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287章

抢救大明朝-第287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地。

    和以往只取大城,忽略小县乡镇的打法不同,在确定了“计口均田、免债不还”的动员方略之后,大顺军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了。

    荆门州城可以先留着,四下的乡村必须先取了。

    而且大军每到一处,就张贴告示,宣布“均田免债”,并且开始统计人口,均分土地。现在闯王有了七八万已经圈地分田的老营兵,执行能力已经今非昔比,可以真正贯彻“均田免债”的政策了!

    而这种边推进边均田的打法虽然稳当,可以一边前进一边建立根据地,但行动还是太慢了。所以李过负责的这一路,并不是大顺军的主力,仅仅是用来抢夺地盘的偏师。

    真正的主力,则是由李自成亲率,沿着汉水以水陆并进的方式东下的八万大军(也是战辅各半)。这八万主力大军于十一月初二到达承天府城钟祥,钟祥城内没有荆慕卿这样的人物,所以大顺天兵未到,城里能跑的士绅富商就往汉口而去了。剩下的人只能开门迎降,将李闯的大兵迎入了承天府城。

    入城后的李自成没有被“均田免债”的俗务所累,只是休整了一日,初四一大早就率领七万五千人的主力(留下五千在承天府城一带)沿着汉水继续向东前进。

    两日后的十一月初六傍晚,由刘芳亮率领的先头部队就占领了汉水西岸的重镇潜江县城。而李自成本人,则在十一月初七抵达潜江,并且在潜江县城周围贫苦百姓的夹道欢迎下,进入了潜江县城。

    因为感觉到人心所向而心情大好的李自成,当晚就在潜江县衙内召集诸将,开始军议。

    参加军议的将领们个个都喜气洋洋的,先锋官刘芳亮头一个发言,说道:“额们这一次进兵,可比以往任何一回都更得民心啊!一路上就见着百姓扶老携幼的来迎,朱家的贼兵官吏,全都望风而逃,根本不堪一击。以为还有一些劣绅不自量力拉起一些团练和额们打,这一回也不见了。看来湖广之地不用多久,就都是皇爷的地盘了。”

    宰相牛金星也跟着李自成一块儿行动,听了刘芳亮的话,笑着道:“咱们这次可是真正得了民心了,又是计口均田,又是免债免息。。。。。。湖广的穷苦汉子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怎会不支持咱们?

    另外,咱们在襄京、南阳、陨阳、汉中四府的经营也有了成效,这次南征出动了十余万大军,所需粮秣都是自备,不再随战随征,对沿途百姓的滋扰也少了许多。”

    田见秀叹息道:“咱们早就该这般了。。。。。。去年初就不该东征,而是应该多花点气力治理陕西、湖广和河南的地盘。治理好了地盘再打北京,就不会受那么多挫折了。”

    刘宗敏笑道:“这都是事后诸葛亮,去年初的时候额们谁知道呢?”

    李自成点点头,苦笑道:“总算还不迟啊。。。。。。一统天下瞧着不容易了,可是一个三分总还是有的。”

    袁宗第道:“怎还只有三分?现在人心都在额们一边,又占了上游的地利。额看好好经营几年,就能保着皇爷浮汉入江,平定东南了。东南归了皇爷,鞑子又能苟延到何时?”

    大家听了都连连点头。李自成也笑道:“三分当然是暂时的,额们先平湖广,再联巴蜀,东下就是破竹之势,苦心经营上十年八年,还怕不能有天下?”

    他这话一多半是为了鼓舞人心而说的,大家伙跟着他混,最好当然是一统天下,三分而有荆襄巴蜀的局面,看着总是不长久的。

    李自成又问:“武昌府、汉阳府那边有什么消息?”

    “禀皇爷,有点消息了。”接过话题的是二军师顾君恩,这一次南征李自成没有带宋献策,而是命他和陈永福一起留守襄京,同时等待时机把朱慈焕、高宇顺和袁贵妃一起送往淮北。所以跟着李自成身边出谋划策,同时还负责情报工作的就是顾君恩。

    顾君恩顿了顿,又道:“皇爷,今日傍晚刚刚得到消息,左良玉的大兵已经走水路离开了武昌府和汉阳府,沿着长江往荆州府去了。”

    “什么?左贼走了?”

    “这可太好了!”

    “皇爷,额们莫要耽搁,快些进兵去夺汉阳、武昌吧!”

