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247章

抢救大明朝-第247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鳌拜看见豪格眉头深皱,也不知道他在琢磨什么,于是就开口提醒,“商丘的黄得功估计也要跑了。。。。。。”

    黄得功跑了也没关系,可是商丘不能落在多铎手中!要不然肃亲王豪格的脸往哪儿搁?

    “快快!”豪格猛地从竹榻上跳起来了,“快擂鼓聚将,本王要出兵亳州!”

    “亳州?不是商丘吗?”

    豪格哼哼道:“来不及了。。。。。。多铎现在屯兵济宁,又在对兖州西南用兵,距离商丘才多远?他会让本王从容夺取商丘?”

    鳌拜一想也是啊!

    徐州的高杰一跑路,商丘的黄得功就三面受敌,不跑等死吗?而且高杰是东走海州,所以徐州南面的睢水无兵把守。

    黄得功必须得去填这个缺,将兵力转移到宿州至睢宁一线,背靠洪泽湖,以拱卫淮安府——黄河岸边随时会泡水的徐州可以丢,但是淮河南岸的盐业重镇淮安府可是南明方面必守的!

    鳌拜想了想又问:“王爷,那咱们就取一个亳州吗?”

    如果从地图上看,亳州就是个插入河南境内的突出部,在归德府失陷后,就三面被清军控制的地盘包围了。

    “一个亳州当然不肯了!”豪格哼哼道,“不过咱们也不能轻敌冒进。。。。。。凤阳府毕竟是明朝的皇陵所在,又是拱卫长江的屏障。所谓守江必守淮,凤阳府是不容易打下来的,咱们必须得谨慎一些。”

    “王爷,”鳌拜知道有仗可打,劲头也起来了,“让奴才打个头阵吧!”

    豪格摇摇头:“让尚可喜和白广恩出兵义门镇。。。。。。你晚一步出动,要持重缓进,徐徐逼向亳州。”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三顺王现在都随豪格在河南征战。他们三人的军队在进入河南后也扩充过了,变成了以八旗汉军为骨干,以新附的绿营兵为炮灰,再加上少量真满洲为监督的旗汉混合军团。兵力数量都在一万到一万五千人之间。

    而原本投降了李自成的白广恩在汝州投降了豪格,当了三臣,本人抬了镶黄旗,手下万余兵丁(他是被李过带到河南的,扔在汝州当炮灰时扩了军,所以有一万余人)都编入了绿营。

    这次豪格拿出了尚可喜的一万五千人和白广恩的一万人扑击亳州以南的要地义门镇,其实是再小心不过的打法了。万一有啥不对的,死一些汉奸也不心疼。如果一切顺利,那么鳌拜就率领数千镶黄旗和正红旗精锐去拿下亳州吃肉。

    而豪格本人,则率领正蓝旗和正黄旗的万余人,以及孔有德的一万五千人一起进驻睢州,作为鳌拜、尚可喜、白广恩等人的后援。

    而耿仲明则会和大清的河南巡抚雷兴一同留守许州,监视南阳的大顺军。

    豪格吸了口气:“如果有机会,咱就渡一下淮河,去南蛮子的中都凤阳府转一圈,也让多尔衮和多铎瞧一瞧咱们的厉害!”

第421章 父皇,咱们一块儿出征好吗?() 
南京皇城,奉天门。

    作为南京紫禁城三大殿之一的奉天殿的修复工程(其实是再建一座),现在还在慢腾腾的进行着,但是奉天殿前的奉天门却已经修好了,高大的门楼矗立在巍峨的石台上,远远看去壮丽肃穆,很有一点天家气派。

    这地方可不仅仅是一扇大门,而是老祖宗朱元璋举行御门听政的地方!

    就是天不亮就把文武百官上千号人从被窝里面拎出来到奉天门前的广场上开大会——风吹雨淋日晒的。。。。。。唉,就是个户外工作,真是辛苦啊!

    而且高高在上的天子还是个喜怒无常的杀人魔王,给他当官随时会送了性命的。

    崇祯皇帝现在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在老祖宗曾经坐过的地方供人参观——他现在没有权力了,自然也没什么政可以听,平日的午朝都没他什么事儿。只是初一、十五的时候举行大朝会的时候还得把他拎出来,摆在显眼的地方,让大家看看大明天子还在,抚军太子还是很孝顺的。

    大家看见了崇祯,然后再拜一拜,太监再喊一声:“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接着当然是没事儿了,现在太子摄政,还有昏君什么事儿?回去和妃子们生儿子气朱大太子就行了呗。。。。。。

    今天是大明崇祯十八年六月十五,好日子啊!是奉天门再一次启用的好日子。。。。。。

    所以崇祯皇帝不顾天气炎热,穿上全套的天子常服,高高坐在奉天门门楼下的御座上,看着下面一二百个无精打采的臣子,心中那是感慨万千啊!

