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争鸣 >

第53章

华夏争鸣-第53章

小说: 华夏争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拦住这帮泥腿子,拦住他们,不能让这两个人跑了,不然我们都得死!”

    数十名盗匪顿时如梦初醒,留下几人继续围攻宇流明和阿铁两人,其他大多数人并排着向着迎面而来的人流冲了过去。在他们看来这帮泥腿子人多又能怎么样?不过是些没见过血的乡下人,只是凭着一股子血气之勇,只要杀死几个挑头的,他们立马就会一哄而散。

    接下来的一幕却没有如盗匪想象的那样发生,在几名百姓被盗匪的钢刀砍倒之后,那些在盗匪眼中原本软弱到了极点的老百姓这一次却没有丝毫的退缩。群情激奋的人潮几乎是在一瞬间便将上前阻拦的数十名盗匪给淹没了,只见混乱的人丛中,往往是七八个乡民死死的摁住一名盗匪,然后周围剩下的乡民用手中的锄头、镰刀、木棍等器物对着盗匪一顿招呼,那些盗匪被老百姓围在当中,开始还能爆发出一阵声嘶力竭的喊叫,但是渐渐的这些惨叫声越来越微弱,最后几无可闻。

第99章 决战(6)() 
此时,原本留下来和罗平安一起围攻宇流明和阿铁二人的盗匪见势不妙早已经跑了,只留下宇流明和阿铁二人伤痕累累的坐在原地,两人现在已经筋疲力尽,更兼浑身是伤,连动弹一下都十分的困难。不过,看着眼前龙马乡百姓为了救自己群情激奋,甚至奋不顾身与盗匪厮杀的壮观场景,宇流明的眼睛不禁湿润了,回想自己一年多以来在龙马乡殚精竭虑,一道道施政策略,一次次机关算尽的明争暗斗,可不就是为了让这些朴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吗?现在自己所做的这一切终于得到了回报,龙马乡的每一名百姓都记得里正大人的好处,每一个人都愿意在危机关头豁出命去保护里正大人。

    片刻之后,当百姓们把数十名盗匪料理完毕之后,大伙儿纷纷围到宇流明和阿铁二人身旁,有的大爷、大叔、大娘、大婶七嘴八舌的询问着宇流明的伤势情况。面对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询问,宇流明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回答谁好,转眼一看阿铁浑身是血,模样甚是虚弱,当即说道:

    “有劳各位,大家帮个忙,把救我的这位兄弟替我送回馆驿。”

    未几,便有乡民抬来了自家的门板,把阿铁扶上门板躺好,四个男丁拽住门板的四角,抬起阿铁向着馆驿而去。由于宇流明腿上有伤,另外又有两名男丁一边一个把宇流明架起来,众人一起向着馆驿方向缓缓而行。

    在这一路之上,不停的有乡民来到宇流明身边嘘寒问暖,宇流明忍着身上的伤痛,微笑着一一答谢,心中时不时的涌起一股温暖之感。未行多久,迎面赶来一队人,仔细一看却是二牛等人,这些人身上个个带伤,显然是刚刚经过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二牛一见宇流明,连忙赶到身旁,连声说道:

    “明哥儿,你怎么样了?”

    宇流明淡淡一笑,答道:

    “没事,腿上受了点伤,你也受伤了吧,赶紧找地方处理一下。”

    二牛眼见宇流明没有大碍,放下了心,嘿嘿一笑道:

    “我这是小伤,盗匪把咱们冲散之后,我和弟兄们被二十多个盗匪围住,当时在厮杀时一个不小心手臂被一个家伙的刀刃给削了一下。没事了,现在伤口已经止血了。”

    宇流明见状点点头,随即又询问起二牛是如何脱困的,二牛随即答道是李平的官兵及时赶来救援,自己这边方才化险为夷,今晚前来偷袭的盗匪大部已经清剿完毕,残余尚在抵抗的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

    宇流明闻言心中顿时一松,随即在二牛等人的护送下返回馆驿。此时,在馆驿中的褚怀远、周亚夫等人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宇流明的消息。此时眼见宇流明满身鲜血的被人给架了回来,周亚夫原本想要上前询问,但是眼见褚怀远在旁,只得暂时压下心中的情绪。

    此时,只见褚怀远来到宇流明身边,伸出颤抖的双手轻轻的握住宇流明的右手,口中说道:

    “你还好吧?”

