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奈何天子 >

第9章

奈何天子-第9章

小说: 奈何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山童在黑暗中眺望着前面蜿蜒着的庞然大物,比黑夜更黑的眼中没有透露出任何情感:“不论能不能行,他都已经去了,而且是他自己的主意。我是他的父亲,但同时也是红巾军的元帅。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相信我的属下,在这里等待城门打开,一鼓作气攻入城中。”

    刘福通眼含深意地看了眼韩山童,随即收回目光,说了声:“元帅大义。”

    韩山童当然不是什么无情无义大义灭亲之人,但确实主意是韩林儿出的,又是他主动请缨,若是此时他表现的过于担心的话,那不免让属下以为他这个元帅只为自己儿子着想。从前他还是白莲教舵主的时候便是这样做的,现在白莲教舵主变成了红巾军元帅,更要注重服众。

    韩山童眺望着远处,漆黑的眸子中终于掠过一抹忧色:“林儿,千万不能有事啊!”

    仿佛就像回应他的心声,安静的夜色中忽然响起一道让人直起鸡皮疙瘩的摩擦声,韩山童精神一振,目不转睛地望着城门处那道仿佛撕裂了黑暗的火光。

    “林儿成功了。”

    这时候,韩山童心中的一块巨石算是勉强放了下来,同时,一股强烈的骄傲感涌上心间。

    “这是我的儿子,这攻下赵州城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我韩山童的儿子做到了。”

    韩山童自豪地笑着。

    刘福通也很开心,他过来询问韩山童的意见:“元帅?我们,是否可以发起总攻了?”

    韩山童微笑,点头。

    刘福通大喜,转身,下令道:“红巾军的将士们,赵州城城门已开,还有什么能够挡得住我们的脚步!冲吧,今天,就是一举夺下赵州城的日子。”

    “是。”

    身后无数将士的喊声震天裂地,明显士气高涨。韩山童骑着一匹骏马首当其冲,刘福通紧随其后,十数万大军如同过江猛龙一般冲往赵州城门。

    当赵州城内守军发现红巾军的时候,红巾军已经冲到他们家门口了。赵州城的大军大部分都在休息,毫无准备。凭着守城的这些人马,在士气高涨的红巾军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为难红巾军这么久的赵州城城门,就这么给冲破了。

第十七章 坏消息() 
韩林儿过来见过韩山童,韩山童赐了韩林儿一匹骏马,让韩林儿与他并肩而立。这个时候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奖励的话,韩山童只用欣慰的眼光看了眼韩林儿,便驱马进了城,韩林儿紧随其后。

    。。。。。。

    毫无准备的乌立罕被红巾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如今十五万大军压境,乌立罕绝望了,他瘫坐在地上,嘴里不停地说着:“完了,完了,全完了。”

    州尹府上的人见叛军入城,一个个来不及收拾细软就落荒而逃,就连乌立罕几个最宠爱的夫人,也弃他而去。不得不让人感叹人心不古。

    韩山童,韩林儿,刘福通三人驱马直奔州尹府,没有管府中正不断逃出的下人,直接驱马闯进了州尹府中,停在了瘫坐在大厅的乌立罕身前。

    乌立罕见到这三人,打起精神站了起来,整理好衣冠,然后笑着对韩山童说道:“韩舵主,哦不,现在应该得叫韩大元帅了吧。没想到,我与你们白莲教斗了半辈子,最终还是输在了你的手里。厉害,真是厉害啊。”

    乌立罕作为赵州州尹,与白莲教赵州分舵本来就是老对手了,自然是认识作为舵主的韩山童和左右护法韩林儿与刘福通。

    韩山童笑道:“州尹大人谬赞了,元人多行不义,固然凶猛,却不善于治理天下。如此下去,民不聊生,早晚国本丧尽。我等只不过是顺应天意民意,换作任何一个人,都是会成功的。”

    乌立罕嘲讽道:“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要跟我打官腔。呵呵,分明我才是朝廷官员。”

    韩山童嘴角噙着微笑,不做理会。乌立罕却又问道:“对了,我这赵州城门坚不可摧,你们是如何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将其攻下的?”

    韩山童笑道:“州尹大人可别忘了我们的出身。”

    乌立罕疑惑:“出身?”

