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驸马 >

第122章

回到三国当驸马-第122章

小说: 回到三国当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交战,一旦敌人大举进攻你们营寨,务必要坚守一天,到了晚上再偷偷地离开,到中军大营来汇合!”

    “这可是主公的命令?”

    听到贾诩的话,高顺疑惑地问了一句。

    典韦也问道:“那营寨又不是守不住,为什么要撤走呢?”

    贾诩说道:“这是主公的命令!”

    听到是陆浪的命令,两人不说话了,对视了一眼之后,他们告别了贾诩。

    看着高顺和典韦离去的背影,贾诩在校场上面,目光有些凝重!

    这也难怪,这可是他贾诩来到陆浪这边以后的第一战,要是不指挥好了,将来自己还怎样在陆浪的军中立足?

    这几天来,贾诩可以说是没有半点空暇的时间,因为贾诩把时间几乎都花在指挥大营里面的沙盘上面了!

    沙盘上面,清楚地标示着晋中战场的各处地形,还有三座大营的位置。

    从缩小的沙盘上面来看,陆浪这边的三座营寨是互成犄角之势,但是营寨之间却都有喝道和大山的阻隔,互相之间想要在开战的时候能做到联系支援非常的困难!

    再看三座营寨的前面,只有一处比较开阔的平原,这处平原北边是恒山,南边则是潇河,依山傍水,所以贾诩料想张杨肯定会在这里建造营寨准备开战的。

    为什么贾诩会这么确定呢?

    很简单,因为贾诩将横穿晋中的三条路,南边的河道、中间的大路、以及北边的山路都设营给堵住了,所以张杨只能选在这里建造营寨!

    因为这个地方依山傍水,虽然说就位于陆浪的中军大营前面,但是陆浪的军队要想进攻这里,也只能正面冲锋下来。

    而正面交战,这是兵力占优的张杨所希望的,所以张杨也好,他的先锋将杨丑也罢,肯定会一眼就看中贾诩留给他们安营扎寨的地方!

    一环扣一环,既然贾诩肯将这个地方给让出来,那自然也有贾诩的道理!

第250章 贾逵的烦恼() 
贾诩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就像之前他让陆浪命令荀志把粮草给运到沼泽里面一样。

    为什么呢?

    贾诩虽然说了,这是为了在南营和北营弃守之后,张杨的军队会在进军的时候找到荀志他们!

    两军交战,粮草为先!而南营和北营不论那一座营寨被攻破了,也就是说,横穿晋中前往太原的路就被打通了。

    打通了道路,又知道陆浪的营中缺粮,那么张杨和杨丑他们肯定会让两翼的军队继续进军,一边派出探子寻找陆浪护送粮草的军队,一边让两翼包抄到陆浪的中军大营后面去,好来个前后夹击!

    一旦这样的包围形成,那陆浪和贾诩他们就无力回天了,到那个时候,怎么反抗都是徒劳的!

    所以在这个包围形成之前,陆浪和贾诩他们必须得做一些什么,才能扭转局势!

    晋中一战,因为张杨后军还没有到来,所以现在还不能开打,而徐晃也只是奉了陆浪和贾诩的命令,带着三千骑兵在寿阳一带骚扰了一下杨丑的军队,然后败走。

    打得徐晃的人马落荒而逃以后,果然不出贾诩所料,张杨大军的士气大震,加上杨丑的一番吹嘘,以及士兵们亲眼见到杨丑只是用了十几个回合就把陆浪手下的大将给击败了,于是士兵们都激动不已!

    另外一边,郭嘉也已经到了杨县,然后见到了贾逵和焦俊他们。

    见到贾逵之后,郭嘉问道:“牛辅大军已经到了何处?两位将军何在?”

    贾逵说道:“严将军与韩将军已经率领两万人马前往浮山一带御敌,我与焦大人在此负责县城防务以及后军的粮草!那牛辅的人马前几日就出了弘农城,不知道为什么行军的速度却是极慢,根据探子来报,牛辅大军目前还在冀氏一带!”

    郭嘉听了,然后笑着说道:“素闻牛辅这个人是董卓的女婿,能力超群,不过听贾文和的叙述,还有贾大人你的话以后,现在看来,牛辅这个人不过是个草包嘛……”

    一边的焦俊也笑着说道:“确实是,害得严将军和韩将军还如此慎重,没想到这个牛辅居然五天只行军不到百里,这一天二十里路,呵呵……说句不好听的,董卓是派他们来打仗的,还是来游玩的啊?”

