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争鸣 >

第54章

华夏争鸣-第54章

小说: 华夏争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疆,途经巴蜀,还是第一次返家。

    正在这时,一袭白衣飘然而至,缓步来到赵熙身旁。这名女子容颜绝美令人不敢逼视,长眉入鬓,目若流光,沉静淡雅。只是那眉目间的气质却又是如此的孤高绝世,仿佛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间一般。

    赵熙一见身旁的女子,连忙躬身道了一声:

    “郡主!”

    那女子开口道:

    “先生不必如此多礼,此次我随先生前来南疆巡视,一路上还要先生多多提点。”

    赵熙连连躬身道:

    “不敢不敢,老朽此次一定竭尽全力,辅助郡主。”

    女子波澜不惊的说道:

    “过了阳平关便进入益州地界,进入巴蜀之后,我便扮作先生的侍卫,先生直呼我姓名即可。”

    赵熙闻言连声说道:

    “不可不可,郡主乃是金枝玉叶,老臣怎敢僭越?”

    女子轻摇玉手,止住了赵熙后面的话语,说道:

    “先生不必自谦,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赵熙闻言,只得硬着头皮应下来。少顷,赵熙与那女子便在一众随从的跟随下缓缓进入阳平关。

    再说宇流明在龙马乡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多月,把诸事都已经安排妥当之后,便准备要前往县里赴任了。

    此时在馆驿之内,二牛、周老夫子、林青以及一干下人都在,宇流明正在逐一和诸位话别,书童杜云则是拿着包袱站在一旁等待。

    正在此时,只见下人丘八打门外进来,对宇流明说道:

    “大人,乡里听闻大人要到县里赴任,不少乡亲都到馆驿外说要送送大人。”

    宇流明闻言,连忙答道:

    “快,带我出去看看。”

    出得门来,只见馆驿大门之外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好些人,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宇流明又回想起两个多月之前的那一晚,自己身陷绝境被数十名盗匪包围,正是这些憨厚的乡民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才使得自己能够保全性命。现今,自己就要离开了,这些朴实憨厚的乡民却都自发的赶来相送。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是自己所做的一点一滴,龙马乡的百姓都记在心里。你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你好,你对他们坏,他们也会对你坏。

    想到这里,宇流明只觉得自己的眼睛有些湿,他扬起衣袖,轻轻的擦拭了一下眼角,然后深深的向着面前的父老乡亲们鞠了一躬,用略带哽咽的声音说道:

    “宇流明何德何能,能得父老乡亲如此厚爱,能得到父老乡亲如此厚爱。今日在下虽然将要前往县里赴任,但在我心里,我永远是龙马乡的里正,今后大伙儿但凡有困难,都可以到县里找在下,若是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在下一定义不容辞。”

    一番话毕,宇流明便命书童杜云带上行李上路。龙马乡不富裕,全乡也找不出一辆马车,这次宇流明赴任还是用上了馆驿里唯一的一辆牛车。只见一众乡亲们把宇流明送到车前,宇流明一看不禁有些傻眼,只见一辆简陋的牛车上竟然堆满了乡民们送来的紫米、鱼干、柚子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虽然都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但是却都代表着乡亲们的一片心意。宇流明也不好推拒,只得在杜云的搀扶下上了车,随即又把二牛和周老夫子二人叫到车旁,低声嘱咐,让二牛务必再募精状,重建治安小队,要求周亚夫在自己离开这段时日打理好各项政务。

    真的到了要离开的时候,宇流明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坐上牛车之后,只是微笑着一一和身旁的乡民额首示意,听着乡民们一句句叮嘱、关心的话语,只觉得嗓子里一阵哽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牛车缓缓的驶出村镇,乡民们依旧依依不舍遥遥的跟在车后,始终不愿离去。宇流明坐在牛车上回望着乡亲们,眼看着乡亲们再这样送下去,不知道要送出多远,只得坐在车上连连摇手,口中呼喊道:

    “乡亲们,都回去吧,回去吧”

第101章 书吏王匡() 
乡民们依旧送出老远方才作罢。

    宇流明和杜云走了大半日,临近黄昏的时候,会泽县城已经遥遥在望。待牛车走到城门近前,宇流明一看县令陈孙、县丞周汉臣、主薄尉迟丰谷竟然都已经事先得到消息,来到城门外迎接自己。

