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234章

抢救大明朝-第234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出曲阜的过程非常顺利,无惊无险——因为清军的曲阜大营只是一个和曲阜城对峙的据点,也不是紧挨着曲阜城,更没有包围曲阜城的能力。最多就是派点骑兵在曲阜城周围转悠,收拾一下明军的夜不收。

    对于有大队骑兵遮护的史可程,是伤不了一根汗毛的,只能望着他安然远去。

    而从曲阜北上济南的这一路,又让史可程看到了不少胜利的希望。

    因为离开曲阜县境,进入泰沂山区后,他就发现这里的民众已经被组织起来了。被高宏图、左懋第、朱以海这样的山东地主阶级的大头目给组织起来了!

    可别以为地主老财和贫下中农在阶级上对立,就没办法将之组织起来了。实际上,在科举制度大兴之前,士族地主阶级还是可以组织乡兵,修建堡坞,称霸一方的。哪怕在科举大兴后的宋朝,大姓豪族还是会抱团取暖——因为宋朝没有举人、秀才两级功名,而进士的数量又太少,且没有南北榜这样的制度确保各地都能摊上几个进士,所以许多文化教育不是很兴盛的府路州县基本没有什么进士官儿,大姓豪族就靠人多抱团发展生存。所以出现了许多十几代人不分家的“义门”。

    而到了明朝,因为举人、秀才功名的出现,使得豪强大姓的凝聚力下降。譬如莱阳左家这样的“九楼十八懋”,个个都有功名傍身,谁也不服谁了,所以家族的凝聚力就大幅下降。

    不过朱慈烺在一年前推行的改流归土和扶植高宏图、左懋第、朱以海等三大山东地头蛇的举措,已经大大增强了山东地主豪强的实力。至少在泰沂山区的泰安、肥城、长清和历城(济南府城)等州县,到处都有被组织起来训练的团练和修筑在险要之地的堡坞。

    这可才刚刚开始呢!如果山东抗清可以持续上十年八年,把山东的团练军都历练出来了,到时候高宏图就变成“高国藩“,左懋第就成左宗棠了!就该大清国哭了。可是史可程的堂兄史可法,却又等不得十年八年。。。。。。

    。。。。。。

    “高抚台,家兄以为鞑虏摸金王爷多铎所部,已经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数万大军沿着运河而进,止于曲阜城下,沿途只占据了吴桥镇、德州、武城县、临清州、堂邑县、张秋镇、东平州、济宁州、兹阳县等城池,犹如一根细线,维持着多铎所部退路。

    而在这细线的东面,有高抚台、左团练、鲁王和李总戎所部,兵力不下十万!在细线西面,则由李总戎(李化鲸)、黄总戎、吕抚台的兵马,亦有十万之众。

    在鞑虏的南面,则有家兄的曲阜军,徐州的高家军,淮安路抚台兵马,诸部合并,也不下十万啊!

    多铎不过数万疲惫,被我三十万众夹击,分明是危如累卵。。。。。。只要各方能够齐心协力,一定能歼灭此獠!”

    济南城内,巡抚衙门的大堂上,史可程正在侃侃而谈,说的都是史可法交代的话语。

    当然了,史可法的分析是有道理的。。。。。。至少从地图上看,多铎还真是孤军深入,有点要被人围而歼之的意思。

    只是在上两回清军深入山东的时候,他们好像也是孤军,而且深入的更加厉害,也没被明军给歼了,反而在饱掠之后,扬长而去了。

第399章 堡垒推进,步步为营() 
高宏图静静的听着史可程描绘着三十万大军围剿多铎的美好画面,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变化,直到史可程口干舌燥,无话可说了,这才轻轻叹了口气,开口道:“本官刚刚收到曹州李总兵的塘报,东虏大军在五月初八攻破了鱼台县城,初九进入徐州境内,初十就一日连破沛县、丰县两座县城!”

    史可程怔了下,连忙追问:“鱼台、沛县、丰县可曾疏散百姓?高总戎、李总戎可曾与虏交战?”

    高宏图道:“鱼台、沛县、丰县离开敌境较远,所以并未疏散。不过这三个县的县城人口本就不多,加一块儿就三四千户,周遭乡村也不富庶。。。。。。虽然遭了劫难,损失总算不是太大。

    至于交战嘛,以李总兵、高总兵的实力,能自保就不错了,还敢去挡鞑虏的兵锋吗?”

    “鞑虏的兵锋也不是不可挡的,”史可程道,“曲阜之战中,咱们不就挡住了?”

