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奈何天子 >

第1章

奈何天子-第1章

小说: 奈何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都说朱元璋冷酷无情,但谁又能想到其中的无奈曲折。在朱元璋还是朱重八的时候,曾与红巾军小明王并肩作战共享生死,但小明王最后死于朱元璋之手。徐达,常遇春,刘伯温等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但最后依旧死于朱元璋之手。世上当真存在如此无情之人,能毫不手软的对昔日战友下死手?或者说在历史的尘埃下埋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朱元璋是当真冷酷无情,还是假装冷酷无情。。。。。。
 99960

第一章 初夜权() 
蒙古人是从草原上走出来的汉子,他们终日与马为伍,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而元朝,就是由这样的蒙古人统治的朝代。

    天历元年,濠州钟离孤庄村来了一户蒙古人。

    乌日格达坦本是当朝左丞相表亲,之前一直跟随着左丞相生活在大都之中,但由于某种原因开罪了左丞相,从而全家被发配来濠州的这个穷乡僻壤的村庄做保长。

    对这个结果,乌日格达坦自然是满腔的苦水无处发泄。正好,刚来的第一天,濠州知府庆格尔泰亲自携家眷前来拜访。

    本来按庆格尔泰的官职,完全没必要这么重视一个从大都发配过来的保长,但无奈这乌日格达坦是左丞相的表亲,就看在左丞相的面子上,也得略表亲近。

    这一日,乌日格达坦刚安置好新家,庆格尔泰便来了。知府来访,作为保长的乌日格达坦理当以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可这乌日格达坦自认为是从大都来的达官显贵,又属左丞相表亲,所以丝毫不把小小的濠州知府放在眼里。竟然只是让管家前去迎接,自己则大马金刀的端坐于大堂,毫无恭敬之意。

    庆格尔泰被引入大堂,心情自然是好不到哪去,但摄于左丞相威名,也只能隐忍一时,挤出一脸虚伪的笑容道:“乌日格家来我濠州做客,我这个知府没有以美酒好肉招待,还真是招待不周啊。”

    乌日格达坦听后面色稍霁,他自以为左丞相不会就这么轻易抛弃乌日格家,所以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也只是稍息片刻。庆格尔泰“做客”二字,正中乌日格达坦下怀。乌日格达坦当然也没有继续摆着一张臭脸,而是大笑着走下来,握着庆格尔泰的手说;“知府大人说笑了,您是本府长官,我这保长初来乍到,本该是由我先去拜访您的,不想知府大人竟如此客气,下官真是受宠若惊啊。”

    说着,面容带煞地对下人呵斥道;“还不请知府大人就坐,一群没眼力见的东西。”

    话音刚落,立马有下人把刚撤下的椅子又搬了上来,请庆格尔泰就坐。

    瞬间,两人就如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相谈甚欢。

    “左丞相大人派乌日格大人来濠州,想必是身负重任的吧。”庆格尔泰顺势拍了个马屁,他知道乌日格是被发配过来,但却不知道究竟所为何事。但对于丞相家事,还是谨慎些的好。

    乌日格也觉得没有必要向庆格尔泰交代的一清二楚,而且他被发配来的原因也确实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情,所以干脆大言不惭地扯了个慌说:“不错,左丞相大人听闻濠州民生不济,特派我来体察民情,假以时日是要召我回大都禀告的。”

    “原来如此。”庆格尔泰对乌日格达坦的话半信半疑,但却也不敢全然不信,于是就顺势向乌日格达坦介绍起了保长职能:“乌日格兄弟初任保长,想必还不甚清楚保长职能吧。”

    乌日格达坦说道:“确实,但我想,区区一个保长而已,还没有什么能难倒我的事务要处理吧。”

    庆格尔泰大笑,随即对乌日格达坦挤了挤眼睛:“保长需要处理的事务确实不难,但却是个十成十的美差啊。”

    “哦?此话从何说起?”

