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235章

抢救大明朝-第235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大明和大清的全面战争已经开始了,所以朱慈烺这个抚军太子的工作重点,也从政务改革转向了军务。

    在克难殿的中央,几张长桌子被拼在了一起,摆出了一个巨大的地图台,台面上铺开了一张包括山东、河南两省,还有南直隶的江淮和淮北地区在内的巨大的地形图——这是朱慈烺命令大元帅府和兵部一起制作的一系列军事地图中的一份。

    看上去不是太准确,不过也没有更好的了,也只能凑合一下了。。。。。。除了地图凑合,在克难殿中任职的“参谋军官”也是凑合着用的。

    朱慈烺虽然一早就给自己打造了个简装版的总参谋部——大元帅府军令卫,但是他手底下哪儿有能胜任总参谋长的人物啊?曹友义、吴襄、吴三辅、吴国贵这些人怎么可能胜任?也就是李岩稍微强一点儿,但是也强得有限,只能凑合一下,几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了。

    今天朱慈烺视察完大校场回到克难殿的时候,李岩和吴襄两人已经在那里恭候了一会儿,看见朱慈烺过来,两人都上前行了礼。其中李岩手里还拿着一叠奏章。

    现在凡是军事方面的奏章,都由通政司右班负责,先交到大元帅府军令卫。而政务方面的奏章,则由通政司左班负责,先交内阁会议。

    所以朱慈烺现在看到的奏章,都是由军令卫和内阁会议转交的。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大大减轻了朱慈烺这个太子的工作负担,不用每天埋在永远都看不完的奏章里面,坏处则是容易被蒙蔽。

    不过他也有一些让耳目通灵的办法,并不是依靠锦衣卫,而是设立咨议馆——就是由各个州县根据上缴商税(等五年田赋豁免期满后还有田赋)的数量多寡,由当地的士绅商人一起推荐议政官,常驻南京,在孝陵的思过宫办公。专门负责提出建议,反应问题,还可以弹劾官员。。。。。。以后一年一度的“思过宫议政”,他们这些议政官就是主角了。

    另外,朱慈烺不久之前还下达令旨,准许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杭州府、泉州府、广州府等六府地方试办民间报纸,以开言路。所以朱慈烺还可有通过看报知道一些地方上的情况。

    “千岁爷,刚刚收到史可法、高宏图、左懋第和鲁藩联名的上奏。”李岩将一本奏章递给了朱慈烺,“他们想用土包堆出棱堡,然后步步为营的办法进军,逼死多铎这一路鞑虏。”

    “用土包堆棱堡。。。。。。脑子转得挺快啊!”朱慈烺拿过奏本,也没有看,而是快步走向了地图台。

    地图上已经摆了许多象征敌我双方的木头棋子儿——就是象棋的模样,表面铲平了刻上“堡”、“团”、“协”、“练”、“虏”等汉字。这都是李岩想出来的办法,看着倒是一目了然。

    “殿下,他们想分成三路,一路向聊城推进,一路向安平镇推进,一路向曲阜推进。”李岩用一跟长长的木杆,将三个刻着“堡”字的棋子,分别从地图上的济南、肥城、泰安州三地推到聊城、安平镇和曲阜。

    吴襄则补充说:“他们想要二十里修一堡,一路把堡垒修过去。”

    “能行吗?”朱慈烺也吃不大准,看着两个差不多是半外行的军事家,向他们征求意见。

    “殿下,”李岩说,“从曲阜一役的情况来看,鞑虏是没什么办法打破棱堡的。。。。。。不过两个棱堡之间相隔20里,好像也挡不住鞑虏的兵马。”

    吴襄说:“挡是挡不住,但是三个棱堡线一旦形成,就等于三把尖刀插过去。。。。。。多铎总归得忙活一阵子了。”他笑着,“这样山东的盘子就稳了,东南这边就更稳当了。”

    “是吗?”朱慈烺问,“老泰山觉得多铎有那么好对付?”

    吴襄笑着:“怎么是多铎好对付?分明就是千岁爷英明啊!这土包堆砌棱堡的办法,不就是千岁爷所创?如果洪承畴当日有这个办法,松锦之战说不定就赢了!”

    是吗?朱慈烺想了想,他也觉得自己挺英明的。他又看了看李岩,“军师,你若是多铎,有什么办法吗?”