    “曲阜坚城,自然可以挡住。”高宏图的副将李大开插话道,“东虏若是敢进犯重兵屯住的邳州城,高总兵一定也能将之击退的。”

    “可是鞑虏并没有强攻曲阜坚城,”史可程笑道,“仅仅是一座曲阜城外的土堡,就让鞑虏无计可施。。。。。。哪怕用上红夷大炮也没得手!”

    高宏图讶异道:“什么?一座土堡挡住了红夷大炮?”

    “没错!”史可程道,“这座土堡就是以圆木为里,泥土居中,外以麻袋填土垒成。没有使用夯土,所以工量不大。

    家兄在曲阜战后让团丁在城外试验了一番,发现用2000壮丁,配以铁锹、麻袋、蒲包,只需三两日,就可以建成足以抵挡红夷大炮轰击的堡垒。如果再多花一点时间,还能修成如曲阜主城一般的多角棱堡。再辅以强弓、火铳、虎蹲炮,用2000人守此堡垒,应该就足可抵挡万余鞑虏大兵了!”

    李大开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若真能如此,咱们倒是可以用步步为营的法子和鞑虏抗衡。。。。。。昔日洪承畴就是用这个办法解锦州之围的。只可惜当时不知道用土包堆棱堡的法子,要不然国事也不至于如此。”

    看见李大开似乎还有点怀疑自己的说法,史可程笑着对高宏图说:“高抚台,济南这里有红夷大炮吗?若有的话,可以拿来一试。照着曲阜丙字号支寨的法子修一段土墙,用红夷大炮轰击,便可知道下官所言非虚了。”

    高宏图摇摇头道;“济南这边没有红夷大炮,不过登州城是有红夷大炮的。本官会行文山东总兵衙门,让他们用红夷大炮轰击土包堆成的城墙,看看能不能顶住。”

    他的脸上忽然露出了期待的神色,摸着胡须:“若真能顶得住,倒是可以兵分数路,以堡垒推进之法,合围东虏摸金王多铎所部。。。。。。聚而歼之!”

    。。。。。。

    “轰轰。。。。。。”

    这是两门三磅团炮在开火,拳头大小的实心弹被轰了出去,化作了两个黑点,以肉眼难以看清的高速飞向三百步外的一排木制标靶。转瞬之间,就将其中的三两个木靶击碎!

    “好!好!尼古拉,非常好!”朱大太子看见炮击的效果,满意的冲一个鹰勾鼻,黑头发,留着络腮胡子的洋鬼子武官挑起了大拇哥。

    这洋鬼子名叫尼古拉。费雷拉,是澳门总督施保罗为朱慈烺雇佣的炮兵团长。他是去年年底的时候,带着一百多名葡萄牙炮手和工匠(这个时代的炮兵都要自带工匠)从澳门抵达南京,加入了克难新军的模范军的。

    朱慈烺又让封思忠从孝陵卫新军里面挑选了二百多个头脑灵活的少年宗子,又从新军各团中选了三百人,还从南京造炮局中选了一些工匠,和一百多葡萄牙炮手一起组成了模范军炮兵团。

    这个炮兵团由六个团炮连,两个重炮连,一个工兵连,一个辎重兵连组成。六个团炮连都各下辖三个团炮排,一个炮连总共装备六门三磅团炮——所谓的团炮,当然是应该配属在步兵团和骑兵团的。

    所以现在模范炮兵团只是代管这六个团炮连,等到所有的训练完成后,这六个团炮连就会以排为单位分配给各个模范步兵团和骑兵团。

    另外两个重炮连则只各配备两个12磅红夷大炮排,一个重炮连只有4门12磅红夷大炮,两个连一共8门,是用来攻坚的火力。

    而现在试射的,则是一个完全由中国人组成的3磅团炮排。这个排是封思忠和徐尔默这两个高官亲自指挥的,由费雷拉挑选能说一点汉语的葡萄牙炮兵手把手的教,教了四个多月终于可以拉出来瞧瞧了。

    可以给朱慈烺看的可不仅是打炮这一个科目,还有迅速转移和展开阵地这两个科目——相对12磅大炮,3磅团炮真正的优势就在轻便灵活上面。

    “太子殿下,他们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训练,接下去他们还应该和步兵团、骑兵团进行协同训练。协同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不过石瑞恩将军一定能让殿下满意。。。。。。”

    尼古拉。费雷拉说着生硬的汉语,还带着一点广东腔——他在澳门呆了不少年,已经会说广东官话了,听着有点费劲儿。

    这个葡萄牙籍的炮兵团长其实是海军出身,葡萄牙可不是法兰西、荷兰、德意志、瑞典、西班牙这样的陆上强国,也没参加过三十年战争。所以陆军的技术不怎么样,也没高水平的炮兵。

    而石瑞恩虽然不是炮兵出身,但却实实在在打过三十年战争和英国内战,知道怎么运用团级炮兵。他现在也在大校场看炮兵演练,听见费雷拉提到自己,就知道是什么事儿,笑着用刚刚学会的山西腔的汉语对朱慈烺道:“太子殿下放心,包在额老石身上了!”

