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父亲叫韩馥 >

第154章

我的父亲叫韩馥-第154章

小说: 我的父亲叫韩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武艺轻松取胜,非得弄得那么狼狈,丢人现眼,看你以后还怎么带兵。”

    典韦虽然和周仓平日里谁都不服谁,但此时却开口替他说话了:“不光周将军,方才我看到这头熊就已经技痒难耐了,这种力士之间的较量,要是用上太多的技巧,会让我们觉得胜之不武,还请主公恕罪。”

    “哼,不管你们了,这头熊就交给你们两个了,尽快给我把他训练成一个合格的战士。”韩枫交代完之后,便带着郭嘉头也不回的朝场外走去:“除了他,我还要给你们调来一员猛将,届时我身边有四大金刚护佑,这天下何处去不得啊?哈哈……”

    “主公放心,我们一定不会令你失望的。”典韦和周仓急忙拍着胸脯保证道。

    虽然,他们不知道“四大金刚”是什么意思,但是至少知道韩枫有意再带着他们四处征战,这就足以令两人兴奋不已了。天下何处去不得,那不就是冲锋陷阵也无需害怕了吗?(未完待续。。)

    ps:  初二了,继续恭喜大家新年快乐,开年大吉!

    。。。

十二、蹋顿的决心() 
来到邺城之后,乌青云和利用和孙乾的同门之谊,不断为蹋顿见缝插针大开方便之门,不然初来乍到的他也不可能摸得到那么多冀州权贵的大门。也正因为如此,蹋顿对本来就倚为心腹的乌青云更是信任有加,此番这样的大事都拿来跟他商议。

    “军师,那韩枫要表奏我为乌桓大单于,可条件却是要让我支持他归化我乌桓全族子民。”回到驿站,蹋顿就第一时间找来乌青云商量,希望能够从他嘴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若是答应本王就要成为乌桓一族的千古罪人,可是不答应,那本王就即将命丧黄泉了。”

    乌青云微微动容道:“大王,该不会是那韩枫在虚张声势吧,既然他一心想要归化我乌桓一族,那大王的声望和影响力是最佳利器,他又岂会轻易放弃?”

    蹋顿无奈的摇摇头,说道:“人性都是善变的更是善忘的,若是本王还活着的时候,也许还能在族内保有些许名声,可是一旦本王死去,那一切都是徒劳的。而且冀州人手里握有很多底牌,比如峭王苏仆延就在他们手中,上谷王的上谷郡如今也置于冀州人的控制之下,汉鲁王世子也成了冀州人的俘虏……这一切,都可以成为韩枫手中的筹码,本王的优势并不是很大。”

    “看来大王也明白了,我乌桓如今面临的窘境。”乌青云微微叹息了一声,沉声说道:“乌延、苏仆延以及难楼虽然都是一时豪杰,可惜岁月不饶人。他们已经垂垂老矣。后继无人。楼班小儿志大才疏。根本无法承担起振兴乌桓的大任,若是大王就此撒手人寰,那留下偌大的族群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不但冀州人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只怕连鲜卑人也要来分一杯羹。”

    “先生所言极是,但是要本王带领全族接受汉人的归化,那岂不是亡族灭种吗?蹋顿有何面目去见乌桓的列祖列宗?”蹋顿其实已经有些心动,但那偌大的罪名。让他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先生足智多谋,可有何办法为我化解眼前的危机么?”

    “唉,非是青云不肯尽心竭力,实在是韩大将军的决定太过强硬,根本不容大王有任何转寰的余地。”乌青云一脸为难之色,连声说道:“如今大将军就等着大王回话,无论是装病还是卖傻,都只能激怒于他,招致杀身之祸啊!”

    “这可如何是好?”蹋顿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起来:“先生曾言说此番前来冀州不会有任何危险,而如今本王已经穷途末路了。先生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吗?”