    “这个。。。。。。”李岩看了看地图,忽然点点头道,“臣倒是有个办法。”

    “说来听听吧。”

    李岩伸出木杆,将刻有“虏”字棋子从山东一下推到了河南。

    河南战场现在也开局了,是黄得功对豪格!

    黄得功当然是打不过豪格的,不过老黄也不是一点招儿都没有。

    他也会坚壁清野啊!

    在豪格发起进攻前,他就把许定国原来的老巢睢州搬了个空,然后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全军退到商丘。依托睢河、马尚河筑垒坚守。

    现在是夏季丰水期,睢河、马尚河(通往涡河)的水位较高,不容易涉渡,而且黄得功部还有一些战船可以在三条河流上运动(这三条河流此时是相通的),还能得到路振飞的淮安水师支援。所以豪格一时也拿他没什么招,双方就在睢阳和商丘之间对峙。

第401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从山东方向往归德府突进?”朱慈烺看着地图,“那得过黄河啊,多铎能过得去吗?现在黄河可是丰水啊。”

    李岩并不大了解清军,所以将目光投向了吴襄。

    吴襄道:“东虏虽是北人,但也会驾船操舟的,辽东、辽西也是有大江大河的。而且开封、河南二府早就入了东虏之手,东虏也搜集一些能在黄河上航行的船只渡个河并不困难。

    因此以归德府境内的黄河,即便在丰水之期,也难挡住多铎所部。如果黄总戎可以在黄河南岸筑垒坚守,倒是可以阻挡多铎渡河南进。不过黄总戎所部兵马不多,即便加上吕抚台的巡标,能战的也就是两万数千之众。现在依托睢河、马尚河抵挡豪格已经很勉强了。再要分兵守黄河,只怕人手不够。。。。。。”

    李岩摇摇头,“殿下,就是人手足够,咱也不能这么用啊!把黄总戎摆在归德府本就有诱敌的打算,如果多铎渡河南来,正好可以将计就计,将清军诱至洪泽湖北岸,寻求决战。”

    现在的洪泽湖位于淮河和黄河的交汇处,水量充沛,湖面巨大,周围更是河网密布。虽然地处淮北,但是地形却和江南无二。

    而且通过淮河和大运河,洪泽湖和长江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布署在南京的克难新军主力可以通过水运开赴洪泽湖,后勤也可以通过水运保障。

    所以在洪泽湖北岸决战,是眼下明军的第一选项。其次则是诱敌渡淮,在淮河以南选择决战地点。再次则是在徐州决战。。。。。。至于在山东甚至辽西进行决战,眼下还不在克难殿的考虑范畴之内。

    “如果能在洪泽湖畔决战,当然是最有利的。”朱慈烺想了想,“就怕黄得功不能全身而退啊。。。。。。”

    吴襄笑道:“若是全身而退,没有一点损失,豪格和多铎就不会来追了。不过黄总戎也是军中宿将,所部还有不少勇卫营出身的老兵,还是能战的。由商丘南下,还可以沿睢水、涡河而行,主力应该是可以退出来的。”

    这吴老头可是逃跑专业户,也许不会打胜仗,但是从战场开溜的经验是足够的。

    “只要主力能退出来就行了。。。。。。”朱慈烺抱着胳膊,看着大地图上的形势,轻轻吐了口气,“咱们的模范军什么时候北上?”

    “现在不着急。”李岩道,“从南京北上淮河不过三四百里,走水路六天能到,走陆路四天就足够了。现在归德府那边还没动静呢,咱们不必那么急着出兵。。。。。。毕竟这一战,必须是殿下亲征才行。”

    模范军名义上的总戎是吴三辅,但实际上这是一支被朱慈烺牢牢捏在手里的“近卫军”,是不容他人染指的。

    用吴三辅就是因为这位国舅爷知道怎么当好一个传令兵。

    另外,将要参战的部队也不仅是克难新军和模范军(他们其实是一个系统),还有黄得功、高杰两个总兵,吕大器、路振飞两个巡抚,以及江北总督侯恂等人的军队。

    那么多总兵、巡抚和总督,除了朱慈烺,还有谁指挥得了?

    所以这场预想中的大会战,必须在朱慈烺的亲自统帅下进行。可朱慈烺现在又不能离开南京太久。。。。。。免得崇祯皇帝又蹦跶起来——光是崇祯一个光杆当然蹦跶不了。可朱慈烺的朝廷这段时间已经将清屯查田和整顿关钞税卡的事业推广到整个南直隶、江西和浙江了。而朱慈烺的“五年免赋”对东南士大夫的打击也不小。他们本来就不交田赋,所以免赋对他们没什么好处,反而会夺了诡寄的好处。

    因此朱大太子必须时时刻刻提防着有人在南京折腾出什么夺门之变,至少在他打败南下的鞑子以前,他得担着这份心。

    朱慈烺吐了口气,又把话题转回了山东,“山东那边怎么回?”

