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争鸣 >

第323章

华夏争鸣-第323章

小说: 华夏争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天宇此时面露犹疑之色并没有立即答应,而段擎天的神色却瞬间变得阴沉到了极点。

    下一刻,只见段擎天迈步而出对着宇流明斥道:

    “宇流明,你想干什么?破了一个小小的案子,便想着向陛下又是要兵又是要粮,你想干什么?谋反作乱吗?”

    宇流明没想到段擎天竟然会这般大的动静,心中虽然诧异不已但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默然不语。

    谁知这个时候裴行寂却站出来道:

    “大将军有些失态了吧?何必去欺负人家一个年轻人?”

    段擎天一看裴行寂目光顿时又阴沉了几分,只听他对裴行寂道:

    “裴相虽为百官之首,精于政事我老段是真心佩服的。但是于军事一道,我老段自信还是比裴相高明些。”

    “你”

    段擎天不等裴行寂说话又继续道:

    “如今骠骑将军楚云天正在北疆与东胡、西辽、阴山水家对峙,其麾下虽有几十万劲卒却仍然捉襟见肘,此时我大楚的军事重心应当在北疆而不是南疆。故钱粮供应及兵员编制等等都应当先紧着北方,而宇流明的提议却恰恰与我朝当前的军事策略背道而驰,我的反对有错吗?”

    裴行寂手捻胡须淡淡的说道:

    “大将军,事事不可太过绝对。宇流明在南疆之时为稳定西南局势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那么他麾下这支人马也必是一支强军,朝廷若是不管难道要坐看这支在战争中磨炼出的强军最终烂掉吗?其二,南疆地区重要的是维稳,所需兵马并不多有个万余的编制足矣,而北疆面对三大强国动辄几十万的兵员投入,对比起来南疆这点消耗算得了什么?其三,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有了宇流明麾下这支强军坐镇,南疆一带可保无虞,这样我大楚可以专心北顾难道不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吗?”

    面对裴行寂的一连串诘问,段擎天脸色骤然一变,沉声道:

    “裴相是文官,职责是协助陛下处理好政事吧,军方的事情还是少插手才是!”

    段擎天这是在指责裴行寂越权,裴行寂捻须而笑并没有答话,谁知站在一旁的崔群却插言道:

    “大将军是不让我们文官插手军队的事呢,还是不让所有人插手军队的事?莫非大楚的军队都是大将军你一个人的事?”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都是脸色一变:这话有些诛心了!

    此刻,段擎天的脸色更是阴沉到了极点,然而此刻他却知道自己先前的行为可能引起赵天宇的忌讳,而崔群又恰到好处的把这个事情点了出来,此时自己若是再不收敛,只怕是真的要遭到皇帝的猜忌了。

    尽管心中怒火中烧,但是段擎天心中的理智却驱使着他沉声道:

    “既然如此,此事我不管了!你们几位德高望重的议一议便定下来吧!”

    说完这番话,段擎天一脸阴沉的转身退到一旁,摆明了不再参与的态度。在这同时,裴行寂向着崔群投去满含赞许的一瞥,而崔群则是会意的点了点头。

    此刻,一直冷眼旁观的宇流明对于崔群却是越发的重视起来。原本崔群此人就让宇流明有种极度危险之感,其略显妖冶的神态,沉默寡言的风格无一不给宇流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次其在关键时刻一语中的逼得大将军段擎天不得不抽身而退,又让宇流明真切的领略了对方高超的政治斗争手段,看来裴行寂有心培养崔群做其接班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段擎天既然退出了,那么接下来便没了什么阻力,在裴行寂主导之下,帝国皇帝最终决定给予建宁郡一万人的帝国正规军编制,宇流明则从“建宁”和“南疆”两个词当中各取一字,将这支部队命名为“南宁军”。

    朝议结束后,宇流明自宣政殿内出来正碰上前面缓步而行的裴行寂和崔群。

    裴行寂此刻面含微笑的看着宇流明,口中淡淡的说道:

    “宇流明,小小年纪已经贵为一方郡守,现在手中有兵又有粮,算得上是地方上的实力派了!”