    韩山童哈哈一笑,看了韩林儿一眼。韩林儿会意,站出来回答道:“没错,就是出身。州尹大人难道忘了我们白莲教都是江湖人吗?既然是江湖人,那么深夜潜入城门,然后劫一个守卫换上你们的军服装作城门守军,然后杀了几个守门的大头兵,这对于我们江湖人来说,都不算太难吧。”

    乌立罕看了一眼韩林儿身上还没有来得及换下来的元军军服,明白了,也不再追问这个问题了。只说道:“那你们是准备杀了我,然后取了我的人头挂在城门上示众?”

    韩山童说道:“不,我留着你的命还有大用。”

    不等乌立罕再问,韩山童下令道:“来啊,带州尹大人下去休息,好吃好喝伺候着,不得怠慢。”

    门外待命的红巾军领命,将乌立罕带了下去。

    。。。。。。

    朱重八赶到的时候,赵州城已经被红巾军拿下了。朱重八诧于红巾军攻城的神速,又不敢怠慢察罕帖木儿正带大军赶来的情报,赶紧进城找韩山童汇报。

    韩山童已经搬到了原州尹府,朱重八现在就在乌立罕那天被抓的大厅内。

    先出来迎接朱重八的不是韩山童而是韩林儿。韩林儿拉着朱重八的手就问道:“重八兄弟,你此去颍州可还顺利?”

    朱重八见是韩林儿,回道:“一切顺利,虽然被困城中多日,但信终归是被我夺了回来。”

    “哦?这么说,颍州城的援军是不会到的咯。”这句话却是刚刚过来听见朱重八说话的韩山童。

    朱重八见到韩山童,忙上前见礼道:“见过韩师叔。”

    韩山童笑道:“贤侄不必客气,你这次可是为我们红巾军立了大功啊。若不是你拖住了颍州方面援军,想攻下赵州城,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朱重八苦笑道:“韩师叔快别这么说了,重八这次来,可是带着一个坏消息来的。”

    “坏消息?难道颍州方面没有拿到求援信也敢发兵援助?”韩山童问。

    朱重八回道:“这倒不是,但可能比这更遭。”

    韩山童皱眉道:“贤侄你就尽管说吧,赵州城已经攻下了,而且我们红巾军还基本没什么损失。现在的红巾军,凭着城墙之利,已经不再惧怕任何对手。”

    朱重八闻言,老实说道:“我来的时候,正好遇见朝廷派来的钦差大将带着五万精兵前来。有了圣旨,颍州当然就敢发兵了,再加上那五万精兵,形式非常严峻啊。”

    韩山童皱眉,若是颍州军队加上朝廷的五万精兵,敌方的兵马可就比他们要多了。难道说,前段时间他们和元军之间的角色,要互换了吗?

    这可真是不太妙啊。

    韩山童从朱重八口中得知了这个对红巾军来说不太妙的消息,立即命令下去进入全力备战状态。这次轮到他们守城,所以城门处的戒备自然不会松懈。韩山童可不会忘记他是怎么轻松拿下赵州城的,虽然明知道这个方法若没有足够强的身手和胆识是不可能被复制的,但既然是个漏洞,那还是把它给补上更让人安心。

    朱重八和韩林儿由于在攻下赵州城一役中立下决定性的功劳,分别被封为左翼大将军和右翼大将军,各领一万兵。单论官职来讲,他二人现在是红巾军中仅次于韩山童和刘福通的人物。

    至于说朱重八并非白莲教赵州分舵出身这件事,连刘福通都不敢再提,其他人怎么敢拿这件事出来说话。其一,朱重八虽然不在赵州分舵,但终究是同出白莲教一脉。其二,现在的红巾军底层士兵中,属于白莲教的只占极少数,所以这支军队从名义上来讲也只能是红巾军,而不能是白莲教。

    。。。。。。

    朱重八得了左翼大将军之职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练兵,与此同时,一向稳重的右翼大将军韩林儿竟然也没有去军中报道。这两个红巾军中第三人,竟然在城中寻了个偏僻的郊区,打架!

