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146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146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豢腹ィ醴叫闹猩龅木迮拢畹懔钏苯哟蚵碜矶樱

    可是王方也知道,自己若是就此离去,就算能在马超的枪下逃得性命,逃回去之后,也难逃李傕的一刀,怎么都是个死,与其这样,还不如趁着马超尚未回头的时机,突施冷箭偷袭马超呢,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趁着马超没有转回视线之前,王方悄无声息的凑近到马超的身后,用尽全身的力气,向着马超的后心攒刺了过去,妄图一枪将马超刺于马下。

    看到王方卑鄙无耻的偷袭,在后阵中观敌掠阵的马腾心中忍不住焦急了起来,大声呼喊道:“身后有人,当心!”马超的武艺,马腾是很清楚的,可是在看到马超有可能会出现危险的时候,马腾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关心则乱了,忍不住呼喊了出来提醒马超。

    其实王方的偷袭,早已在马超的预料之中了,但是听到马腾焦急的呼喊,马超还是感到一阵温暖。这就是父爱的伟大之处,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看不出任何端倪,可一旦当他真的遇到什么危险,父亲永远会是第一个站出来维护自己的人!

    马腾不知道的是,马超其实是故意露出破绽,引诱王方来进攻他的。既然要在敌军之前斩将立威,那就用最干脆的手段,狠狠地震慑住敌军蠢蠢欲动的军心!将他们的战斗欲望,全部掐死!马超一枪斩杀了李蒙,杀人手法直截了当,可还是有些不够残忍!想让敌人害怕,马超还想再残忍一些!战场之上,残忍,是令敌人产生畏惧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王方偷袭的长枪飞快的刺到了马超的后心要害前,只要再向前挺进半尺的距离,便足以对威名远扬的西凉锦马超造成致命的伤害。眼看着自己的偷袭要成功了,王方的嘴角处,忍不住浮现出了一丝得意的弧度。他已经可以预想到,自己今后即将拥有的锦衣玉食的生活了,斩杀了马超,还愁没有万户侯的爵位加身吗?

    然而,这短短的半尺距离,却成为了王方此生最后的一段时光。锦衣玉食、万户侯……他注定是享受不到的了。

    背对着王方的马超,忽的飘忽的扭了一下腰身,狼腰轻轻一错,王方刺来的一枪,便落到了空处,擦着马超腰间的铠甲刺了个空。因为用力太大的缘故,建功心切的王方这一枪刺空,身体不由自主的出现了倾斜,向着马超的方向一头扎了过来。

    感受到身体的变化,王方嘴角处的得意,瞬间烟消云散了,脸上是惊恐万分的神色,他不是傻子,通过马超的应对,他已经猜到了,马超适才破绽大露,八成是在引诱自己的。可恨自己偏偏那么傻,一头就撞进了马超的圈套之中来了,如今身体失去了平衡,再想跳出马超的圈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灵活的一个转身,马超在马背上轻舒狼臂,一把抓住了王方腰间束缚战甲的腰带,单臂猛地用力,竟是将王方的身体带离了马鞍,举到了空中。

    王方慌乱之中吓的六神无主,手里的武器不由自主的掉落,惊恐万分的结结巴巴道:“你……你要做什么?放,放我下来……”

    雄狮面罩下,马超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冷酷的笑意,右手将霸王枪快速的挂入事环中,而后抬起右臂,抓住了空中王方的右腿,左手松开他的战甲腰带,横移到他的左腿脚踝处,猛地怒吼一声,双臂同时用力向外一分,两股巨力从马超的双臂中爆发出来,作用到王方的身体之上。

    王方顿时感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将他瞬间侵蚀、淹没,身体上传来的两股巨力,令他的身体向两边剧烈的分离着,他口中发出一连串令人惊悚莫名的痛呼,来发泄着心中的痛苦。

    但是很快,王方就没了声音,随着“嘶啦”一声,他的身体在万众瞩目之下,被马超生生的用手撕成了两片,花花绿绿的内脏流了一地,就此断绝了一切的生机。

    生撕活裂!

    这一残酷的杀人手段,立刻震慑住了李傕部下的众多将士,甚至很多人在看到这一幕之后,都忍不住弯腰呕吐了出来!

