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父亲叫韩馥 >

第5章

我的父亲叫韩馥-第5章

小说: 我的父亲叫韩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清理出安营扎寨的地方,颜良带领的数千jīng锐,竟然扮演起了清道夫。将数以千计的尸首全部清理出战场,就地挖坑深埋。这样的工程十分繁复,而且还要分兵防备黎阳军的偷袭,所以人手又略显不足,所以一直到黄昏才勉强完成。

    等袁军安营扎寨完毕,一天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大家给力支持啊,让我们一路冲上榜去吧!)

    。。。

九、情势不容乐观() 
黎阳南门城头,风尘仆仆的高览和审配安顿好那些辛苦了一天的士卒,便登上城头查看袁军的动向。

    见到颜良只顾着整理营地,并无立即进兵的念头,高览顿时松了一口气,回头对审配说道:“今rì辛苦先生了,某观那颜良乃是无胆之辈,谅他也不敢趁夜攻城,请先生回去好生歇息,明rì定然还有一场苦战。”

    审配仔细的查看了袁绍大军安营的进度,遂点点头说道:“看来今rì袁军确实无法攻城了,只是不知城中防御工事准备得如何了?”

    跟在两人身后的百人将高冲急忙躬身应道:“启禀校尉、县令两位大人,今rì我等尊奉将令,已经将收集而来的擂木滚石灰瓶等均已分配停当,又命士卒于城中各处搜集金汁数万桶,用瓦缸盛放随时可以取用。”

    高览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高冲、高壮、高锋,尔等三人各领本部人马分别镇守东西北三门,若防守不住可随时向县衙求援,万不可失了城门,明白了吗?”

    “喏!”这三个百人将都是高览的乡党,虽然不如他这般骁勇善战,但至少沉稳可靠人人皆可独当一面。

    高览分配好防务之后,才问审配道:“先生足智多谋,今rì已然令高某大开眼界,明rì就请先生坐镇中枢,为各个城门调配人马器械,组织民壮协助防务,如何?”

    审配知道高览不是怕被自己夺了风头,而是生怕他在城头上发生危险,自然不会不高兴,但还是正sè道:“高校尉乃是少主亲自任命的守军统帅,身系我黎阳大军乃至整个冀州的安危,岂可亲临一线以身犯险?还是请校尉坐镇中枢,这南城交予配一人足矣,只要某还有一口气在,定保城门不失。”

    高览哪里肯同意?当下正sè道:“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乃我等军人职责,审县令乃是黎阳百姓的父母,正当坐镇后方安抚民众平靖后方,让我等无后顾之忧,何必亲冒矢石呢?”

    审配却正sè道:“正因我身为地方父母,更有保土安民之责,当与城池共存亡,岂可畏缩于城内苟且偷安?”

    两人身为军政的第一把手,本就互不统属,可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留守后方,一时竟然僵持住了。

    就在此时,高览的军司马谢决见两位上官相持不下,立刻建言道:“将军、审大人,两位身系黎阳安危自然不肯懈怠,实在令属下十分敬佩,既然袁军渡河而来,想必北门定然会是他们进攻的第一选择。何不将指挥中枢移至南门城楼,既可确保北门防御,又可将敌情尽收眼底,根据敌情从容应对,岂不一举两得?”

    审配闻言立刻大喜:“如此甚好!高将军手下果然人才济济啊!”

    “审大人过奖了!”高览说着,忍不住瞪了那个军司马一眼,无奈的说道:“既然大人决意要坐镇北门,那高某也不好再多加阻挠,但是矢石无眼,还望大人多加小心。”

    审配此时心情大好,自然无不应允:“多谢将军提点,某理会得了。”

    谢决被高览那一瞪,心知自己犯了错误,便想转移话题避重就轻的问道:“素闻审大人足智多谋,今rì一战果然不同凡响,袁绍先头六千余众居然被斩杀过半,剩下千余之众也如惊弓之鸟,不堪重用矣。只是下官心中有些疑惑,不吐不快,望大人能予解答。”

    审配对于这个出言帮自己留在城头的武将也心存好感,当下也笑吟吟的问道:“这位将军不知有何疑问?审某自当知无不言。”

    谢决沉吟了片刻,然后问道:“末将最为不解的是,今rì我军士气如虹,接连将袁军死死挡在壕沟对面,难以寸进,却因何放弃地利突然撤军?”

