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58章

抢救大明朝-第58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是李自成军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干才,河南人,有举人功名在身。大概因为长得比较帅,被一个造反女强盗红娘子所掠,然后就干柴烈火凑一起落草了。在崇祯十三年时投靠了李自成,现在做到了李自成老营的制将军,是田见秀的副手。

    田见秀在李自成麾下有掌管诸军的权力,类似于总参谋长,各部报上来的军情,也先汇总到他那儿,然后再报李自成。

    现在田见秀正忙着安排进城驻扎的部队,军情上达的事儿,就由李岩负责了。

    “吴三桂怎么啦?”李自成瞅了眼李岩,笑着发问。

    “陛下,李来亨上报说在二十五日在玉田附近遇到了吴三桂率领的大股骑兵,不得不放弃追击。朱慈烺现在已经到了吴三桂军中!”

    “什么?”

    李岩接着又道:“亳侯爷(李过)也报告说,二十五日吴三桂率领夷丁突骑千人冲入了天津卫城,坏了咱们的大事,郝摇旗的三四百老营兄弟都折在天津了”

第96章 债奴李自成(求收藏,求推荐)() 
李自成闻言完全呆住了。愣了半天,才对李岩道:“李岩,额问你,世上到底有几个吴三桂?”

    “禀陛下,”李岩也不大确定,“应该只有一个臣已经找人问了,明朝那边只有一个叫吴三桂的辽东总兵官。”

    “那他怎么能在一天之内同时出现在玉田和天津?”李自成道,“难道是在插上翅膀两头飞了?”

    “这吴三桂应该是不会飞的”李岩回答道。

    “那是怎么回事?”李自成瞪着眼珠子问,“为什么会有两个吴三桂?”

    “陛下,”李岩答道,“不仅有两个吴三桂,朱慈烺也有两个李来亨和李制将军都报告发现了朱慈烺!”

    这事儿更头疼啊!

    一个朱慈烺已经那么奸诈了,现在又来一个,那得坏成什么样啊?

    “不对”李自成到底还是英明的,一眨眼的功夫就想清楚了,“哪儿有什么俩吴三桂和俩朱慈烺,分明是朱贼在使诈多半就是朱慈烺那小贼的奸计!

    来人呐,去传宋军师、顾军师来!”

    宋献策和顾君恩很快就被传到了紫禁城的武英殿中,李岩将发现两个吴三桂和两个朱慈烺的消息告诉了二人。

    李自成问:“大军师,给额算一算,哪个朱慈烺是真的?”

    算?宋献策心说:朱慈烺那么奸诈,谁算得准他啊?要不还是先算吴三桂吧!

    “陛下,”顾君恩瞧见大军师再那里数手指头,一时半会儿好像数不完,于是就先开口了,“如果朱慈烺已经到了关宁大军之中,那咱们就一时半会拿不住他了若朱慈烺身在天津,那咱还有机会拿住他。”

    “对,对对对”李自成按着额头,“这小子要到了永平,那就只能以大军征讨了。

    那么说了额只有先对付了天津的朱慈烺!李岩,你立即带上陈永福的兵马去趟天津,去支援一只虎(李过),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把天津给额打下来!”

    李岩没有马上领旨,还是有些迟疑,“陛下,若吴三桂真的率领三两千家丁到了天津,靠陈永福和唐通的兵马恐怕对付不了啊!能否再多派些老营兵?”

    李自成哼了一声:“老营兵马累年征战,俱矣疲惫,都嚷嚷着要到北京休整,连刘宗敏都吵着要进京还能着谁去天津?”

    “这”李岩是辅佐田见秀治军的制将军,当然知道大顺军入北京后发生的变化了。

    入京之前,那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可入京之后,却是人人都想着争官爵,争赏赐,争产业。诺大个北京城,俨然就成了众人眼中的一块大肥肉,谁都想去咬一口!

    当然了,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大顺这个团体本就是要打天下坐天下的。现在天下基本算打下来了,怎么坐的问题就得说清楚了。

    李自成这个皇帝大家都认,那么皇帝以下怎么办呢?坐天下的好处该怎么分?权将军、制将军、威武将军、果毅将军,还有级别更低的将军、校尉,乃至普通的老营兵都得给个交待吧?怎么都不能让大家白忙活一场吧?