    遥想当年,太祖高皇帝就是坐在这里号令天下,威加海内,雄视四方。。。。。。现在轮到自己坐在这里了!

    “父皇,当年让皇帝就坐在您现在所坐的位置上。”朱慈烺坐在崇祯皇帝身边,看着他的便宜父皇,不阴不阳的就来了这么一句。。。。。。

    “让,让皇帝也坐在这里?”说完这话,崇祯脸色一下难看起来了。

    让皇帝就是建文帝那个倒霉蛋,削个藩还削出了祸事,让燕王朱棣给“靖难”了,最后一把火烧了奉天殿和奉天门,不知所终了。。。。。。

    被孝子朱慈烺气了一下的崇祯皇帝也不敢发作,只是向司礼监掌印太监黄大宝递了个眼色。

    黄大宝就躬着身子走到御座前面,然后张开喉咙大喊:“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现在司礼监掌印太监主要就管这事儿,除了吼一嗓子,还管大朝会和无朝的各种杂务,比如谁来谁不来,谁准时谁迟到,谁请假谁旷朝什么的。哦,还得管饭!大早朝管早饭,就在长安右门和长安左门里面盖了饭堂,供应免费的皇家早餐——大饼油条豆浆稀饭咸鸭蛋。。。。。。

    如果是午朝,那就得管午饭了!

    通常是在文华殿里面摆两桌,一群阁老卫帅翰林等等重臣和朱慈烺一块儿吃饭,这也是司礼监要管的事情。

    另外,奉天门、文华殿、克难殿这些地方,也归司礼监负责打扫修缮。在那里做事的太监、宫女、仆役,也都归司礼监管辖。

    对了,现在大明皇宫中是有男性仆役的!

    朱慈烺虽然没有废止太监制度,但是也开始严格控制太监的数量——这并不等于朱大太子不相信太监,而是他知道太监的作用和数量多少没有关系。

    明朝太监人多,宋朝太监人少,可明朝那么多的太监有几个能和秦翰、李宪、童贯相比?郑和也许可以,其他人朱慈烺还真想不出来?

    所以朱慈烺的太监路线是少而精。。。。。。太监要有文化,有能文能武,要官员化。宫中的苦力,用仆役就可以了,只要控制他们不让进入规定的后宫区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总之,黄大宝这个“大珰”,现在就是个官僚太监。

    今天他只是例行公事喊了“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喊完之后就想要喊“退朝”了。

    可就在这时,居然有人出班上奏了!

    出班之人是个武官,正是朱慈烺的心腹,大元帅府军令卫指挥使李岩。

    叩头行礼之后,李岩大声道:“吾皇万岁,臣大元帅府军令卫指挥使左都督克杞县伯李岩有本上奏!”

    有本?崇祯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多少日子都是无本退朝的,今天什么日子?居然有本。。。。。。什么本啊?不会是恭请本明君退位让奸吧?

    想到这事儿,崇祯马上紧张起来了:“李卿有何事上本?快快奏来?”

    李岩道:“启奏万岁,大元帅府得到中都留守司六百里加急奏报:鞑虏发丘贝勒豪格亲帅十万大军,来犯凤阳府。其先锋尚可喜、白广恩所部两万余人,已于六月十四日攻占亳州义门镇!”

    什么?发丘贝勒来凤阳府了?崇祯皇帝抽了口凉气儿,他是要发谁的丘?难道是凤阳府的皇陵(朱元璋父母的坟墓)?

    “父皇。。。。。。”朱慈烺的声音打断了崇祯皇帝的思绪,崇祯扭头看着儿子,只见这逆子一脸的忧愁,难道是在为凤阳皇陵可能被掘担心吗?不对,他是逆子,不会为祖宗陵寝担心的!

    “皇儿,”崇祯皇帝皱着眉头问,“鞑虏发丘贝勒领大兵来了,你准备如何对应?”

    朱慈烺道:“豪格在北方人称发丘贝勒,麾下兵马最是凶残,所过之处,不仅烧杀抢掠,还喜欢发掘坟墓,取死人之财。这次他将十万兵南来,不仅会屠戮江淮人民,而且还会发掘坟墓。。。。。。凤阳皇陵,一定是豪格所觊觎之地。他倒不一定是为了凤阳皇陵中的陪葬之物,而是为了掘断我大明的龙脉!”