    其实这个问题,就连高览也想不明白,身旁的百人将、都伯们也都是一头雾水。

    今天占据地利的冀州军杀伤了袁军近五千人,自己这边折损却不足千人,这样的战损比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压倒xìng的胜利。这也让冀州军十分振奋,哪怕是颜良带领那四千生力军加入战斗,也有信心将他们全歼。可是这个时候审配却下达了撤退的指令,虽然大家都乖乖服从了军令,但是心里还是难免有些不服气的。

    审配爽朗的大笑几声,然后饶有兴致环顾四周,看着所有将士们那一脸的不服气,乐呵呵的笑道:“这恐怕不是将军一人对此存有疑义,而是在座的诸位乃至全军将士都心有不满吧。”

    高览急忙说解释道:“审大人误会了,将士们也是求战心切,难以理会大人的良苦用心,我回头训斥他们一顿便是。”

    “高将军切莫如此!”审配急忙劝阻高览,然后才满脸微笑的向那些将领们解释道:“少将军让我魏郡全境大军云集黎阳,为的就是保住这个冀州的门户,我军只需力保黎阳不失便是大功一件。然而如今敌众我寡,军中士卒多为郡兵,士气难免有些低落,今rì引兵出击只为打一场胜仗,鼓舞我军士气,同时延缓袁军渡河攻城的时间,杀敌只是顺手而为之罢了。”

    “所幸,敌将接连犯错令我军得以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严重的挫败了袁军的锐气。但是连续的作战已经让我军将士jīng疲力竭,若是继续面对颜良亲自率领的生力军,就算依仗地利侥幸取胜,恐怕也是惨胜而已。袁军七万多大军失去这一万依然实力雄厚,但我军只有八千士卒,每一个都弥足珍贵,我们损失不起啊!”

    审配的话,顿时让所有将领都唏嘘不已,心悦诚服的同时似乎也对此番攻防战,心里增添了一丝yīn霾。虽然冀州军小胜一场,但是敌众我寡的局面,并未因此产生任何改变。此时的黎阳城也不像后世那样,成为连通南北的军事重镇,凭着手中的七千余(有一千已经在滩头折损)防守起来还是十分吃力的。(第二更到了,大家还有推荐票就送了吧,反正留着也是浪费了)

    。。。

十、大战将至() 
见到手下将领那副畏畏缩缩的模样,高览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尔等未战先怯实在有失我燕赵男儿的本sè,你我皆是魏郡子弟,焉能让家乡陷落敌手?让我们的父老乡亲遭受敌人的蹂躏?身为军人自当誓与城池共存。”说到最后,高览已经攥起拳头,大声疾呼。

    “誓与城池共存亡!誓与城池共存亡!”南城门上的守军将士们受到高览的鼓舞,一个个都高举着手中的兵器,满脸兴奋的大声高喊起来。那声势颇有惊天动地之势,引得那帮正在安营扎寨的颜良部曲,都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活计驻足观望。

    审配见全军士气被高览瞬间拔高,心中颇为嘉许,满脸笑意的等将士们都安静下来,他这才说道:“其实众位将军实在多虑了,想那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是缺衣少粮,连最后的口粮都是韩将军仁慈赠送与之,只要我军守住城池,待他耗尽粮饷定然溃败而去。况且少将军既然命我等坚守,又知道彼此兵力悬殊,岂能没有援军?”

    “审大人所言极是啊!”

    “那袁绍得了刺史大人的好处,居然还厚着脸皮来攻打我冀州地域,简直是禽兽不如啊!”

    “就是,就是!”……

    审配的话,不但让将士们增添了守城的信心,连带着对袁绍的忘恩负义都深恶痛绝起来。这样的人要是入主了冀州,那不是给咱们冀州人丢脸吗?这些将士们心里都如是想到。

    高览见将士们士气如此高涨,那些将领们也一个个都信心倍增,这才松了一口气。便命令那些将领们谨守城池,然后才与审配离开了城头,一路同行返回内城。

    高览将审配送到县衙门口,准备离开的时候,审配突然叫住了他,说:“高将军,袁绍乃是心高气傲之人,麾下兵多将广却又缺少粮秣,肯定急于求成,明rì一战他定然拼死攻打,所以战斗将会十分惨烈,希望将军早做准备。”

    高览也满脸沉重的点点头,正sè道:“我明rì便将高字营分成四部,分别驻守四面城门,纵使拼光我高字营所有的将士,也决不让袁本初踏入黎阳半步。”

