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151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151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的城头上,各种器械早已准备齐全。看到箭雨升空的时候,被董卓排上第一线的那些小势力的首领们,便纷纷指挥着家族的私兵张挂牛皮、高举盾牌,用来抵御马超所部西凉军的箭雨。

    啪啪啪——

    嗤嗤嗤——

    砰砰砰——

    啊——啊——

    当遮天蔽日的箭雨落下,顿时在长安的城头上引发了一连串的各种声响,被盾牌抵挡住的折断声、被牛皮遮下来的沉闷声、利箭刺穿铠甲的刺耳声以及洞穿人体的贯穿声,混合着城头上守军们的惨叫和哀嚎……各种声音不一而足,在宽阔的城头上响起,交织在了一起。

    西凉军的第一波箭雨,由于发动的极为突然,给守军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上万根箭矢,至少带走了三千多守军的性命。

    一波箭雨之后,位于井澜上的西凉军弓箭手们,快速的从箭囊中再次抽出利箭,重新搭到了弓弦之上,而后张弓拉箭,准备进行第二次的抛射。井澜之上不同于平地,上面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可以利用,所以这些弓箭手在进行抛射的时候,是不能交替进行的,只能是有间断性的进行紧凑的远程射击。

    这个空隙,也给了董卓应对的时间。趁着西凉军弓箭手们抽箭、搭箭的时间,董卓站在安全的位置上大声吼道:“别站的那么密集!散开一些!弓箭手站到牛皮下准备还击,盾牌手上前,给本太师筑起防线!”

    董卓在行伍之中打磨多年,眼光还是比较锐利的,指挥战斗的能力,可比那些小势力家族的首领们明显高出了数个等级,眼看着这些首领行将乱了方寸,董卓连忙大声的下达了命令。把他们排到第一线充当炮灰,可是炮灰也有炮灰的价值,董卓还不想这样快就看到他们的溃败。

    得到了董卓的提醒,小势力家族的首领们这才醒悟了过来,立刻按照董卓的指令,对阵容进行了调整,有效的起到了规避战损的作用,因此在第二波箭雨落下之时,他们的损失,比上一次减少了将近一半,只有一千多人受到了箭雨的伤害。

    “别光傻站着等死!弓箭手还击!”董卓再次怒吼着。

    在他的怒吼声中,小势力家族中的弓箭手们,连忙举起了手中的长弓,同样以抛射的手法,将手中的箭矢射了出去。这些弓箭手们,平素训练并不系统,其中罕见射术精准之人,他们只能做到胡乱的把箭矢射出去,至于能不能伤害的城下的西凉军,就不是他们能掌控的了。

    可毕竟,长安乃是大汉的旧都,能在长安城中混的风生水起的各个小势力家族,也绝非是一无是处的无能之辈,他们所蓄养的私兵更是数量庞大,这一通乱射,尽管没能伤害到太多的西凉军,可还是起到了压制的作用,令井澜之上的西凉军射手们纷纷躲到了盾牌之下,延缓了他们下一次远程打击的进度,令城头上的守军们再次挣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眼看着井澜上的弓箭手们,仅仅进行了两轮抛射,便即将因无法进行连续射箭而要被压制,在他们身后两侧兜着弧线的奔雷骑们可不干了。原本策动战马处于小跑状态的他们,纷纷发出一声呵斥,令座下的战马加速奔跑起来。坐在战马背上的奔雷骑精锐们,则是等待战马的速度冲刺起来之后,几乎是同一时间在战马上长身而起,双足牢牢地踩在双边马镫里,挺直上半身,自马背上弯弓搭箭,拉动弓弦略作瞄准后,便射出了手中的利箭。

    一万多根狼牙箭在奔雷骑精锐们的弓弦上离弦而出,恰到好处的填补了井澜上弓箭手们的火力间隙,再一次对长安城头上的守军们进行了压制。

    看到上万根狼牙箭破空而来,那些小势力的首领们忍不住大惊失色,不可置信的纷纷惊呼了起来:“奔射!竟然是奔射!这怎么可能?!”奔射乃是草原上最精锐的射手才拥有的看家绝技,也只有这些自幼便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草原人,才能施展出这独一无二的绝技来,他们凭着这一绝技,屡屡侵犯大汉的边疆,早已在汉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此刻看到奔雷骑同样施展出了奔射,不明就里的这些小首领们,怎么可能不惊恐莫名?

