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14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14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议细节事宜的过程,并不轻松,每个环节都需要从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出发,力求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互利互惠,这让马超感到精神上的消耗,非常之大。

    还好有马休从旁协助,虽然马休仅仅十岁,可自幼在军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再加上自身的刻苦,有些方面想的却是比马超还要周全。这也让马超感到十分的庆幸,幸好自己将马休给拉了过来,倒是省却了自己许多心思。

    而且还有作为中间人的赵云从中斡旋,进行协调,终于是顺利的让有意结盟的双方,真正的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当张绣满意的离开马超的卧房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通过这次长达两个时辰之久的协商,马超深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相比张绣,马超在这方面的认识,实在是太过浅薄了一些,毕竟,张绣那可是北地军中的二号人物,统兵治政,早已是轻车熟路的事情了。

    有关粮草、军械、战马、衣甲等各种各样的问题,绝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让马超第一次感到,统兵打仗,可不止是个人武勇以及部队精锐便能决定一切的。打仗打仗,归根结底,打的还是钱粮,谁的军饷丰厚,谁的粮草殷实,谁的部下就更加能万众一心,攻敌必克。

    这个时代,是个动乱的时代,虽然后继更大的动乱还未到来,可是乱象的征兆已经很明显了,天下各州的百姓都希望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这个时候,唯有足够的钱粮,才能吸引流民来自己的地盘长久居住,才能生出更多的钱粮和源源不断的兵员,才有了争霸天下的基础。

    马超意识到,除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战斗力和部下的作战能力之外,自己必须尽快建立起强大的经济基础,这才是真正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坚实的保障。

    当然,想要夯实经济基础,却并非那么简单的事情。西凉盛产精兵猛将,但相对其他各州来说,经济基础却并不算太好,人口也较为稀少,而且羌族、氐族等各个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时常爆发冲突,也严重的影响到了西凉的经济发展。

    如果想要尽快将经济大环境稳定下来,马超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凭他一个人的能力,根本就无法实现。目前最现实的状况,就是先治理好武威一郡的财政,在短时间内积累起一定数额的财富,至少也得够维持应对不久之后的韩遂、边章造反才行。

    想了许久,马超隐隐的感到有些头疼,忍不住长长的叹了口气。他发现,自己身边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了。不,确切的说,应该是整个武威军中,堪当大任之人,实在是太少了,马休他们几个还需要时间成长;而已经成长起来,可以委以重任的,似乎也只有庞德一个人了。

    加快人才招揽的事情,也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了。看来,无论是什么时代,人才都是最珍惜的资源啊……

第十九章 寻觅良才(上)() 
翌日清晨,马超破例没有去进行晨练,而是一大早便来到了马腾的房门外等候着。

    在张绣到来之后,因他自赵云处得知,华佗的五禽之戏可以修炼神奇的内力,于是在与马超结盟之后,便也求着华佗将五禽之戏传授给他,所以华佗一时之间忙的是不亦乐乎,就连童渊都过去帮忙了,二老暂时也没精力来管马超了。

    经过昨夜的辗转难眠之后,马超便趁着这难得的休息之际,想要找马腾商讨一下网罗人才的事情。毕竟,以武威军目前的根基来说,想要在不久之后的平乱中夺下首功,收获足够多的利益,还是不太现实的。

    吱呀——

    马腾的房门被打开了,身体雄壮,面鼻雄异的马腾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到马超侍立在自己的房门之外,马腾刚毅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慈祥的笑意,开口问道:“孟起,这么早来找为父,所为何事?”