    宇流明此刻自然是得了便宜卖乖,对着裴行寂和崔群二人各自躬身施了一礼,然后才满脸谦逊的说道:

    “多谢二位大人鼎力相助,宇流明代南疆的一干弟兄们拜谢了。”

第626章 审问() 
朝议结束后,宇流明自宣政殿内出来正碰上前面缓步而行的裴行寂和崔群。

    裴行寂此刻面含微笑的看着宇流明,口中淡淡的说道:

    “宇流明,小小年纪已经贵为一方郡守,现在手中有兵又有粮,算得上是地方上的实力派了!”

    宇流明此刻自然是得了便宜卖乖,对着裴行寂和崔群二人各自躬身施了一礼,然后才满脸谦逊的说道:

    “多谢二位大人鼎力相助,宇流明代南疆的一干弟兄们拜谢了。”

    裴行寂手捻胡须淡淡的说道:

    “此事你不必谢我,本相做事一向秉公而论,今日这般待遇是你在南疆拼死拼活挣出来的,朝廷早就该给予你这样的待遇。不过你因为今日之事却得罪了大将军,今后只怕难免会受到些责难,本相倒是”

    然而裴行寂话未说完,宇流明便已经波澜不惊的答道:

    “下官当的是大楚的官儿,为的是替朝廷办事。正如相爷所言做事只求秉公而论,纵使受些责难我宇流明又有何惧?”

    裴行寂闻言只是淡淡一笑,道:

    “好,记住你今日之言,你去吧!”

    眼看着宇流明离去的背影,一旁的崔群面无表情的说道:

    “一个桀骜不驯之人!明知道自己得罪了段擎天,却丝毫没有要倒向相爷的意思。”

    裴行寂却是捻须而笑道:

    “无妨,他越能折腾对咱们越有好处,哼哼以文臣的身份而领武职这个口子一开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京畿司,大牢。

    宇流明、颜效非此刻正神情冷峻的看着眼前这个披头散发的老人。他便是李延年!

    此时的李延年身着肮脏的囚服呆坐在潮湿的囚室当中,面如枯槁,目光中充满了绝望,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在凉州呼风唤雨的一方刺史,而仅仅只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仿佛是察觉到了宇流明和颜效非两人的目光,李延年下意识的抬了一下头。他虚弱的目光与囚室外宇流明的眼神进行了一个短暂的触碰,但李延年的眼神中却没有泛起丝毫的涟漪,他随即又耷拉下脑袋。

    少顷之后,只听李延年用金属般沙哑低沉的声音道:

    “老夫已经认罪,只求速死,你们还来干什么?”

    颜效非指着宇流明道:

    “这位便是我们京畿司的司长宇流明!”

    李延年闻言又抬起头再次打量了一番宇流明,他的目光中有审视、有疑惑、还有迷茫良久之后,李延年冷冷一笑道:

    “听说此案是由你一手主导,漂亮,实在是漂亮!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老夫真的是老了”

    宇流明静静的站在囚室外等着李延年自我感慨一番之后,方才说道:

    “李刺史自到我京畿司大牢之后非常的配合,下官今日是专程来看望一下李刺史的。”

    “哈哈哈哈”

    李延年闻言突然暴发出一连串凄厉的笑声。他的脸因为狂笑而显得扭曲、狰狞,眼泪、鼻涕、唾沫竟是一起涌了出来混杂在一起这笑声久久的回荡在京畿司大牢之内,其中满是无奈和悲凉,给人一种毛骨悚然之感。

    良久之后,李延年笑声渐歇,只听他继续说道:

    “司长大人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怎么会有闲暇来看我这个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人?想必是还有什么用得着老夫的地方,大人尽管问便是,老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便是!”

    宇流明点点头不再绕弯子,单刀直入的问道:

    “当初淮南王安排你去凉州任刺史,是如何跟你交代的?”

    “赵天翔告诉我,去了凉州之后要想方设法控制凉州地区的粮食运转、销售等渠道,这样便可以以此来制约庆凉王麾下的凉州军。他也承诺会通过粮食走私的方法为我提供充足的粮食,到时候我手中有粮凉州军中的将领多数都得求着我,我便可以想法设法进行分化瓦解。”

    宇流明闻言不禁点头叹道:

    “淮南王这一手果然是高明,他一眼便看出了凉州与淮南最大的差距——双方的经济实力!而粮食又是军队的命脉,以淮南的经济实力再加上李刺史居中运作,掌控凉州地区的粮食买卖确实是极有可能的!那么刺史大人想必在凉州做得很好吧?”