    众将一听说左良玉的大军走了,都来了劲头,都嚷嚷着要快些进兵。

    李自成扭头看着顾君恩,“汉阳和武昌都是空城了?”

    “汉阳府城几乎空了,”顾君恩道,“不过武昌府城和汉口镇城内还挤着不少人,都是湖北的士绅和奸商。这些士绅奸商随身都带着宝货,因为船只被左军夺走,所以才无法逃走。

    如果咱们动作快些,说不定能轻取汉口镇和武昌城。若汉口、武昌尽入我手。。。。。。将来顺流而下可就容易多了!”

    “只有汉口、汉阳?”李自成问。

    顾君恩答道:“臣建议先取汉口、汉阳,留下武昌给朱家小太子。因为武昌在长江以南,咱们的水师终究不如朱贼。若是在江面上败,入武昌的军队必成孤军。现在朱贼有许多西夷大炮,武昌城根本不足守御。如果王师在武昌受挫,对湖广的人心士气都大大不利。”

    李自成眯着一只眼睛,眉头皱着,似乎在反复权衡,过了一会儿才问:“额们还有几门红夷大炮可用?能控扼长江吗?”

    炮营制将军是李自成的心腹吴汝义,沉默寡言,办事却非常牢靠,听见李自成问,就张口回答:“皇爷,红夷大炮难铸,额们铸了几次都不成功,所以只有四门以前缴获的旧炮能用。额听说朱贼那边有许多战船上也装了红夷大炮,炮营的四门炮怕是不能控扼住长江。

    另外,红夷大炮都有几千斤重,运输和安放都不方便,要用好了就得构筑炮台,将大炮架在高处,再四下防护妥当才成。”

    大顺军的火炮运用水平还不如清军,所拥有的红夷大炮都是没有可以在野外移动的炮架的,都是用大车装运,到地方再打造炮车或是筑炮台、炮垒。

    “锁不住长江就不能占武昌了!”李自成琢磨了一下,“还是稳妥一些为上,先取汉口、汉阳,然后再汉口城外寻个高处筑起炮垒,用红夷大炮封锁长江。。。。。。呵呵,先立不败,再和他慢慢耗着!额现在是民心所向,是王者之师了,有的是时间。”

第490章 你比李自成还黑啊!() 
“千岁爷,船已经泊在武家穴镇码头了。前锋师的兵丁已经登岸警哔,九江守备刘孔昭刘爵爷和几个从武昌、汉阳等地跑出来的地方官都在码头上候见。。。。。。”

    说话的是阎应元,他好好一个进士,被朱慈烺诳骗着从了军,先是念了几个月的南京武学堂,出来以后跟着去了趟“血流溪”,在郝摇旗的前军师任职营副。现在又被提拔到了侍卫营的领班侍卫,也就是营长。

    他的这个提拔速度,比坐火箭也差不多少了。可他有进士文凭,所以其他人也没什么说的——大明重文轻武二百多年了,如果再算上宋朝的三百年,文重武轻,进士为贵的思想早就入了骨髓!所以阎应元以文换武就被人认为吃了亏,提拔快一点也应该的。

    “让刘孔昭来,其他人叫他们散了!”朱慈烺吩咐了一句,然后又抬头看着自己船舱内的三个花白胡子的文官。

    这三位都可是大官啊!

    其中两个是朱慈烺的老熟人了,一个是丘瑜,一个是方岳贡。

    他们两人都是前任阁老,后来又卸任阁老去当了一年多的巡抚——在这一次朱慈烺出征前,他调整了南直隶的行政区划,撤销了苏松、镇常、淮扬、凤阳、应天五个“小巡抚”,改设江北、江南两个大巡抚,分别由路振飞(江北巡抚,治扬州)和侯恂(江南巡抚,治苏州)出任。

    所以丘瑜、方贡岳都下了岗,朱慈烺就让他们以赞襄军务的名义跟着自己出征了。

    当然了,带着这俩老头并不是因为没地方安排他们,而是湖广这里用得着他们。因为他们二人都是湖北襄阳人士,一个是谷城县人,一个宜城县人。阁老再加上克难伯爵的身份,摆在湖北,那就是妥妥的士林领袖啊!