    自从七年前,马腾夫人在生下马云禄的时候,因难产而离世,马腾便一直未在续弦,而是将全部的感情,都投放到了自己的几个子女身上,包括马岱在内。虽然平时马腾在几个孩子面前不苟言笑,可他心中的那份父爱,却是如山般深沉的。

    “父亲,孩儿有要事要和父亲商量,咱们进屋再说吧。”马超一边向马腾请安,一边说道。

    马腾点了点头,转身便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内。他知道,自己如今的这个长子,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只爱好勇斗狠的莽撞性子了,既然他说有要事相商,那必然便不是一般的事情。

    父子二人来到房中,相对而坐。

    马超为马腾倒了一杯热茶,然后才说道:“未知父亲可否察觉,最近一段时间,那金城太守韩遂,时常差阎行到督军府去送礼,两家之间的走动,越来越频繁了。”

    “嗯?”马腾眉头一挑,略有些诧异的看了马超一眼,不动声色的说道:“你小子,可当真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啊,这件事,你是如何得知的?”

    马超轻轻一笑,道:“孩儿早就和您说过,韩遂不久之后必反,因此,对他那边的动作,自然也就多留意了一些。父亲,以我军目前的根基而言,如果韩遂与边章联合羌人、氐人一起造反,父亲觉的,我军可应对否?”

    马腾沉思了片刻,皱着眉头微微摇了摇头,低沉的说道:“韩遂本身的实力,便于我军不相上下了,若再加上边章与羌、氐的相助,我军并无胜算。”顿了一顿,马腾又道:“不过,若是真如你所言,韩遂要造反的话,想必西凉其他的势力,也不会一点反应也没有的,届时,我军可以与其他的势力联合,将其镇压便是了。说到这,孟起,联合张济结为同盟的事情,你办的不错。”

    马超也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浅浅的喝了一口,摇头道:“父亲,仅仅与佑维师兄一家结盟,还不够。想我马氏家族,自先祖伏波将军始,是何等的荣光?如今家道早已大不如前,难道父亲不想重振家声么?韩遂造反,便是个绝佳的机会!我军一定要在这一场平乱中,占据主动,捞取到足够多的好处,才有可能在日后变的更为强大。而且,平定叛乱,这可不仅仅是实力上提升的机会,更是提高名声的天赐良机啊。”

    “唉,为父又何尝不知啊?可是我军盘踞在武威,武威本就不是富庶之地,供养目前的军士,便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若是在扩大规模,怕是粮草就要亏空了啊。想要重振家声,谈何容易啊?”马腾无奈的说道。

    马超放下茶杯,认真的看着马腾,坚定的说道:“父亲,兵贵精而不在多!我军虽然只有两万,可战斗力在整个西凉却是首屈一指的,以目前的战力,如果指挥得当,并非没有可能彻底击溃韩遂。孩儿所言的,也并非是扩军的事。孩儿的意思,是说我军目前没有足够的人才,去指挥部队的局部作战,而且,治理武威,也是需要治政人才的,这些,才是我军目前最欠缺的。”

    马腾再次挑了挑眉毛,问道:“人才……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马超站起身来,郑重的向马腾跪倒在地,道:“父亲如果相信孩儿,请赐给孩子兵符印信,任凭孩儿在郡内选拔人才,以备长久之计!”

    马腾定定的看着跪倒在自己眼前的马超,沉默了良久,然后缓缓的伸手入怀,将兵符印信拿了出来,悬在马超的头顶上,凝声说道:“孟起,这兵符印信一旦交到了你的手里,就等于是将整个武威军交到了你手里,你可万勿将我军陷于险地,毁了为父一生的心血啊!”

    马超昂头朗声说道:“以三个月为期,孩儿必定不辱使命!”

    “既如此,马超接印!”马腾不再犹豫,握着兵符印信的右手,有力的向下一沉,交到了马超的手里。

    马超双手高举过顶,接过了兵符印信,同时,也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事不宜迟,父亲,孩儿这就去办理这件事。”马超向马腾行了一礼,转身便向房外走去。

    马腾看着马超的背影,忽然叫住了他:“等等!孟起,为父忽然想起来,你有一位叔伯祖父,字季长,曾在朝中任议郎之职,贤名远扬,为父年幼时,便是他教会为父识文断字。只可惜他在你降生前十年,便已经辞世了。不过,他倒是有两位弟子,如今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了,一人被称为郑师,一人官居尚书,你不妨差人与其取得联系,或许,这两位,会对你有所帮助。”