    “大王勿忧,其实在某看来。此番结果并不算太糟。”乌青云老神在在的进言道:“乌桓本就是大汉藩属,归化与否不过就是虚应故事罢了。旁的不说,就说西凉羌胡,归化大汉数十载,如今不还是和汉人泾渭分明?只要我乌桓人还放羊牧马,还保持部落群居的游牧生活,那乌桓人就永远不会亡族灭种。”

    “羌胡地处西凉荒凉之地,远离中原,自然可以独善其身。可是幽州虽然苦寒,但是距离冀州却近在咫尺,那韩枫不是一般人,岂能任由我们继续保持独立?”蹋顿显然有些不敢相信:“看他那副模样,为了要逐鹿中原,定然要先稳定后方,这北疆三族自然就是他最先要打击的对象。”

    乌青云默默的点点头,然后继续劝谏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避其锋芒。且不说,归化之后我乌桓百姓再也无需颠沛流离,衣食无着,就说面临韩枫大举进攻,北疆三族何人能当其锋芒?所幸,那韩大将军最终的目标终究是中原之地,只要我们假意归化暂时蛰伏,用不了几年,他就再也顾不上幽州之事了。”

    “暂时蛰伏?”蹋顿低声呢喃了几句,脸上慢慢浮现出一丝惊喜之色:“先生果然大才,那我们就暂时蛰伏一下,待那韩枫重创了鲜卑、匈奴,又将兵力调去争霸中原,这北疆还有何人是我乌桓的对手?”

    “大王英明。”乌青云忙连声恭维道:“青云愚钝,竟然只想着保住乌桓一族,竟然没有想过借韩大将军之力,为我乌桓清除鲜卑、匈奴那两个大敌,还是大王高瞻远瞩,令青云钦佩不已。”

    “先生过谦了,若不是先生指点迷津,本王还执迷不悟呢。”蹋顿豁然开朗之后,心情自然大好,脸上的笑意也多了起来:“都说韩枫身边智谋之士无数,先生一人足可胜过他们多矣,本王得先生相助,振兴乌桓雄霸漠北,指日可待啊!”

    “青云不敢居功,大王有如此雄心壮志,青云自当殚精竭虑,为大王效犬马之劳。”乌青云满脸恭敬的说道:“只是,大王可考虑过,那楼班只怕不肯接受大王的召唤,乌延已经实力大损,不足为虑,可是难楼的上谷军和楼班的辽东军实力不容小觑,万一惹怒了大将军,只怕又会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楼班小儿,若是乖乖听令便罢,本王看在大伯的面子上,自然会留他一命,送他一场富贵,若是执迷不悟,那本王就只好翻脸不认人了。”蹋顿咬牙切齿的说道:“我马上就去回报大将军,说我甘愿听从他的命令,为他收拢乌桓一族,归化大汉统治。”

    “大王当机立断,实乃我乌桓之福也。”乌青云弯腰恭送蹋顿离开,就在对方看不到的时候,嘴角突然泛起一丝冰冷的笑意。

    蹋顿不知道,乌青云原名吴超字青云,确实是辽西吴家的子弟。可就在他跟随蹋顿当了军师之后,锦衣卫就很快把他发展成为自己的密探,让他继续蛰伏在蹋顿身边。所以他的身份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人却是冀州的密探。

    无论是劝蹋顿出使冀州,还是规劝他接受大单于之位,帮助韩枫完成归化乌桓之壮举,都不过是郭图交给他的任务罢了。可怜蹋顿被耍得团团转,偏偏对于自己的军师感激涕零。(未完待续。。)

    。。。

十三、荀衍和越兮() 
自从蹋顿代表乌桓前去冀州觐见韩大将军,他的声望在乌桓族内就已经升到了顶点,所有乌桓人都翘首以盼,希望能够听到从冀州传来的好消息。果然很快,就有两个消息从冀州传来,一个比一个震撼人心。

    首先是韩大将军表奏大汉皇帝,请求册封蹋顿为乌桓大单于,随后蹋顿在邺城召集散居冀州的乌桓权贵,表示自己一心仰慕大汉威仪,决心要带领全族归化大汉,成为真正的大汉子民。

    那些散居在冀州的乌桓权贵,有的是乌桓常驻邺城的代表,有的是乌桓有名的大商人,虽然他们远离乌桓各部落,但其实就是乌桓人长在冀州的耳朵。只是他们身家斐然所以并不做打探军机,或者伺机破坏这样危险的事情,所以锦衣卫对他们既保持监控,又放任自流。也正因为这些“耳朵”,使得蹋顿的这一决定,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乌桓一族。

    右北平,汉鲁王行辕王帐。

    “什么?”楼班愤然而起,拍着桌子怒吼道:“蹋顿如何能成为我乌桓大单于?如何能替我全族做出如此草率的决定?他这是要我乌桓一族亡族灭种吗?若是让他得逞,我们死后还有何面目去见我族的列祖列宗?”

    乌延此时已经没有了当初那个汉鲁王叱咤风云的气概,似乎变回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迟暮老人:“单于,我们都知道你才是乌桓之主,可是如今蹋顿在族中声望极高,又有冀州军给他撑腰,而且大汉朝廷还要下旨册封他的大单于之位,我们乌桓作为藩属岂能拒绝?”