    庆格尔泰一脸神秘:“兄弟有所不知,作为保长,对辖内的汉人女人可是享有初夜权的啊。”

    “初夜权?”乌日格达坦倒是听说过这么个说法,但他一直生活在大都。天子脚下,就算是有汉人的存在,也都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汉人,所以他还真没见到过有人这么做。

    正此时,从门口走来一伍长:“禀保长,钟离孤庄村一朱姓汉人家长子朱初一即将娶媳,对方为村头李家小女李十五。”

    庆格尔泰眼神一亮:“来的正好,乌日格兄弟,哥哥今天就来教你享受第一次身为保长的福利吧。”

    庆格尔泰对伍长说:“把那李家新娘带到乌日格府上来,记得带上件好看的衣服,保长大人第一次享受初夜权,不能留下一个坏印象。”

    乌日格好奇心起,便默许了庆格尔泰的做法。

    “是。”伍长受令退下。

    ……

    朱初一今年已经二十了,李十五也有十八。两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互定终身,就是因为不想让李十五被保长夺去初夜,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可这就是命啊,除非李十五终生不嫁,否则终究难逃这一劫难。

    今天的李家是一片愁云惨雾。李十五想通了,终生不嫁反正是不可能的,就当是被野猪拱了一下罢了。当保长带着新衣服来的时候,李十五已经做好了准备。当晚,就被带到了乌日格府上。

    十天后,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照常举行婚礼。大家也都心照不宣,没有一个人提起这件事。

    直到十个月后,李十五诞下第一子。朱家和李家两家一起,按照习俗,两家找了个隐秘的地方,偷偷地把这个孩子给摔死。

    所有人都对此习以为常,所有人都以为摔死这个无辜的孩子之后就可以保证血脉纯正,所有人都心安理得的就这样苟且偷生,仿佛这一切屈辱从来就没有发生。

    然而,这一切都被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看在眼里。而这个孩子并没有无视这种屈辱,而是将其化为星星之火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里,等待有一天得到合适的契机,将会以这种深埋于骨的屈辱作为燃料,把星星之火变作复仇的熊熊之焰,将中原大地所有的屈辱焚个一干二净。

    而这个孩子,就是朱初一的弟弟,朱家第四子,朱重八。

    。。。。。。

    天历三年,朱重八十二岁。

    淮北大旱,农民颗粒无收。朱重八父亲,大哥和母亲先后由于饥荒去世,只剩朱重八和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因不忍地主迫害,朱重八无奈与二哥大嫂分开,独身踏上逃荒旅途。

    几天之后,饥渴难耐的朱重八在临近绝望之时看到了一座破旧寺庙,庙中似还残有香火。朱重八心想:“横竖不过一死,不如就在这寺中当个和尚混口饭吃,倒比在外头饿死的强。”

    于是朱重八敲开了这座寺庙的大门,在高彬和尚手中剃度出家,当了个小行童。

    起初的时候,寺中残余的粮食还算充足。朱重八每日里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终于能混得个饱腹。可好景不长,在这个饥荒时节,来上香的信众也越来越少,寺里存的粮食也逐渐见底。

    这一天,高彬和尚把朱重八叫到房里,说:“你来寺中也有五十来天了,寺中的情况你也了解,我们也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多和尚了。为师考虑再三,寺中像你一样年轻力壮的和尚不在少数,就让你们去寺外自己谋个生计,总比一起呆在这里眼看着弹尽粮绝而后同归于尽好。”

    朱重八默默地点头,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他只对高彬和尚说:“师傅,弟子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师傅赠与一套袈裟和一个铁钵,弟子即刻就可出寺。”

    寺庙里面缺什么也不可能缺袈裟,高彬和尚答应了朱重八的要求。

    于是,朱重八一边乞讨一边一路向南走。

第二章 白莲教,李寻龙() 
这里是濠州城,在整个濠州,估计也就这里的百姓能够勉强吃得上饭。

    朱重八并不渴求有人收留,只要能在这偌大的濠州城混上几天饱腹,过几天他也就离开了这座城市。

    他一直有个愿望,从年幼开始,他的脑海中就一直设想会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没有元人只有汉人,没有饥荒,物产丰富,人人安居乐业,百姓们过的都是幸福美满生活的天堂一般的地方。他坚信,只要一直往前走,就一定能找到这个地方。

    所以朱重八不会停留,在他真正绝望之前。

    ……

    濠州城的大街上人头涌动,街边的行人们像是都在谈论一件事情。

    “听说白莲教的人又来咱们濠州城了,这次不知道又会有哪个蒙古贵人要遭殃了。”

