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驸马 >

第44章

回到三国当驸马-第44章

小说: 回到三国当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陆浪采取的,就是训练民兵的方法!

第92章 元宵() 
闲时为民,战时为兵。

    此乃民兵!

    要发展民兵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陆浪的人马太少了,而董卓那边又虎视眈眈的,李儒一个一石三鸟之计,又逼得必须要尽快发展自己的实力。

    最快的发展,莫过于迅速的扩张,而想要迅速地扩张,就必须要有兵马,所以对于陆浪的建议,荀彧并没有反对。

    在询问了训练民兵的具体操作步骤之后,荀彧也觉得这样的训练方法,确实不会影响到百姓的劳作,而且……如果能把这个方法运用得好的话,那么杨县与吕梁的百姓,将来就可以全民皆兵,要真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对于郭嘉把杨县与吕梁山定为发展的根基之地,是非常有帮助的!

    于是荀彧也不反对了,然后陆浪便找到徐宿,让他开始征召百姓入伍,编制民兵。

    交待完了事情之后,陆浪这才开始吃完饭。

    晚饭之后便是元宵之夜,许多年都未曾热闹过的杨县,终于恢复了在这一天狂欢庆祝的习俗。

    县城里面的冬雪已经差不多消退了,然后许多楼阁都挂上了百姓自制的灯笼,特别是县衙前面的那条城中心轴线大街,几乎每家每户都挂上了灯笼。

    在荀肃的带领下,县学的学子们也写了许多灯谜,并且在县学的门前搞了一个灯谜大会。

    因为县学和县衙就是同一条街,隔得不远,所以吃过晚饭以后,陆浪也带着刘静和冰冰还有小刘协准备到灯市上面去玩一会儿,放松一下。

    老话说得好,除夕夜的火,元宵夜的灯。

    出了衙门,看到满城百姓都走上了街头,一派热闹的景象,陆浪也非常高兴。

    县衙门口,荀彧和郭嘉他们以及典韦都在,见到陆浪和刘协出来,众人自然地过来先向刘协见礼,然后是刘静、陆浪。

    因为是元宵夜,所以大家都是穿着便服,汉服的特点是宽厚,长长的衣襟和袖袍,穿在身上倒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只是行动起来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这就是为什么电视上面的汉人看起来行动都是有规有矩的,汉礼嘛,这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形成,陆浪现在是深有体会了。

    众人来到县学,然后一众学子对刘协和刘静姐弟两个见礼,陆浪则是与荀肃见礼。

    荀肃对陆浪说道:“明公,焦老之事,老朽也有耳闻,焦老确实是忠义之人,此事在县城也传开了,百姓们对焦老的风范与明公的态度都是赞不绝口啊!”

    陆浪感谢了一句,“都是殿下明礼,知道焦老是忠义之人,也是文若先生教导殿下有方,其实这件事倒跟陆浪没有多大关系了!”

    这就是陆浪,在百姓的眼中,他是宽仁的,和顺的。

    永远温文尔雅、谦虚,这是百姓眼中的陆浪。

    再世为人,而且还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文化沉淀,虽然前世陆浪只是一个普通到了极点的平民百姓,甚至为了生活还得到工地上面去做苦力,但是闲暇之时,爱好历史文化,特别是三国的陆浪,到了这个世界以后,终于如鱼得水了起来。

    在郭嘉和徐宿这样的谋士眼中,陆浪是冷静的、坚毅的,因为陆浪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从来不会表现出害怕的神色。

    陆浪确实不怕,因为没有理由,让陆浪害怕!

    死过一次的人,对于害怕的定义,只怕已经是超出死亡了,所以……很少有能让陆浪害怕的事情!

    在高顺和徐晃这些将领的眼中,平时的陆浪是幽默诙谐的,但是一旦打起仗来,别看陆浪是主公,却比谁都狠!

    因为陆浪熟读史书,知道用兵之道,要恩威并施,宽严并济。

    所以在平时的时候,陆浪经常回合手下的将领还有士兵打成一片,还不时地开开玩笑,而一到战场上面,陆浪就是以身作则,给士兵和将领们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这样一来,士兵和将领们的士气也会被陆浪所感染,并且还会对陆浪越来越忠诚!

