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149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149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忠也没打算追杀郭汜,反正郭汜现在也跑不了,怎么都是个死,像他这样恶贯满盈之人,理所应当的是要死在马超的剑下,那样,才会给马超积累起更多的声望,去赢得天下人之心。

    所以在郭汜退却的时候,黄忠根本就没有追击的意思,只是挥刀命令身后的劲卒们,把郭汜的退路完全堵死,让他成为了瓮中之鳖。

    后路不通,郭汜在战马的带动下,来到了西边,意欲从这里突围出去。可是来到这里之后,郭汜绝望的发现,守在这里的,是马超麾下的大将太史慈。太史慈投效到马超麾下的时间,要比黄忠早了很多,郭汜不知道黄忠的厉害,可却深知太史慈的勇猛,见到是太史慈在此,连面都不敢露,掉头就向着相反的方向跑去。

    来到东边,郭汜刚要下令突围,却看到黑铁塔似的胡车儿挥动着他的狼牙大棒,宛如杀神一般无情的在这边的战场上厮杀着。凡是被胡车儿的狼牙大棒砸中之人,无一不是脑浆崩裂或是骨断筋折,倒在他棒下的人,甚至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不能保存下来!

    更可怕的是,在胡车儿的背后,一群黑衣黑甲的精锐,同样挥动着狼牙棒,正在和郭汜部下的众将士们厮杀着,那一根根沉重的狼牙棒,在他们手中轻如无物,但是一旦落在敌人的身上,郭汜部下将士们身上的铠甲根本起不到丝毫的防护作用,脆弱的比薄纸还要单薄,只能任凭落在身上的狼牙棒,在他们身上连皮带肉的撕下来一大块,令他们痛苦哀嚎不已,那一阵阵惨叫的声音,令郭汜心胆俱裂。

    前后左右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郭汜是插翅难逃。渐渐地,他心中求生的欲望灭绝了,眼中透露着临死前的绝望,就像是一堆死灰。

    喊杀声、打斗声……渐渐的弱了下来,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死尸,到处都是鲜血,但是更多的,却是郭汜部下跪地请降的将士们。只有百余名郭汜的心腹亲随,围聚在郭汜的身边,用带血的刀刃保护着郭汜。

    马蹄声声,马超骑在龙象宝马上,缓缓而来,直到逼近到郭汜身前三丈之处,才停了下来。

    “郭汜,你在董卓身边为虎作伥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今日的下场吗?”马超声色俱厉的喝问道。

    郭汜抬起失神的双眼,寂寥的答道:“成王败寇。本将没什么好说的。”

    “死不悔改!本侯便成全你,为天下数以百万计的黎民百姓除害!”马超反手拔出巨阙重剑,翻身下马,大踏步向着郭汜走了过去。

    围在郭汜身边的死忠们,见到马超仗剑而来,纷纷发一声喊,举起手中战刀冲了上来。马超怡然不惧,喝止住打算上前助战的部下众将,单人独剑杀进了人群之中。

    好久没有淋漓痛快的大杀一场了,今日,马超便要让巨阙重剑饱饮鲜血!

    沧澜剑法施展开来,夹杂着马超自创的出手法,巨阙重剑在马超的手中仿似化为了一条翩若游龙,剑芒伸缩吞吐间,每一剑,必定血光乍现,带走一名敌军的性命!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出生于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在写出侠客行这首诗的时候,完全是凭空的想象。如果他能早出生千年的时光,有幸见到马超今日的战斗,他一定会心怀激荡,将那首侠客行写的更加波澜壮阔!

    剑起,剑落!血染征袍!

    当马超最后一次挥落巨阙重剑的时候,在他的眼前,除了郭汜,已经没有其他活着的敌人了,郭汜所有的亲随,在刚才的战斗中,都已经被马超斩杀了!

    百人斩!马超或许是在不经意间,又或许是刻意为之,完成了一次百人斩的壮举!这其中,巨阙重剑难以匹敌的锋锐,令马超如虎添翼,可谁又能否认,精良的武器,不是实力的一部分呢?

