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209章

抢救大明朝-第209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这群屡战屡败,却还精神抖擞的大顺天兵时,襄京府的百姓一开始还觉得挺安心的——看来大顺朝暂时还不会垮台,大家伙还能再过一年不纳粮不交租不还高利贷的好日子。就算是一年过后,应该也不会横征暴敛吧?

    襄京府在明朝时是湖广的襄阳府,湖广有两亿两千多万亩土地,正额田税才两百多万石,平摊到亩不过一升米面,根本微不足道。

    只要大顺朝廷能继续站在种田人这边,不让田主催租逼债,一点田赋真不算什么。

    可是襄京府的种田人还没高兴太久,张贴在襄京城和襄京府下属各县县城门口的“清田分田”的皇榜,就犹如一盆冰水,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全都倒在了这些襄京府种田人的脑袋上了。

    在襄京府城的临汉门外,一群运米运菜入城贩卖的农人,正聚在城门外新竖起来的告示牌前,七嘴八舌地争论着,言语当中充满了惊愕莫名的情绪。

    “啥子?要把襄京府的田全都分给大顺军的有功将士?怎么可以这样?”

    “那,那,那租子还能不能免?”

    “还免租子?你想得美。。。。。。大顺军的将爷不一刀斩了你?”

    “不交租子要杀头?前朝时候也没那么凶啊。。。。。。”

    “唉,总是百姓苦啊!”

    “好日子到头了。。。。。。”

    “可我家自己也有几亩田啊!难道也要拿去分给大顺军的兵爷?”

    “读皇榜的官爷怎么说的?无论过去是官田、军田、私田、隐田,现在一律归永昌皇爷所有,禁止买卖,都要用来犒赏将士!”

    大顺朝的分田分地和隔壁大明朝还是有所不同的。大明朝的朱太子看得很远,他知道大明,至少大明东南这块儿已经站在资本主义门槛上了。而限制大明东南跨过这个门槛的,就是农业市场化被附属于科举的寄进投献制所阻挡——这个年头计划经济什么的想都别想,要想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只有市场化一条路!而农业的市场化,当然需要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还需要生产资料,也就是土地流通必须市场化!

    明朝那种靠科举考试进行土地流转的制度,是根本不可能有力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土地不是集中于善于经营土地的农户手中,而是被做八股文章的高手们拿去了。

    因此朱慈烺“土改”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将土地变成可以流通的私人财产(通过摧毁寄进制和逐步分配给克难将士的方式)。而李自成版的“土改”,则是封建土地兵役的路线。土地国有,然后分配给大顺的军事贵族,以换取兵役。

    对大顺治下的农夫而言,这在土地改革,可真是将他们至于世世代代都难以翻身的境地了!

    “啊!那可怎么办。。。。。。”

    “永昌皇爷怎么也变坏了?”

    “说好的三年免征。。。。。。”

    “不行,咱们得去找永昌皇爷评理!”

    “皇爷不在襄京,现在襄京这里是亳侯说了算。”

    “那就去找亳侯!”

    “对,咱们去皇城(襄王府)击鼓鸣冤!”

    “去击鼓鸣冤。。。。。。”

    不少已经卖出米菜的农夫也顾不上回家,全都涌向了襄京皇城,去向亳侯李过和襄京府尹顾君恩击鼓鸣冤了。

    不过当他们来到原来的大明襄王府正门外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没有鼓可以给他们敲,只有大队白帽蓝衣,持着刀矛弓箭的大顺老营兵气势汹汹的守在那里!

    一个操着陕西口音的大顺将爷看见又有农民跑来敲鼓了,就一边挥手一边嚷嚷着撵人了。

    “走吧,走吧。。。。。。都走吧,额们这里没鼓可以敲,也别鸣什么冤枉了,都他娘的是命!要再不走,额们手里的刀矛可就不可气了!”

    啥?连个讲理的地方都没了?

    农人们看着杀气腾腾的老营兵,看着他们手里面磨得锃亮的大刀片子和矛尖,全都是凉气儿连连。

    这也太凶残了吧?

    啊,对了,他们是杀人不眨眼的流寇啊!

    你和流寇讲什么道理?

