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324章

抢救大明朝-第324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话的时候,眼神就往魏藻德那里看太子天潢贵胄,不适合带着流民去吃大户,你这个宰相赶紧挺身而出吧!

    魏藻德被朱慈烺一瞧,知道要挺身而出说话了,于是就笑着道:“合适啊,怎么不合适?这样的事情在隋唐两朝就出现过,根据史书记载,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粮食不足,隋文帝便率领百官亲贵及关中难民数十万就食洛阳。隋文帝还因此得了一个逐食天子的美名!

    后来唐高祖当了皇帝,也曾经因为关中缺粮而率百官饥民就食洛阳因为准备不足,沿途还有不少人饿死。”

    什么逐食天子的美名那不就是“要饭皇上”的意思吗?朱慈烺心说:自己成天打着什么“太祖高皇帝再世”的招牌忽悠人,现在好了,遭报应了,真的和朱元璋一样,要去讨饭了!

    可湖南是自己前世的家乡啊!人家都说衣锦还乡,自己现在却要回家乡讨饭

    想到这里,朱慈烺叹了口气,心想:怎么就没有一个能代替自己去讨饭的名臣呢?

    “太子殿下!”

    朱慈烺正想着,副军师的曹友义挺身而出了。

    好啊朱慈烺看着老曹,也觉得他的长相很适合去讨饭!好好干,以后青史留名,你就是要饭总戎了!

    曹友义道:“臣以为殿下带人就食湖南还是太近了,不如再走远一点,去一趟广东。”

    什么?还要去广东要饭!朱慈烺脸上还挂着笑,心里早就恼了目光在殿上滑动,寻找都御史英国公张世泽了这个曹友义看上去很像贪官啊!一定要好好查一查!

    曹友义还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倒霉了,还在哪儿出主意呢!

    “千岁爷,率领北方流民南下就食可是个掌控湖南、广东富庶之地的机会啊!”

    什么?朱慈烺脸色微变,“快说说!”

    曹友义笑道:“臣常听人说广东富庶,不亚于江南,那里地域广阔,水田很多,气候温暖,可以一年三熟,而且省会广州还是千年商埠,极其富庶。广州附近的佛山是天下四聚之一,盛产铁器和火铳如此富庶紧要之地,怎么能没有咱们自己的人镇守呢?太子爷正好借着南下就食的机会,带上个十几二十万人过去,就安置在广州附近,授予土地,再择其精壮,编组成新军。这样广东富庶之地,就牢牢掌握在太子殿下手中了!”

    这不就是八旗兵分驻各省要冲的办法吗?朱慈烺已经龙颜大悦了刚才险些冤枉了忠良啊。

    朱太子除了为吃饭的事情发愁,就在为怎么收拾广东人发愁呢!

    广东账面上的田亩有将近两千六百万亩,只比陕西少三百多万亩(如果认真检查一下,多半是广东的田多),可是田税总额却只有九十九万九千九百石,比陕西的田税总额少了七十多万石!

    也不知道明朝各地税额是怎么定的?广东的税居然比陕西少那么多!广东人民怎么能答应这样的事情?后世一个深圳就顶得上两个陕西吧?现在虽然没有深圳,但是广州是天下第一商港啊!

    广东的税收怎么都得加个三倍,不,加个五倍才像话啊!

    另外,还有关税和商税呢!

    广州从汉朝开始就是对外贸易大港,到现在都繁荣了一千好几百年了!到目前为止,广州还是大明全国的第一商港可是商税和关税呢?一年没有几百万两好意思吗?

    可几百万石的粮食,几百万两的银子,绝不是下几道令旨,砍几个脏官就能从广东人那里收到的。因为这年头广东人还是挺凶悍的土客械斗冲突的事儿,从明朝中期就开始出现了!

    虽然明朝的土客械斗还不能和清朝,特别清朝中后期是土客械斗相比,但是依旧在广东地区养成了一定的军事传统。

    根据朱慈烺从黄江、苏观生、李士淳等广东籍的心腹那里了解的情况,如今广东许多地方的土客宗族已经在多年的械斗冲突中凝聚起来,他们大多聚族而居,构筑堡坞,训练族兵,打造器械,一如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代的强宗大族。

    而土客宗族之间,还时常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双方出动几百上千人,布列阵势,互相厮杀的事情也偶有发生,官府根本无法禁止。

    连土客宗族的械斗都制止不了,大明在广东的地方官还怎么去收税?那些时常冲突斗殴的强宗大族可不是江南那里的士绅可以相比的!

