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132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132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崤山无论是距离潼关,还是距离函谷关,其实都并不远。马超部下的探马耳聪目明,若是马超提前特意叮嘱,或许探马们就能发现司马懿的踪迹了。可惜的是,马超并不知道此刻的司马懿竟然流落到了崤山之间,因此并未对探马们有过特意的吩咐,阴差阳错之下,司马懿便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在马超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以至于多年之后,马超每每想起此事来,都要痛恨自己未能及时发觉司马懿的行踪,白白错失了一个大好的机会,令司马懿此后日渐羽翼丰满,成了马超日后最强劲的对手。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吕布形单影只的狼狈逃亡,一路靠采摘野果来果腹,不一日,终于回到了长安。可是等待他的,却并非是热酒佳肴,而是董卓一番劈头盖脸的怒斥。

    函谷关乃是连接西凉与关中的咽喉要道,更是拱卫长安的一道天险。董卓原本是打算以函谷关为据点,在防御马超的同时,伺机进兵西凉,将原本属于他的地盘,再重新夺回来的。董卓对函谷关的重视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听闻马超率军来犯之际,董卓再三思量,才把最能打仗的吕布派去镇守函谷关,其用意,自然是希望吕布可以牢牢地守住函谷关,不让马超跨越雷池一步的。为了确保函谷关万无一失,董卓在派出吕布之后,还大规模的调动兵马,准备再派出第二支部队,前往协助吕布的。谁料到,还不等他将后续部队调整完毕,吕布竟然是大败而归,数万精锐,如今竟是只剩下他一个人逃了回来!

    这怎么能让董卓不愤怒呢?若不是看在吕布仍有利用价值的份上,暴虐的董卓怕是早就一刀砍下吕布的脑袋了。

    即便如此,一顿臭骂,却仍是免不了的。

    “奉先啊奉先,你是吃错什么药了吗?那可是数万精锐啊!就是伸着脖子让马超去砍,他也得砍上一段时日吧?怎地你在这短短几日之内,就把函谷关给丢了?你说,你还有什么脸回来见咱家?你怎么还有脸面号称战神?咱家看你就是一坨屎!牛屎!马粪!臭不可闻!不,你连屎都不如!就算是坨屎,至少还能恶心恶心马超吧?你呢?你做到了么?你……你……你可气死咱家了,滚!给咱家滚出去!咱家不想再看到你这坨牛屎了,赶紧滚出去!”

    董卓一面噼噼啪啪的摔砸着随手可及的东西,一面怒不可遏的大骂着吕布,令跪伏在地上的吕布既羞愧又愤怒,却不敢抬起头来看董卓,只能把自己的脸深深地贴在了地面上,把所有降临到自己身上和心中的羞辱,强压在内心深处,丝毫不敢表露出来。

    直到董卓骂累了,骂够了,喘着粗气坐了下来,李儒才敢过来低声劝慰道:“太师,如今函谷关已失,再怎么责骂温侯也是无济于事,小婿相信,温侯一定也是竭尽全力了,怪只怪那马孟起太狡诈了。”

    其实当初在吕布出征之前,李儒便对吕布说过,劝他将个人恩怨暂时放到一边,以大局为重。可惜骄傲的吕布并未将李儒的话放在心上,从那个时候,李儒就已经预料到了吕布必定会被马超所败,但他却决然没有想到,吕布竟会败的如此之快,以至于连第二波开往函谷关的部队尚未能就位,便丢失了函谷关。

    可不管怎么说,吕布毕竟是吕布,只要有吕布在,就等于是手中握了一颗威慑天下的砝码,因此李儒是不愿意看到董卓和吕布反目的,所以这才开口相劝,等于是给吕布找一个台阶下,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马超的身上,让吕布不至于太过难堪。

    对李儒,董卓还是十分信赖的。在李儒的劝慰下,董卓也才压制住了心头的怒火,勉强对吕布说道:“文忧所言,不无道理。奉先啊,这件事暂且就先这样吧,等咱家调集好军队,你再去把函谷关夺回来就是了。适才咱家心中焦躁了一些,你也不要往心里去,天下间,哪里有父子不会吵架的呢?咱家对你可是给予厚望的,一时情急,口不择言了。今后你可切莫再让咱家失望了。”

    对吕布的作用,董卓也是很清楚的。虽然现在吕布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可他单凭手中方天画戟、座下的赤兔马,便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对董卓而言,还是有很大作用的,狡诈的董卓在李儒的话语之中,获得了提醒,知道现在还不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所以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又开始对吕布和颜悦色起来。

    董卓的话,让吕布终于敢把埋在地上的头稍微抬起来一些了。他向着董卓拜了三拜,大声说道:“请义父大人放心,吕布已经吸取此次事情的教训了,日后若是再遇到马超,吕布定叫他有来无回,拿马超的人头回来向义父大人复命!”