    农民们怕了,而且也没什么办法可以反抗。大明的官兵虽然坏,但是大部分都没啥战斗力,还能闹个农民起义啥的。

    可这伙大顺天兵,看上去就狠啊,杀气都快抑制不住了!谁要是往前凑,那可就是死路一条了。。。。。。

    此时此刻,在“皇城”的城门楼上,亳侯李过看着又一群百姓哭哭啼啼的离开,就是一声叹息:“这些家伙,和鞑子打仗的时候要有现在一半劲头,咱大顺何至于有今日?”

    “侯爷,如果吴三桂是拦着不让给将士们分田的对头,山海关那一役恐怕等不到鞑子进场,他就得大败了!

    接过话题的是顾君恩,他这些日子反复总结大顺朝失败的教训,最后的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分田分人口。。。。。。要不然以大顺天兵横扫天下的气势,吴三桂的那几万凄凄惶惶的关宁孤军,一阵都挡不住!

    李过哼了一声:“现在他们总满意了吧?对了,军师,襄京府和陨阳府大概能搜罗出多少土地?够额的三万大兵分配吗?”

    “够,够的!”顾君恩道,“襄京府和陨阳府现在都在检地清田,估摸着能有700万亩,大部分都是上田。给将士们平摊一下,总有二百多亩。。。。。。襄京多水田,又能种两季,比较费劲儿,所以户口也多些。700万亩田上总有50万户,均摊一下,怎么都能分到15户!”

    李过道:“二百多亩田,十五家佃户。。。。。。也可以了,对得起兄弟们了!”

第355章 李自成又满血了() 
哐当、哐当,长安皇城的武英殿门前,响起了金甲卫士换岗的脚步声音。盔甲和兵器碰撞,发出了一些响动,传到了大晚上不睡觉,还在为国为民操劳的李自成耳朵里。

    李自成从一大堆奏章当中抬起头来,揉揉眼睛。外面换岗的声音提醒他,现在已经是深夜了。他应该结束让人头疼的政务,去另外一件更让他烦恼的事业奋斗——为大顺王朝制造顺太宗的事业!

    今年,他虚岁四十岁,如果不是因为崇祯皇帝的昏庸无道让他忙于造反而无暇造人,现在他都该当爷爷了。

    可是他如今却没有一儿半女,大好的江山没有人可以继承,能不让人着急吗?

    因为这事儿,他已经连着纳了五六个妃子,甚至还让人选了两个生过儿子的寡妇入宫侍奉。

    可是那两个寡妇的肚子也不争气,搞了搞去还是没动静!也不知道她们原来的孩子是怎么怀上的?

    难道是自己年岁大了,身体不好,不能为大顺天朝传宗接代了?

    可是大顺朝中年老的将领多得是,他们当中也有不少老来得子老来得女的。连自己的大侄子李过(李过比李自成老)一边行军打仗还一边得了个闺女。。。。。。真是羡慕死人啊!

    想到自己有可以因为崇祯的无能而耽误了最佳的生育时间,李自成就忍不住一声叹息。然后放下手头的政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还得继续努力啊!大顺江山还等着呢,他要没儿子,江山传给谁啊?要是没有人可以接他的班,他忙活那么多年图个啥?就为了让李来亨那小兔崽子得意?

    一想到李来亨他就气不打一处来。。。。。。有不少人都在背着他管李来亨叫“小闯王”了!

    这是诅咒本闯王生不出儿子吗?真是太可气了。。。。。。不过气归气,他现在也不能宰了李来亨。因为李来亨是唯一的继承人,万一真的没亲儿子,那顺太宗也只能便宜这小兔崽子了。总不能让大顺江山因为后继无人而灭亡吧?就算他李自成不在乎,下面的人也不答应啊!

    李自成吐了口气,然后拍了拍胸脯,还是很强壮的!衣服脱了里面都是筋肉,一夜御二女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怎么可能生不出儿子?难不成要找个郎中瞧一瞧?

    正在李自成准备为大顺接班人的问题继承努力的时候,门外脚步声轻轻响起,然后就看见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给李自成叩了个头:“皇爷,兵政府张尚书求见。”

    “张璘然?那么晚了?”李自成眉头皱了起来。

    所谓的兵政府就相当于明朝的兵部,李自成当了皇帝后改六部为六政府,兵部就改称兵政府,现在的尚书名叫张璘然,是明朝的贰臣,进士出身,投靠前是平阳知府。

    “快,快宣他进来!”李自成知道张璘然大晚上的请见一定没好事儿!

    他可是兵政府尚书啊!