    他们不知道的是,奔雷骑虽然精锐异常,可也不能做到每人都可以毫无障碍的施展奔射绝技,他们的这一神技,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着双边马镫带来的稳定性而完成的。但是他们知道,把骑兵投入到攻坚战中,而且还是能施展出奔射绝技的精锐骑兵,这绝对是破天荒的壮举,骑兵自身的机动性,令对手很难锁定他们的位置,从而只能被他们压制,根本做不到有效的反击。

    噗噗噗——

    在一众小势力众人的惊呆和惊恐之中,万余根狼牙箭凌空落下,瞬间对他们造成了大量的伤害,因为反应慢了一拍,他们之中足足有四千人,倒在了奔雷骑射出的狼牙箭之下。

    狼牙箭雨造成的腥红还没有消散,城上守军们的惨痛哀嚎还没有止歇,井澜上的西凉军弓箭手们便再次发动了箭雨侵袭,和奔雷骑的狼牙箭雨形成了连环之势,连绵不绝。守军们再次付出大量的伤亡之后,只能暂时放弃了还击,耻辱性的在只射出一轮箭雨之后,便躲到掩体的后面,毫无血腥的做起了缩头乌龟。

    面对如此连绵的箭雨,就连董卓也有些束手无策了。骑兵配合步兵在攻坚战中共同进行远程压制,这样异想天开却偏偏效果极佳的战术,董卓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看到,他根本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对策来破解这种进攻方式,只能是望而兴叹。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攻坚战(四)() 
面对无边无际的箭雨侵袭,长安城头上所有的人都感到深深地无奈,无从抵抗的情绪,从每个人的心头蔓延开来。

    可是,这还不是最让他们头疼的事情。

    随着马超所部西凉军前阵中,乾位上重型攻城器械队列的逼近,正在负责戍卫城头的长安城各个小势力众人,才真切的明白了什么叫做绝望。

    坐镇乾位战阵中的庞德,在双侧弓箭手和身后奔雷骑精锐们的火力策应下,率部逐渐进入了射程范围之内。没有任何犹豫的,庞德高举起战刀,怒吼了起来:“攻城!”

    回应庞德怒吼之声的,是一阵阵令人牙酸的机括拉动声。早已填装完毕的抛石机和巨弩等攻城器械,在一万名劲卒的共同努力下,机括装置被逊色的拉满了力,那巨大的张力,完美的诠释着暴力之美。

    下一刻,早已按刀等待在抛石机之后的百余名劲卒们,挥刀斩断了束缚在抛石机机括上的绳索,得到了瞬间释放的抛石机臂杆,迅速的向上弹起了半丈高的高度,巨大的力量猛烈的爆发出来,将抛石机臂杆顶端炮梢中的一块块巨石抛上了半空。那一块块足有磨盘大小的巨石,在空中呼啸连连,声势骇人的向着长安城头上砸落。

    和抛石机同时被激发的,还有体型巨大的巨弩。伴随着一阵阵铿锵的机括震动声,一根根长枪般粗细的巨型箭弩,从弩床上激射而出,冷厉的割裂沿途的空气,笔直的飞向了长安城墙之上。

    马超的部队此次轻骑奔袭,自然不会带上抛石机这种沉重的器械,现在所使用的抛石机,几乎都是从沿途各个要塞、据点缴获的战利品,总数加起来也只有百十来辆,一次性至多也只能抛射出百余块大石头而已。为了弥补抛石机的火力间隙,马超这才将巨弩也搬了出来,用数量还算可观的巨型弩箭,来填充抛石机之间的空隙,确保对敌军的绝对压制。

    在这个时代,在远程作战中,抛石机和巨弩,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他们强大的破坏力和较远的射程,足以将数量对等的敌军悉数绞杀。

    当一块块巨石伴着一根根巨弩,落到长安城头上的时候,立刻便给城头上密集的人群造成了大量的伤害。巨石势不可挡的将他们的身体砸成肉饼,而巨弩则是轻而易举的便可接连洞穿数名敌军的身体。

    血肉横飞,鲜血淋漓。

    长安的城头上,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各种痛苦哀嚎的声音,在嘈杂的战场中强烈的刺激着其他人的耳膜。这惨烈的一幕,吓的本以为站在安全距离之外的董卓,连忙转身向后狂奔出了数十步距离,直到确定真正的安全了,才喘着粗气停了下来。

    等到董卓转回他肥胖的身体,再次看向城墙上的时候,进入他视线之内的,尽是一片断臂残肢,他惊骇的发觉,至少有两三千人丧生在巨石和巨弩之下,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从守军身体中流出来的血液,几乎都要在城头上汇聚成一条小溪了。

    城下,第一轮的攻击完毕之后,庞德收刀大喝:“盾牌手,掩护!其他人继续填装巨石弩枪!”