    吕布的表态,多少让董卓好受了一些,他刚要令吕布退下去,却不料一旁的李傕和郭汜两员大将不乐意了。

    “且慢!”李傕、郭汜对视了一眼,同时迈步站了出来,异口同声的说道:“太师,温侯在出征之前,可是立下军令状,要将马超的人头带回来,现如今非但未能如愿,反而损兵折将,甚至丢了函谷关这处险要,现在却又说什么下次再斩下马超的人头,如此荒谬之言,岂不可笑?若温侯如此惨败,还能逃脱军法处置的话,以后太师该如何治军?岂不是令我军乱了规矩吗?”

    李傕和郭汜都是董卓的西凉旧部,以前深的董卓的信任,可是自从李肃为董卓招降了吕布之后,他们二人的地位便逐渐下滑,在军中的话语权更是一落千丈;再加之西凉旧部和并州军之间的恩怨,导致这两个人和吕布一向不对付,好不容易逮到了吕布的把柄,他们自然是要穷追不舍的了。

    “这……”董卓也想了起来,吕布确曾立下过军令状,如今大败而归,若是一点惩罚也没有的话,的确也是难以服众的。可问题是,这可是吕布啊,骂一骂是可以的,真要将他军法从事,董卓还真有点舍不得。

    吕布在听闻李傕和郭汜的话之后,心中禁不住狠狠地抽搐了一下。他可没忘记自己立下军令状的事,却没想到如今被一直让他压在身下的李、郭二人给翻了出来,当成了羞辱自己的素材了,偏偏,吕布还做不出任何的反驳……

    联想到董卓平素的暴虐,吕布的脑门上忍不住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连连叩首不已,大声的哀求了起来。乞求董卓看在他以往的功劳份上,饶过他这一次。此时此刻的吕布,哪里还有半分昔日战神的风采?完全就是一个摇尾乞怜的可怜虫罢了。

    董卓骑虎难下之际,又是李儒开口说道:“太师。温侯功大于过,此次虽然失了函谷关,可罪不当诛,不若,太师看在温侯以往的功劳,便责罚温侯二十军棍吧。”李儒原本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为吕布打个圆场,却没想到自己的这番话,落在吕布的耳中,却变了味道,成了堂而皇之的羞辱之语,令吕布在心中对李儒的印象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连刚才李儒开口为吕布求情的恩情,都被吕布自动忽略掉了。

    在吕布的心中,自己就是战无不胜的战神,何时受过杖责二十军棍的侮辱?那简直比杀了他还要令他难受!可是这个时候,吕布只能选择妥协,没办法,军令状摆在那里,若不妥协,便要掉脑袋的!

    自私自利的吕布,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半点过失,而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怪到了旁人的头上,李傕、郭汜、李儒……甚至是董卓,都成了他内心中怨恨的对象了。

    最终,董卓采纳了李儒的建议,免了吕布的死罪,而是改成了责罚二十军棍。董卓原以为吕布会感恩戴德,却全然没有想到,恰恰是这二十军棍,在吕布的心中造成了不可弥合的裂痕,从这一刻起,吕布开始与他离心离德了。

第一百章 商会之争() 
且不说董卓整顿兵马,准备不日进兵函谷关,夺回这块儿战略要地,且说马超在从潼关回到函谷关之后,竟然遇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函谷关内,在自己的地盘上,马超竟然遇到了刺客的偷袭!更令马超感到啼笑皆非的是,这个刺客的水平极其低微,被胡车儿仅用三成力量的一拳,就给活活打死当场了,甚至都没能挨到胡车儿的第二拳。

    函谷关新收复不久,其中有人想对马超不利,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偏偏这个刺客并非来自于军中,这一点,从他的反应和隐藏行迹的身法上,便可以看得出来,绝对是没经过战场洗礼的菜鸟。

    既然不是来自军中,那么究竟会是谁,如此痛恨马超呢?或者是,马超进驻函谷关,阻碍了何人的利益呢?

