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父亲叫韩馥 >

第157章

我的父亲叫韩馥-第157章

小说: 我的父亲叫韩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撞呗硌锉薮右跤爸谐宄觯坪频吹粗北汲敲派绷斯ァ

    “抢占襄平城,生擒公孙度,杀啊!”

    刚刚冲进城里,鲜于辅就率先吼了一嗓子,然后就率着他的万人骑兵,气势汹汹的朝着城中的太守府杀了过去,他的任务就是要一举将公孙度生擒活捉。随后进城的鲜于银则在苏管事的带领下,直奔城东军营,准备将唯一能够威胁带他们安全的五千守备郡兵一网打尽。

    隆隆的马蹄声,震碎了多少襄平老百姓的美梦,声声厮杀,吓坏了多少无辜的大汉子民。

    被大街传来的厮杀声吓醒的民众,显然已经知道乌桓人杀进城来了,但是却不知道这些乌桓兵已经成为冀州韩大将军的部下,自然是吓得魂不附体。在北疆讨生活的人们,自然晓得那些乌桓人是有多么凶残,每个人心中都觉得此番难以幸免了。

    更有彪悍的辽东百姓,纷纷拿起武器准备出门迎敌,协助辽东军将乌桓人再打出去。虽然明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但是为了保护家园,辽东百姓依然义无反顾。能在苦寒之地讨生活,又有几个是良善之辈?辽东自古就是流放之地,很多辽东居民都是犯了事或者是祖先犯过事的,民风彪悍可见一斑。(未完待续。。)

    ps:  这周没有推荐,兄弟们也不要忘了投几张不要钱的推荐票啊!

    。。。

十七、公孙度降了() 
“襄平百姓听着,我等乃是冀州兵马,奉大将军之命前来讨伐不臣,无关人等紧闭门户,不得出门,以免误伤性命!”

    就在那些彪悍的百姓准备出门找人拼命的时候,随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冀州军挑选出来的一些大嗓门士兵就已经开始在大街小巷上四处招呼。一听说是冀州韩大将军的部曲,那些原本想拼着一死的百姓又缩了回去。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此前要去拼命是因为乌桓人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命,可是换做冀州军就不同了,韩大将军坐拥河北四州,从未听说过冀州军做出过任何暴行。生命没有受到任何威胁,这些民风彪悍的人们,想要出去拼命的心思也就淡了,再说公孙度在辽东的名声也不是很好,谁又愿意提着脑袋去给他卖命?

    不说这些百姓心态上的变化,单说城里鲜于辅的大军在城里遭遇郡兵的强力阻截,双方杀声震天。鲜于辅急于赶去太守府,哪里有心思跟那些郡兵纠缠?命令部队集结冲锋,利用集团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一举将辽东军的阻截击溃,然后就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进。

    不过由于那些郡兵的这震天响的动静,还是很快就传到了太守府。得到讯息的公孙度,急忙穿戴甲胄率领亲卫骑兵从太守府出来查看情况。和这个时代的诸侯一样,公孙度身边的亲卫也是辽东军最精锐的部队,而且足足有两千骑之多,快有襄平郡兵的一半之数。战斗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也正是有这样一直精锐骑兵的存在。公孙度才会明知有强敌来犯。也没有选择后退。他这两千精骑全都配备机动能力极强的大宛良驹,一身铁甲利刃也是极为精良的,哪怕不能打退乌桓骑兵的偷袭,但是想要全身而退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公孙度没有想到,他刚刚率领亲卫走出太守府,就迎面撞上了领兵前来鲜于辅。公孙度一眼就看出那些敌军确实是乌桓人,只是他们的装备竟然跟自己的亲卫一样,是鱼鳞铁甲配上寒光闪闪的铁器。冀州真是富庶。乌桓人才归化没多久,竟然就已经配备了如今精良的装备,让他这堂堂的“辽东王”,情何以堪?