    且不说在长期冲突中锻炼出来的战斗力,即便是宗族的规模和团结的程度,也远超过东南地方了东南因为没有土客斗争的压力,所以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很弱,朝廷收税的阻力就是绅权。

    东南士绅一般都没什么武力,朱慈烺真要翻脸开杀戒,他们也不过是挨宰的肥猪。不过朱慈烺还是讲道理的,东南的士绅再怎么坑,大明朝廷一年也能从南直隶收到六百万石田赋,此外还上缴了不少商税。湖广人家只给二百万,四川只给一百万,广东才九十九万相比之下,这些东南士绅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所以不能对他们太凶残。

    而广东那边可就黑了,在广东收税和清田都不是跟士绅斗法,而是直接怼上土客宗族,都是强宗大族!靠广东的明军压根摆不平他们,所以之前无论派谁去广东都是白给。

    要从广东人那里收到足够的税款,必须得把真正管用的新军派过去!

    可朱慈烺手头又没足够的新军可用

    所以曹友义的这个办法,算是解决了朱慈烺面临的一大难题!

    “曹卿!”朱慈烺笑着,“你果然是本宫的肱骨!”

    既然是肱骨,那就不查的事情了。朱慈烺已经拿定主意了,回头就让曹友义去当“广州将军”,让他带人去广东讨饭,顺手把香港和深圳都占了这可是肥缺啊!

    “太子殿下,”朱慈烺的另一个心腹工部尚书林增志又抓紧机会出主意了,“现在流亡的北人数以百万(其实上千万了),其中精壮极多,朝廷可以将他们分置各省要冲,再从中挑选精壮,编练成军。如果北人得食,朝廷得兵,对于各处的掌握也能大大增强。”

    “自该如此!”朱慈烺笑了笑,“兵部,大元帅府立即做个方案,南京、武汉自是安置北人最多的地方,而后是凤阳、扬州、淮安、镇江、松江、杭州、宁波、福州、九江、荆州、襄阳、长沙、广州、桂林等处都要分派安置。

    朱慈烺一口气就点了十六个州府,除去南京、武汉之外,一个州府平均安排个十几万难民,两百万北人也就有了吃大户的去处了!

    如果再能从这些难民中选出十数万精壮,那么大明朝廷对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的控制能力,也将大大增强!

    另外,南京和武汉两处,至少还要安置一百万精壮北人,他们将是克难新军最重要的兵源。

    朱慈烺顿了顿,又道:“向各处难民汇聚之地调派一营新军,负责召集难民赶赴江都,另外水师要设法调集船只,协助难民前来。等难民都到了南京,本宫就亲自带他们去湖广、广东就食。”

第551章 父皇,儿臣去要饭了() 
朱慈烺的话刚说完,兵部尚书吴襄突然想起个大事儿了。

    吴襄上奏道:“太子殿下,皇上日盼夜盼,就盼着可以早日内禅,颐养天年。上回您出征湖广时就允诺奏凯还朝后就办内禅的。现在李自成多半已经被官军打死,湖广也只剩下的襄阳府的襄阳、南漳、谷城、光化、均州,还有荆州府的夷陵州、归州、长阳、宜都、兴山,以及郧阳一府尚未收复,但是告捷的大局已定。。。。。。”

    说得也是啊!

    今天都崇祯十九年七月初二了,崇祯皇帝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朱慈烺那么孝顺的一个太子,在提前接班的问题上让父皇一再失望,良心上也说不过去啊!

    可是吃饭问题也不小啊,现在至少一二百万北地难民在饿肚子,其中还有不少是军眷。

    不把他们喂饱了,朱慈烺的皇位能坐安稳?

    吴襄也知道朱慈烺的难处,可他却希望自己的这个女婿可以早点正了大位。

    只有朱慈烺登基了,他闺女吴三妹才能更进一步啊!

    对了,吴三妹最近又怀上了。而郑茶姑也在一个多月前为朱慈烺生了个女儿。。。。。。真是谢天谢地,吴郑两家又打平了。

    可是吴襄却不想再搏下一轮,因为他已经听到风声,郑芝龙准备再送两个侄女入宫——郑家人多势众啊!郑芝龙自己就有好几个弟弟,郑家兄弟又都有一堆妻妾,家里的女儿一群群的,多送几个入宫,总能生出儿子的。

    而吴家这边只有吴三妹一个孤军奋战啊!