    宇流明笑了笑,答道:

    “有劳大人挂心,我没事,赶上几个不开眼的盗匪,就是腿上受了点小伤。”

    宇流明嘴上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是褚怀远看着宇流明满身鲜血的衣衫,还有腿上深可见骨的伤口,如何猜想不到宇流明这九死一生的经历,眼圈顿时有些发红,豁然回身对在场的众人说道:

    “今日之险,若非有宇流明里正挺身而出,我等皆命丧于此矣!”

    在场众人无不点头称是,褚怀远吩咐随从立即便赶回永昌请最好的大夫来为宇流明医治,随即又勉慰了宇流明几句,便命人扶宇流明下去好生将养。

    剩下的扫尾工作便没有了宇流明什么事,宇流明回到屋内,馆驿的下人给他送来了换洗的衣服,乡里的大夫为他包扎好了伤口,宇流明又向大夫交代要好生医治对他有救命之恩的阿铁,便即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次日,宇流明一觉快睡到中午方才醒转过来,刚要下床,只感到脚上传来一阵刺痛,这才想起来自己腿上有伤,索性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任窗外的阳光洒在自己的身上,浑身暖洋洋的甚是舒畅。回想起昨日的经历,现在却还是心有余悸,若不是老乡们关键时刻帮忙,只怕自己这条命算是交代在这里了。想到这里,宇流明的心情又沉重起来,昨夜前来偷袭的盗匪几乎是一网打尽,但是唯独没有找到罗平安,这个家伙端的是难缠,昨夜的几番较量下来,若不是有这个罗平安几番破坏宇流明的计划,可能剿匪不会如此的大费周折。现在罗平安跑了,估计很快就会再想办法前来报复,有这么一个狡猾的对手环饲在侧,怎么都让人高兴不起来。何况,单单一个罗平安已经如此难缠,那再加上一个林震呢?一想到这些,宇流明就有些坐立不安,想要赶紧好起来,有好多事情要等着他去做。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宇流明感觉自己成天躺在床上养伤,有些无所事事,期间周老夫子来看过他几次,二牛、赤哥倒是过来得更勤一些,不过最让宇流明欢喜的倒是有一日色目嘉老族长带着暖暖来看望自己。暖暖多日没见自己的宇流明哥哥了,一见面就说个不停,把穆图村的大事小情一股脑儿的都说了个遍。宇流明则半躺在床上静静的听着小丫头的絮叨,偶尔捡着空子,时不时的凑趣两句,直逗得小丫头“咯咯咯”娇笑不已。

    大约过了半个多月,宇流明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这一天,宇流明却接到了永昌发来的一纸号令。大意是由于宇流明在龙马乡政绩显著,更兼在前些日子的剿匪一役中的惊艳表现,特任命宇流明为会泽县巡检一职,顶替原先杨秀武留下的空缺。此令一宣,当时在场的周亚夫、二牛等人均是一脸羡慕之色,要知道任职巡检至少是帝国从九品官员,被提拔为巡检便是正式进入了有品级的帝国官员序列,现在的宇流明才真正有资格被百姓称之为“大人”。

    接着,传达号令的公差又从怀里掏出一纸信函,宇流明接过来一看,却是褚怀远给他的私信。信上的内容大致是褒奖宇流明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表现,同时又告诉宇流明升任巡检之后务必勤于政事。最重要的是要宇流明在他赴任之前要替褚怀远做好一件事,近日蜀中大儒赵熙将要来南中体察风土民情,而龙马乡则被建宁郡列为教化蛮夷的治理典范,估计十有八九这位大儒会亲自来看看,让宇流明做好接待准备工作。而且在信的末尾,褚怀远还满含深意的写了一句,“此事,汝当竭尽全力,若能与赵夫子结的善缘,日后必大有裨益!”倒是让宇流明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第100章 落幕() 
接下来,宇流明倒没有按褚怀远的要求刻意去准备什么,毕竟龙马乡一个建宁南部的偏远乡镇着实没有能力搞出什么花团锦簇的东西,再加上刚刚经历了一场和盗匪的惨烈战斗,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去做。

