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32章

抢救大明朝-第32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赶到嘉乐殿的时候,朱慈烺和吴三妹都不在,他们俩正在内校场和克难军将士聚餐。

    今儿是朱慈烺抢媳妇的好日子,当然得让将士们也沾点喜气儿。所以从吴襄家里出来后,朱慈烺并没有忙着把生米给煮了吴三妹这颗又白又大的米,现在还是生的!因为朱慈烺抢了她后,就忙着拉拢军心。

    先是张罗了一顿美食,就是白面馒头夹肉外加一碗黄酒。然后又给大家伙发“红包”,也没多少,就是一人一两银子。由朱慈烺和吴三妹亲自给大家发放宫女也好,女官也罢,就是崇祯皇帝和儿子怄气而已。对于朱慈烺和克难营的将士而言,吴三妹现在就是太子妃了!连“侧”字都不带的。

    现在朱慈烺要拉拢吴家,加什么“侧”呀?好处就该给到位不是?再说了,朱慈烺还真挺喜欢吴三妹这个“大姑娘”的,又白又嫩的大丫头,还是将门虎女,自幼习武骑马,待会儿跑路的时候肯定不是累赘。多好啊!

第52章 李自成已经歇够了(推荐票)() 
“千岁爷,您看这事儿皇爷也是一时没有想明白,您可别往心里去啊,说不定明天就云开雾散了”

    嘉乐殿内,刚刚从内校场回来的朱慈烺正拉着自己的媳妇吴三妹,并肩坐在御座上,笑呵呵听着王承恩在说话。眼睛也不看王承恩,只是一遍遍打量着吴三妹,嘴角还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王承恩见他这样,心里也直埋怨崇祯:人家小两口多好啊,你个当爹的何必棒打鸳鸯?再说这对也不是苦命鸳鸯,而是大兵在握的军阀鸳鸯。别说棒打,炮打都不一定有用。

    “三妹,怎么办呢?父皇生气了,要你当宫女怎么办呢?”朱慈烺心大,根本不把崇祯怄气儿的事儿搁在心上,还笑呵呵地问吴三妹怎么办?

    “奴听千岁爷的,千岁爷要奴当什么,奴就当什么,只要能和千岁爷在一起,当奴婢也乐意。”吴三妹的心胸也不小,看看就知道了,鼓鼓囊囊的所以也不生气,和朱慈烺一样乐呵呵的。

    这对还真是绝配啊!

    王承恩瞧着他俩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真是好气又好笑,同时又无可奈何。

    他们俩就一见钟情了,没有名分也要在一起了!

    “千岁爷,”王承恩皱着眉头,“现在,现在国库空虚,内库也空空如也朝廷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您是孝子,总不能看着皇爷和皇后娘娘受苦吧?”

    “不是还有二十万两吗?”朱慈烺笑着说,“就这两三天了,二十万还不够花?”

    什么就这两三天了?

    王承恩一愣,“千岁爷,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两三天后就该走了!”朱慈烺道,“王伴伴,父皇母后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谁跟着走,谁留下来殿后,都定了吗?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怎就走了?现在有兵有饷,吴三桂的大兵也快到了”

    朱慈烺摇摇头,“有什么兵啊?不过两万乌合,能战的不足五千而且也是临时凑起来的,根本打不了堂堂之阵。”

    “吴三桂的兵只要入了京师城池,流贼就无计可施了。”

    “谁的主意?”朱慈烺眉头终于皱起来了。

    “这是这是老奴自己的想法。”

    王承恩知道崇祯皇帝和不少廷臣也是这么盘算的。

    “三妹,”朱慈烺又将目光投向了吴三妹,“你说说吧。”

    “奴?奴哪儿懂军国大事?”吴三妹一愣。

    “让你说你就说,”朱慈烺笑着,“本宫要考考你。”

    “哦,”吴三妹点点头,“依奴看,奴的二哥是不会进京师城池的。”

    “为什么呀?”王承恩一怔。

    吴三妹眨着大眼睛,一脸认真地说:“因为孤城不守啊!关宁军以骑兵为主力,利于野战。如在京师以东展开,则可以威胁围城的流贼,接应京师守军溃围而走。如果入城,那么流贼就能在京师城外掘壕围困,而京师周围,也会尽入流贼之手,局面一如大凌河城和锦州城当日的状况。”

    她说的大凌河城和锦州城的状况,是指崇祯四年的大凌河城被围和崇祯十三年锦州城被围时的情况。

    两座城堡都是“孤城不守”,没有形成绵延的防御体系,又都被野战能力处于上风的清兵包围,最后都造成了重大损失,人亡城失!