    “公孙度,哪里逃?”鲜于辅一见到公孙度,顿时又惊又喜,立刻回头高呼道:“将士们,生擒公孙度加官三级,赏钱三千贯。”

    “呜呼……”那帮乌桓骑兵顿时高声欢呼起来,一个个奋勇争先朝着辽东精骑冲击而去。

    原本乌桓骑兵个人都是极为悍勇的。只是习惯了单打独斗,往往在冲击之中容易阵型散乱。难以形成集团骑兵优势。但是经过重新整编训练之后,他们已经初步具有了骑兵队伍的战术雏形。所以哪怕是在冲击过程中,依然能够稳健的双翼齐飞,直插辽东骑兵背后,准备截断他们的退路。

    “贼将敢尔,待我来取你性命。”就在此时,一员武将跃马扬鞭朝着鲜于辅杀了过去。

    此人正是公孙度麾下悍将公孙模,他不但是公孙世家旁系子弟,而且更是辽东的最为骁勇的大将,深得公孙度信任,故而一直随侍左右。此番他亲自出马,就是打算斩杀敌将,乱冀州军心,好为公孙度争取逃生的机会。

    公孙模纵马朝鲜于辅扑到,火光中只见他脸色狰狞。

    “狗贼,安敢犯我城池,你公孙爷爷在此,还不快快纳命来?”

    说话间,公孙模就已经杀到鲜于辅面前,举枪就没头没脑的朝他面门扎去。

    “来得正好。”鲜于辅也是沙场老将,哪里会有半分怯懦之色?当即挥动手中的马槊和公孙模战到一处。

    公孙模确实骁勇善战,那一支长枪舞动得有如穿花蝴蝶一般,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显然鲜于辅经验老道,面对公孙模的轮番进攻,丝毫没有半分焦躁,镇定自若见招拆招,一时间竟然斗了个旗鼓相当。

    鲜于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是公孙模显然没有时间跟他干耗。随着一万乌桓精骑不断围攻,公孙度那两千精锐亲卫步步败退,空间一再被收缩、分割,在数倍于己的乌桓人面前,他们虽然极力反抗但还是难免纷纷落马。

    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公孙模的心里也就越发的着急。可是越急不可耐的想要尽快将鲜于辅刺落马下,他手上的招式就越慌乱,鲜于辅也就越能够应对从容。跟在他身边保护的亲卫都纷纷落马,而公孙度那边的情势也越发岌岌可危,公孙模终于虚晃一枪,拨转马头就要逃之夭夭。

    “哪里走?”经验丰富的鲜于辅当然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就在公孙模转身要走之际,突然将手中的马槊猛然刺出。公孙模没有想到一直被动挨打的鲜于辅,竟然还有反击的余力,虽然百忙中一个矮身,但还是被一槊刺在肩膀上,挑落马下。

    没等鲜于辅上前,早有一个眼明手快的乌桓骑兵上前,砍下了对方的脑袋挂到自己的马头上。乌桓人还习惯了那人头领功,这敌军大将的脑袋可是值不少钱,所以早就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鲜于辅见公孙模就这样惨死在一个无名小卒之手,心中还有那么一丝不忍,但随之也就释怀了。现在最要紧的是将公孙度拿下,他急忙抖擞精神指挥着大军不断分割、清剿,就好像削土豆一般,一层层的将辽东军的有生力量剿灭,一步步缩小包围圈。

    “这位将军,且慢动手,度愿降了。”眼看没有任何逃生的希望,公孙度也不忍追随自己多年的亲卫就这样一一惨死,最终选择了投降。

    听到公孙度的呼喊,鲜于辅忙命大军停止进攻,依然遥遥将辽东军包围在圈子里,然后命令他们缴械投降。那些辽东亲卫早已生出了死志,此刻听闻主公要投降固然斗志全失,纷纷丢下兵器拜伏在地,朝着自家的主子连连磕头。

    鲜于辅可不管那么多,急忙命人上去将公孙度生擒活捉,然后才开始让那些亲卫解除武装,分批押送军营看押起来。(未完待续。。)

    。。。

十八、谋取高句丽() 
随着襄平的陷落,一夜之间五支万人队四处出击,将新昌、辽队、平郭等地攻陷,辽东的门户已经被彻底打开。

    襄平城,太守府。

    “兄长,想必你和公孙太守定然是旧识吧。”荀彧满面笑容的朝荀衍说道:“一会可以帮我劝劝公孙太守,若是他能够让公孙康领军归降,好歹也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不是?”

    荀衍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朝荀彧说道:“文若,我知道你一直心向大汉,希望汉室中兴,而今曹司空乃我大汉栋梁,文若不思图报却助纣为虐,肆意攻伐诸侯属地,意欲何为?”

    “曹孟德狼子野心,若非吾主在河北遥遥制约,说不得已经篡位自立了。”跟在韩枫身边那么久,荀彧自然潜移默化的受到了韩枫的影响,说起曹操毫不留情:“吾主常言道,若曹孟德还政于陛下,那么去便自愿放下兵权入朝为官。如今陛下早已到了亲政之龄,不知曹司空还要把持朝政到何时?”