    后世有些历史学家把大顺军论功行赏的事情称为“腐败”,其实就是给失败的农民起义硬找个原因罢了。历史上哪朝哪代开国的时候可以亏待功臣?这事儿要摆不平,下面的人散伙更快。

    而李自成因为崛起过速,三四年前他还是被明军撵得到处乱窜的流贼,现在都是天下共主了!因而各方面的积淀都不足,人才没多少,也没建立起一个严密的封建体系,对根据地的经营也不够。

    同时,李自成和他的团体还打着为贫苦农民均贫富的旗帜,现在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军。所以也就没有办法用土地和人口进行功赏——朱元璋创立的军户制和入关前的八旗制,其实都带有封建农奴制的成分。卫所的世袭军官和八旗的贵族、正丁,都是体制内的剥削阶级,而他们的地位,就是打天下而得的酬劳。

    可李自成现在不能这么干啊,他是农民起义领袖啊!还以为自己的迅速崛起是因为打出了“均田免赋”和“迎闯王,不纳粮”的旗号呢!

    他现在要翻脸不认人,大搞圈地蓄奴,把巴巴望着他来解放的劳动人民都变成农奴,天下人心会不会马上倒向大明啊?

    到时候大家一起“吃他娘,喝他娘,大明来了不为奴”了,他这个大顺天子不死逑了?

    所以进了北京城的李自成,忽然有一种欠了一屁股债要还的感觉了原来他这个试用期皇帝还是贷款买了的,要还账的!

    除了跟从李自成的老兄弟要收账,李自成入京后还得给投顺迎降的京师官僚们一个交代。

    京中的官员、勋贵将近3000家,在原本的历史上,有23家死节。而现在因为朱慈烺发卖离京令旨,以及跑路时又带走了许多。所以在北京城内等待李自成的官员并没有3000之数,但是一千多家还是有的。另外,还有许多跟随出奔的官员、勋贵因为跑得太慢掉了队,或是被捉回北京,或者自己回了北京。

    所以在二十五日的时候,北京城内的原明朝官员数量,又达到了2000左右。

    而这些官员,大多来自五湖四海,可以说是天下士绅阶级的代表。

    他们也在观察李自成和大顺新朝的动向,如果还能将就着效忠,那么天下就算太平了。

    可李自成又能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他欠了那么多大顺功臣的债要还,又不能把支持他的劳动人民当成农奴抵了债,而大明朝留下的府库中又空空如也

    李岩也知道李自成的难处,也就不和他讨要老营兵了,当下领了旨意,便和红娘子、陈永福一起领兵去天津找朱慈烺的麻烦了。

    而李岩走后的次日清早,权将军刘宗敏就宝坻军前赶来了北京城。刘宗敏率领的中权亲军原本埋伏在土门关一带,专打吴三桂的援兵。结果吴三桂率领的五千铁骑才到玉田,崇祯和朱慈烺就开始跑路了。消息传到土门关后,刘宗敏也就不再率部潜伏,而是跟在李来亨后头一路东进。在二十三日前后推进到了三河、宝坻一带,同驻兵玉田的吴三桂形成对峙。

    在将所部展开布署完毕后,刘宗敏就立即动身前往北京,来和李自成、田见秀、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商量怎么“还债”了。

    “金山、银山不就在北京城中么?陛下,额们这些年来,不都是靠打破城池筹粮筹饷的?如今弟兄们都巴巴望着,可不能叫大家寒了心!”

    还是刘宗敏有担当,一上武英殿就直接把话挑明了大明朝就是缺少他这样的忠良啊!

    “黄刘侯,”李自成本想喊刘宗敏的绰号,一开口才想起来自己是天下共主了,说话得斯文一些,“还是你最知道朕的心意啊!不过北京毕竟是天下首善,额们也不能乱来啊!”

    “陛下,”宋献策出班献策道,“京师的平头百姓也没什么钱财,咱们可以向官员和商人索饷。”

    田见秀皱着眉头问:“向商人索饷容易,看见开铺子做买卖的就去要钱。可是官员怎么找?现在也没人再穿明朝的官服出门了。”

    “这个好办。”宋献策笑道,“陛下只要降诏令在京一应文武官员自投职名,而后见朝。愿为官者量才擢用,不愿者听其回乡。这样在京的明朝官员就会自己跑出来了!到时候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就叫他们出钱助饷。”

    李自成闻言大笑:“哈哈哈,还是大军师有办法!中,就这么着了!”

