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172章

抢救大明朝-第172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不是维持秩序的新军士兵疏忽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就看见一个儒生打扮的上了年纪的男子,突然大步走出了人群,在众目睽睽之下,快步到来仪凤门外,挡在了钱谦益等人和鞑子使团之间。

    这是什么状况?钱谦益忙扭头看看负责仪凤门秩序的克难新军协统。可这位俞大协统仿佛什么都没看见,只是笔直肃立。

    “前面可是孙龙拂吗?在下桐城阮大铖。。。。。。京师一别,转眼就是十七年了!”

    阮大铖!那个阉党阮大铖!他什么时候来南京了?难道是为了和同为阉党骨干的孙之獬叙旧?不对啊,他们俩没多熟悉啊!而且阮大铖怎么就和孙之獬一别十七年?崇祯元年的时候阮大铖早就弃官在家写戏曲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钱谦益眯着眼睛去看,看见的只是一个背影,又想走上前去制止两个阉党余孽叙旧。却被身边和他一起来迎接鞑子使团的武清侯李国瑞给拉了一把。

    “钱阁佬,”那李国瑞笑吟吟道,“看戏!”

    看戏?看什么戏?钱谦益愣了又愣。

第286章 原来鞑子那么坏! 下() 
“原来是阮集之啊,真是多年不见了。”

    孙之獬并没有翻身下马,而是在马背上冲着阮大铖拱了拱手。

    阮大铖并没有还礼,而是大声发问:“孙龙拂,你的头发呢?怎么没有了?难道你已经看破红尘,梯度为僧了?”

    孙之獬笑了笑,伸手从脑海摸出了那根金钱鼠尾一样的辫子,“集之兄,小弟现在是大清国的人,大清国的男人都要剃发结辫的。”

    “都要剃发?如果不剃发呢?”又一个声音响起,孙之獬循着声音看了去,发生一个穿着青布儒衫的胖子摇着纸扇子走了过来。

    “在下松江罗大公,请教了!”来人是东林后继,明年恩科的榜眼也有可能是状元的罗大公。

    “哈哈哈!”孙之獬突然大笑了起来。

    罗大公一头雾水,“你笑什么?”

    “我笑你个百无一用的书生若是在北直隶,那是连剃发的资格都没有的!”

    罗大公哼了一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下是不会剃发结辫的!”

    孙之獬只是大笑不已,阮大铖看着也奇怪,问道:“你笑什么?”

    孙之獬收起了笑容,目光阴冷的扫视着周围。只见在仪凤门瓮城外聚集的除了维持秩序的兵士,就是官袍乌纱的官员或者儒服儒巾的书生,一个个都横眉冷对着自己。

    “本官笑他无知识浅!”孙之獬阴沉地开口了,“居然不知我大清的二十四个前程。”

    “什么二十四个前程?”

    孙之獬笑道:“就是八旗子弟的晋升之路,从包衣奴才往上,一共是二十四个等级,就到亲王了。每升一级,都得有真才实料的功劳!有功必升,有过必罚。而最下面的包衣奴才不算前程,所以就算二十四个前程了。

    寻常的汉人,只要不是官员投诚,如果要入我大清,一开始都是包衣奴才,为八旗老爷做牛做马,妻子女儿还要伺候主子。。。。。。甭管你有多少学问,能不能中举中进士,都是一样的。哪怕如今大清国的大学士范文程和宁完我,也都是从包衣奴才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其中范大学士的妻子因为颇有姿色还伺候过大清豫亲王呢!那可是范大学士的荣耀啊!”

    “什么?这等事情还是荣耀?”罗大公嚷了起来,“这范文程有没有一点骨气啊!”

    “骨气?”孙之獬又是一阵狂笑,然后扬起马鞭指着罗大公,“你是不知道范大学士的本事又多大,他可是能文能武的全才,提笔能写锦绣文章,提刀能杀你们南朝的兵将。他如今的富贵,可是一刀一枪搏出来的富贵。

    你个四肢不勤的书生也配和范大学士讲骨气?你说你有啥用?除了考科举你还会干啥?当老爷吗?大清那边八旗贵人才是老爷,普通的汉人都得从包衣奴才开始。你会当奴才吗?你会种地吗?你会做工吗?你会杀人吗?都不会,那连包衣奴才都没得当。。。。。。如果你在大清国,运气好些,遇上太宗皇帝那样的仁君,还能当个安安饿殍。如果遇上太祖那样的雄主,就得杀了节省口粮。”

    啊!这是真的?鞑子真的那么凶残?