    见状,宇流明只好赶紧下车,快步来到众人面前,依照礼节首先向县令陈孙微微一鞠躬,口中说道:

    “下官宇流明拜见县令大人。”

    陈孙见状,连忙抬手虚扶,宇流明也就势抬起身来,口中继续寒暄道:

    “下官赴任,安敢劳动陈大人您亲自迎接,实在是惶恐。”

    按理说,一个巡检赴任,县令是没有必要亲自迎接的,反倒是巡检赴任之后第一件事应当是前往县衙拜见县令这个“一把手”。但是宇流明的身份却是不同,这个年轻人可是对郡守大人有过“救命之恩”的,更何况宇流明在龙马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陈孙也已经亲眼见到了,自然不敢把他当做一般下属对待。

    陈孙口中连忙说道:

    “哪里,哪里,宇流巡检干练果敢,龙马乡一役尽显才华,郡守大人能把你这样的少年英杰派到县里任职,我是可以松口气了。”

    接下来宇流明又依次与周汉臣、尉迟丰谷见礼。在与周汉臣见礼之时,宇流明颇为郑重的对着周汉臣深鞠一躬,这实际上是在感谢对方的提携之恩。正是周汉臣在龙马乡里正空缺之际,大胆启用宇流明,让他主持征粮事宜,才让宇流明有了后续如此惊艳的表现。此时,周汉臣则是颇为亲切的紧紧扶住宇流明的双肩,满脸的嘉许神色,口中说道:

    “宇流明,你很不错,我果然没有看走眼。现在大家同在会泽县衙为官,今后自是要多多亲近。”

    众人一番寒暄之后,便一同返回县衙。宇流明在会泽县目前没有宅院,周汉臣做主给他在县衙内隔除了两间屋子供其和书童杜云暂住,待安顿下来之后,宇流明便来到自己在县衙办公的门房之内。会泽县县衙除大堂外,内设六个门房,这六个门房并非看门的吏员所居,其中四个是分别给县令、县丞、主薄、巡检单独使用,另外两个是留给驿丞(掌邮传)、税课使(掌典商税)、县仓使(管仓庾)、河泊所官(掌收渔税)等一干没有品级的杂官和书吏使用。

    进入巡检办公的门房之内,宇流明见有一名书吏正埋头在屋内收拾,仔细一打量此人,和自己年龄相仿大约十七八岁的样子,脸上还有几分稚气,皮肤略微有些瘦黑,此时他正在全神贯注的打理门房内的各种文案,浑没有发现宇流明的到来。

    宇流明并没有打扰这个书吏,而是静静的站在一旁,仔细的观察着他。只见这名书吏虽然年纪很轻,但是对于县衙内的各种文书似乎都颇为熟悉,往往他拿起一本文书,简单的翻看上两页立刻就能找到这类文书正确的摆放位置。同时,这名书吏做事也非常的细致,各类文书码放非常整齐,归类也十分的有序,短短一盏茶的时间便将原本有些凌乱的门房打理得仅仅有条。

    当一切收拾完毕之后,那名书吏长吁了一口气,颇有些成就感的准备离开。但是他一回头就看见了站在门口的宇流明。宇流明前往会泽任职,县里大多数官员都跟随县令陈孙到城外迎接了的,这名书吏也不例外,所以他立刻认出了宇流明。想到适才自己一直没有发现巡检大人来到门房,恐怕有些失礼,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惴惴不安的神情。接着那名书吏对着宇流明微一躬身施礼,口中说道:

    “下官书吏王匡,见过巡检大人。”

    宇流明淡淡一笑,波澜不惊的答道:

    “不必多礼,你叫王匡?”

    王匡躬身答道:

    “是,下官是县衙里的书吏,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巡检大人您处理各类行政公文。”

    宇流明点点头,又继续问道:

    “那你在衙门里供职多久了?”

    “两年!”

    宇流明又点点头,随后装作无意的问道:

    “对于会泽县的地方武备情况,你熟悉吗?”