    在不同的人面前,每一个陆浪都不同。

    面对大千世界,你必须具备许多不同的面孔,并且随时转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能如鱼得水。

    这是做人的道理,这一世陆浪深谙此中之道,所以从十常侍之乱开始,一直到现在,陆浪都成功了!

    荀肃对于陆浪这样的谦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莞尔一笑,看着陆浪说道:“明公,不去和学子们玩一把?”

    “不去!”陆浪也报以一个微笑,说道:“这灯谜什么的,我可是不会……去了,也是出丑啊!”

    “呵呵!”荀肃以为陆浪是谦虚,不过也没有再要求陆浪去才灯谜了,而是说道:“说起来这灯谜,老朽还真想起一个人来!”

    “哦?”陆浪问道:“此人是谁?”

    县学的门口,此事灯会已经进行到了高潮部分,刘协猜出了一个灯谜的谜底,于是引起了百姓和学子们强烈的欢呼。

    “呵呵……殿下果然聪慧,汉室中兴有望矣!”

    荀肃也称赞了刘协一句,不过因为这边他在招待陆浪,于是就没有起身到人群中去,把空间让给了那些学子和百姓们。

    称赞了刘协之后,荀肃悠悠地说道:“此人乃是老朽一个老友的女儿,名唤蔡琰,早年已经嫁人,不过此女的遭遇……却是让人嘘唏不已,她丈夫在她嫁过去之时便死了,此女之事,相信阮瑀也和大人说过吧?”

    “嗯!”陆浪点点头,原来荀肃是想起蔡文姬了。

    这也难怪,在这个时代,蔡文姬可是大学者蔡邕的女儿,而且蔡文姬本身就非常有才华,家世又清高,可以就是难得一见的奇女子了。

    不过让陆浪纳闷的是,以荀肃的年龄和名望,怎么会突然说起蔡文姬来了呢?

    ps:很烦,没有感觉……下午的时候一个读者加我,然后就是一阵乱骂,至于此人的名字,就懒得说了。三十多岁的人,出口就粗俗不堪,行事冲动,他看书是墨水之前写的《超级驸马》,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他了,不过墨水写书,完全是自己幻想yy出来的,如果有人觉得不合胃口,不看就是,希望这样的事情今后不会再发生了,好了……心情很糟,今天先这样了!

第93章 才女、诗赋() 
“荀老突然说起这昭姬先生,可是有深意?”

    想不通荀肃为什么突然说到蔡文姬的身上了,所以陆浪便问了一句。

    这里陆浪称呼蔡文姬为先生,是因为蔡文姬有学问,是公认的才女,所以陆浪才会对蔡文姬这样尊称。

    “明公且看!”

    这时候荀肃突然拿出一块锦帕凑到灯光下,邀陆浪一起凑近了看。

    锦帕上面,娟秀的字体分明写着: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这……”

    陆浪听了惊讶了起来,这不就是汉末才女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开头两句么?

    不对呀!

    陆浪疑惑了起来,相传蔡文姬创作《胡笳十八拍》的时候,已经是她被掳到匈奴以后的事情了,距离现在还有五六年的时间呢!

    想到这里,陆浪又往下面看了过去,却发现只有这两句!

    于是陆浪问道:“荀老,这……可是蔡先生的手笔?还有……为何这诗止有两句?”

    荀肃摸着胡须,叹道:“老朽也想知道这诗文后面的句子,奈何这篇诗赋,许是我那苦命的侄女还没来得及写完……哦,明公……这块锦帕,乃近日来县学求学的学子献给老朽的,说是去年年初****之时,这些位子的父亲跟随逃难的百姓到了临水,在临水县城的路上捡到的!”

    “临水!蔡琰……”

    这两者本来毫无联系的,却突然因为这个线索,似乎连在了一起!

    怔了怔,陆浪发觉自己出身了,于是尴尬地微笑了起来,对荀肃问道:“荀老,这……可确定是蔡先生的笔记?”

    荀肃点点头,默认不语。

    陆浪说道:“看来蔡先生只怕是遭受战乱之祸,无奈与百姓一起逃到了临水隐居,若是如此,来日陆浪克复临水,定然派人搜寻昭姬先生!”

    蔡文姬居然现在就在临水县城,这倒是一个让陆浪非常意外的消息。

    不过想想也是,反正自从黄河以北战乱以后,蔡文姬的命运就一直颠沛流离的,这个时候会在临水县也真说不定!