    在庞德的命令下,守护在各种攻城器械旁的盾牌手们,迅速的举起手中的盾牌,在其他袍泽和各种器械的面前,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的盾牌防线,以防止城头守军在重型器械填装的间隙,进行反击。

    临时布置的盾牌阵,虽然仓促,可却很是讲究。盾牌手们按照马超在军中提出的训练方式,第一排盾牌手单膝跪地,将盾牌笔直的竖立在坚固的大地上,借助着大地的摩擦力,来增加防御;第二排盾牌手则是采用左腿弯曲、右腿向后绷直的姿势,将手中盾牌呈略微的斜角,用盾牌的底端叠加到第一排袍泽的盾牌顶端;第三排盾牌手采用直立的姿势,双腿分开数个脚掌的距离,将略微抬高,呈四十五度角,叠加到了第二排盾牌手的盾牌上。

    这种三位一体的叠加盾牌的防御阵型,是马超在后世中防暴部队的防暴盾阵中演变而来的,其防御力和合理性,无疑要超越这个时代数个等级,一般的箭矢和标枪之类的攻击,根本就破不开这种盾牌阵的防御,可以很好的保护正在填装巨石和怒枪的同伴们,以确保下一轮猛攻的正常进程。

    与此同时,两侧的弓箭手和奔雷骑精锐们,也再次拉动弓弦,进行交叉射箭,在乾位袍泽进行填装的时候,继续保持对敌军的压制。三个战阵以及奔雷骑骑兵之间的相互配合,简直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根本没有留给长安守军任何可以利用的反攻时间。

    等到两侧的弓箭手和奔雷骑们,先后拉动了五次至七次弓弦之后,乾位的重型器械部队,终于完成了填装,在庞德的喝令下,发出了第二轮的凶猛打击,再次对敌军造成了不容忽视的伤亡,令长安的城头上哀声一片。

    抛石机、巨弩以及弓箭交替射击压制,这种多兵种混合作战的综合性作战方式,是马超在经过反复十余次的推演之后,才研究出来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勉强能连成一片,对敌人保持着自始至终的火力压制,打的敌军人人发懵,人心惶惶。可是这套战术,经过实践的检验,落在马超的眼里,却仍然有着很大的不足之处。

    在马超所发现的一些缺陷中,首要的问题就是抛石机和巨弩的填装进程太慢,巨弩还好一些,可是抛石机的填装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哪怕是马超部下的劲卒们身体素质再强悍,也不可能一直保证磨盘大的石头,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人力搬运到炮梢中,而且抛石机在发射之前,还是需要拉动绳索转动绞盘,以起到蓄力的作用的,这个过程,实在是有些浪费时间了。

    再说巨弩,虽说相比抛石机的填装速度要快一些,可搬运弩枪、填装到弩床中、再拉动机括蓄力,以及进行准确度的校对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也是需要时间的,根本就不符合马超心目中的大型杀伤性武器的标准。

    其次,这种综合性的多兵种协同作战,是需要很高的默契度的,一旦人工手动射箭与器械火力侵袭之间出现差错,那就失去了连绵不绝的压制力了,所收到的作用,至少要锐减三分之一有余。也幸亏奔雷骑的来回穿插,带动了整个的节奏,若是换成普通的骑兵,是根本不可能完成这项串联任务的,甚至连奔射都做不到,更遑论其他了。

    还有一点,就是重型器械部队的主将,一定要有果敢之人来担任,且必须在军中有较高的威望,这样他所下达的每一个战术指令,才能被贯彻执行的丝毫不差。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十多个人合力才能完成对一辆抛石机的填装工作,这么多辆抛石机要在同一时间进行抛射,对负责填装的军士们身体素质,也是有着较高的要求的,一旦有人体力不支,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抛射的进程。想要弥补这一点,唯有在军中颇具威望的将领才能做到。

    对将领的选拔和士兵们的体能训练,马超到并不太发愁。他的部下名将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