    王匡微一思索,便即答道:

    “下官略知一二。”

    宇流明眼神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貌似不经意的问道:

    “哦,那说来听听。”

    王匡站在原地,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即答道:

    “会泽县内目前有民团、乡勇共计一百九十七人,为朱敖、张顺二人分别统领,编制为两个连,分驻县城东西两侧。”

    宇流明不动声色的继续问道:

    “军械几何?”

    王匡毫不迟疑的答道:

    “府库之中,朴刀243把,皮铠36副,硬弓56把,各类弓弦、军械若干。”

    宇流明点点头,又问道:

    “民团、乡勇专属存粮多少?”

    王匡却是越说越自信,答道:

    “存粮257石,上述数据均有账册为证。”

    越是到后来,王匡似乎逐渐的适应了宇流明提问的节奏,不仅每一个问题都对答如流,往往还能根据宇流明所提的问题,举一反三的为宇流明进行详细的解说。听到后来,宇流明心中越是赞叹,这下算是捡到宝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一番交流,竟然不知不觉已近黄昏,眼见天色已晚,宇流明便不再耽误王匡的时间,只是淡淡的说道:

    “王匡,你很不错,明日,让掌管民团的两位连长到县衙见我。”

    王匡闻言,脸色一变,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但是宇流明似乎没有注意到王匡的神色,却是自顾自的离开了。

    次日清晨,宇流明算是正式上任。他不想落人话柄,早早的便穿好官服,来到县衙里供自己所使用的门房内,等着县里统帅民团的两名连长前来报到。但是从清晨一直等到正午,这两名连长却是丝毫不见踪影,门房之内只见宇流明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首座的位置上,但宇流明的表情上却看不出任何的异样,只是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时不时的端起手边的茶盏喝上两口。

    一上午,王匡已经偷偷的到门房偷看过宇流明好几次了,原本以为巡检大人一定会暴跳如雷,但是每一次都看见宇流明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坐在那饮茶,这反而更让王匡有些感到惴惴不安了。

第102章 民团() 
一上午,王匡已经偷偷的到门房偷看过宇流明好几次了,原本以为巡检大人一定会暴跳如雷的大发脾气,甚至是对着自己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但是事实却和王匡所料想的不同,每一次都看见宇流明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坐在那饮茶,这反而更让王匡有些感到惴惴不安了。

    恰在此时,只听宇流明在门房内喊道:

    “王匡何在?”

    屋外的王匡闻言,连忙穿过大门来到屋内,躬身对宇流明道:

    “属下在。”

    宇流明淡淡的问道:

    “朱挺,卫灌两位连长为何到现在还没来?”

    王匡答道:

    “属下不知。”

    “今日本巡检召见之事是否已经确实传讯至二位连长本人?”

    “确实!”

    “你昨日传讯之时,二位连长怎么说的?”

    “二位连长都回答,知道了。”

    宇流明闻言点点头,随即让王匡先行下去。看着王匡离去的背影,只见宇流明口中喃喃自语的说道: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第二日,宇流明依旧如常的端坐在门房之内,偶尔喝喝茶,偶尔翻看一下会泽县衙里的各种文案,但在散衙之前又吩咐王匡去通知朱挺、卫灌两位连长明日到县衙报道。

    第三日,如此。

    第四日,还是如此。

    一连七日,宇流明都在县衙内静候两位连长的拜见,但是对方二人似乎根本没有接到巡检大人的传讯一般,让这位新上任的巡检在自己的门房内呆坐了七日。这件事情很快就在县衙内传开了,县衙上上下下都对这位年轻的巡检大人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不过县令陈孙、主薄尉迟丰谷、县丞周汉臣却没把这个当回事,毕竟宇流明在龙马乡的手段他们都是见到过的,所以他们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陈孙很清楚,朱挺、卫灌两位连长一向不服管束,这二人实际上和会泽县警备团团长汪广浩关系匪浅,单靠朱挺、卫灌两人自然不会是宇流明的对手,但是加上一个汪广浩,恐怕就够宇流明喝一壶的了。而宇流明自己手段了得,背后又站着郡守大人,汪广浩也不能对其肆意拿捏,一旦他们两方都起来,自己这个县令才好居中控制。

    尉迟丰谷这个主薄倒是没有太多想法,自己是县令亲信,掌管着全县钱粮,只想踏踏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