    宇流明先去看了看养伤的阿铁,让他惊奇的是阿铁伤比自己重反而却比自己好得快,自己腿脚还有些不方便,但是去看阿铁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下地干农活了。不过转念一想,从那日面对众多盗匪阿铁展现出的武艺来看,他必然有一个惯于厮杀的出身,绝非一个普通农户那么简单。想到这里,宇流明便即释然了,只是简单的和阿铁闲聊了几句,这个阿铁脾气倒也怪异,在宇流明这个里正面前丝毫没有一个普通佃户的觉悟,再加上他生性比较沉闷,往往是宇流明问他一句答一句,有时候阿铁懒得回答,便“嗯嗯”两声带过,搞得宇流明颇有几分无趣。

    但是对于这个阿铁,宇流明现在是充满了兴趣,但是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既然人家现在对自己态度不冷不热,那自己就先晾他一晾,反正只要人在这就行,以后总有机会亲近。

    回到馆驿,宇流明却是见到了林青,只见林青一脸郑重似乎欲言又止的模样,便笑了笑,淡淡的问道:

    “怎么,找我有事?”

    林青道:

    “明哥儿,有件事我想对你说”

    宇流明笑了笑,拽着着林青的衣襟两人一起坐下,随即说道:

    “哦,有什么事,说说看?”

    “还记得去年我被人追杀,晕倒在河边的事吗?那日,盗匪夜袭咱们乡,我在混战之中见到了那个叫罗平安的匪首,他没有注意到我,但是只看了一眼我便可以肯定,这个罗平安便是领头当时追杀我的人。”

    此言一出,宇流明的脸色顿时郑重起来,他语气依旧波澜不惊的说道:

    “那罗平安为何追杀于你?”

    林青沉思了半晌,盯着宇流明一字一句的说道:

    “我本是朝廷中人,此次我来南中负有特殊使命,其中牵扯到不少官员权贵,这些人当中恐怕有不少人想在我身份公开之前除掉我。”

    宇流明见林青仍旧不肯吐露自己的身份,便没有再多问,只是侧面问道:

    “依我看,那罗平安估计也是受人指使,那你心中是否有数,究竟是谁想要置你于死地?”

    林青闻言,眼神一冷,随即答道:

    “巴蜀杨家!”

    宇流明闻言,脸色顿时一变,又是巴蜀杨家,这尊庞然大物还真是阴魂不散呐!既然涉及到了巴蜀杨家,宇流明心中自然是越发肯定林青的身世定然不凡,不过宇流明表面上却没有再继续深究,而是拍了拍林青的肩膀,安慰道:

    “无妨,建宁不是巴蜀,他杨家虽然势大,但是这建宁也不是他一家说了算的,在我这里安心呆着吧,等到时机成熟你再设法去完成使命,到时候我帮你。”

    林青点点头,没有说话。

    待林青离开后,宇流明又找来二牛询问了一下他原先训练的二十名佃户情况如何,二牛说那日与盗匪拼杀,有六名佃户殒命,三人重伤,就算医好也成了废人,目前他手下还有十一名精壮。宇流明暗自一叹,这一番厮杀下来,自己培养的精壮便去了一半,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剩下的十一人却是经过了这场残酷的厮杀,战斗力必然会发生质的变化,到时候就以这些人为骨干扩大乡里治安队的规模,当然死去的人和重伤人员的家属必然要大大的抚恤一番。

    这一日,在汉中阳平关下,一个银发老者矗立在关前,衣袂飘飘,目光炯炯的注视着眼前的雄关。他瘦削的身躯与眼前巍峨的雄关形成一种显著的对比。他就是蜀中最受读书人所敬仰的当代大儒赵熙。

    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尽口城,始建于西汉。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和巴山,西隔咸河,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门户,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利于攻,退可以守。晋人张荟南汉记载:“蜀有三关:阳平、江关、白水”,而隋书地理志则对古阳平关的军事战略地位描述得更为详尽:“西控川蜀,北通秦陇,且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因而,古阳平关自古就被视为“蜀之咽喉”、“汉中门户”,才有了人们“汉中最险无如阳平”的感叹。

    看着眼前的雄关,赵熙轻抚唇下胡须,心中一阵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古人诚不欺我!回想自己以学问传世,为先皇所器重,在朝为官二十多年,此番致仕,依旧受皇命巡视南疆,途经巴蜀,还是第一次返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