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258章

抢救大明朝-第258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一旁正蓝旗管汉军的梅勒章京罗托笑呵呵的接过话头,“奴才们已经把红夷大炮架好了,要不要打几炮震慑一下南蛮子?”

    豪格是带着六门12磅的红夷大炮南下的,数量虽然不多,但用好了还是挺管用的。因为明军那边骑兵少,步兵多,最怕的就是阵形被轰垮了。

    “也好!”豪格笑着,“就瞄着。。。。。。瞄着那些大旗轰!”

    他已经发现朱慈烺的“太祖高皇帝再世旗”和六面龙旗了。这七面大旗被挂到旗杆上的灯笼照亮了,在黑夜中非常醒目。豪格虽然看不清旗帜上的字儿和图样,但是从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正在移动的方向,大致上也可以判断出那很可能就是朱慈烺的旗号了!

    “喳!”

    “轰轰轰。。。。。。”

    罗托应了一声,正要让人去给红夷大炮牛录传令,轰轰轰的炮声已经先响起来了。

    不过不是大清炮队的红夷大炮在轰鸣,而是明军的三磅团炮开火了,是郝摇旗和石瑞恩那边打响了。

    罗托竖起耳朵听了听,就对豪格说:“王爷,是南边和西边打响了!大炮的数量很多,恐怕不下三十门,就不知道是不是红夷大炮了。。。。。。”

    “不是红夷大炮,”豪格笑了笑,“三十门红夷大炮打起来还不得惊天动地?现在才多大点声儿?顶天就是大将军炮。”

    “那就不怕了。”罗托说,“巴哈纳是宿将,应该能把那些尼堪拖住的!”

    豪格点点头,抬手一指正在移动的朱慈烺的那堆旗号,提高嗓门道:“传本王的令旨,前方南军阵中大旗所在,就是朱家小太子的中军!

    此战,本王不要别的,就要朱慈烺的项上人头!得朱慈烺首级着,赏六个前程!”

    所谓“前程”,其实就是清朝军功爵的代称。等到乾隆年间,才有了“完全体”,一共九级二十七等,也就是二十七个前程。不过眼下没那么多前程,普通的八旗兵丁往上,可以成为前程的军功爵起板就是三等牛录章京——昂邦章京、梅勒章京、扎兰章京(甲喇章京)、牛录章京这四个章京,现在又是差遣的名称,又是军功爵的前程。区别就是在作为前程的时候,又一二三等,四个章京就是十二个前程。再往上还有一二三等公侯伯等等。

    而六个前程,就是普通的八旗兵丁一下跳到一等扎兰章京(甲喇章京),差不多是正三品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这个时代的八旗兵丁本来就勇,现在有了重赏,更是万军欢腾!

    摆列在清流溪以山坡底部的上百辆盾车已经组装完毕,开始在包衣奴才们的推动下,向清流溪岸边压过去。还有一些正蓝旗汉军的火铳兵,则从山上飞奔下来,人人都扛着鸟铳、斑鸠脚铳。

    架在半山腰的六门红夷大炮,这个时候也架设完毕,开始向清流溪对面正在布阵的明军开火了。

    轰轰。。。。。。

    清军的六门红夷大炮是瞄着朱慈烺的旗号打的,打中是不可能的,两边相距都有六里开外了,不过炮弹从头顶上飞过,还是把吴三辅吓了个够呛。

    “千岁爷,这边还是太靠前了,要不往后挪挪?”

    “挪什么?”朱慈烺没好气的说,“鞑子才几门炮,还离那么远,哪儿打得着?本宫再往后挪,可就没办法指挥了。”

    没办法指挥?吴三辅心说:本来就我指挥啊!您就是看看。。。。。。

    “三辅,”朱慈烺看见他在发愣,就大声向他下达命令,“快点去布阵!”

    原来朱慈烺不指挥别人,就指挥吴三辅一个。。。。。。

    “臣领旨!”

