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126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126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佗在查看了高顺的伤口之后,双眉不由得轻轻地皱了一下,显见即便是他,对高顺的伤势也是有些为难的。虽然为难,可华佗并没有就此放弃的打算,从马超的手里拿过药箱,取出一块白布,沾着烈酒,开始为高顺清洗起了伤口……

    整整一炷香的时间之后,华佗总算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挥手叫来两名青囊军,转头对他们说道:“此人伤势极重,野外只能进行紧急救治,算是拖住了他的一口气,你们赶紧把他抬到关内去,他必须要接受缝合医治。”

    寻常的医者,是绝不敢给病人做缝合手术的,即便现在还没有手术这个词汇的存在。但华佗是谁?那可是圣手!史书有记载,华佗曾给关羽刮骨疗毒,曾试图用斧子劈开曹操的头颅,治疗他的头风之症,可见华佗在外科这个领域,是有着精深的造诣的。后世几千年后的外科缝合手术,他在这个时代便已经是运用自如了。

    那两个青囊军不敢怠慢,连忙将高顺的身体抬上担架,然后一路小心翼翼的向关内走去。

    华佗看着他们的背影,一边迈步走向潼关,一边低声对马超说道:“此人伤势如此之重,仍然未曾断绝生机,可见他的心志是何等的坚强,意念是何等的坚定。如此人物,想来是敌军的大将吧?若能收归麾下,对你可是有大好处的。”

    马超闻言,不由得一怔,终于明白了华佗要亲自踏入战场救治伤员的苦心了。平心而论,高顺可是练兵的绝顶高手,徐荣之后,怕是没人能超越高顺了,只是马超和高顺之间,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不过,谁又说的准,这种立场不同的矛盾,不会在救命之恩的感召下,渐渐弥合呢?不要忘了,高顺可是个极为重情重义之人,他把恩情看的比什么都重,否则也不会死心塌地的跟随吕布了,说到底,他就是在还吕布的恩情。

    “师父,您费心了。”马超的心头一阵感动,千言万语最后只融合成了这一句话,却道尽了他对华佗的依赖和感激。

    华佗微微一笑,拍了拍马超的肩膀,道:“你我师徒,何需客套?好了,老夫该去照料那位受伤的将军了。”

    看着华佗渐渐远去的背影,马超忽然发现,他的背影在不知不觉间,竟是有些佝偻了。这些年来,马超从一个管辖着五十人的小小骑督开始做起,一路走来直到今天,这其中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热血和汗水,华佗无疑便是其中最为关注马超的那些人之一,为了马超的成长,华佗几乎耗尽了半生的心血。

    渐渐地,马超的双眼中,湿润了起来。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从未改变过的信念,再一次自他的心中清晰的呈现了出来,为了这些甘愿为自己耗费心血的亲近之人,马超所要做的,就是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将所有的障碍一一清除,然后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高点,对这些人大声说一声谢谢……

第九十一章 郑泰献策() 
翌日,潼关内的临时帅府中,马超高座正堂,其余随行出征的文武官员,分列堂前两侧。

    扫视了众人一眼,马超率先开口说道:“诸位,昨日吕布新败,又折了大将高顺,并州军正是士气低落之时,此乃我军进攻函谷关的良机,未知各位有何良策?”

    潼关的守将徐晃率先站起来答道:“主公,函谷关易守难攻,虽然并州军锐气尽失,可依仗着函谷之险,足以固守,我军若是贸然发起正面强攻,即便能拿下函谷关,代价也必然是巨大的,甚至超出我军所能承受的范围。依末将看,我军还是应以智取为上。”

    “公明将军说的不错。函谷关乃是天下第一险关,当然主公建好了通关之后,函谷关便要退居第二了。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改变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绝然不可强攻。”庞德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呵呵,二位将军且先坐下。主公可是绝不拿千万将士们的性命去开玩笑的,既然是要攻打函谷关,那自然是要智取的了。”郑泰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老夫有一计,算不上高明,但是想来瞒住他吕布,还是可以做到的。”

    顿了一顿,郑泰看向了马超,献策道:“主公,吕布刺来,无非是奉董卓之命,镇守函谷关,阻止我军继续东进的。既然如此,我军何不做出绕路函谷关,直取长安的假象来?吕布得知之后,心中必然惊慌,势必会率兵出关,届时,我军便大有作为了。”