    季长是马家先人马融的字,马融才高博学,一生著书甚多,门下弟子先后有上千人之多,被人尊为鸿儒马师,后世南宋的范晔著《后汉书》的时候,还刻意为马融单独立传,可见马融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了。而他最为出名的弟子,便是郑玄、卢植二人了。

    相传,马融不拘于儒者的礼节,设帐授徒之时,时常坐于高堂之上,大堂上挂着华丽的纱帐,前面教授学生,后面则排列着女子奏乐,学生们按照座次传递他所讲授的课程,以这种方法挑选可造之材,最后所选的真传弟子,仅有四人,郑玄与卢植,便是其中之二。

    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人,是当世的儒家集大成者,更是一位不世出的大经学家。

    卢植,字子干,涿郡人,现居朝中担任尚书之职,不但擅长经学,而且还是一位沙场儒将,后来的幽州公孙瓒以及刘备那个伪君子,都是师出卢植的门下。

    经过马腾这一提醒,马超忍不住在自己脑门的“第三只眼”上狠狠地拍了一下!对啊,自己怎么忘了这两位大儒了呢?他们可都是当世的鸿儒大家,若肯看在逝去的马融面子上,介绍几个可堪重用的人才过来,那不是省却了自己许多的麻烦吗?

    况且,刘备那个伪君子起兵,也是依靠了卢植的许多帮扶,自己提前请求卢植帮着寻觅人才,不就等于是提前一步挖刘备的墙角了么?这么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下,马超不再耽搁,快步回到自己的卧房,拿出笔墨竹简,一边仔细的思考着,一边开始斟字酌句开始给郑玄、卢植两位名士写信。

    开篇的时候,马超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同时表达了对两位名士的敬仰之情,并言明愿意亲自到二人门下以弟子之礼拜见,用词极为的诚恳,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马超的真情实感。然后便略微的提了提武威目前人才奇缺的现状,以请求两位名士帮忙而一语带过,最后请求两位名士看在马融的面子上,今后对自己多加教导,以及希望他们不要怪罪自己给他们写信所造成的叨扰等等。

    等到两封书信写好,马超在信件上加盖了马腾的印信,以便证明自己身份的真实性,随后便命贴身护卫亲自送了出去,并一再叮嘱送信之人绝不可将信件半路遗失、见到两位名士的时候一定要谦逊有礼等细节。

    看着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贴身护卫飞马远去,马超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他知道,郑玄和卢植看在马融的面子上,再加上自己用尽诚意写的这封信,他们一定会派选一些有真材实学的人前来相助的,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不出三个月,必会有人手执二人的回信前来。

    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韩遂造反的日期,越来越迫近了,马超必须还要在武威以及附近的地区,选拔出一些有用的人才来才行。

    深切的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马超不愿意耽搁哪怕一个呼吸的时间,来到马厩中拉出龙象宝马,飞马向军中奔去。

    选拔人才的第一步,马超决定还是要从军中开始。

第二十章 寻觅良才(中)() 
飞马来到武威军中,马超来不及喘一口气,便直奔中军大帐。

    眼下的时刻,马腾还没有来到军中,坐镇军中的便是马腾手下头号大将庞德。

    看到马超急匆匆的赶来,庞德吓的差点没把刚递到嘴边的茶杯摔在地上,他可是牢记着,马超责令他在一个月之内打造出一杆宝枪的事情,若打造不出,可是要军法从事的。

    庞德身为武威军头号大将,本就事务繁忙,每天要替马腾检验军士的训练、检查粮草储备等许多事情,哪里还有闲暇去专门帮马超打造武器?自从马超与阎行一战之后,马超身上的威压便越来越浓郁,再加上传授了庞德五禽之戏中的熊之戏功法,随着修炼日久,庞德的战力倍增,由此对马超更是心悦诚服,因此一见到马超前来,还以为马超是来催要宝枪的,心里立刻便有些发慌。

    “令明!”马超叫了庞德一声,开口说道:“今日你什么都不要做,陪着我到军中细细的检验一遍,我军两万名将士,每一个我都要见一见!”

    得知马超并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