    直到此时,李傕才猛然醒悟过来,马超看似年幼无害,实则却是能手撕虎豹的狠角色!那许多有关马超勇猛无敌的传闻,瞬间在李傕的脑海中迅速的被想起,令他肝胆俱裂!

    面对如此勇猛的马超,李傕哪里还有探知马超所部西凉军底细的勇气?连忙率军退去,在长安城外的军营中驻扎了下来。若不是碍于董卓的命令,怕就此回城无法交代,李傕恨不得能直接退回长安,再也不要和马超交战了。

    李傕率部退走,致使战事暂时告一段落,马超也没有乘胜追击,他需要用数日的时间,来让李傕所部将士心中的恐惧发酵、蔓延,甚至利用李傕他们的这种恐惧,去影响长安城内更多人的恐惧。

    因此,战事就此陷入了短暂的休战期,马超的西凉军和李傕的军队,在长安城外隔空相望,却是秋毫无犯。

    在马超和李傕对峙的数日时光中,王允安排的使者,快马加鞭来到了兖州的地界。恰好此时曹操风闻马超要进攻长安,早已率兵来到了兖州的边界处,刚好和王允的使者碰到了一起,省却了使者许多的路途劳苦。

    在得知使者的来意之后,曹操心中狂喜不已,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安排人带着使者下去休息。等使者离开,曹操立刻和麾下的几名谋士筹谋了起来,谋划着该如何才能在王允代表当今大汉天子刘协带来的讯息中,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经过数年的发展壮大和辛苦经营,曹操此刻麾下的实力已经比当初十八路诸侯会盟时强大了许多,出身于颍川的杰出人才,几乎悉数被曹操网罗到了麾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便是荀彧和荀攸叔侄、郭嘉以及程昱了。这四个人可以说是颍川最具盛名的饱学之士了,他们的眼光、谋略,都深深地赢得了曹操的信赖。

    在和这四大谋士商议之后,曹操决定立刻进兵长安,想办法把刘协从长安城中悄悄地接出来,争取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和马超的想法不同,马超因为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和超人一等的爵位,而且不喜欢仰人鼻息,更因为西凉地理位置限制,就算把刘协握在手里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可曹操就不同了,曹操目前的身份相对较低,手中的兵马也不算太多,想要在中原大有作为,他就必须要借势,刘协这块金字招牌,无疑是他崛起的绝佳助力。一旦刘协被曹操握在手中,他便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原大地上浑水摸鱼,捞取到原本难以涉及到的好处了。

第一百二十章 各怀鬼胎(下)() 
在曹操和麾下四大谋士,制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略方针之际,远在冀州的袁绍也得到了马超进兵长安的消息。

    而袁绍此刻的想法,却又和马超、曹操各不相同。

    在袁绍麾下,也有几个有先见之明的谋士,建议袁绍立刻出兵,将刘协接到冀州来,而后以刘协的名义发布命令,号令天下诸侯。这一提议,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谋而合。但是刚愎自用的袁绍,却根本没有这个打算,他的意见,更倾向于部下大多数文武官员的提议,那就是对刘协不理不睬,任其自生自灭。

    冀州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乃是天下各州中绝对数一数二的大州,在乱世之中,冀州就是成就霸业的根基所在,袁绍心里很清楚这一点,他对冀州,有着远超常人的看重和依赖,否则也不会投一石二鸟之计,鼓动公孙瓒进兵冀州,待韩馥胆寒之际,袁绍之计趁机兵不血刃的夺下冀州了。

    正因为对冀州的重视,所以在袁绍的内心中,他是不希望刘协来到冀州的。毕竟,刘协是名义上的大汉天子,而他袁绍是名义上的汉臣,一旦刘协到来,拿出大汉天子的架子来,对着袁绍指手画脚,渐渐地瓦解袁绍的实力,把冀州从袁绍的手上潜移默化的夺走,袁绍可就得不偿失了,这是他决不能容忍,也万万不想看到的事情。

    更何况,边界处与公孙瓒的战事未息,虽然公孙瓒目前处于绝对的劣势,被袁绍军打的一再丢城弃土,可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袁绍的心中,公孙瓒是他的头号心腹大患,不能彻底的解决掉公孙瓒,袁绍哪里还有心思去应对其他的事情?