    另一个老头是江西人,名叫袁继咸。在北京沦陷,崇祯、朱慈烺父子南下的时候,他官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

    似乎是很大的一个官,但实际上是个空头总督。没有什么军可以给他督,靠着游说左良玉成功,收复了一点湖北地盘。

    后来朱慈烺在南京站稳脚跟后,顺手就把他的官职撸了,调回南京守选,守了一年终于有了差事,也是赞襄军务,跟着朱慈烺一起出征——他对湖广也非常熟悉,在崇祯十年和十二年时两次到湖北任职,而且都担任和军务有关的职位,并且同流寇作战。

    除了这仨赞襄军务的老头,船舱里面还有个吴三辅——没有他跟着,朱慈烺可就不会打仗了。另外,朱慈烺的军师李岩也跟着离开南京了,不过现在没在军中,而是去凤阳府、汝宁府调兵了。

    阎应元转身离去,朱慈烺则轻轻吐了口气,笑道:“刘孔昭不在武昌候着,却跑到武家穴镇来,看来是慢了一拍,没拿下武昌和汉口啊!”

    左梦庚离开武昌、汉阳“西征”的消息,朱慈烺当然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当时朱慈烺刚刚带着前锋师和水军离开南京,还没到安庆。不过朱慈烺并没有下令船队加速前进,而是慢悠悠的命令驻扎九江的刘孔昭部水师尽快去抢占武昌城和汉口城。

    现在刘孔昭多半没有完成任务,而朱慈烺看着却一点都不着急。。。。。。官舱内的吴三辅是见怪不怪了,知道这位爷又在憋什么坏水了。而丘瑜、方贡岳这俩老头也有点了解朱大太子的为人,只是眯着眼睛在琢磨。

    只有袁继咸最老实,老头子急得额头上都冒汗了,“太子殿下,流寇如今已经学会了扎根,而且又用计口均田蛊惑人心,其志非小。。。。。。千万不可等闲视之了!”

    李自成进步了。。。。。。可不容易对付了!

    朱慈烺点点头,似乎深有同感,“袁赞襄所言极善。。。。。。如今湖广的形势危急万分,的确不能等闲视之了!

    而这形势最危急之处,不在武昌、汉口之得失,而在湖广人心之所向。在本宫看来,取武昌、汉阳易,得湖广人心难!”

    武昌、汉阳并不难打,无非就是调集更多的模范军和火炮。。。。。。李自成的实力掰着手指头都算得过来。襄阳、陨阳、南阳才多少亩田?都圈了能养多少“老营武士”?

    所以李自成现在的本钱顶天就是七八万精兵,还得给南阳、西安留一点,能来湖广的就是四五万精兵。

    而朱慈烺可以调集的模范军都远超这个数目了。。。。。。所以在武昌、汉阳、汉口这里打败李自成不是问题,问题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分到了土地的湖北农民怎么办?

    他们要都站在李自成一边,保卫计口授田的成果。。。。。。那可就是真正的百万之众了!

    朱慈烺能在湖广投入多少部队?撑死就是十万模范军了,十万能灭百万?

    “这。。。。。。”袁老头听了朱慈烺的分析,眉头深皱,好像真的在忧国忧民。

    而两个湖北籍的大老,丘瑜和方贡岳只是眯着眼睛,注视着朱大太子——这位小爷年纪虽轻,鬼主意不少啊!

    对湖北的士绅商人们而言,这位太子爷也就比李自成稍微好那么一点。。。。。。

    朱慈烺笑着:“咱们先把武昌拿下。。。。。。武昌府也挺大的,其中官田、军屯应该不少吧?”

    “啊。。。。。。”袁老头心想:你这个太子眼睛里面怎么只有军田、官屯呢?

    朱慈烺的话还没完,他接着说:“本宫在来湖北的路上一直在琢磨,如果李自成把湖北的土地都计口授田分掉了,咱们还能收得回来吗?几百万上千万人呐。。。。。。法不则众!而且本宫又是仁君,怎么能一登基就在湖北抢夺民田呢?你们都是有德老臣,都说说吧。”

    “这的确不妥。。。。。。”

    “可是流寇计口授田也是不对的!”

    “咱们总不能将错就错吧?”

    朱慈烺连连点头,“那是,那是。。。。。。本宫也不是不讲道理的。所以本宫才要查明武昌府的官田、军屯啊!”

    您要干什么?

    三个老头都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道:“本宫是这样想的。。。。。。李自成授出去的田,不收回来了。以后都算是私田,均数照着一亩纳米两斗收税就是了。凡是因为李自成计口授田受损失的湖北士绅,朝廷就拿武昌的官田、军屯补尝。补偿给他们的土地,以后就落籍武昌,不要再回老家了。”

    这也太黑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