    所以吴襄就想早点把朱慈烺拱上位,然后趁着吴三辅立功和吴三妹有孕的机会,把三妹也拱上去皇后宝座。

    只要吴三妹当了皇后,就不着急了,儿子可能慢慢生,总会有的!

    “护国公,内禅可是大事,总要好好操办一番的。”礼部尚书钱谦益提醒道,“可是东南这边那么多北地百姓还饿着呢!最近扬州、淮安、苏州、上海都上报了抢米之乱。”

    钱谦益当然是挺郑家女儿的——他是郑森的老师啊!而且郑芝龙是福建人,是“南人”,虽然没怎么参与朝廷的党争,但还是被南人党看成自己人的。

    他当然明白吴襄的小算盘,所以就和吴襄唱起反调。。。。。。他已经得到消息,郑森已经和日本德川幕府达成了几项重要的协议,不日就要返回大明,而且还会带回日本国的使团。

    日本国“来朝”可是盛世气象,而且和日本国交好后,就能打通去新西班牙的航道——这可是大功啊!

    所以只要拖到郑森回国,郑吴两家围绕皇后宝座展开的竞争应该就能持续下去。

    “首辅,”朱慈烺看着魏藻德,“你怎么看?”

    魏藻德道:“太子殿下,江南也有大户可吃啊。。。。。。。不如先在江南就食,等千岁爷登了基,再往湖广而去。”

    朱慈烺心道:这样的话,南人党怕是更加不满了!而且对他们的打击也太大。

    朱慈烺要剥夺的是东南士大夫的特权——比如免税、免徭役以及通过诡寄制扩大这两项特权。

    但并不是要从经济上消灭他们,因为失去了特权的东南士绅,就是依法纳税的“肥羊”了。真把他们灭了,谁会吃个盆满钵溢?好处都归国家?可能吗?一封建主义国家能有这样的执行力?最后油水还不是大多归了吴襄、魏藻德这样的北人集团的头目?

    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北地的特权地主,逃税诡寄这一套,他们玩得也很溜。真让他们吞了东南地主的家业,朱慈烺可就变成崇祯第二了!

    “江南的地主家能有多少余粮?”朱慈烺摇摇头,“江南都是棉田、桑田,没有多少稻米的。而且江南的地主也不大收米,他们都是收银子,或是收棉花收蚕茧。”

    地主家怎么可能没余粮?地主家要没余粮,现在江南市面上哪儿来五钱银子一斗的天价米?今年湖广米起码少来了七八百万石,粮商的库存怎么可能那么多?还不都靠江南地主家的库存慢慢释放出来,市面上才有米可卖的。

    “两府尽快安排就食湖广、江西、广东的事儿吧!”朱慈烺顿了顿,“父皇那边,本宫去解释。”

    。。。。。。

    自打朱慈烺回朝,崇祯皇帝就病了,许是荒淫无道遭了报应,这些日子哪儿哪儿都不好了,而且特别怕见儿子——哦,别的儿子不怕,就怕见到朱慈烺。

    和朱慈烺连着得了俩闺女的“岳父命”不同,崇祯皇帝在朱慈烺出征的这些日子,又得了五个儿子,加上朱慈烺和小春哥,一共有七个儿子在身边。

    另外,崇祯皇帝身边还有一大堆的闺女,其中最大的朱媺娖都快十八岁了,已经到了要出嫁的时候了。

    早在北京陷落前,崇祯皇帝就给她挑了个未婚夫,名叫周世显的,不过这家伙在北京沦陷的过程中失踪了,多半是死了。

    所以崇祯和周后就想给女儿再安排一门好亲,可这事儿现在也绕不过朱慈烺,因此也就拖拖拉拉到现在了。

    今天大孝子朱慈烺到武英殿请见的时候,崇祯皇帝正和周后一起在商量闺女的婚事,一听孝子来了,刚才还好好的崇祯皇帝马上就咳嗽起来了。

    一边咳还一边对周后道:“朕好像感了风寒,不,好像得了重病,一定是上次落水的病根又发了,快宣曾太医来。。。。。。”

    周后看着突然发病的崇祯,也有点无语——不就是当太上皇吗?你都大权旁落那么久了,和太上皇有什么两样?

    周后道:“陛下,还是先见了春哥儿,把日子定了,再见太医吧。”

    崇祯皇帝揣着明白装糊涂,“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