    “噢?郑公且细细道来。”马超露出了微笑,点头示意郑泰接着说下去。对郑泰的智谋,马超可是很清楚的,虽然在演义中,郑泰仅仅只是露了个脸,然后就消失不见了,但是在正史中,郑泰可算的上是一流的智囊了,只不过是生不逢时,未遇明主罢了。

    获得了马超的首肯,郑泰也兴奋了起来,声音越来越亢奋:“主公,诸位,试想一下,若是我军白昼在关内坚守不出,令吕布的探马摸不清我军的虚实,而后趁着夜色派出小队兵马,多举草人、旌旗,以为疑兵,每夜如此,不出三日,吕布便会心生疑窦,定要率兵前来,希望通过交战刺探我军的兵力,我军只是坚守,不理会吕布的动作,他便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我军的大部分兵力,都已经趁着夜色去袭取长安了,自然会率军赶回长安,我军在半路上设伏,以逸待劳,何愁吕布不破?”

    听完郑泰的计策,马超的双眼逐渐亮了起来。没错!吕布生性刚愎自用,郑泰的这个计策,或许瞒不过张辽这样的名将,但是骗骗吕布,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只要吕布心中认定,自己分散部队,率军去奇袭长安了,张辽的话,他自然听不进去了。

    看到马超的表情,郑泰心中很是高兴。自从投效到马超麾下以来,郑泰在内政方面做出了足够的成绩,可是始终没有在军事领域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如今机会摆在眼前,哪怕郑泰并不是一个看重功名、权力的人,也依然想为马超出一份力,这不光是他想为子孙后代谋个好出路,更是马超倾力打造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所导致的,身在西凉军事集团高层的一员,郑泰自然想要良好的表现了。

    接下来,郑泰又详细的勾勒了出兵的具体细节,如何以疑兵为虚,如何以调动军队为实,在何处设伏最为适宜等等细则,甚至指出,在吕布率领大部队离去之后,可派出一员大将,率部冒充吕布的部下,骗开函谷关的城门,进而占据函谷关。反正在战场上收缴了不少并州军的衣甲,眼下刚好排上用场。

    郑泰的安排,可谓是面面俱到,将整个计划设想的天衣无缝,最大程度的规避了风险,无形之中,便减少了西凉军可能遭受的损失,将战损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妙计!妙计啊!”

    听完郑泰的讲述,一众文武官员无不抚掌叹服,被郑泰的计谋所折服。此次出征,为了安全起见,马超并没有让贾诩和周瑜随行,而是让贾诩坐镇金城,让周瑜去继续接受几位名师的教导,所以此行,郑泰便是马超麾下的首席谋士,他这一出手,果然不凡。

    对着在座的众人行了一个四方礼,郑泰谦逊的说道:“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老夫一人之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各位同僚补查缺漏,使我军的进攻计划更趋完善。”

    郑泰为人谦逊,因此人缘极好,众人跟他也不隔心,当下便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经过一番讨论之后,马超决定在大体框架上采用郑泰的计策,至于疑兵,马超并不打算分出潼关内太多的兵力出去,只需要太史慈和庞德各自率领五千破军阵,再加上关羽率领一万奔雷骑,分拨出关到通往长安的路上设伏即可。

    至于扰乱吕布耳目的疑兵,马超决定交给俄何烧戈去做。俄何烧戈从牧区率领近两万的将士,已经赶到函谷关北面了,有他们充作疑兵,效果绝对要比自潼关发兵要好,还可以保证潼关内的兵力充足,以确保潼关的安全。潼关可是马超进兵中原的重要战略关卡,是决不容有半点闪失的。

    分派已定之后,关羽、太史慈和庞德三人,便拿着马超临时赐予的虎符去召集精锐了,奔雷骑和破军阵只听马超的号令,没有马超的虎符,即便他们和关羽等人再怎么熟悉,也是绝对不会听从调动的。

    徐晃则是留下来整理攻城器械,准备在诱使吕布率部离开函谷关之后,一举拿下函谷关。胡车儿作为马超的贴身侍卫,自然是要寸步不离的跟随在马超的身边,等待时机,和马超一起出战;其余的武安国和马玩等人,则是留在了潼关,负责坚守潼关的任务。

