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父亲叫韩馥 >

第73章

我的父亲叫韩馥-第73章

小说: 我的父亲叫韩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娘家之事不甚了了。所以,希望几位先生能不要因此而降罪于她。”

    沮授和田丰对视了一眼,然后才说道:“老大人放心!姚夫人既然怀有韩家骨肉,我等身为臣子如何能迫害主母?只是,希望姚夫人日后能安分守己,不要再做出此等令臣下为难之事才好。”

    韩馥急忙连连说道:“诸公放心,日后某定当严加管束,不让她再惹是生非。”

    “如此甚好!”沮授满意的点头笑道:“那我等便不再打扰大人休息,这便告退了。”说完,领着将军府众将官离开了州牧府。(未完待续。。)

    ps:  感谢有你够了的打赏,感谢所有订阅的兄弟们!第三更,满万了!

    。。。

十五、吕布的藐视() 
冀州这边的叛乱尘埃落定,那些参与反叛的世家自然逃脱不了将军府的清洗,郭图的锦衣卫再次冲锋在前,主动当起了这个人憎鬼厌的刽子手,一连三天屠杀了大小十八个家族,上千口人。

    这还亏韩枫将诛连之法由九族改为三族的缘故,否则还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会遭遇。

    ————————

    再说韩枫率领着骁骑军通过了函谷关进入关中。虽然镇守函谷关的西凉大将徐荣,对于韩枫率领着整整两位骑兵前来有些吃惊,但是出于对十万西凉铁骑的信任,他当然不怕冀州人能在关中有所作为,何况韩枫又带着李肃留下的天子诏书,所以他十分痛快的放了行。

    韩枫掐准了时间在五月二十一才堪堪到达长安城,眼看着巍峨的长安城已然在望,韩枫却没有领兵进城,而是远在城外三十里便安营扎寨、停滞不前。不过,他还是派了人前往长安城,悄然给在城里辛评下达了命令。

    韩枫这边按兵不动,可是急坏了在城里的某个人。

    没错,这位正是司徒王允。

    话说,王允利用董卓和吕布都好色如命的弱点,用自己的义女貂蝉成功将分化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吕布成功拉拢到了身边,组成了针对董卓的联盟。原本他们已经策划好第二天就要对董卓动手了,可是没想到冀州大军突然在长安城外。不知道韩枫的来意,使得他们顿时手足无措。

    ————————

    长安城,司徒府。一班忠于汉室的文臣武将正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荀彧的叔父。时任司空的荀爽首先开口说道:“据我所知。当年韩馥也是讨伐董贼队伍中的一员。想必这韩枫也不会违背站在董贼那边。我想,我们可以派个人去主动跟他接触,问明他的来意。”

    王允脸上的愁云顿消,连声问道:“哦?那依荀大人只见,当派何人前往冀州大营面见韩枫为好?听说大人从侄正在韩枫营中为官,不知道可否劳烦大人为我等走上一遭?”

    荀爽自无不可,连声说道:“都是为国出力,何分你我?义之所在。某虽老迈也不敢推辞,这便走上一遭,去问问那韩枫有何来意。”说着,便已经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荀爽已经病了许久,在原来的时空中他在谋刺董卓之前就已经病死了,如今虽然被韩枫这只小蝴蝶扇了一下,但可能这只蝴蝶实在太小,并未能改变他的结局。虽然暂时看起来不会在董卓之前过世,但那副病体恹恹的模样,也着实令人担忧。

    “司空大人且慢!”敬陪末座的李肃突然起身说道:“老大人病体缠身。如何还能亲自出城?那韩枫乃是某奉命从冀州请来的,彼此间也算有过一面之缘。不如就由我出面去探探对方的底细吧。”

    太尉杨彪(已被董卓罢免)满脸忧色的说道:“李大人,那韩枫竟然应董贼相邀而来,想必已怀有与之结好之意,定然是来者不善。若是被他知悉了你我明日的打算,恐怕会打草惊蛇,不若此事延后再议吧。”

    吕布此时对义父董卓早已经恨之入骨,恨不能马上将深陷魔爪的貂蝉美眉解救出来,哪里肯再将此事拖延?当即表示道:“杨太尉此言差矣!那董贼手握数十万精兵,你我唯有趁其不备才有成功的机会,若是被那老贼有所察觉,你我必死无葬身之地。此事事关重大,岂可轻易更改?不就是两万冀州骑兵吗?我视之如草芥一般。”