    作为关宁集团核心家族的成员,吴三妹当然没少听家里面的长辈和兄长议论这两场让关宁集团元气大伤的战役。

    “看看,连个宫女都明白”朱慈烺半开玩笑地说,“北京城已经是死地了,强要坚守,无非就是人地两失!”

    王承恩眉头苦苦皱着:“可是皇爷不想狼狈而走啊,即便要南幸,也得先击退流贼,而后从容南迁。”

    “呵呵,”朱慈烺笑道,“若是侥幸击退流贼,又会在南幸的问题上迟疑不决了王伴伴,你回去和父皇明说,就说本宫南迁之意已决,两三日内就会奉驾溃围。若有弃祖宗基业之罪,本宫一力承当。待车驾抵达留都,本宫自会去孝陵请罪。”

    去孝陵请罪是不可能的,去问罪还差不多!朱慈烺很想问问朱元璋这个祖宗,凭什么让自己的灵魂穿越几百年来替崇祯背黑锅?

    王承恩也是一叹:“千岁爷果是孝子,只是皇爷对千岁爷有所误会,如果不解释清楚,就怕嫌隙日深。”

    “不会的,”朱慈烺笑着,“俗话说父子没有隔夜仇,这点嫌隙,到明天早上就能冰释了,王伴伴不需要担心。”

    “那是寻常人家”

    王承恩又是一叹,最是无情帝王家啊!历史上皇帝杀太子的事情都有好多啊!

    在朱慈烺这边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王承恩只好唉声叹气的回去劝崇祯。

    而在嘉乐殿这里,被崇祯皇帝贬为宫女的吴三妹,却开始劝朱慈烺去像崇祯皇帝道歉。

    “千岁爷,您可别为了奴婢和皇爷置气儿还是去认个错儿吧?”

    朱慈烺看了一眼吴大姑娘,噗哧一笑:“都自称奴婢了还真把自己当宫女了?”

    吴三妹想了想,居然认真地点点头,道:“只要千岁爷疼奴婢,当宫女也好。”

    朱慈烺打了个哈欠,他这两天可严重缺觉啊,“不必担心,父子没有隔夜仇的本宫要眯一会儿,要不今晚上就宠不了你了!”

    他现在还没把吴大姑娘给宠幸了呢!所以准备养精蓄锐一下。

    吴大姑娘懵懵懂懂知道一点男女之事了,白净的面皮一下就红了,脑袋垂下去,也不好意思答应。

    朱慈烺则解下自己的宝剑(不是尚方宝剑)递给吴三妹,“三妹,你会用宝剑吧?”

    吴三妹接过宝剑,不明所以地看着朱慈烺,“千岁爷,这是”

    “非常时期!”朱慈烺道,“父皇让你做宫女也好,宫女比妃子方便从现在起,你就陪着本宫,咱们一块儿杀出北京城,一块儿打天下,平天下!以后再把这天下传给咱俩的儿子!”

    吴三妹一下就被朱慈烺的话感动了,重重点头:“嗯,奴婢陪着千岁爷,奴婢都听千岁爷的。”

    朱慈烺点了点头,笑道:“待会儿本宫睡着的时候,你就守在本宫身边吧。”

    朱慈烺为晚上的“大战”养精蓄锐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晚上的对手要换人了他和吴三妹之间的爱情短跑,还得持续一段时间,才能终成正果。

    而他忽悠王承恩的“父子没有隔夜仇”的话却成了真!

    因为李自成已经歇够了,准备在十八日天黑后再次发起进攻。不过并不是真刀真枪的进攻,依旧是攻心战。

    不过和十七日下午那场虎头蛇尾的攻心战比起来,场面可就火爆多了。

    十八日的天色一黑,噼里啪啦的枪炮声,就在北京城西面的广宁门外响了起来。也不是响不停,而是一阵一阵的响。枪炮声的间隙,则是流贼喊城。而且这次出动的不是老营的流贼,而是在宣府、昌平等地投降流贼的原大明官兵,其中不少还是京营兵。

    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抵近城墙,然后就开始在吓唬人的枪炮声暂停时,向北京城头上宣传闯王的仁义,劝说守城的将士打开城门或放弃抵抗。