    四十挂零,长得非常威武的张璘然很快就被小太监带到了武英殿,也给李自成叩了头,然后才急急的禀报:“皇爷,接到潼关防御使巫山伯的急报。。。。。。吴三桂的兵马已经抵达了阌乡县,前锋直抵潼关城下了!”

    “来得好快啊!”李自成倒吸了口凉气,“来人,去宣汝侯、泽侯、蕲侯,还有丞相和大军师来!”

    被点到名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蕲侯谷英,丞相牛金星,大军师宋献策等人,全都被搅了清梦,大半夜的都给拎到了长安皇城中的武英殿。

    他们赶到的时候,武英殿的大殿里头已经点了好些个小孩手臂粗细的蜡烛,都是早些大明秦王府中用剩下的。大殿中央,两张长桌子被拼在了一起,上面摊开了一张绘制得非常仔细的地图,图上有潼关卫、阌乡县、灵宝县、芮城县和蒲州的一带的地形。其中潼关卫属陕西,阌乡县、灵宝县属河南,芮城县和蒲州属山西。

    现在属于河南的阌乡县、灵宝县已经被吴三桂所控制,属于山西的芮城县和蒲州虽然尚在大顺军手中,但是平阳府(芮城县和蒲州都属于平阳府)大部都被清军控制,距离芮城县、蒲州不远的解州现在就屯驻有八旗大兵。

    而潼关卫目前则被大顺军原左营果毅将军,现任潼关卫指挥使巫山伯马世耀所率领的7000兵将牢牢扼守着。

    顺便一说,从山西败退后,李自成再一次对自己麾下的军队进行了整编。将自己拥有十几二十万大军整编成了五营十三卫外加一个留守司。

    五营者,番号上还是前营、后营、左营、右营和中权禁军。不过具体所辖的部队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动。一些部队被调出五营军系统,去防御对大顺朝而言至关重要的地盘,而另一些在山西作战中表现突出的部队,如陈永福部这样的精兵,则被调入五营军,成为了大顺精锐老营的一部。

    经过改编和补充后,五营军的人数又一次恢复到了八万五千左右!现在这支军队就集中在长安附近,随时可以开赴前线,和吴三桂的大军一战。

    而在怀庆大反击的主力李过、刘希尧的两营(后营、右营)兵马在调往襄京后就将番号换成了襄阳卫和陨阳卫,李过、刘希尧两人分别担任襄陨卫帅,李过还兼任襄京留守。

    两人指挥的几万大军,则分别进驻襄京府和陨阳府,第一批参加“土改”,从流贼升级成了地主!

    除了襄阳、陨阳这两个因为“土改”而人数膨胀的卫,现在大顺政权还拥有南阳卫、长安卫、延安卫、榆林卫、汉中卫、宁夏卫、甘肃卫、西宁卫、凉州卫、秦陇卫、潼关卫等十一个卫。不过这十一卫的兵马数量较少,最多的就是潼关卫的7000人,而且暂时也不会给所部将士分配土地——襄陨二府的“土改”有点试点的意思,搞好了才会全面推广。

    等到其余十一卫土改全部完成,二十余万大顺的子弟兵可就人人都有了一份家业——李自成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因为已经在军中宣布了将要分配土地,所以屡战屡败的大顺军的士气在春节过后就开始直线上升。上上下下,又一次充满期待了。

    李自成隐约感觉到,进入北京之前那一支勇往直前的大顺天兵又回来了!

    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和谋士,又一次信心满满的李自成说:“哼!吴三桂欺人太盛,额们已经缩到陕西了,他还不肯放过。。。。。。额这回要给在关中设个死局,把吴三桂的兵马引进来,统统杀尽,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第356章 誓杀吴三桂!() 
“皇爷,您要让出潼关?”汝侯刘宗敏马上就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思,皱着眉头道。“若是吴贼拿下潼关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额们怎么办?”

    泽侯田见秀也道:“是啊,皇爷,吴三桂可是挺能打的,从山海关这一路打过来,额们可没在他手底下占过便宜。”

    蕲侯谷英摇摇头:“皇爷,额们守着潼关不是挺好的?潼关天险,够姓吴的打上几个月。额们先把关中的土地分给将士们。。。。。。有了田产,将士们的干劲就起来了,不怕打不下去。”

    分地这事儿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也不能低估大顺军将士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