    朱重八也很无奈啊,大军即将压境,依照他的本意,是应该第一时间去军中领兵操练的,毕竟他们的这支军队,还远远称不上精锐。可他刚准备出发,就被韩林儿兴致勃勃的拉去比试了。朱重八对这位小元帅还是比较有好感的,况且此时他在红巾军中任职,当然不好拂了这位红巾军老大的儿子的面子,于是只好答应了。

第十八章 结拜兄弟() 
韩林儿寻的这个地方倒是挺漂亮的,听说是赵州城内有名的景观,名为红枫林。红色枫叶如火一般盛开,而在红枫林中激战跳跃的两人就像是漂浮在这片火海的两座轻舟,互相碰撞着,闪躲着,不分上下。

    一株巨大的红枫树下,韩林儿与朱重八两个人躺在树底下望着被枫叶遮挡的天空,不约而同的感叹道:“真爽。。。。。。”

    论起武功,二人皆是年轻一辈的翘楚。朱重八在李寻龙的教导下,一身武功行走江湖无所畏惧,而韩林儿更是自小就在白莲教赵州分舵中与乌立罕带领的元军周旋,练就了这一身毫不弱于朱重八的功夫,甚至在有些应变与对战的经验上犹有胜之。两人间的比试可谓势均力敌,酣畅淋漓。

    正在两人对此战回味无穷的时候,韩林儿却突然看着朱重八说道:“重八兄弟,不如你我今日就在此处,结拜兄弟吧。”

    韩林儿在朱重八主动请缨要独身前往颍州截信的时候就对这位同龄人暗自佩服,而朱重八经过此战,也对韩林儿有种惺惺相惜之感。此时韩林儿提出来结拜兄弟,朱重八断没有反对的道理。到底在二人骨子里还都是江湖之人,江湖之人,就该这么爽利。

    当即,就在这片红枫林内,韩林儿聚起一团枫叶用火折子点燃,然后说:“此处无香,你我就对着这团枫火起誓。”

    朱重八点头,二人面对着枫火跪了下来,庄严起誓。

    “我韩林儿。”

    “我朱重八。”

    “愿在此地结为异性兄弟,虽非亲骨肉,但比骨肉亲。从今往后福祸同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以此枫火为媒,皇天后土为证。如有违背,人神共戮。”

    起誓完毕,韩林儿与朱重八二人执手对立,相视而笑。韩林儿说:“我比你痴长半岁,就厚颜叫你一声二弟了。”

    朱重八笑道:“大哥。”

    至此,这个后世争议颇多的结义就此完成。

    。。。。。。

    两人结义后没过几天,察罕帖木儿的大军就兵临赵州城下。好消息是,察罕帖木儿似乎只带了从大都带来的五万人马,并没有从颍州带兵过来。

    韩山童见此大松一口气,召集红巾军各大小将军召开会议。

    韩山童与朱重八两个左右翼将军就坐在刘福通后面,至于其他将领,则全是韩山童从原赵州分舵提拔上来的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属下。

    会议伊始,韩山童就开门见山:“元军大军压境,来将察罕帖木儿是赫赫有名的名将,诸位将军对此可有良策。”

    罗山是原白莲教赵州分舵护法,是个粗犷汉子,一身蛮力无人能敌,在教中声望颇高,此时已是红巾军大将军。虽然从军衔上略低于朱重八和韩林儿,但却同样是统领一万兵马,在红巾军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听韩山童问起,这罗山就说道:“回元帅,不管那个察什么木耳的再怎么是名将,总归只有五万兵马。我们红巾军十五万好汉,还占据守城优势,若是怕了他了,岂不是惹人笑话。”

    罗山刚说完,朱重八却站出来反驳:“元帅,察罕帖木儿虽然只有五万兵,但尽都是元军精锐,而我军刚刚成军,还未经历过残酷的战争,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元军本就凶猛善战,此消彼长之下,即使我军有三倍于对方的优势,怕也不可小觑啊。”

    韩林儿见朱重八如此说道,略加思索后也点头赞同道:“朱将军言之有理。”

    韩山童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将目光转向一直一言未发的刘福通。

    刘福通见此,笑眯眯的说道:“二位将军所言都有其道理,敌方军队精锐,但我方却也拥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战,肯定是要战的,多加小心,别因地方军力弱于己方就轻视对方也就是了。”

    韩山童点头说道:“大将军言之有理。”

    见没有人再发表意见,韩山童略加思索后便道:“左翼将军朱重八,右翼将军韩林儿,还有罗山,王猛,徐林立,葛全四位将军各领一万兵马,刘福通大将军随军出战居中调度,先试试敌人的深浅。如此安排,可有人反对。”

    罗山,朱重八,韩林儿等人皆表示没有意见。

    “那就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