    吴三辅只好领了令旨,然后才把模范军司的参军和传骑们都叫来,一一向他们传达命令。

    当参军的都是些能吹能写的“勋n代”,都在南京军学堂里面听过课,稍微懂一点西洋军略,负责记录吴三辅的命令。传骑则在背上插上认旗,骑马传令。如果有必要,吴三辅还会派出参军和传骑一块儿去下令。

    而他今天的命令也不复杂,大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布阵;二是飞炮。

    布阵就是让已经到达战场的两师十团四十四营后退展开——后退至官道后方,然后展开一个大空心方阵。

    其中二十四个模范营(就是装备火铳长枪可以摆出莫里斯方阵的营),又分成两部分,一部是二十个营,分成两大列摆在一线,组成了大空心阵的正面。

    另有四个营同四个骑兵营混编,摆在朱慈烺、吴三辅所在的中军背后,组成了大空心阵的背面。

    十六个“长枪营”(并不是一色装备长枪,就是非模范的步兵营),分成两部分,摆在大空心方阵的两翼。

    这番布署其实稀松平常,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而真正厉害的则是“飞炮”,也就是将所有的4个团炮连集中,交给封思忠统一指挥,集中使用,而且还要进行机动布署!

    也就是让24门三磅团炮,在明军空心方阵前的官道上机动,并且集中火力射击。这种火炮运用方法并不是西洋教官传授的,而是朱慈烺交给封思忠的,称为飞炮法。

第440章 太勇敢了(第一更,求月票)() 
“用力推呀!快快快呀。。。。。。”

    当过朱慈烺领班侍卫,后来又当过孝陵卫新军指挥使,结果在孝陵卫的差事上搞砸了,被降两级变成营长的封思忠,现在光着膀子在推大炮,还一边推一边大声喊着劳动号子。而且整个人又黑又瘦的,看上去可是吃够苦了。

    跟着朱慈烺当官,真他娘的不容易啊!该死的末位裁汰制就像鞭子一样在屁股后面抽打。而前面,偏偏还有各种各样的画饼在吸引你。什么土地啊,银子啊,娘子啊,官职啊,爵位啊。。。。。。只要你没看破红尘,总有你想要的东西在勾着你的魂!

    封思忠就是个看不穿的主儿,掉了两级后还拼命往上爬!还真给他找到机会爬回了一级。倒不是他把孝陵卫新军调教好了,而是他家祖传的那点算学和营造本事拉了他一把。

    他家是天寿山守备司的人,而且还是有技术的,从老祖宗封王礼开始,就祖祖辈辈替老朱家修陵看坟——这可有讲究,不仅要懂得营造,而且还得会看风水,看天象,还要能掐会算。他数手指头的本事,可比宋献策厉害多了。

    而营造、风水、天象、算卦这些本事,基础又是数学和格物。所以封思忠的数学和格物很不错,学炮术也就容易一些。

    所以在洋将费雷拉到位后,封思忠就调进炮团了,不仅能跟着洋鬼子费雷拉学西洋炮术,而且朱慈烺还经常会传授他一些西洋数学和格物学的知识。

    而封思忠大约是个理科男,学得飞快,短短几个月就已经能够简单计算弹道了!

    至于炮尺上的那点东西,他不仅能背出来,而且还知道原理(也是朱慈烺教的),自己还会计算——这可是真本事,大明这里还有一堆大将军炮呢,如果都能算出炮尺,运用起来可就厉害多了。

    另外,封思忠还会目视测距!如果连距离都看不准,还怎么看风水?三五里之内,误差可以小于十步。

    这测距的本事加上他的数学能力,简直就是个炮术奇才!用不着拜炮拜孔子,也能打得很准。

    而打得准,仅仅是炮术的一个方面。朱慈烺对炮兵的要求还有打得快和跑得快!

    打得快可以提高火力的密度,给予敌人更大的伤亡。而跑得快,则可以迅速转移阵地,还有利于集中使用大炮。

    这年头三磅炮也不轻,不算炮车,光是炮身就有600磅,也就是五百几十斤重(五百多斤青铜铸成的大家伙,光是原料就价值好几百两,葡萄牙人卖给朱慈烺的索价是一千二百两一门),加上坚固结实的炮车,上千斤都有了。

    不过在六匹挽马和十来个炮兵的共同努力下,炮车还是飞一样的在官道上面机动——跑得可比八旗包衣们推得盾车快多了!

    。。。。。。

    鳌拜在清军盾车线后方的左翼,没有骑马,而是下马步行,踩着越来越深的溪水前行。在他身边跟着的都是正黄旗的好汉,约有千人,都背着弓箭。

    由包衣奴才们推着的盾车,就在这些正黄旗战士前方十余步开外,轮子都已经沉到水里面了,不过还在缓缓前进。

    鳌拜从两辆盾车之间的空隙向前张望,看见了一片闪烁的火光。这是明军用点起来的篝火,就摆在他们的大阵前方。

    今晚上的天气很好,月亮加上篝火放出的亮光,让鳌拜隐约看见穿着红色布面甲的明军排成了阵列,在他们的阵列当中,还有无数火星在闪烁——这应该是火铳上的火绳燃烧后发出的光亮!

