捞到什么像样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对他的能力心存质疑的人,也是有一些的。

    况且,谁都知道这次远征西域,虽然凶险万分,可却是成就功名的大好机会,一旦得胜归来,将西域重新收回到大汉的版图之中,那可是不但能名扬天下,一举列入世之名将的行列,更将直接进入到马超军事集团的核心圈,成为核心人物的啊!别的不说,那三万远征精兵,自此以后就将成为远征主帅的直属部队了,这份殊荣,想想都让人惊叹!

    再者说,徐晃那可是跟随着马超数年之久的大将了,将张辽安排为主将,徐晃屈居副将,还是令不少人保留自己的看法的,关羽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长久以来,关羽的傲气,是人尽皆知的,若无真本事,是很难令关羽刮目相看的。张辽的本事究竟又多大,武艺有多高强,关羽只有个大概的印象,并不是了解的很清楚,但是对徐晃,关羽可就要熟悉的多了,他不认为以徐晃带兵的能力和那一手杀敌如麻天罡三十六斧,会不如张辽。

    当初,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关羽可是很坚决的反对张辽做主将的。不过,无论关羽如何的傲气,对马超,他可是心悦诚服的。见到马超坚持自己的选择,拔擢张辽,关羽最后也就不好再说说明了,他坚信马超的眼光,因为马超还从未看走过眼,现在看来,马超的眼光确实很独到,事实再次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不过,张辽临出征之前,还是显示了他高情商的一面。他也知道,自己这次被马超给予厚望的同时,必定会惹来众多的非议,本着团结的初衷,张辽不愿和同僚们分割阵营,于是便在出征前曾一一走访了那些反对他做主将的人,用最大的努力换来了他们的信任。

    尤其在面对关羽的时候,张辽可谓是煞费苦心的。他当初提着两坛西风烈酒,登门造访关羽,不料却被关羽来了个下马威。彼时关羽正在练习弓箭,见到张辽进来,拉弓搭箭对着张辽便是一箭,那闪烁着寒芒的狼牙箭擦着张辽的面颊飞了过去,若是张辽当时心中有一丝的慌乱,做出躲闪的动作,必定会被关羽所耻笑。可是张辽不闪不避,反而面带微笑,好似早就知道,关羽这一箭是不可能会真的伤害到他的。

    张辽的胆量,赢得了关羽初步的好感。之后两人坐了下来,一边喝着酒,一边拿出西域的沙盘,开始推演了起来。张辽所推演的战略,和他后来进攻西域时的战略大致相同,只是后来根据现实状况,进行了局部的调整而已。

    在张辽的推演中,关羽这才醒悟过来,张辽的能力,绝不在徐晃之下,对远征西域更是胸有成竹,早已拟定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了。最终,两人喝了个酩酊大醉,感情也在这次大醉中迅速升温,至此,张辽算是赢得了关羽的信任。

    有的时候,男人,尤其是军人,就是如此奇妙,一场拼酒,就可能结下一辈子的友谊,至死不变。

    后来,张辽还把当初吕布只身逃走时,所遗留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这就令关羽对张辽更加有好感了。经过张辽的悉心照料,赤兔马已经恢复了元气,神骏不逊当初。关羽得到赤兔马之后,简直是爱不释手,更因为张辽的大度,更加认可张辽了。

    现在得知张辽按照战前部署,接连攻克了西域五个小国,关羽是真心的替张辽感到高兴。所以在马超问出那句“张辽是否合适”的时候,关羽第一个站出来,大笑着说道:“文远足智多谋,刀马精熟,真乃文武双全也!”

    “噢?”马超饶有兴致的转头看向关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