    马超遇刺,引起了麾下各级官员的注意,大家开始在关内各个区域、各个行业排查起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雇凶的幕后主使,排除隐患。要知道,马超可是西凉军事集团的最高领袖,同时也是大家的精神支柱,要是马超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谁也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经过两天两夜不停地排查,最终由心细的杨阜发现了一丝可疑的蛛丝马迹。

    前文中已经说过了,在历史上,杨阜本来因不满马超的独断专行,联合其他人起兵反抗马超,利用马超的轻敌之心以及杨阜自身的智慧,打的马超大败亏输,还让马超因此而失去了妻子杨氏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史书中所说的杨氏,很有可能就是马超如今的妻子之一杨婉儿。

    因为后世马超和今生马超的意外融合,现如今的马超早已不再是历史上所记载的那个马超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智慧,都要比原本的马超高出了不止一个等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阜这才投效到了马超的麾下,成为了忠心不二的随军参谋。

    杨阜的发现,令马超有些惊诧。在杨阜对关内各色人员进行仔细的甄别之后,他发现最有可能对马超不利的,是一个来自冀州的商会,因为这个商会的历代大掌柜都是甄氏家族的人,所以这个商会就叫做甄氏商会。

    据杨阜的探查,此次甄氏商会来关中行商,带头的是一个长相粉嫩的公子哥,年纪大约在十七、八岁左右,随行的还有上百名的随从。如此浩大的阵势,显然甄氏商会此次要做的是一比大买卖,偏偏不巧的是,甄氏商会这一行人途径函谷关的时候,天色已晚,于是带头的少年人便决定在关内休息一夜,等第二天再出发。可就在这一夜,徐晃率兵诈开了函谷关的城门,而后长驱直入,将关内的驻守降服,占据了函谷关。

    其后,为了防止函谷关得而复失,徐晃便遵照马超的指令,对函谷关实行了暂时的闭锁政策,关内的一律人等,禁止自由出入。这一闭关,就是十多天的时间,直到徐晃将关内的所有事务全部处理妥当了,这才回禀马超,恢复了关内民众的往来。

    在关内被滞留的这十多天,甄氏商会么每日都会派人到关下,询问守关的将士何时才能出关,可见他们是迫切的急于出关的。可就在昨日恢复了交通之后,甄氏商会的人反而不走了,这一反常的举动,便引起了杨阜的怀疑。后来杨阜在多方打探之下才得知,原来此次甄氏商会是想贩卖一批极不易保存的铜母到汉中去,结果因为马超下令临时封闭函谷关,导致铜母逐渐被氧化失效,这才触怒了甄氏商会那位年轻的带头人,他竟在一怒之下,从随性的人员中,选了一个自认为剑法精熟的汉子,准备刺杀马超,却不料被胡车儿轻易地给料理了。

    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马超也是忍俊不禁。他知道所谓的铜母,就是用上好的青铜融化后提炼出来的一种液体,用这种液体铸造的兵刃格外的锋利,打造的铠甲格外的坚固有韧性,可谓是这个时代最值钱的东西之一了,以上百号人来护送这批铜母,可见这批铜母的数量不少,结果最后因为迁延时日而被氧化掉,也确实令人心疼。

    不过,封闭函谷关是战时的临时决定,甄氏商会不找自身没有保管好铜母的原因,却把责任推到了马超的头上,这就让马超有点不愉快了。反正现在手头也没有其他的事情,马超后便决定亲自到甄氏商会的落脚之地去看看,会会那位年轻气盛的带头之人。

    根据杨阜的指引,马超轻车简行,只带了胡车儿这个贴身侍卫和大将关羽,以及十几个奔雷骑精锐,便来到了甄氏商会的临时居住地。对于自身的安全,马超是丝毫也不担心。从甄氏商会派出的那个杀手的水平来判断,就算他们人数再多一倍,也根本不能伤害到马超分毫。

    马超的意外造访,显然是惊到了甄氏商会的随从们,他们万万没想到,马超竟然这么快就找到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