    凤仪门外一群官员书生都被孙之獬的话给惊呆了——孙之獬是鞑子的使臣,他说的话总不会有假了吧!

    就在这时,跟着孙之獬一起的祖可法又怒吼了一声,用生硬的,带着辽音的汉话说:“你们这些尼堪算是走运,没有生在北京,要不然一个占房令下了,都得撵出城去自生自灭!”

    “占房令是怎么回事?”阮大铖顺着祖可法的话往下问。

    “就是把北京城内的汉人平民统统赶出城去!”祖可法说,“把房子和家什让给咱们八旗贵人!”

    “什么?那百姓怎么办?”罗大公。

    “嘿嘿,”祖可法摸着大胡子,得意洋洋地说,“要么当包衣奴才,要么。。。。。。就饿死了!”

    “这是丧尽天良!”

    “你们这些鞑子也太狠毒了。。。。。。”

    “怎么能这样害民?”

    “真是太可恨了。。。。。。”

    “这是要遭报应的!”

    一帮书生和官员都七嘴八舌咒骂起来了,祖可法却哈哈大笑:“你们这些书呆子就是没见识!自古由塞外入主中原者,谁不是屠人千百万的?而且我八旗贵人是要来当主子的,不能当奴才的汉人,我大清要来何用?

    告诉你们吧,除了占房、剃发之外,我大清还有屠城、圈地、投充、捕捉逃人六法!如果你们不想当我大清的奴才,也不愿意去死,那就赶紧去和你们的太子说了,让他大礼迎娶我大清摄政王家的公主,并向我大清称臣,割让淮河以北,再年年纳贡3000万石米麦!”

    阮大铖哼了一声:“休想!我大明读书人铁骨铮铮,绝不会向鞑子低头的!钱受之,你说是不是啊?”

    啊?

    钱谦益被阮大铖问得一愣,姓阮的是阉党啊!自己是东林魁首,怎么能和他一个意见?

    “读书人?”祖可法狂笑,“等我大清取了山东,就挖了孔子老儿的坟茔,断了尔等南朝读书人的根!”

    真要倒孔子的斗啊!

    这下钱谦益可不能不表态了,要不然他的东林魁首也到期了!

    钱谦益怒吼着说:“我大明读书人是不会让至圣先师埋骨之地陷落胡虏丑类之手的!”

    “对!不能让鞑子得了曲阜!”

    “一定要誓死保住圣人家乡!”

    “我等读书人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募兵丁,保名教!”

    什么?还要出钱?怎么出啊?是不是要严征商税?钱谦益也不知怎么,居然就想到商税了,这让他觉得事情有点古怪。

    他忙扭头看去,只见嚷嚷出钱的原来是自己的得意门生郑森,他正和一帮子东林后继在一块儿起哄呢!

    就在这时,钱谦益的得意门生罗大公已经取出了一个卷轴,高高举起,大声道:“金陵诸君,这是罗某所写的讨虏保民檄,我等读书之人,当此国难,都应该挺身而出,保国保民保教!诸君如果赞同,就请在檄文之上署名吧!”

    “桐城阮大铖愿意署名!”

    第一个响应的居然是阮大铖。

    钱谦益眉头微皱,总觉得这个阮大铖不该参与进来,现在他参与了,自己怎么办?

    “泉州郑森,愿意署名!”

    出钱的事情当然不能少了首富家的儿子了。

    “鄞县张煌言,愿意署名!”

    “上虞陈明遇,署名!”

    “通州阎应元,愿意署名!”

    “松江陈子龙,愿意署名!”

    “松江夏允彝,愿意署名!”

    “松江徐孚远。。。。。。

    “金坛冯敦厚。。。。。。署名!”

    “昆山吴殳,愿意署名!”

    “吴县苏瑾,愿附尾翼!”

    “上元韦如松。。。。。。”

    “凤阳陈潜,也愿署名!”

    “钱谦益,愿在檄文上署名!”

    愿意署名的人当然多了!现在是十一月,到明年二月初就要开恩科了,所以这些日子东南一带有意科举的才子都开始往南京聚集了,其中有不少人都凑到仪凤门看鞑子,还在锦衣卫和克难新军的安排下,到了瓮城门外这里,亲耳所听,亲眼所见,算是知道鞑子有多坏了。

    眼见耳听都有了,再不挺身而出,那还考什么进士?考中了去投鞑子当汉奸吗?