    在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百人斩,也不过只有寥寥数次而已,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楚霸王项羽在乌江之战中,步战斩杀敌军数百人之众,险些完成千人斩的壮举。可以说,能完成百人斩的,都是名噪一时的猛将,现如今,马超把自己也放进了这个行列之中了。

    第一百零一次挥剑,斩下了第一百零一颗头颅,马超用代表着浩然之气的巨阙重剑,亲手终结了郭汜罪恶的一生。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长安攻坚战(一)() 
李傕、郭汜接连被杀,两人部下三万余众人,除了战死沙场的,余者悉数被马超所收服。这些本就是战时状态的士兵,虽然无法和奔雷骑以及破军阵两支精锐相比,但战斗力还是有的,这些人的投诚,令马超威势大涨,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更令董卓感到惊惧的,是马超的兵力还远不止于此。

    一日之后,关羽率部赶来与马超汇合,他带来的是两万余能征善战的马步军兵;关羽来到之后的两个时辰,俄何烧戈也率领着两万草原牧区的骑兵,来到了马超的军营之中,更助长了马超所部西凉军的威势。

    比及第二日的傍晚时分,负责殿后的部队亦陆续赶来。扶风方向,青年将领郝昭率领着近万部众赶来助阵;冯翊方向,大将徐晃亦率部前来。

    等到第三日的清晨,随着各路人马的到来,马超麾下的兵力,从最初的三万余人,暴增到了十二万之众,其中新归降的两万多降军,暂时还不能让马超放心的投入到战斗中,即便如此,可用战力也达到了十万以上。

    如此浩大的声势,兵临城下,怎能不令长安城中的人们心惊胆战呢?要知道,此刻在长安城之内,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七万余人的军士,就算可以依靠长安城的城墙坚守,但是面对马超这样的人杰,谁也不敢保证七万人的战斗力可以保住长安。

    一般来说,据城固守的一方,在攻坚战中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想要强行攻城,获得攻坚战的胜利,发起进攻的一方,都必须要投入守城方至少三倍以上的兵力才可以做到,按照长安城内的兵力部署来计算的话,一般的人来攻城,至少要预先准备二十万人的部队,才有可能攻下长安。但是马超是谁?那可是战无不胜的新一代战神、勇冠三军的神威天将军!锦马超之名,冠军侯之位,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连吕布都数次在他的手中吃了大亏,落得个亡命天涯的悲惨结局,谁还敢说仅仅凭着七万士气低迷的军士,可以在马超的强攻中,将其击退呢?

    趁着马超整顿兵马的间隙,长安城内的各方势力想方设法的来保全自身,偌大的长安,在也无分白日和黑夜,似乎每个人都迫于城外的压力,而显得格外的忙碌和焦躁。

    城中最大的一股势力,无非便是董卓。董卓深知自己和马超势如水火,根本不可能共存于一世,一旦马超攻破了长安的城墙,进入到城中,董卓的死期也就到了。为了能阻止马超进入长安,董卓这几日来可是食不知味、寝不安席,终日和部下文武众人反复的筹谋着,最大可能的加强长安城的防御。大量的征调民夫,强行令他们到城墙下做苦力,将诸多的守城器械搬运到城头之上;抽用城中富庶人家的钱粮,充作军用,赏赐给部下的将士们,以激起他们拼死的决心……

    其中,董卓最在意的,是拉拢城中的各方中小势力,许诺给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出人出钱,协助守城。被拉拢的对象们,为了保全自身,也顾不得董卓背着国贼的骂名了,倾尽所有的资助董卓,抽调伏兵临时编入董卓的军队中,一夜之间,便让董卓的部众从七万人暴涨到了九万多人,几乎都要与马超的部众在数量上持平了。

    在董卓忙的外焦里嫩的时候,对刘协的看管自然而然的也就松懈了一些。刘协借着这个机会,再次将王允、董承等死忠大臣召入宫内,密谋了起来。

    当王允禀报刘协,曹操的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时,刘协兴奋地难以名状,在董承的提醒下,刘协这才醒悟过来,连忙压制住即将脱离牢笼的喜悦心情,恢复到了平日里的正常神色。可是刘协对自由渴望已久,脸上的神色可以克制,内心中的欣喜若狂,却是说什么也克制不住的,恨不得曹操能够立刻赶到长安城外,与一众死忠的大臣们里应外合,将自己救出长安去。

    至于马超和董卓这两个西凉人,到最后谁胜谁败,刘协已经不再关心了,只要自己能逃离生天,他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其他的事情呢?