第97章 总舵主驾到(求收藏,求推荐)() 
天津卫,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忽然吹起来的东南风给天津卫这边带来了一场瓢泼大雨,浇得周围一切都茫茫不见。汇集了多条河流后通向大海的卫河,已经不复往日的平静,只是在风雨当中翻卷着滔滔浊浪,似乎要淘尽这天下骤变之年的英雄人物。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来势异常凶猛,似乎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将笼罩在天津三卫一带的硝烟、血腥,全都冲刷干净。

    在天津卫东面二三十里外,波涛翻滚的卫河水面上,一百余艘沙船,正扬帆乘风而进。领头的却是一艘十丈长,两丈宽,船舷两侧有四十支长桨划水的大型蜈蚣战船。船艏之上,站着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男子打着雨伞,却遮不住被大风裹挟而来的雨水。丝绸的儒服都已经湿透,可他自己却茫然不知。

    这儒生名叫沈廷扬,是大明朝的一位文官,官拜国子监司业,经理海运及辽东饷务。不过他也不是一般的文官,因为在他的官身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北洋沙船帮的总舵主!

    而沙船帮沈家在南直隶的商场和江湖上,也是鼎鼎大名的存在。用后世的话说,他就是个红顶商人。在明朝没有什么“红顶子”,也就没红顶商人一说。不过性质都差不多,都是亦官亦商亦江湖。

    如果说沙船帮沈家这样的明朝官商和清朝的那些官商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拥有相当高的独立性,不是随便朝廷和官员拿捏的。

    因为沙船帮沈家活跃的舞台是北洋海域,是海上纵横的豪商。和以福建为根据地的十八芝(郑芝龙那伙人)集团差不多,都是有枪有炮,亦商亦盗亦官的武装商人。

    什么破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可对付不了十八芝和沙船帮。就是正经的大明水师(不算郑芝龙这样的招安水师)出马,肯定也是打不过如今的沙船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沙船帮和十八芝这样的海商集团,也和崛起于东北的满洲军事集团一样,都是明末大争之世中的新兴势力。

    不过他们并不反对明朝的统治,也不会和明朝的统治集团争夺土地、人口、财富,反而是拥护明朝统治,还会向明朝统治集团提供财富的新势力。

    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以手中的海上力量为资本,为明朝服务,成为明朝统治集团的成员。十八芝和沙船帮,也都如愿以偿,成了大明官场上的另类存在了。

    而沙船帮成为官商的时间比十八芝更早,早在万历朝鲜战争时,他们就在为明朝军队运粮了。沙船帮也因此成为了纵横北洋,往来大明朝鲜之间的豪商集团。

    后来毛文龙开镇东江时,沙船帮也出了大力,要不然孤悬海外,又得不了多少粮饷的毛文龙不用袁崇焕去杀,自己就垮掉了——根据记载:毛文龙号为一军,岁饷八十万,皆从登州达皮岛中,而辽地一切参貂之属,潜市中土者,亦由登地内输。

    而朝鲜李朝方面也有同样的记载:毛都督于岛中接置客商,一年税收,不止累巨万云。

    在毛文龙的东江镇垮台后,沈廷扬又通过承接辽东粮饷运输和漕粮海运,继续称霸北洋海面。成为了可以和南洋十八芝海商集团分庭抗礼的海上豪强。

    当然了,沙船帮的实力是不能和十八芝相比的。他们之所以能和福建的郑家瓜分南北洋,一是因为北洋海浅,多滚涂浪,适合沙船活动;二来就是沙船帮替朝廷出力更多,得到明朝官方的支持。

    所以北洋和朝鲜的地盘,十八芝海商集团是不碰的。之前郑芝龙拒绝北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现在,随着北京城破和大明危急,向来依靠明朝支持纵横北洋的沙船帮也到了危机关头。

    有危,同时也有机!

    一个赤着大脚,穿着蓑衣的汉子快步走到了陷入沉思的沈廷扬身边,“总舵主,您看那里!”

    沈廷扬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抬头向那汉子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卫河南岸的河堤上,正有一队士兵在冒雨而行,还拖着两条小木船。这队士兵都披着蓑衣,看不清军服,不过却打着一面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