    如果豪格听见这话,多半会气得大骂朱慈烺奸诈的!说豪格烧杀抢掠是不冤枉的,这种事情他的确干得不少。但是发丘什么的,豪格真没做过。

    也许他手下有人发过死人财,但是他是堂堂大清朝的亲王,怎么会亲自干这事儿?

    崇祯皇帝当然是个很容易被蒙蔽的明君,听朱慈烺这么一说,也就当真了,连忙追问:“这可如何是好?”

    “父皇,”朱慈烺一脸正色,“您已经失了顺天府天寿山的祖宗陵寝,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凤阳皇陵再次失陷了。。。。。。”

    凤阳皇陵已经失陷过一次了。。。。。。是高迎祥带着李自成和张献忠一块儿干的,掘了个底朝天!

    朱慈烺摇摇头:“若是凤阳皇陵再次失陷,父皇您可就太不孝了。。。。。。”

    “你。。。。。。”崇祯脸都涨红了,不过硬是咬着牙不发作。

    这事儿是他没道理,那么多的祖坟都快让人挖没了。。。。。。这皇帝怎么当的?你还不下台?

    就冲着他总是丢祖坟,以后的谥号恐怕连“明徽宗”都没了,只能当“明逆宗”——逆子一个!

    “父皇,”朱慈烺道,“不如咱们父子俩一块儿出征江北,去保卫祖宗陵寝吧!”

    “一块儿出征?”崇祯皇帝总觉得儿子没安什么好心,可是又不好拒绝。

    现在是去保卫凤阳皇陵,他要不去,那就是不孝啊!不孝子能当皇上吗?肯定不能啊!所以就得让位给公认的大明第一孝子朱慈烺了。。。。。。

    “春哥儿,”崇祯思索着说,“可有必胜的把握?”

    “有!”朱慈烺重重点头,“有儿臣在,祖宗陵寝绝不可能再次失陷!”

    崇祯松了口气,“那,那咱们父子就,就一块出征吧!”

    “父皇,”朱慈烺当然要趁热打铁,连忙道,“事不宜迟,不如咱们明天就出发吧!”

    “明,明天?”崇祯皇帝吃了一惊,“也太快了吧?”

    “兵贵神速啊!”朱慈烺说,“晚了凤阳皇陵就要被东虏挖了!”

    “那,那南京怎么办?”崇祯皇帝问,“谁能坐镇?”

    “南京交给魏首辅和吴尚书一同留守吧,”朱慈烺顿了顿,“另外,还可以让兵部侍郎王之仁改任应天府,让孝陵卫指挥使张定边提督京营,如此便可万无一失了!”

    王之仁就是那个大太监王之心的兄弟,王之心现在当了皇商,替朱慈烺经营上海商埠的产业。

    而王之仁则在李岩改任军令卫后,出任了兵部侍郎主管军屯司——就是原来的军屯卫,现在被划入了兵部。

    王之仁和张定边都是朱慈烺的心腹,由他们俩控制应天府也就是南京城的防务,再加上首辅魏藻德和兵部尚书吴襄,南京是万无一失的。

    当然了,“万无一失”的前提是朱慈烺必须把崇祯带走!

    要不然,崇祯闹腾起来,吴襄、魏藻德、王之仁、张定边这些人怎么下手?难道真的杀皇帝吗?

第422章 北伐五里() 
朱慈烺大军的出动,竟然和他在大朝会上说的一样快。北方的战局似乎危急到了极点,已经容不得朱慈烺和崇祯在南京多呆一日了。大朝会次日,崇祯皇帝就在朱慈烺的催促下,就带着十个爱妃离开了南京皇城,打着御驾亲征的旗号渡江北上。。。。。。北上了五里!

    对!就是五里!

    朱慈烺和崇祯皇帝在南京的龙江关码头一块儿登上一艘蜈蚣船,到了江北码头,上岸后骑马向北走了五里,就到了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的目的地——江北大营。

    所谓的江北大营,其实就是一座大型棱堡。位于应天府下属的江浦县境内,和南京城隔江相望。城堡距离长江北岸码头仅仅只有五里地儿——都在红夷大炮的火力覆盖范围内!

    这座棱堡是南京阉党之乱后,朱慈烺下令兴建的。也是简易棱堡的规格,不算八个突出的铳台,城池的周长达到了3000步。城墙以圆木、泥土和沙包堆砌而成,外墙也呈斜面,高约一丈二尺。内部的空间很大,大约有一个多点平方公里。被分割成了宫城、校场、营房、库房、官舍等五个区域。

    早在朱慈烺保着崇祯皇帝抵达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