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67章

抢救大明朝-第67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崇祯啊!

    一帮子盼闯王,迎闯王的天津卫的混混、地痞,还有张范两家的家奴都激动起来了,各持兵刃,嚷嚷着就往巡抚衙门的大门口扑击而去。

    秦明涛瞧着乱纷纷的“大顺兵”,心里面的疑问更重了,这伙人看着就不对啊,分明是乌合之众。想到这里,他也大吼了一声:“侍卫营第五旗,跟某杀贼,冲啊!”

    冲啊?

    朱纯臣心下就是一惊,流贼那么多,自己这边不到一百,居然还要冲莫不是今日真要成了忠烈?

    他自然是不想死的,可无奈他被秦明涛拖了站在了楔形阵的第一排。秦明涛命令一出,就有人推着朱纯臣向前去了。

    朱大忠臣也没办法,只好把长枪放平,并且用力攥紧了,然后蒙着头向前。

    长枪原来是要放平的

    当朱纯臣手里的长枪朝范大举人的身体刺过来的时候,举人老爷才发现自己拿枪的姿势不对——朱纯臣到底是总戎,还是知道怎么用长枪的。而范居举人是正经的读书人,只会用笔,不知道怎么用枪的。

    不过老祖宗留下的基因还是发挥作用了,范举人在战场上的反应比普通人要快一些。眼见长枪刺过来,他也来不及躲避,于是就顺手从身边拽过一个跟着起哄的混子,往朱纯臣的长枪尖上送过去。噗哧一声闷响,那混子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被长枪刺穿了身体。朱纯臣的长枪头部装了红缨,鲜血顺着红缨流出,滴滴答答落在地上,染红了一大片地面。

    那混子的尸体随后仰面倒下,枪尖从他的胸腹之间拔出,带出了一片血腥

    凄惨的叫声随即响起,被长枪捅穿的“义军”并不只有这个混子。有一些躲开了要害,一时不死,只是在血水里面翻滚哀嚎。

    范举人、张举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死伤吓了一跳。但是很快,对不世之功的渴望就战胜了恐惧。

    对方不过几十人,自家这边上千人,还怕赢不了吗?

    “杀光这些甲士,活捉昏君!”

    范举人长声大呼,也放平了长枪,向刚刚杀了人的朱纯臣扑了上去。

    被他一番激励,其他“义军”也都暂时忘记了凶险,人人挥舞刀枪,怪叫着冲杀上前。

    天津巡抚衙门的大门口,顿时变成了一座血肉磨坊!

    “千岁爷,千岁爷流贼打进南城了!”

    正在发烧,睡得迷迷糊糊的朱慈烺,只觉得身体在左右摇晃,耳边还有个雷鸣的嗓门在嗷嗷叫着。

    “什么?出了什么事儿?”他猛地惊醒,从一张铺的软绵绵的木板床上坐了起来,看见自己新任的领班侍卫陈一刀和吴三妹就在自己跟前。两人脸上都浮出惊恐焦急的表情!

    “千岁爷,”陈一刀大声道,“流贼用火船烧断了浮桥、驱走了卫河上的沙船,还用重兵猛攻天津南城。而且而且天津南城内也冒起火光,传出喊杀声音!流贼,流贼仿佛打进南城了!”

    “什么”朱慈烺听到这里,大吼了一声,身子发抖,汗水淋漓,体温顿时下降,那阵迷糊劲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112章 太子拼了(求收藏,求推荐)() 
大顺军原来还是厉害的,一不留神,天津南城就被他们打破了

    听到这消息,朱慈烺的感冒都被吓跑了,脑子里面更有一个声音嗡嗡直叫:怎么办?怎么办?

    他可是孝子啊,天津总兵衙门里面的四百多万他是不在乎的,不就是钱嘛但是崇祯皇帝和周后的死活,他却不能不管。

    另外,吴三妹的爹爹吴襄和吴三桂的小老婆陈圆圆也在天津南城里面呢!

    这两位要是没了,自己牵制吴三桂的筹码也就少了两个。

    这吴三桂也不知安得什么心,这么多天,都不派兵来天津卫,难道他已经投了满洲人了?

    转眼的功夫,朱慈烺的脑子已经转了几转,脸上的表情也从惊慌无措变成了凶狠残暴。

    “三妹,取本宫的甲胄!”朱慈烺朗声道,“陈一刀,去叫吴三辅来!”