    “准了吧。”吴襄说,“反正是史可法、高宏图、左懋第和鲁王出兵。。。。。。总能打死一些鞑子的!”

    其实吴襄压根不看好山东战场的形势。。。。。。他可是和大清打老了仗的,知道光靠一个“步步为营”根本不可能打败多铎这样的人物。

    不过堡垒加上团练,再加上改流归土这种可以极大激发出地方豪强战斗力的办法,还是可以让山东变成一个可以拖住大清南下脚步的泥潭。

    对朱慈烺来说,这就足够了!因为他的克难新军正一天天的壮大起来。如果能拖过一年,那么十余万新军就都能模范化了,到时候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千岁爷,”李岩想了想,也道,“臣觉得多铎是没什么招儿了。。。。。。土包垒得棱堡怎么样,咱们在大校场里面不都试过吗?红夷大炮真是锤不动啊!多铎还能怎么办?用人命去堆?哪怕一个棱堡搭上四五百鞑子他也不肯啊!”

    “也对。。。。。。”朱慈烺想了想,“那就拟旨吧!”

    。。。。。。

    “王爷,王爷,高宏图和左懋第果然出动了!”

    曲阜大营里面,正捧着本三国演义在大帐里面研究的多铎,忽然听见了何洛会充满惊喜的声音。

    他是三天前率兵从沛县返回的,还带回了三四万汉人百姓和大批的粮食物资。

    不过多铎并没有让这三四万百姓在曲阜城外挖壕,而是将他们交给了移驻兖州府城的孙之獬,由孙之獬将他们安置在兖州府城周围,分配土地,开垦耕种。现在虽然已经误了农时,种不了麦子,但还可以播种一些黄豆,总归能活人的。

    至于挖壕围困曲阜的计划,现在已经被多铎放弃了,他现在要示弱于敌,挖壕围城看上去可太凶猛了。。。。。。万一把高宏图、左懋第他们吓住了,那就不好办了。

    何洛会大步进了大帐,先行了跪礼,然后才道:“禀王爷,刚阿泰从聊城发来塘报,说发现大批南蛮的军兵团练在茌平县境内修筑堡垒!

    另外,咱们的哨骑还发现东阿县、宁阳县境内,也有大批南蛮子的军兵团练,也都在修堡垒。看来是想步步为营,逼退咱们啊!”

    多铎嗤的一笑,吐出两个字儿:“傻子!”然后继续低头看他的三国演义。

    “王爷,”何洛会又道,“咱们什么时候出兵?”

    “急什么?”多铎用右手的大拇哥沾了一点唾沫,又拈着书页翻了一张,“等北路的南军到了聊城附近,咱们再出动不迟。。。。。。这几日就让勇士们好好休息,养足了精神!”

    何洛会似乎还有些担心,“王爷,塘报上说,南蛮修建的堡垒很古怪,都是一个四方形加上四个角。。。。。。看上去不大好啃啊!”

    多铎挥挥手,“随他们去。。。。。。本王又不会让勇士们硬啃他们的堡垒。”

    “那咱们该怎么打?”何洛会又问了一句。

    多铎一笑:“办法多了,最不济就是堡垒对堡垒了。。。。。。修堡垒我大清不会吗?这些傻尼堪想用堡垒断本王的后路,本王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堡垒去围他们的堡垒,断了往聊城而来的这一路南蛮的后路。本王倒要看看,他们带了多少粮食过来?”

    这下可遭了。。。。。。多铎居然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一招了,看来三国演义没白看啊!

第402章 我们农民有力量() 
“禀报抚台,前头三十里外就是大运河了!”

    马得功派出的传骑塘马飞也似的来到高宏图的马前。山东团练军二十协大兵加上李成栋、马得功所部,总计46000余人,自济南西进,沿着一条从大运河流向渤海湾,名叫“土河”的不大不小的河流一路龟速前行。

    从济南府城历城到东昌府城聊城间的距离实在没有多远,即便走土河而进会绕点道,也就200多里地儿。一天走个五十里,四天时间也走完了。

    可是高宏图高大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