    这下朱大太子也没心思“大战吴三妹”了,睡醒以后,马马虎虎用了点吃食,就带着人上城头去巡查了。

第53章 兵不厌吹(狂求推荐票)() 
唐通、王承允、陈永福、白广恩还有杜之秩等五人,现在都站在了北京外城的广宁门外大约百步开外的空地上,周围也没有灯笼和火把照明,免得被城上的守军用火炮轰击。

    他们是奉了李自成的命令来喊城的。十七日那天的喊城喊砸了,还搭进去一个杜勋。不过李自成并没有放弃“攻心战”,因为北京的城墙又高又坚固,上面还布署了红夷大炮。如果不能攻心而取,而是要以强攻夺取,可就不大容易了。

    因为李自成的大军是轻装急行而来,并没有携带多少火炮,打不动北京的城墙。而要打造大型器械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北京城上的红夷大炮威胁下,大型攻城器械的用处也不大。可要单靠云梯蚁附而攻,那得死多少人才能打下北京城?

    当然,真到了非强攻不可的时候。李自成也不会轻易出动自己的老营,而是会让归附的明军去扑城,死多少他也不心疼!

    不过唐通、王承允、白广恩和陈永福四个投降李自成的明军总兵却不希望自己的部下损失惨重。

    对他们而言,军队就是本钱!就是以后在大顺新朝升官发财的凭借,可不能都在北京城下糟蹋没了。

    而且通过杜之秩,他们四个也知道北京城内空虚得很。只有几千京营兵和三千净军。

    吴三桂的关宁兵也没到,京师南面的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兵也逃了。

    除了没有什么兵力,北京城里面也没饷。国库加内库也不知道有没有二十万两银子?

    无兵无饷,压根就是一座空城,怎么可能喊不下来?

    所以除了喊城的“大嗓门”,四个总兵还各自带了数百家丁,另外还有三千从所部挑选出来的精兵。就是这些家丁精兵,刚才向着广宁门上放了一阵火铳,吓唬城上的守军。现在他们就等着喊开了广宁门,便马上将之占据,然后静待李自成的老营前来就算立功了——北京外城这块肥肉他们四个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吃下去的,那得留给闯王的腹心部队

    “城上的兄弟们,咱也是原来的京营兵啊!现在投了大顺皇帝,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不受朱家鸟气了!你们也别给朱家卖命了,也和咱一块儿干吧!”

    “城上的兄弟们,大顺皇帝有百万天兵,京师是守不住的,你们还是开城门迎闯王,也好当个从龙功臣啊”

    喊城这就开始了,先没谈具体条件,而是形势宣传——其实也不用什么宣传,都百万大军兵临城下了,还宣传啥呀!

    大明朝的前途那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要完了!

    所以四个大顺总兵估摸着随便喊几嗓子,城门上的守军就会应声了,接下去就该谈条件了。他们四个人还有杜之秩凑了几箱银子,大约有三四千两,都扛了来了,只要广宁门的守军肯降,这笔钱就给他们了。

    不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他们几位的预料。

    因为城门是不会开启的在英国公张世泽的努力下,广宁门已经给泥土碎石还有杂七杂八的东西堵上了。

    所以广宁门上不足百人的守军即便想献门,他们也无能为力。

    而且朱慈烺也已经到了!

    打仗,现在的朱慈烺肯定不如李自成,更比不了多尔衮。

    但是吹牛!呵呵,朱慈烺怕谁啊?他就是专业吹牛的!后世还有证监会能治他这号人,眼下大明朝也没这个衙门啊!

    就算有,以朱慈烺大明封建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地位,还怕别人治他一个吹牛有罪?

    那还不是放开了吹啊!

    所以城下的这些投降大顺的京营兵刚吼完,城上的回应就来了,不过不是要投降,而是要劝降的。

    “城下的兄弟们,你们降早了!现在朝廷有钱了!北京城内的勋贵内官们都在太子千岁爷的感召下捐钱了所以咱们现在一天一两银子的饷!是现银啊!”

    什么?

    一天一两银子,还是现银?

    这怎么可能!?

    四个总兵都把目光投向了杜之秩。杜公公脑袋晃得更波浪鼓似的,“不可能,不可能就算朝廷有钱了,圣,哦,是朱家的昏君也不舍得给啊!”

    也对,崇祯皇帝抠啊!怎么可能给那么多?

    城上又发话了:“城下的兄弟们,你们现在弃暗投明还来得及!千岁爷说了,只要你们投奔,就既往不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