    李肃沉吟了片刻,也说道:“太尉大人放心!那韩枫虽然是应董贼之邀而来,不过其对于前来长安的目的却三缄其口,含糊其辞,想来也是另有打算。若是我们主动前去联络,未必不能将其争取过来,为行动的成功增添几分成功的保障。”

    就在几个人还在密议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听王允心腹家将在门外禀奏道:“司徒大人,门外有人求见,自称是冀州的使者辛评。”

    辛评?这个人在座的几位大人都十分熟悉,因为他来到长安已经有一段时日了,也都曾经拜访过他们。不过,这辛评似乎跟董卓方面走得很近,尤其对于左中郎将蔡邕十分亲近,董卓之所以会主动与韩枫结盟,这其中不无他的牵线搭桥。

    李肃随即醒悟道:“几位大人,恐怕这辛评是代表韩枫前来。虽然不知道他为何清楚我们的行动,但是至少表明了他不是站在董卓那方。”

    “哦?”王允眼前顿时一亮,又惊又喜的说道:“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很快辛评就随着那家将的指引,昂首挺胸的走进了大厅之中,不卑不亢的朝在座的几位大人一一行礼,然后说道:“卑下冀州使者辛评见过几位大人!”

    吕布冷哼了一声,淡淡的说道:“仲治先生,你的身份我们早已知晓,无需再重新介绍了,还是赶快将你的来意说明吧。还有,你是如何知道我们今夜在这里聚会的?”

    面对吕布的质问,辛评脸上毫无愠色,依旧平静的回答道:“温侯相询评不敢隐瞒,今夜我是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告诉诸位大人,我冀州一贯与董贼势不两立,所以诸位完全无需担心我冀州的部队。至于我为何知道诸位大人会在这里聚会,这属于我冀州的机密,请恕我不便回答。”

    杨彪显然对于辛评的表态并不买账,依旧毫不客气的问道:“既然仲治先生都已经说了,冀州与董卓势不两立,那韩奋威就不想拿出一点诚意吗?就打算这般屯兵城外,作壁上观不成?”

    辛评对于杨彪的质问显然早有准备,当即笑着说道:“我家主公并非不愿出兵相助,只是唯恐派兵进城会使得董贼产生警惕,反而不美。若是太尉大人希望我们冀州军进城,那我冀州两万精骑随时可以听候调遣。”

    杨彪还没有说话,吕布就已经忍不住开口说道:“韩奋威的顾虑不无道理,为了不让董贼有所察觉,我看冀州军还是暂时不要进城为妙。既然韩奋威有心杀贼,那就请他在长安外围为我等阻挡郿坞方面的援兵吧。”

    吕布此刻满脑子都是诛杀董卓的头功,自然不愿意让冀州人稍有染指,故而才会急着将韩枫赶得远远的。不过他不知道,这正合韩枫的意,他还不愿意进城作茧自缚呢!

    辛评听了吕布的话,虽然心中狂喜但是脸上还是装出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嗫嚅的说道:“温侯,我冀州大军千里迢迢而来,就分到这样一个外围警戒的任务,是不是未免太过大材小用了?”

    吕布把眼睛一瞪,满身的杀气勃然而生,死死的盯着辛评冷然道:“仲治先生,做人要量力而行,你冀州那点骑兵在西凉铁骑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让你们警戒外围就已经不错了,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韩枫还是乖乖滚回冀州去吧。”

    王允见场面变得有些尴尬,急忙乐呵呵的说道:“温侯也是一片好意,虽然说话有些不中听,还请仲治千万不要放在心上。既然韩奋威一心想为国出力,那无论是攻杀董贼还是阻挡援兵,都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辛评方才猝不及防之下,已然被吕布散发的杀气给骇得浑身颤抖,淋漓的冷汗浸湿了后背。此时他才刚刚从惊骇中清醒过来,连连说道:“既然诸位大人将如此艰巨的任务相托,我冀州将士定然不负所望。”说着,他还忍不住恨恨的扫了吕布一眼。

    吕布终于成功将冀州军屏蔽在外,此刻正心情大好,哪里还顾得上理会辛评高不高兴?一想到翌日就可以从董卓的魔掌中救出心爱的貂蝉美眉,吕布心中就忍不住一阵激动。

    “诸位大人,既然韩奋威之事已然解决了,那我们就不要继续留在这里伤脑筋了。”既然没有什么事,吕布自然不愿意留在这里陪那些老头闲聊,当即起身说道:“就请诸位大人明日听候我的好消息吧,布这就告辞了!”