    “若能寻得昭姬,自然是一大好事!”荀肃点点头,对陆浪说道:“昭姬通音律,晓古卷,乃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女子,还望明公千万要将此事放在心上!”

    原来荀肃是担心陆浪不会把寻找蔡文姬的事情放在心上,因为在这个战乱的年代,男人,特别是做大事的男人,谁会真在乎一个女子呢?

    不过荀肃的担心是多余了,就算荀肃不说,陆浪也肯定不会不重视蔡文姬的,其实陆浪自己也很好奇,甚至是激动!

    有机会见到蔡文姬这样的奇女子,而且还是活人,你会不激动么?

    于是陆浪赶紧对荀肃说道:“荀老放心,就算昭姬先生不在临水县城,陆浪也会竭力派人找寻的!”

    荀肃这才高兴地点点头,然后拉着陆浪说道:“明公,今日乃是元宵佳节,吕梁民众很久没有这么安心和愉快地过节了,今日明公不来便罢,既然来了,这作诗赋可是少不了的!”

    见到陆浪答应,荀肃的心里的石头也就放下了,然后这个老家伙居然拉着陆浪要作诗写赋!

    陆浪哪里会写什么诗赋?而且在陆浪的记忆,写元宵的诗赋可记不住几篇,宋朝的几篇词倒是记住了,但这个时候词还没有出现呢,你让陆浪怎么写?

    陆浪正要拒绝,却见到刘静与冰冰走了过来,于是陆浪赶紧和荀肃一起向刘静见礼,刘静一开口就说道:“陆郎的诗赋,我也要看!”

    “公主……”陆浪无语了起来,求助地看了冰冰一眼,却发现这丫头也是和刘静一个样子,于是陆浪不由得泄气了,说道:“好……写就写吧,不过……写得不好可不能怪我啊!”

    县侯大人要写诗赋?

    这个消息一传开来,便引起了等会上面的轰动。

    百姓也好,学子也罢,甚至连郭嘉和荀彧还有徐宿他们也跑了过来,都来看陆浪写诗赋。

    这一下陆浪急了起来,这汉朝的文字,陆浪还没有机会好好学习一下呢,更别说在怎么多人面前写出来了!

    怎么办?难道写自己会的那种简体字?

    那还不被人喷死?

    陆浪摇摇头,正为难的时候,陆浪突然眼睛一亮,然后拉着冰冰说道:“你来代笔!”

    请自己的侍女或者下人帮忙代笔写字,这样的事情在古代是非常寻常的,不过那只是限于私人场合而已。

    像陆浪这样众目睽睽之下,让自己的侍女来代笔,这当然会让众人诧异了。

    见到荀彧他们有些尴尬的目光,陆浪也察觉到了现场的气氛不对,于是笑着说道:“许久没有写字,生疏了,字迹太丑,所以……不敢动笔啊!”

    字迹太丑?

    众人闻言都恍然大悟了起来,确实……陆浪到了杨县以后,从来没有写过诗赋,大多的时间都花在练习武艺上了,哪里有时间练写字呢?

    好吧……请侍女代笔也行,只要能把诗赋给作出来!

    抱着这样的心态,众人自然对陆浪这篇诗赋的水平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了,荀肃倒是呵呵一笑,说道:“既然要请人代笔,又何必为难下人?”

    说罢,荀肃将袖子往后叠了叠,然后来到准备好的书桌前面对陆浪说道:“老朽为明公代笔吧,这诗赋如何写,老朽则是帮不了!”

    听到荀肃的话,众人都笑了起来。

    当然……这笑声里面,并没有对陆浪嘲笑的意思,都是善意的微笑!

    陆浪在杨县深得民心,由此也可见一斑。

    想了想,陆浪缓缓念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陆浪念得很慢,让荀肃可以跟上自己的进度。

    写完了这篇‘诗赋’以后,荀肃将笔搁在书桌上,然后专心致志地欣赏起这篇‘诗赋’来!

    这篇‘诗赋’,像是诗,而且确实有汉风的味道,只是……

    欣赏着欣赏着,荀肃的每天突然皱了起来!

    ps:好吧,《生查子》是一首词,这里……陆浪借用一下,只借不还,就是不还,谁说也没有用,没得商量!

第94章 名声的力量() 
全诗只有短短八句,字里行间却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