    李延年点点头道:

    “正如你所说的那样,老夫在逐步掌控凉州地区的粮食渠道之后,凉州地区各色人等便蜂拥而来向老夫献媚讨好。就连当时如日中天的巴蜀刺史杨雄也来找我借粮,那时老夫在凉州可算是呼风唤雨”

    宇流明此刻却敏锐的从李延年口中捕捉到了一丝信息,他隐隐感觉到了些什么,于是不动声色的说道:

    “李刺史有些夸大了吧?想那巴蜀沃野千里而称天府,杨雄缺什么也不会缺粮食吧?”

    李延年道:

    “哼!怎么不缺?征讨南蛮时其麾下大将张华轩所部的鹰扬军是怎么全军覆没的?还不是因为粮食供应更不上!”

    宇流明闻言心中又是一动:没想到无意之间竟然获得了当初鹰扬军一案新的线索。他按捺住自己心中的急切,表面上依旧是一脸平静的问道:

    “不是都说张华轩与杨雄不睦,故而杨雄故意不发粮草,最终导致鹰扬军全军覆没的吗?”

    李延年却是冷笑道:

    “这不过是外界的误传罢了,当时杨雄是真正的缺粮而非故意不发粮草。实际上想想便能清楚,当时杨雄新到巴蜀不久,蜀中虽然富庶但是却也难以同时支撑两方面的大规模用兵,所以缺粮的事情确凿无疑!”

    “两方面的大规模用兵?”

    宇流明心中一动,顿时恍然的说道:

    “你是指一方面由张华轩的鹰扬军征讨南蛮,一方面是蜀将高翔围剿益州白莲教的叛乱?”

    “不错!”

    宇流明的内心此刻极度的不平静,“鹰扬军一案”和“江州屠城”这两个一直悬在自己心中案子竟然在李延年这里找到了契合点。他深深的感受到自己距离揭开这两个案件的真相已经不远了。

    少顷之后,宇流明整理好思绪又问道:

    “我有些奇怪,杨雄身为益州刺史怎么会如此不自量力两面开战,巴蜀自己是个什么情况他难道不清楚吗?”

第627章 开口() 
宇流明心中一动,顿时恍然的说道:

    “你是指一方面由张华轩的鹰扬军征讨南蛮,一方面是蜀将高翔围剿益州白莲教的叛乱?”

    “不错!”

    宇流明的内心此刻极度的不平静,“鹰扬军一案”和“江州屠城”这两个一直悬在自己心中案子竟然在李延年这里找到了契合点。他深深的感受到自己距离揭开这两个案件的真相已经不远了。

    少顷之后,宇流明整理好思绪又问道:

    “我有些奇怪,杨雄身为益州刺史怎么会如此不自量力两面开战,巴蜀自己是个什么情况他难道不清楚吗?”

    李延年答道:

    “这个事情哪里是他能左右的!从他给老夫的来信上看应该是当他发兵征讨南蛮之时,突然接到朝廷密令直接调高翔率军围剿益州白莲教的。而当时杨雄反意未现,既是朝廷的命令便不得不遵照执行,所以他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了。”

    “可知当时朝中是何人下令围剿白莲教的?”

    “此事朝中一直讳莫如深,老夫也不得而知,连杨雄也在当时的来信当中说,由朝中直接向高翔下达剿匪指令,自己仅仅只负责粮秣保障,其他一概不得干涉!”

    宇流明闻言点了点头,突然话锋一转道:

    “能和刺史大人聊上这么些时候,下官也很是愉快,不过现在嘛,我们还是先把正事办了!请刺史大人把凉州地区参与粮食走私的官员、军队将领、商贾等等列出一个名单来。若是刺史大人愿意合作,宇流明保证大人在这京畿司大牢之中一定不会再受丝毫痛苦。哪怕陛下最终还是要大人您的性命,我也一定舒舒服服让大人您上路,您看如何?”

    李延年坐在囚室的角落里沉默半晌,最终他叹了口气轻轻的点了点头。

    宇流明微笑着道:

    “笔墨纸砚伺候!”

    从京畿司大牢之内出来,天色已近傍晚。

    宇流明把颜效非拉到一个角落里低声道:

    “老颜,今日你我二人所闻千万不可泄露出去。‘鹰扬军一案’和‘江州屠城’这两个案子可都是当今朝廷讳莫如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