    火星那么多,说明火铳的数目相当惊人,也许有几千支。

    不过鳌拜是不怕的,因为他现在是躲在盾车后面的满洲第一勇士了。。。。。。所以是不怕火铳的!

    说起来让人有点哭笑不得,明清之间的战争,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粗制滥造的明朝火器和坚固结实的清军盾车之间的较量!

    如果没有这些盾车,那几万八旗子弟可不够死的!

    如果明军火器的质量过硬一点,那就不是盾车能挡住的了!盾车其实和欧洲人的车堡战术有点像,后来历史上葛尔丹的驼城战士也是差不多的东西。

    但是在三十几年战争中谁还玩车堡?同样的,葛尔丹的驼城也让康熙皇帝的大炮轰成渣了!

    轰轰。。。。。。。

    又是几声炮击,是架在大枪岭山腰上的六门红夷大炮在开火!

    不过这次不打朱慈烺了,太远了,根本打不着。所以豪格就让红夷大炮去轰击明军的大阵了。

    但是并没有命中,炮弹从明军士兵们的头上飞过。鳌拜发现,那些站得笔直的明军士兵居然动都没有动一下。。。。。。这些尼堪反应也太迟钝了!鳌拜心说:傻乎乎的,怎么打得过大清天兵?

    就在这时,鳌拜所领正黄旗的一个包衣奴才踏着水飞奔过来,还没跑到了鳌拜跟前就大喊:“主子,鳌主子,南寇的大炮上来了!”

    “什么?大炮上来了?什么意思?”鳌拜都听不明白。

    “就是,就是南寇拉着大炮上来了!”

    “啊!”鳌拜有点傻眼,“是攻戎炮还是虎蹲炮?”

    “是大炮。。。。。。至少是大将军炮!”那包衣已经到了鳌拜跟前,行了一礼,“主子,李牛录让奴才问您,要不要让火铳兵上去打一轮?”

    李牛录是正蓝旗汉军火铳兵的牛录,名叫李应忠,是和孔有德一起投清的大汉奸李九成的干儿子,因为一直跟着豪格混,所以官运不行,现在就是个牛录章京。

    “打,快上去打一轮!”鳌拜连忙道,“可别让南寇把大将军炮架起来!”

    “渣!”

    鳌拜的命令没到,久经沙场的正蓝旗好奴才李应忠已经命令手下的火铳兵展开队形,向前推进了。

    除了盾车好使之外,清军的火铳兵和炮兵都不弱!特别是他们的火铳兵有两大绝技,一是远距离勾引对手开火;二是近距离齐射!

    别以为近距离齐射多难——顶着敌人的火力靠近齐射才是真厉害。在敌人没有还手之力的时候,近距离齐射根本不难。行刑队枪毙犯人的时候都能做到的。

    而李应忠和他的手下,这个时候都以为自己是行刑队——机会难得啊!明军吃错药了,居然把二三十门大炮拉上了前线,要现架现打。。。。。。哪有这样用大炮的?孔有德的干儿子孔四喜都没这本事。

    很显然,那些明军炮手根本不懂行啊!

    “弟兄们,快上去,靠近了打!”李应龙兴奋地大喊,“打死这帮啥都不懂的南蛮子炮兵!”

    “打死他们!”

    “跟着牛录章京有肉吃!”

    “杀啊!”

    他手下的火铳兵可真是惊人的勇敢!历是上的龙虾兵也没他们牛逼,敢朝二十几门三磅炮冲锋。。。。。。这不是排队枪毙,这是排队炮毙啊!

    二十四门大炮打出的霰弹,还不得把他们轰成碎片啊!

    “团长,鞑子兵上来啦!”

    “是火铳兵。。。。。。”

    “上帝啊,他们真是勇敢!奥斯曼苏丹的近卫军也不能和他们相比啊!”

    正指挥炮兵展开的封思忠耳边响起了炮手们的惊呼,其中还有个打过三十年战争,姓路的老洋人挑着大拇哥在那里直夸鞑子勇敢。。。。。。真是太勇敢了,勇敢到了不要命的地步!

第441章 炮毙(第二更)() 
“勇敢个屁!”封思忠跳着脚就嚷嚷,“路老头,赶紧查炮。。。。。。快快快!”

    他一边嚷嚷,一边撒开脚丫子在阵地上奔跑。他这是在检查各炮展开的是否正确和及时,在24门三磅炮中有六门是封思忠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