    “某也早些回去准备!”吕布的好基友李肃也跟着起身,朝在座的大人告辞而去。

    吕布和李肃的相继离开,使得这场宴席再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众人很快便纷纷散去。辛评一到人家宴席就散场,所以他看上去有些不高兴,可其实在心底却暗暗欢喜,难得吕布如此轻视冀州骑兵,正好让自家主公有机会浑水摸鱼。

    气呼呼的离开了司徒府,辛评急忙派锦衣卫的人将这个消息送出了长安。虽然此时长安城早已经城门紧闭,但是对于这些擅长刺探、通讯的锦衣卫完全不能成为阻碍。

    送出消息之后,回到驿馆的辛评立刻下令身边的锦衣卫全体出动,前去保护蔡邕父女。他可清楚的记得这才是他到长安的主要任务,可不能在这最后关头将此事办砸了。(未完待续。。)

    ps:  求订阅,委实有些惨淡了!

    。。。

十六、韩枫戏貂蝉() 
翌日清晨,李肃早早就带着天子的诏书前去延请董卓入宫觐见。不过与演义所述不同的是,李肃说天子招董卓是为了接见冀州奋威将军韩枫,而不是什么劳什子禅位。

    董卓早就听说韩枫已经到达长安城外,不过没有董卓相召,便迟迟没有进城觐见天子。对于韩枫这支冀州兵董卓还是十分重视的,毕竟这是他在关东(函谷关以东)诸侯中,唯一一个盟友。他可不希望自己千里迢迢把人家招来,最后却让汉献帝捡了便宜,所以董卓二话没说就带着亲卫踏上了去往皇宫的路。

    不过董卓并不知道,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头。不过,关于董卓之死,在演义中已经有了详尽的描写,我们就不再着墨于此了,省得你们说我骗字数。

    再说,韩枫在得到探马回报董卓进入长安城之后,便立即命令两万冀州骑兵倾巢出动,不过他们的目标并不是长安,而是董卓的老巢郿坞。看着鞠义、赵云等将领满脸的杀气腾腾,可一点都不像外围警戒的模样。

    从锦衣卫传来的消息中,知道自己等人被那只“瘟猴”给藐视了,这些冀州的将领们胸中就憋着一口气,要做出点什么让那只猴子看看。韩枫自然知道手下这些骄兵悍将如此斗志昂扬的原因,不过这毕竟也算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倒也没有太在意。

    ————————

    郿坞,董卓迁都长安之后在长安以西二百多里处建立起来的庄园。

    据《后汉书?董卓传》里记载:东汉初平三年, 董卓筑坞于郿 。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

    这郿坞虽然不如长安城那般恢弘雄伟,但是由于面积狭小,完全就是为了便于防御而建,俨然已经具备了一个军事要塞的雏形。这样的坞堡虽然不敢说固若金汤,但是确实能够让攻打的人吃上大亏。

    不过,韩枫可一点都没有打算强攻硬打。熟知历史的他自然知道吕布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夺取这个堡垒的,所以他一早就已经有了准备。

    ————————

    晌午时分,驻守郿坞的那些西凉守军正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从远处有一路烟尘飞驰而来。不过,这些经验丰富的西凉将士丝毫没有半分惊慌之色,他们从烟尘的大小行进速度等等,一眼就认出来只是少量几个骑兵弄出来的动静。

    直到那些骑兵堪堪来到坞堡之下,那些守卫才懒洋洋的起身,为首一员将领朝那些骑士喝令道:“尔等何人?可知这里是董太师的私宅?横冲直撞的,作死不成?”

    堡下的骑士喘了几口粗气。然后声嘶力竭的嘶吼道:“将军,太师遇难了。太师遇难了……”话还没说完,他的声音又再度哽咽住了。

    城头上的将领吓得浑身一个激灵,急忙连声问道:“你说什么?太师……太师怎么可能遇难呢?有温侯保护在侧,天下何人能伤太师半分?”

    “别提那什么猴了。”那骑兵哭告道:“那吕奉先早已经背叛了太师,我亲眼看到他用方天画戟砍下了太师的脑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