    “这……天子年纪尚轻,方今生逢乱世,只怕他还难以胜任。”荀衍还是替曹操开脱道:“司空大人深谋远虑,手下文臣武将尽皆得力,正该横扫**还大汉一个清明天下,岂可半途而废,坐失良机?”

    “兄长还是这般强词夺理,我也不与你争辩。”荀彧知道自家兄长是一个执拗的人,所以也就没有再想继续说服对方:“不管如何,兄长也不希望辽东再血流成河吧。”说完,便不再言语。

    很快。公孙度就被亲卫带了进来。

    “公孙太守请坐。”荀彧笑容满面的朝公孙度说道:“原本这里是太守的府邸。想来太守也不会跟我客气吧。”

    “那是当然。”公孙度丝毫没有作为俘虏的觉悟。大大咧咧的坐到座位上,自言自语的说道:“听说这‘将军椅’乃是大将军亲手设计打造,精巧舒适,也难怪会令人趋之若鹜了。大将军能文能武,还有如此巧妙的心思,实在是天纵之才。”

    荀衍在一旁冷冷的说道:“奇淫巧技不过小道尔,大将军身为国之肱骨,正该修正自身兼济天下。如何能沉迷旁门左道,实在令人失望。”

    荀彧没有说话,可是一旁的张辽可就忍不住了:“休若先生此言差矣!吾主曾有言‘士农工商’皆为社稷之重,毫无上下尊卑之别,但能于国有益便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无尊卑之别?我大汉从来就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些贩夫走卒焉能与士大夫相提并论?”荀衍顿时火冒三丈,眼神冷厉的朝荀彧质问道:“文若,大将军这是要毁坏我大汉根基,你等身为士家子弟,就这样听之任之不成?”

    “兄长言过其实了。”荀彧一副满不在意的模样。连连摆手说道:“大将军并未否定士大夫的作用,只是提高了‘农工商’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我河北农业发达粮草充沛,兵戈坚利所向披靡,商业发达社会安定,这一切都说明将军眼光独到。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吧,公孙太守你可愿归降?”

    公孙度把脖子一梗,十分硬气的说道:“度乃大汉朝廷命官,奉旨镇守辽东一隅,不知何处得罪了大将军,竟使将军兵戈相加。度一介老朽,既然落入诸位将军之手,惟求速死而已。”

    “哈哈……公孙太守铮铮铁骨令人钦佩。”荀彧满脸笑意的说道:“不过,若是太守觉得扯过大义的旗帜便可蒙混过关,也未免太过小瞧我冀州军了。太守莫要忘了,如今楼班已经归降冀州,你唆使乌桓南下袭扰幽州之恶行,早已经被大将军洞悉,仅此‘勾结外族残害百姓’之罪,便可将你公孙氏连根拔起。”

    公孙度闻言,顿时冷汗直冒,半晌才硬着头皮说了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然后就闭目不言。

    张辽看看公孙度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霍然起身喝道:“公孙度,你不要装傻充愣,莫非真以为本将不敢杀你不成?军师慈悲,愿意给你们公孙家留一条生路,若是不懂珍惜,你那几个儿孙可就连最后一点活路都没有了。”

    公孙度毕竟年纪大了,早已经没有了当初那样的雄心壮志,最担心的就是儿孙的安危,如今听说能够饶过自己一家老小性命,不禁有些动容。他张了张嘴,想要问问荀彧到底是如何打算的,但是最终还是沉默了。

    见到公孙度的态度终于有了一些转变,荀彧决定主动出击趁热打铁的说道:“公孙太守,你儿子公孙康如今在西安平纠集部曲,准备抵抗我冀州大军的进攻。可是他如今所恃者不过是区区一个乐浪郡和半个辽东,如何能与我河北四州数十万大军相抗衡?”

    公孙度自然知道辽东被打开之后,如今已经无险可守,面对同样对辽东十分熟悉的乌桓大军,公孙康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乐浪郡毗邻三韩,是辽东最苦寒之所在,不但人口稀少而且物产也十分贫瘠,根本无力支撑辽东军的反击,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长叹一声,公孙度终于开口说道:“既然军师已经胸有成竹,又何必与我多费唇舌?想必别有所图,还请军师不吝赐教,度一定竭力配合便是。”

    “如此甚好!”荀彧见公孙度如此合作,自然心情愉悦,当下毫不迟疑的说道:“听闻太守与高句丽常有来往,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