    “喏!”陈一刀应了一声,转身就走,因为走得太快,还带着一阵凉风。

    这家伙单名一个理字,一刀是他新得到的绰号,因为他善使掉刀,在天津卫北城城头上杀起人来一刀一个,好生厉害!他也是个巨汉,北直隶人士,武进士出身,授了锦衣卫的官职负责管领大汉将军。

    皇极门之变后跟着朱慈烺,本也不怎么露脸。可是在天津卫北城之战中大显神威,率领掉刀队杀人如麻。被朱慈烺看中,选为了自己的领班侍卫。

    吴三妹已经捧来了朱慈烺的盔甲,他穿不了三层甲,就是棉甲和长身铁甲两套,也有几十斤的分量。三妹这妞也真有力气,扛着就到了朱慈烺身边。

    朱慈烺身上的内衣已经换了,也不知道是吴三妹还是费珍娥动手换的?宁香玉自恃身份,在正礼前是不会和朱慈烺发生肌肤之亲的。

    “北城情况如何?”朱慈烺一边动手配合着三妹给自己披甲,一边就问起了最新的战况。

    “北城外也有流贼在列阵。”吴三妹道,“不过还没发起进攻,搞不好是虚的。”

    “卫河上的沙船呢?”朱慈烺又问,“烧了多少?”

    “点着了一些,有十几条吧,”吴三妹道,“听说只是烧了船帆”

    “损失不大啊,怎么就给驱走了?”朱慈烺急忙追问。

    “妾不知道”吴三妹只是摇头。

    两人正说着话,门外一阵脚步声响起,然后就听见门外的通报声音:“臣吴三辅参见。”

    “进了,快进来。”朱慈烺连声将吴三辅唤了进来,见他要下跪行礼,又道,“行什么礼啊,三妹是我的娘子,你是三妹的哥哥,就是我的哥儿,自家兄弟见面,无需行君臣之礼。”

    其实吴三妹还不算朱慈烺的娘子,而是一名未过门的妾室。不过既然没有过门,那么一切就都在未定之数。

    如果吴三桂带兵抵达,那么太子妃自然姓吴了吴三辅当然算得清这笔账!刚刚还稍有低落的情绪就起来了。

    “千岁爷,臣已经点齐了右师的三个协再加上军直铁骑协。另外,还安排了右师第四协包围了流寇降兵所在的营房”

    流寇降兵指得是郝摇旗的二百多人。朱慈烺进驻北城的时候也把他们带上了,不过依旧没有武装。还把他们圈在一处营房之中,好吃好喝养着。

    不过现在这些人已经成了隐患,所以在吴三辅看来还是杀了干净!

    朱慈烺一摆手,“给他们卤楯,用为前驱,护着火铳兵出城!”

    “出城?”吴三辅一怔,“千岁爷”

    “出城决战!”朱慈烺咬咬牙,“南城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若是不保了,北城还能守下去吗?不如趁早和流贼拼了本宫要亲自出城督战!”

    吴三辅在心里面暗暗点头。这位太子爷的天资果然超人一等,不仅善治人心,在用兵打仗之上也颇有一套,一万多乌合之众能运用到如今这一步,实在不易了。在陡生变数之时既不慌张,也不胆怯,而是敢于险中求胜,所谓名将也不过如此了。

    想到这里,吴三辅一拱手道:“臣这就去安排”

    “等等。”朱慈烺叫住了准备离去的吴三辅,吩咐道,“卤楯居于前,火铳列于后,你再亲率铁骑压阵,务必让火铳兵靠近敌阵三十步内在发铳今天不数人头了,凡是打头阵的卤楯、火铳兵、骑兵,一人发二两银子,打赢后全体再给二两。谁敢不听号令、滥射、退缩,定斩不饶!他n的,咱和他们拼了!”

    “好勒!”吴三辅重重点头,“您瞧好吧!臣准保一阵打破贼军!”

    “好!”朱慈烺笑道,“就要有一鼓而破贼寇的决心!”

    天津卫北城之外,一座占地面积颇大,用草袋堆起来了壁垒之后,唐通正端坐在一张不知道从谁家里搬来的太师椅上,正伸着脖子张望着前方乱糟糟的自家兵阵。

    当天津卫北城的北门大开之时,唐通就捏紧了拳头,不过面子上还努力维持着气定神闲。

    “传令下去,天津南城已经被打破,朱贼皇帝已经叫我大顺天兵杀了,他们的太子也支撑不了多久,等援兵一到,就能打破天津北城到时候就给大家伙放抢,三日不封刀!”

    他开出的格赏其实都是画饼,天津卫这边也不是他说了算,而且天津北城都是兵营,有什么好抢的?