    城中其余的几股势力,在这个时候深恐站错了队,投错了阵营,一心只想能够顺利的离开长安,逃到别处去。可是在多次尝试之后,他们却悲催的发现,现在的长安城,就像是一只铁桶,别说是人了,就是连一只鸟儿,都不太可能顺利的飞出去。

    无奈之下,这几股势力先后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有倾向性但却有十分隐晦的站到了董卓的这边。在他们看来,目前长安还在董卓的控制范围之内,一旦和董卓撕破脸皮,怕是立刻便会遭到无情的杀戮,唯有暂时顺从董卓,在力所能及的方面给予董卓一些帮助,才能保住身家性命。

    但是这些人也不傻,他们身为士族,在宦海沉浮这许多年,哪一个不是人精?他们可不敢保证董卓一定能守得住长安,为了防止马超破城之后找他们算账,这些人一方面给予董卓帮助,另一方面却又刻意拉开和董卓的距离,在表面上保持着中立的假象,暗中却和董卓、马超两方秘密的进行书信来往,从中寻觅生存之道。可以说,这些人是真正的将腹黑学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了。

    对此,马超和董卓也是心知肚明,但是大战在即,只要他们不捣乱,不妨碍到战局,也就任由他们去了,一切,等到战后在和他们一一清算。

    城内各方势力暗自涌动,城外,也同样不平静。

    自从兖州出发之后,曹操一路率部疾行,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关中,此刻距离长安也只不过剩下不到百里的距离了。这个距离,是相对安全的,进一步可以随时切入战场,成功的将刘协迎到自己的军中;退一步则是可以从容的脱离战场,避免卷入这场曹操本不想卷入的战争中来。

    曹操的目的很明确,他就是来迎接刘协的,并没有打算在马超和董卓的较量中,出手帮助任何一方。以曹操目前的实力,两方他的不能轻易招惹,还是让他们互相争斗去吧,曹操坐山观虎斗,顺便把刘协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曹操可是深谙此道。

    东北边,刘备带着管亥、张飞和赵云,率领着一千五百名军士,也在飞速的赶来。为了避开袁绍的势力范围,刘备不得不绕道而行,无形之中便多走了许多的冤枉路,时至今日,依然距离长安还有着很遥远的距离。

    刘备此刻当真是心急如焚,他唯恐自己再一次错失这个翻身的大好机会。这么多年来颠沛流离、仰人鼻息的生活,刘备已经十分厌烦了,他特别希望自己可以借着这一次的动乱,得到刘协的御笔亲封,获得汉室宗亲的正统席位,为自己日后打出一片天地铺平道路。

    可是路途遥远,从东北边的幽州到紧邻西北的长安,几乎是跨越了半个大汉,刘备再怎么心急,也不可能直接飞过去,只能接连不断地催促部下加快脚步,争取早日赶到长安去。

    在刘备身边,管亥和张飞二人的脸上,也透着无尽的焦虑,他们知道自己的大哥刘备这次是在进行一场豪赌,甚至把他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赌进去了,为的就是能一次性的把以前输掉的东西都给捞回来,可是同时,也有可能彻底输个精光,把性命丢在长安。

    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管亥、张飞二人,自然是有些担忧的。可是他们能做的,也唯有陪着刘备一起,是生是死,只能听凭天命了。在他们的心中,刘备既是他们的君主,又是他们的大哥,只要刘备是所命,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拒绝的,哪怕明知前路九死一生。

    和管亥、张飞二人不同,一袭白袍的赵云,则是显得云淡风轻了许多。早些年,赵云和马超在西凉叱咤风云,什么样的危险没遇到过?他们凭着一千多骑兵,就曾经硬生生的击溃过羌氐数万联军,相比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眼前的危局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赵云和刘备,可没有太深的感情,他之所以前来,完全是出于公孙瓒的请求罢了。按照当初和公孙瓒的约定,赵宇自愿跟随公孙瓒五年的时间,为他征战沙场,以便替照顾自己数年的同乡夏侯兰,报答昔日公孙瓒的恩情。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两年了,公孙瓒把赵云调拨给了刘备,赵云自然也要用剩余的三年时间来辅佐刘备了,可是在赵云的心中,从没有把公孙瓒或是刘备当做主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