    一切都安排妥当,众将纷纷离去,做着大战前的各种准备。一时之间,潼关外松内紧,从关外看不出任何的动静,关内却是人头攒动,各部人马都在紧急有序的调动着。

    当夜,趁着夜色的掩护,太史慈和庞德各自率领着五千破军阵悄悄地出了潼关,再互道珍重之后,分头向南北两个方向奔去。作为马超进攻函谷关计划中的暗兵,他们的一切行动,要求绝对的隐秘,要尽量避免被人所察觉,以期在设伏吕布时,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第二天夜晚,关羽又带着一万名奔雷骑精锐,打着数十面大旗,半遮半掩的出了关,向北而去。

    破军阵是步兵,行动自然比较隐秘,吕布的探马根本就未能发觉他们的离去;而奔雷骑是骑兵,在前进时,马蹄所发出的动静在夜里本就响亮,一万多匹战马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到达指定地点,本来就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再加上马超的授意,关羽又并未太过刻意的隐藏行迹,因此在第二天,吕布的探马便得到了潼关内出走了大量骑兵的消息,并立刻把这个消息禀报了吕布。

    正如郑泰所料,吕布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认为马超要大举进攻函谷关了,连忙下令关内各部整顿人马,做好了随时备战的准备。可是当一天的时间过去之后,别说正面的强攻了,甚至就连偷袭都没有发生,吕布的心中便开始疑惑了起来。恰逢此时,在函谷关的北面,又传来了数万骑兵过境的消息,吕布不免怀疑是马超想要绕过函谷关,率兵直接去攻打长安,连忙就要点起关内的精锐,赶回长安救援,却被张辽力劝了下来。

    张辽认为西凉军的举动,多半是马超的故意虚张声势,为了印证这一想法,张辽提出率兵去攻打潼关,以此来试探虚实。

    吕布同意了张辽的看法,命张辽前往攻打潼关。张辽在率兵抵达潼关之后,无论在关下如何挑战,关内却是半点回音也没有,就像是根本没有人存在一样。谨慎的张辽不甘就此退去,下令佯攻变强攻,对潼关发起了猛烈的袭击。

    这时潼关的城墙上,才闪现出重重人影来,一排排的弓箭手在武安国和马玩的率领下,拉动弓弦发起了反击,在看清城头上的指挥官,是武安国和马玩之后,张辽心中一惊,连忙率兵撤退,把攻打潼关的事情回禀给了吕布。

    吕布得知留守在潼关的守将,只剩下武安国和马玩之后,再也坐不住了,认定了马超已经率部绕过了函谷关,直取长安去了。心中惶急的吕布,再也不肯听张辽的劝阻,命张辽点起并州狼骑,然后由吕布亲自率领着,轻骑快马取近路直奔长安而去,只留下八部将中的魏续、宋宪两人,率领着函谷关原本的驻军留守在关内。

    吕布率并州狼骑大举疾驰长安的消息,很快被西凉军的探马得知,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了马超的耳中。

    在潼关内悠然喝着茶的马超,得知吕布已经离开,立刻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对着身边的胡车儿兴奋地喊道:“黑塔,快去召集奔雷骑的兄弟们,跟着本侯一起去爆吕布的菊花!”

第九十二章 裂痕() 
一路纵马疾行,吕布率领着三万并州狼骑毫不停歇的向着长安的方向狂飙,半日之间,便已经奔出了两百里之遥,来到了函谷关与长安之间的一处山地附近。

    这块儿山地,中间的地势较为平坦,算是崤函之险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一块平缓地带了,只是四周却三面环山,自西向东只有一条大路铺在其间,别无他路可走。根据并州军的军前探马回报,不久之前,关羽率领着万余名奔雷骑,行迹极为隐蔽的干过了这块儿山地,向东而去了。

    已经疾驰了半日的吕布,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根本没有打算稍作停留、让将士们进餐的意思,他唯恐关羽真的是去率众奇袭长安的,届时董卓因为受到惊吓而怪罪下来,吕布可扛不起这个责任。目前在吕布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不停蹄的追上去,赶在关羽抵达长安之前,将其所部一举击溃,从而化解长安的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