    郭嘉摇摇头,然后说道:“看来,要等牛辅来进攻我们,起码还得上十天,但是眼下主公在晋中与张杨决战,我们等不起了!既然他牛辅慢悠悠的不来,那我们就迎上去,贾大人,焦大人,郭某这就是告辞,前往浮山与两位将军回合了!”

    听到郭嘉的话,贾逵赶紧拉住了郭嘉,然后说道:“奉孝,现在天色已晚,你赶到浮山去也不能马上下令行军,再说了……这晚上赶路也不安全,另外……这县城里面可还有一尊大神,得奉孝你帮我拿个主意啊!”

    “大神?”郭嘉奇怪了,便不打算现在赶路,然后坐下来看着贾逵问道:“贾大人,是什么大神,让贾大人这样烦恼了?”

    “唉!”

    贾逵摇摇头,然后说道:“也不知道这个伏完是怎样想的,前几日主公在杨县的时候,他藏着不肯出来,现在主公走了,伏完又来找我……哦,奉孝你还不知道这个伏完是谁吧?”

    “知道!”

    郭嘉眉头一皱,然后问道:“你是说,不其侯伏完也到了杨县?那……伏完的女儿伏寿呢?”

    “你知道?”贾逵惊讶了一下,然后便释然了,笑着说道:“也对,奉孝是主公身边的人,自然是知道不其侯伏完的!他的女儿伏寿与我们殿下,由老太后定下了亲事,现在他找上门来,却来找我的麻烦……”

    郭嘉听了,问道:“怎么说?他为什么要找你的麻烦?”

    “还不是……”贾逵摇摇头,然后叹息了一声,这才说道:“当初主公在杨县的时候,伏完也到了杨县,但是这个伏完却扮成了百姓,一直藏在县城中!后来我才知道啊,伏完他是与蔡老还有司徒王允大人一起离开京师的,渡过黄河之后他们就分开了,伏完说是准备回乡里去,其实他根本就是来把女儿送过来与殿下成婚的。这不……主公不知道,早早地回了太原,然后便冷落伏完,还有我们未来的王妃……”

    说到这里,贾逵双手一摊,然后眉头挤在了一起,对郭嘉说道:“伏完这个人倒是好说话,为人不骄不躁,性格温和,但是……我们的那个未来的王妃可不好惹!这不是,小王妃开口了,就是不愿意去太原,还要让殿下与主公过来迎接她……奉孝,你说……我能按照她说的去做么?她是一个小姑娘,但我不是啊,这让殿下与主公到杨县来,那殿下还有什么威严可讲?”

    “所以……”郭嘉微微一笑,原来是伏寿这个小丫头是因为自己被忽略了一阵,然后不高兴了啊!想明白了之后,郭嘉对贾逵说道:“贾大人你也是的,王妃年幼,小孩子嘛,哄几句不就好了?你倒是因此和她较真了起来,你能较得过她?”

    贾逵说道:“不然怎么办?难道真写一道奏疏到殿下那边去?我做不到,我贾逵还是知道什么叫忠义,什么叫做可为不可为的!”

    “那是自然!”郭嘉笑了笑。

    “你也别笑!”见到郭嘉一副轻佻的样子,贾逵不高兴了,数落道:“奉孝你也是一样,平日里太散漫了一些……”

    得,看吧,这就是贾逵,真喜欢较真啊!

    不过也难怪,贾逵要不是这么认真的一个人,陆浪也不可能放心把杨县交给他管理!

    被贾逵数落了一句,郭嘉只好没好气地说道:“好吧,你呀,就是这么喜欢较真!不过……从你的话语来看,我们这个未来的王妃好像也不是一个善茬,难道你就打算这样一直和她僵持下去?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呀,一旦将主公知道了这件事情,这冷落王妃的罪名可是不小的!”

    贾逵咬咬牙,然后说道:“奉孝啊,我就是知道这件事情不好办,这不问你么?”

    “这样啊?”郭嘉想了想,然后说道:“好吧,我就在杨县住一晚,明日一早,我们一起去见见这个未来的王妃!”

第251章 伏寿() 
说起刘协的亲事,刘静似乎才想起,然后对陆浪说道:“陆郎,协弟的亲事……早年皇祖母在世的时候也说过一次。在协弟三岁那年,皇祖母回到沧州故里,与当时被举孝廉伏完有过承诺,说是将来让协弟迎娶伏完的女儿……”

    “伏完?”