    他的这一口“老西”腔儿是跟韩霖的一个侄子韩立人学的——这个韩立人跟着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学习多年,能说流利的法语。而法语是这个时代西方的通用语言,石瑞恩和费雷拉都会说。所以韩立人就当了洋将团的首席通事,还负责教一群洋将说山西话。。。。。。因此朱慈烺手底下的洋将要么说广东官话(都是在澳门学的),要么就是一口山西官话,另外还有一些说一口吴侬软语的通事,都是罗大公从苏州、松江一带替朱慈烺寻来的。

    “石将军,”朱慈烺冲着石瑞恩招招手,把这个说山西话的德国佬叫到跟前,然后用法语问他:“如果明天就下达出征的命令,模范军有几个团可以达到欧洲军队的水平?”

    “九个团。”石瑞恩很肯定的回答,“如果不考虑炮兵的因素,有九个团已经做好准备了。。。。。。殿下,战争要开始了吗?”

    “战争已经开始了!”朱慈烺苦笑道,“但是我还不知道怎么打赢。。。。。。”

    “殿下,您担心是什么?”石瑞恩问。

    “我的敌人拥有强大的轻骑兵和下马步兵,其实是一兵两用,他们既是轻骑兵,又是不马步兵,精通格斗和弓箭,也会使用火铳和火炮。”朱慈烺眉头皱着,“而且他们拥有许多优秀的将领,习惯在北方平原进行运动战。。。。。。将军,你有什么建议吗?”

第400章 总参谋部() 
“殿下,”石瑞恩想了想,“根据额在欧洲的经验。。。。。。训练有素的步兵在机动性方面,是不亚于大部分骑兵的。因为战马是非常娇贵的动物,不能过分使用它们,而且还需要很好的照料。所以一支纯骑兵的团队,其运动速度并不会明显快于优秀的步兵团队。

    而您拥有的12个步兵团队,都是非常能行军的。他们的行军能力,甚至超过了欧洲战场上的军队。所以额认为,您完全可以依靠步兵去追击鞑靼人的骑兵!

    当然了,战场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如果能在水网纵横的区域和鞑靼人比机动性,额相信两条腿是可以战胜四条腿的!”

    这个石洋人虽然打了一辈子仗,但是并没有遇到过草原风的骑兵。他遇到的都是欧式骑兵,他们使用的都是人工精心培育的优质战马。高大、敏捷、强壮,但是不能吃苦,而且价格昂贵。

    所以没有哪个欧洲,特别是西欧、中欧国家的骑兵愿意把跑死打运动战的。而且西欧、中欧的国家才多大一点?跑死马的运动战怎么打得起来?

    另外,西欧、中欧现在可是遍地修棱堡,这些易守难攻的堡垒,也大大限制了军队的机动性。

    而大清现在控制了蒙古草原,也就有了低成本的战马来源,而且还是比较能吃苦的蒙古马。所以大清国现在是不怕消耗马匹的性命进行运动的。

    不过将清军引到水网纵横的地区倒是个办法。。。。。。水网纵横的地区并不是骑兵的禁区,但还是会限制骑兵发挥机动性——当然了,步兵的机动性一样会被限制,毕竟谁也不能在水面上行走!

    。。。。。。

    在南京皇城内的文华殿背后,新落成了两座不大不小的殿宇,一座称为克难殿,一座称为长春阁。

    其中长春阁是朱慈烺同宁香玉、费珍娥、吴三妹和郑茶姑几人的住所。比起原来他们居住的东暖阁、西暖阁可宽敞多了。

    而克难殿则是朱慈烺和大元帅府还有兵部官员们召开会议,处理军务的场所——实际上就是大明海陆两军的中枢大脑所在!

    现在大明和大清的全面战争已经开始了,所以朱慈烺这个抚军太子的工作重点,也从政务改革转向了军务。

    在克难殿的中央,几张长桌子被拼在了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