    “喂,你管他谁遭殃,反正死的都是蒙古人,蒙古人没一个好东西。”

    “嘘,你小点声,要是被蒙古人知道了可有你受的。”

    朱重八一路走来,也听了个大概。好像是有个什么叫白莲教的要来濠州城,他们每次来都要死几个蒙古贵人,蒙古人很紧张要全城搜捕白莲教之类的。

    朱重八感觉很惊讶,这个白莲教竟然敢杀蒙古人,那可是死罪啊,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带着不解,朱重八继续前行,突然,前方一阵嘈杂。有人在喊着:“蒙古人搜查白莲教了,大家快回家去。”

    行人们闻风一哄而散,街上顿时一片混乱,慌乱的行人互相碰撞,不免有人被撞倒在地,随后又被后续而来的行人踩上几脚。

    朱重八赶紧缩在墙角,看着街上的行人们你争我抢的往家中跑去,而他却无家可归。

    不一会儿,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唯有一些被拥挤慌乱的行人踩踏受伤的人还躺在地上痛哭翻滚着呻吟。蒙古人的身影随后出现,只要是出现在他们视野范围内的汉人全部被捉拿,还听见带头的蒙古人大声喊道:“面对官府神威竟还不显慌乱,定是白莲教叛党无疑,给我抓起来。”

    朱重八不知蒙古人竟是这样搜捕白莲教,一时无处躲藏,被蒙古人抓了个正着。领头的看了一眼年轻的朱重八,不知是惊讶于他的年纪还是不同于被抓其他人的毫发无伤,但还是大喊道:“这小和尚面对官府神威不仅丝毫无损,竟也不显慌乱,定是白莲教叛党无疑,给我抓起来。”

    朱重八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这么被人高马大的蒙古人塞进了身后的大囚笼里。囚笼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大部分都是身上带着伤的。朱重八耳边充满了痛哭的呻吟声,就像身处地狱一般。而这个地狱中,还在不断地增加人数。

    “我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吗?”朱重八无力地蜷缩在囚笼的角落里面,不哭不闹,眼神空洞。

    朱重八已经在这间牢房里面呆了三天了,他们进来的时候这间牢房里只有一个人,而现在,这间牢房里还剩下两个人。他算是知道了为什么蒙古人要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抓人了,这两天来,这间监狱不断有汉人来访,而很少露面的狱长等人也像突然变得敬业似的吃喝都守在监狱中。每当一个汉人来访,就会主动将一个鼓囊囊的锦囊交到狱长手中,狱长则会带着那个汉人来朱重八这间牢房认人领走。这两天来领人的汉人是络绎不绝,朱重八的狱友也是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这个一点都不着急的大叔和朱重八一起。

    朱重八看着这大叔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不竟好奇问道:“大叔,这么久没有人来赎你出去,怎么你还一点都不着急。”

    那大叔淡淡的瞥了一眼朱重八,反问道:“小和尚,不也没人来赎你,怎么没看到你有着急的样子?”

    朱重八苦笑道:“我本来就没有家人了,被师父赶出寺庙以后我就是一个人了,在这个濠州城举目无亲,怎么可能会有人来救我。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希望,所以现在自然也不会着急。再说在这牢房里也挺好的啊,至少不用愁吃饭的问题。”

    大叔的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小和尚想的挺美,你以为蒙古人会白养你这个闲人吗?再过两天没人来赎你出去,我想,他们就会把你给绑了扔出去喂他们的牧羊犬把。”

    朱重八大吃一惊,他不想死,所以这回真的惊慌了起来:“那怎么办,我还不想死啊。”

    朱重八稚嫩的声音甚至带上了颤抖的哭腔。

    大叔闭上眼睛,坐在那儿不再搭理朱重八。

    朱重八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是真不想死。只要能活着,他甚至宁愿一辈子被关在牢房里,只要能有饭吃。

    过了好久,朱重八发现毫无办法,绝望地瘫坐在地上,目光呆滞。

    外面起风了,凉风透过牢房的窗户吹到朱重八单薄的身子上,凉嗖嗖的。朱重八冷的打了个寒颤,眼神重新聚焦,正好看见那大叔一直睁着的眼睛猛然睁开,翊然生辉。他似乎从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看到了熊熊火焰,方才被寒风吹得寒颤的身体似乎都忘记了寒冷。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