    伏完的女儿,那不就是历史上的伏皇后么?

    于是陆浪对刘静问道:“这个伏完的女儿,可是叫做伏寿?”

    “那倒不清楚了!”刘静摇摇头,说道:“我也只是听皇祖母提起过,至于女方的名字,却是不知道的!”

    听起来好像刘静对这个伏寿不是很了解的样子,不过这也难怪,在古代,女子本来就是很少离开自己的闺房,自然也很少有机会认识到外面的人了。

    于是陆浪便道:“公主刚才说,当年太后只是与那伏完有过一句承诺,也就是说协弟与那伏完的女儿并没有正式定下婚约的……呵呵,你别误会,太后的意思,陆浪当然是要遵照的,但我担心的是,事情过了这么多年,谁知道那伏完还记不记得!又或者说,如今天下大乱,那伏完说不定会改变主意……”

    刘静想了想,然后说道:“应该不会吧?好像后来皇祖母回洛阳之后,与父皇商量过协弟的婚事,于是父皇便让人将伏完一家请到了京城,还封伏完做了侍中。不过……陆郎说得也不无道理,父皇驾崩之后,大将军立当今皇上为帝,协弟便遭了冷落,后来……伏完也很少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嗯!”陆浪点点头,然后说道:“说不定伏完是怕大将军与何太后起疑心,如今董卓专权,大将军暴毙,何太后也失势了,若伏完真是怕何家人起疑心,如今也应该不会再怕了!既然伏完在京城任职,我便命人带个信到京城去,若是伏完还记得当年与太后的约定,而且没有意见的话,我想他定然会将女儿送到我们这里来的!”

    刘静觉得陆浪说得不错,便点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商量完了事情,陆浪觉得刘协开府的仪式应该也完成了,于是便让刘静喊上冰冰她们去准备宴席,然后一个人往东院走了过去。

    路上陆浪的心里却想起了刘静口中的那个伏寿来。

    对于伏皇后,历史上的记载不是很多,不过陆浪也在电视上面看到过关于伏皇后的故事,然后也查了一下伏皇后的资料。

    历史上记载伏皇后是因为写了一封信对曹操不满的信给伏完,然后曹操截获了这封信,于是便将伏皇后软禁起来幽闭而死的。

    不过对于这件事也有人表示其实是伏皇后在密谋一个夺权的计划,所以曹操才对她下杀手的。若这个意见是正确的,以当时的情况,刘协被曹操所控制,军政大权都在曹操的手上,伏寿一个女子,却有这样的胆识和计策,想来也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奇女子。

    所以陆浪其实对于刘协和伏寿的亲事是持反对意见,为什么呢?因为聪明的女人,最让人头痛!

    说白了,陆浪是怕刘协娶了伏寿以后,将来会有麻烦。

    至于是什么麻烦,陆浪现在也不好明说,所以便只能先提出派人到洛阳去询问一下伏完的意见。

    其实陆浪打的主意,是希望伏完会拒绝这门亲事的。

    到了东院以后,陆浪还特意询问了一下荀彧的意见。

    不能不问,因为在荀彧的心里,可是把刘协当作储君对待的,现在陆浪要是连帮刘协选妃的事情都不问他,那将来荀彧这个家伙肯定会埋怨的啊!

    对于荀彧,陆浪自然不能让他有怨气了,这样的话荀彧才会全心全意地辅佐陆浪。

    听到陆浪的话,刚刚主持了开府仪式的荀彧对陆浪说道:“当年国母之命,自然便是先帝之命,不可不从!既然要派人到伏完家中去询问,则这彩礼自然是不能少的!”

    彩礼都送过去,荀彧的意思就是直接去提亲了!

    一句话就剿灭了陆浪心里的希望,不过陆浪没有放弃,对荀彧问道:“当年何太后不过是与伏完有过一言之约,如今过了这许多年,怕是人心有变,文若先生这样做是不是鲁莽了一些?”

    荀彧听了之后笑了起来,说道:“县侯多虑了!”

    如今刘协开府,在这‘赵王府’里面,荀彧便称呼陆浪为县侯,陆浪也不介意,反而笑着说道:“先生请讲!”

    荀彧说道:“伏完为人沉着豁达,有君子之风,断然不会不遵守当日只诺言的,若是县侯不信,尽管可以派人送聘礼过去,到时候伏完自然会将女儿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