    “将军果然豪气冲天!”审配抚掌大笑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袁本初今rì受挫定然急于决战,只要顶住明rì的攻势,黎阳无忧矣。”

    两个人都是深通兵法之人,此时更是信心满满,相视而笑。

    ————————

    翌rì清晨,卯时刚过。

    初秋的清晨还有些寒风料峭的感觉,袁绍的大军就已经早早吃过早晨的大食(此时的人们一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晨吃的要多一些,因为接下来要支持全天的劳作,故称大食),然后便在各自将领的率领下,排列着整齐的阵列朝黎阳城围了上来。

    黎阳南城,城头上负责瞭望的斥候一见这样的情况,立刻拉响了jǐng钟。正在城下享用早餐的冀州士卒听闻jǐng钟长鸣,立刻丢下手中的食物,握着武器朝城头冲了上去,很快就跑到各自的岗位做好了防御的准备。高览和审配也早就到了城头,正在城门楼里商谈军机,此时急忙走了出来,向城下远远的眺望。

    只见袁绍的数万大军倾巢出动,铺天盖地的朝着黎阳涌来,无数高耸的战旗遮天蔽rì,让城头上的冀州将士们都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那些久疏战阵的郡兵们更是吓得一个个面如土sè,要不是有身边那些沉着的高字营将士作为榜样,他们甚至有可能丢下手中的兵器落荒而逃了。

    那些袁军方阵在黎阳城下数百步外就停下了脚步,很快就有数员身披铁甲的将领,簇拥着一个金甲亮铠的人快马奔到城下。城头上的弓箭手们立刻拉开手中的弓弩,只要那些人敢靠近城头,就将他们shè成马蜂窝。

    那身着金甲的将领显然就是此次袁军的统帅袁绍袁本初,他面对城头明晃晃的箭矢却也有些胆怯,只好驻马在三百步开外就扯着嗓子朝城头呼喊道:“敢问城上可是郭太守和高将军?”

    高览不知袁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朗声回答道:“某乃高览,这位是黎阳令审正南大人,不知阁下有何见教?”

    袁绍远远看到高览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心中暗赞一声,当下高声说道:“吾乃是渤海太守袁本初,受韩刺史相邀,前往邺城共同守御冀州,对抗幽州公孙瓒的攻势。如今借道魏郡,不知何故竟会产生如此误会,还望将军相告。”

    听闻袁绍是韩馥邀约而来,城头上的将士们都不禁吃了一惊,满脸疑惑的望向自己的将军,难道真的只是一场误会吗?

    高览冷笑一声,道:“原来袁将军是我冀州的贵客,请恕我等冒犯了。”

    袁绍听闻高览语气变软,顿时眼中闪过一抹亮光,急忙说道:“不知者无罪,些许误会无足挂齿,如今既然已经尽释前嫌,还请将军打开城门放我等过去。”

    “打开城门亦无不可。”高览说着,缓了一缓又道:“可惜,我等并未接到刺史大人的将令,倒是听闻我家少主即将莅临黎阳,也许就是亲自前来迎接袁太守以表诚意。邺城至黎阳也就是三四rì的功夫,还请太守稍待几rì。”

    “高将军此言差矣!”见袁绍有些不知所以,他身旁的一员谋士立刻扬声说道:“将军久经战阵,岂不闻‘军情如火’乎?韩刺史已然开口邀请我家主公前往共事,想必那公孙瓒已然攻打甚急,将军此时故意留难,要置冀州百姓生死于何地也?”

    高览虽然有些急智,但毕竟身为武将,这口舌之争确实不是他所长,面对那谋士的质问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一旁的审配见他如此窘迫便挺身而出,朝着袁绍的谋士问道:“阁下言辞犀利实在令审某汗颜,还未请教尊姓大名?”

    “在下南阳逢纪逢元图!”逢纪见审配也是一身文官打扮,倒也没有端着士人的架子,只是神态却已然傲慢到了极点。(大战即将开始,没有收藏推荐,高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

    。。。

十一、围三阙一() 
都说文人相轻,听说对方就是袁绍手下头号智囊逢纪逢元图,审配的眼中立刻闪过一丝冷厉的寒光。下一刻,他哈哈大笑着说道:

    “逢纪大人果然不愧为南阳智者,不但足智多谋能想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