    可是他要不怎么说,那可就是连画饼都不给了!

    这几日的天津北城之战打得那么苦,死伤那么重,部队的士气落了千丈都不止,如果再不给点画饼,怕是等不到明军进攻,直接就一哄而散了。

    “总镇,有点不对啊”

    守在唐通身边的唐老四也撑着个脖子在瞧,其实也没瞧出啥,明军才刚出来,还没整队列阵呢。不过他嘴巴里的泄气话却是不停往外冒。

    “咋不对了?”唐通嘴上问着,心里却想:现在还有对的地方吗?哪儿都不对了!手底下的老兄弟死那么多,没死的也在白干活没钱拿,到现在居然没有哗变,你说对不对?

    “总镇,朱贼莫不是要拼命吧?”

    “哼,狗急跳墙罢了!”唐通还在嘴硬,“朱贼的所谓夷丁突骑如何,之前攻城的时候你都见识过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现在南城已经被攻破了!”

    “可咱派去北面巡视的骑兵到现在也没回来,就怕”

    “哼,准是找地方快活去了!”唐通一挥手,“老四,莫七想八想了这都是命!去吧,带着你的人去督战。只要能撑过今日,总有一份世代富贵可以吃的。”

    “喏!”

    唐老四暗自叹了口气,转身就出了唐通所在的壁垒,去招呼自己的部下了。

    他现在被唐通提拔,当了游击将军,还统带千把个老卒,也不用顶上最前线,只要在后面督战就是了。

    至于顶在最前面的,当然都是拉来的民伕,也不论丁壮老弱,也不管是贫农还是士绅,都一人发一件兵器驱赶上了前线。

    天津卫北城的这一战打到现在,可算是把周围的老百姓祸害惨了

第113章 枪毙和挨枪毙(求收藏,求推荐)() 
七八千唐通部的乌合分成八阵,每阵都是一个营,面对着从天津卫北城出来的明军,一字摆开,干等着挨枪子儿

    其中每营约有百人是督战的老兵,处于阵后,其余都是强征来的炮灰。刚来的时候,许有些人还存着搏富贵的心。可是几日苦战下来,死伤不论,便是完好之人,也已经累得脱了层皮,哪儿还有力气作战?现在看见城中开出来的明军铁甲骑兵,全都腿肚子发颤,还没接阵,就有人哭闹着要逃跑。

    不过这些逃兵轮不到单列了一个大横阵的唐老四所部出手,自有各营督战的老兵去解决。

    唐通现在采取的战术,其实就是典型的流寇打法。以老营精锐驭乌合。乌合在前,老营在后,最后还亲兵家丁。一级杀一级,一级压着一级。

    唐老四的一营老兵在这个“督战链”上属于中游,前面还有分在各营的老兵和各营的炮灰乌合两层。在老四背后,还有唐通的四五百家丁。

    在通常情况下,唐老四的这一营老兵是不会投入消耗作战的。他们可是再次扩充的种子!唐通只要保住他们,将来只要裹挟到丁壮,就能很快把部队扩充起来。

    不过今天的情况特殊,李过已经下了严令,要不惜一切牵制住天津北城的明军。

    所以唐通已经给唐老四下了命令——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就退到那座用填了泥土的草袋子堆起来的壁垒之中,大家一起死守待援。

    只要扛到南城那边打完,李过、李岩自会带兵来支援的。到那时无论朱贼太子有没有走脱,唐家军都有个苦劳。

    至于打败仗,那是不可能的,唐通和唐老四都不相信明朝的大势已经去了,这是没有办法的。

    “他n的,都什么时候了,怎还用这种套路?”

    举着个大木楯呼哧呼哧行进的郝摇旗看见前方服色各异,阵形也乱哄哄的大顺军,忍不住就骂了一句。

    他和他的二百多弟兄是被明军硬押上战场的,而且也没给兵刃,人手给了一张大木楯——朱慈烺还挺有道理的,给木楯是为了恪守诺言,不让他们和昔日的兄弟刀枪相见。

    现在只有木楯,没有给刀枪这说明朱大太子言而有信,值得一生信赖。

    对于朱慈烺的这番说词,郝摇旗当然是不服的。不过不服只能摆在心里面,脸上还得装出一副心服口服的样子——他是诈降嘛,当然得奸诈一点,不能让朱慈烺识破了。

    可是当郝摇旗上了战场,看见对面大顺军乱糟糟的阵型,心里就是一阵郁闷。大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