    尽管麾下的田丰、沮授等有识之士苦苦劝谏,可袁绍最终还是否决了他们的提议,决定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袁绍的这个决定,令田丰、沮授等人扼腕叹息不已,却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袁绍才是他们的主君,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袁绍错失这样一个称霸天下的机会。

    沿着袁绍盘踞的冀州,一路向东北延伸,便是公孙瓒的地盘。经过数场恶战,公孙瓒的辖土已经缩水了将近一半了。当马超进兵长安的消息传来之时,公孙瓒有心前往助马超一臂之力,可却是自顾不暇分身乏术,实在是鞭长莫及了。

    公孙瓒是马家先祖马融的再传弟子,心中自然是和马超较为亲近的,可是面对自己眼前的窘迫战局,公孙瓒能做的,也唯有遥想为马超送上一份祝福,预祝马超能够马到成功,踏平董卓所部了,其他的,公孙瓒想做也做不到。

    在公孙瓒的大本营中,还有两个地方,有人再为马超进兵长安之事,各怀不同的心情。

    一个不起眼的白色帐篷中,端坐着一个白袍的少年将军,此人面容俊美,浑身上下充满了正气。看着士兵送来的长安战报,这个少年将军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了一丝微笑。

    缓缓地,他抬起头来,望向了西北的方向,难以自持的呢喃着:“孟起,愚兄不能前来助阵,只能看着你成就功名大业了,你是从来不会让人失望的,对吗?多希望能看到你站在这个世界的最巅峰,挥斥方遒啊……”

    在轻轻地呢喃声中,这个少年将军渐渐地陷入了追忆之中,往昔的一幕一幕,似乎在他的眼前一一浮现,令他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整个营帐内安静了下来,唯有帐内的烛火在随风摇曳着,忽明忽暗的烛火,将这个白袍少年将军身后的一面战旗照亮,上面绣着一个篆体的“赵”字……

    另一个地方,在烛火的跳动中,三个面容各异的汉子围坐在一起,左侧红脸的大汉和右侧黑脸的大汉,目光都落在中间那个白面短须的人脸上,三人之间,似乎正在做着什么重大的决定,但是很显然,最终拿主意的,是中间那个白面短须之人。

    沉默了良久,白面短须之人方才开口低沉的说道:“不明、翼德,如今战事吃紧,我等就此离开,实在是不仁不义。可我刘备乃是汉室宗亲,眼下天子陷于囹圄,刘备岂能坐视?我意已决,率本部五百精兵前往长安,迎驾天子!哪怕是与国贼玉石俱焚,亦在所不惜!”

    管亥和张飞听到刘备的话之后,立刻齐声答道:“一切但凭大哥吩咐,吾二人刀山火海,誓死不离!”

    看着管亥和张飞坚定地神色,刘备这才在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哪里不清楚,公孙瓒大势已去,是早晚会被袁绍所灭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刘备早已心生逃走的念头了,他可不愿意为公孙瓒陪葬。只是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怕自己逃走的行径会令天下人耻笑,所以才一直没有正式脱离公孙瓒的阵营罢了。

    如今机会来了!马超进兵长安,董卓应对不暇,大汉天子刘协发布密诏,意欲逃离董卓的魔爪,这对于刘备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翻身机会,若是能及时赶到战场,在刘协逃离长安的过程中,立下护驾之功,还愁日后每日为寄人篱下而发愁吗?只要有了合理合法的身份,能获得刘协亲口认可的皇室地位,称刘备一声“皇叔”,这对刘备而言,可是有着诉说不尽的好处的,说是名利双收也绝不为过!

    此后,刘备就可以凭着“皇叔”的名号,大肆招兵买马,打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了,便再也不用仰人鼻息的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再说,借着前往救援刘协的理由,刘备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脱离公孙瓒的阵营,避免成为袁绍屠刀下的一缕亡魂,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在决定好了离开之后,贪心不足的刘备又生出了挖公孙瓒墙角的打算。纵观公孙瓒营中,唯一可成帅才的,只有那个白袍少年将军赵云了,若是能把文武双全的赵云一并带走,刘备此行的把握,就更大了。

    可是该怎么样才能让公孙瓒割爱呢?为此,刘备想了整整一夜,直到天际泛起了鱼肚白,他才算是想出了一个阴损的办法来。

    比及天色大亮,刘备独自一人来到了公孙瓒的中军大帐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