    “那该怎么办?老大人。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看着乌桓一族毁在他手里吗?”楼班显得极其激动,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怒吼道:“我乌桓一族传承数百年,万不能在我们手中断绝,本单于就算粉身碎骨,也决不能让冀州人的yīn谋得逞。”

    难楼此时也一脸郁闷的表情。连声说道:“那韩枫实在是太过无耻了,说好了让蹋顿出使冀州,就不再针对我乌桓一族,可是如今不但没有将占领上谷的汉军撤离,还意图鲸吞我整个乌桓族,也不怕胃口太大撑死了他。”

    “难楼大人。别说那些没用的话了。”乌延依旧一副老气沉沉的模样,完全没有被两人激起半点火气:“如今此消息一出,辽西乌桓已经率先响应,那阿什已经宣布辽西部坚决拥护蹋顿的决定,随时欢迎汉军进入辽西。有了辽西带头,辽东和我右北平各部落也开始不安稳起来。这蹋顿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只怕就算你我有心反对,也是枉然啊!”

    难楼闻言,脸sè顿时变了:“乌延大人这是打算屈服了吗?我知道乌熊如今加入韩枫的亲卫队,该不会老大人因此而改变了心意。事关我乌桓一族的生死存亡,老大人可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才好。”

    “老夫如今说什么有用吗?莫说我手上的兵力已经折损了大半,就算兵力完整又能如何?我已经老了。没有那份雄心壮志了,如今连唯一的儿子都落入冀州人之手,实在是再也没有了半分斗志。”乌延长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朝楼班和难楼说道:“单于,难楼大人,如今冀州人虽然暂时退兵,但若是我们坚决不肯归化,相信开chūn之后就要再度发动进攻。届时,我们人疲马瘦,如何能与之相抗衡?”

    难楼冷哼一声。随即胸有成竹的说道:“韩枫在河北固然十分强势,但也并非无人可以与之抗衡,兖州曹司空奉天子于许都,乃是大义之所在,只要那小皇帝一rì不将蹋顿的封号确定下来。他们就师出无名。”

    “主意倒是不错,只是此去兖州路途遥远,而且为了防止冀州察觉,还要绕道而行,等我们的使者去到许都,也许一切都已经晚了。”乌延依然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脸sè恬淡的说道:“而且,就算使者来得及去到兖州,难楼大人又怎么知道曹司空一定会支持我们?韩大将军和曹司空之间虽然有矛盾,但那毕竟是大汉朝廷自己的事,我们这些外人哪里说得清楚?”

    难楼和楼班相视一眼,楼班脸上立刻泛起灿烂的笑意:“老大人放心,其实我们早已经在公孙太守的介绍下,和曹司空的使者见过面了。如今,那使者就在王帐外,待我们为大人引荐一番。”

    “什么?这么说来此番南侵只怕别有用意,单于和难楼大人想必都是心知肚明,却惟独瞒着老朽一个人。”乌延浑浊的眼神中,突然闪过两道锐利的锋芒,满脸怒sè的说道:“亏得老朽出兵出力,因此折损大半兵马不说,连亲生儿子都折了进去,原来单于和难楼大人并不信任于我,既然如此,这使者不见也罢。”

    “老大人,并不是我们有意隐瞒,实在是……实在是……”楼班满脸惶急之sè,可是却不知该从何解释。

    “实在是乌延大王一向与峭王走得极近,令某有些担心。”就在此时,一个儒生打扮的汉人昂然走进王帐,满脸笑意的对乌延说道:“在下身处险地,不得不步步小心,一个行差踏错就可能误了自家卿卿xìng命,所以有得罪之处,还请汗鲁王见谅。”

    跟在那儒生身边的还有一位雄赳赳的武将,虽然他一身乌桓武士的打扮,可是却分明是一个汉人。虽然他只是跟在儒生身边亦步亦趋,但是他身上凛然的杀气,却让人不敢小觊。

    见汉人使者都亲自出面为楼班开脱,乌延脸sè自然缓和了许多,但是言语间依然显得十分冷淡:“这位先生远道而来,我汗鲁王部条件简陋,实在是怠慢了。早听闻中原人杰地灵,曹司空麾下更是人才济济,不知先生和这位将军都姓甚名谁?”

    儒生微微一笑,腼腆的说道:“大王过奖了,在下荀衍忝为曹公帐下从事,曹公帐下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