    所以有脑子的举人老爷都知道,他们不在罗大公的这篇檄文上署名,现在就可以回去了。。。。。。因为文章再好,朱大太子都不会看的,中进士那是做梦!

    当然了,他们署名的檄文,也会被孙之獬带回北京,交给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这样他们就算是被套住了,以后他们想当汉奸都没门路了!

第287章 两国交兵,不斩蒋干(月票5000加更)() 
南京,大功坊,抚军大元帅府。

    “孙之獬,金之俊,你二位虽然当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但是你们放心,我大明是礼仪之邦,礼仪之邦不会斩来使的,也不会扣押你们,所以你们不用害怕。。。。。。”

    说话的正是朱慈烺,和以往一样,还是和颜悦色,面带笑容,让人看着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只是孙之獬、金之俊这两个大清使臣不知怎么回事儿,见了朱慈烺就给跪了,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在那里瑟瑟发抖。

    朱慈烺只得好言相劝了——他可没骗两个汉奸,他真的不会斩了这两个汉奸来使。斩了他们,谁把东南名士联名的讨虏保民檄拿去给多尔衮看?

    所以他们必须得风风光光的回去,得让那些在讨虏保民檄上署名的名士都知道自己和鞑子那是势不两立的。。。。。。如果鞑子打下了江南,他们就死定了!

    听朱慈烺怎么一说,孙之獬和金之俊抖得更厉害了!他们在南京仪凤门外说得那些话,要是让多尔衮知道了,那还了得?他们俩那是在拆大清国的台。。。。。。

    “你们是不是病了?张韬!”朱慈烺看了眼那个敬业的有点过分的锦衣卫南镇抚司淮扬所千户,“你是不是没招呼好两个清国的使臣啊?”

    张韬笑嘻嘻地说:“回禀千岁爷,臣可没有伤着他们。。。。。。”

    真的?

    朱慈烺有点怀疑,不过也没多问,而是笑着对孙之獬、金之俊道:“你们两个使臣站起来,坐着说话!”

    还让坐,不过两个汉奸也不敢宽坐,只是坐了半个屁股,一副受了大委屈的模样。

    朱慈烺笑着:“你们说,多尔衮让你们来干什么?”

    孙之獬看了眼朱慈烺——就是个半大小子,怎么会那么狠毒呢?难道真的是太祖高皇帝转世来的?

    “千岁爷。。。。。。”孙之獬硬着头皮道,“摄政王派下官南来,一为议亲;二,二是要澄清关于大清国要毁曲阜孔林的事儿。”

    金之俊在旁补充道:“是啊,大,大清也是尊孔的。。。。。。”

    “怎么会?”朱慈烺笑着,“衍圣公已经挂帅出征,带着曲阜孔门的子弟北上收复失地了。”

    什么?

    衍圣公孔胤植那么有种?

    孙之獬这时忽然想起了北伐形势一片大好的事儿了,于是就拐弯抹角打听着:“千岁爷,衍圣公的大军快到北京了吧?”

    他和金之俊这些日子就是囚犯,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甚至不知道北京城现在归了谁?

    朱慈烺笑着:“还没呢!衍圣公毕竟尊贵无比,史可法也不会让他冒险啊。。。。。。不过有衍圣公的旗号,各路北伐大军就能同心协力了。”

    能同心协力才怪。。。。。。这话也就是骗骗孙之獬和金之俊,和他们一块儿来的祖可法是不相信的。

    又是流寇,又是关宁,又是新军,还有刘良佐、刘泽清、许定国、高杰、黄得功一大堆军头。这么一大堆人,自己不打起来就很不错了,还同心协力。。。。。。做梦吧!

    朱慈烺笑着:“不过就算北京拿下了,本宫不会为难二位使臣的。本宫还是愿意和清国交好的,清国摄政王的郡主,本宫也愿意迎娶。。。。。。只是这400万石一年的岁贡,实在有点多了。”

    “议亲”的条件,朱慈烺早就知道了。那个什么东莪格格的,转年才7岁,哪怕15岁就出嫁也得再等上8年。。。。。。到时候多尔衮说不定已经死了!

    顺治皇帝会让他最憎恨的多尔衮叔叔的独身女儿开开心心嫁给大明皇帝当皇后?所以现在的“议亲”根本就是“空议”,不可能落实的。

    “千岁爷,岁贡的事儿可以再谈。。。。。。可以慢慢谈。”孙之獬吐了口气。议亲的事儿能成,他和金之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